毕竟,那可是上万大军,派个上千人堵在城门前,都能把城门给堵死
就这样,埃里克森带着些许失望的心情,离开了法国。但是,他也不算空手而归。有那么多火炮弹药,以及可以雇佣上万雇佣兵的20万金币,回去也算能有个交待了。只是,没有得到预想中法国大军的支援,难免有些失望。
事实上,埃里克森不知道的是,马林麾下的火枪手,专门克制法国骑士。即使法国派出大军来支援丹麦,也未必能有效。法国人没来支援丹麦,还算是逃过了一劫呢。
只是,法军南下,将要面对同样使用“马林方阵”的一万西班牙大军,也讨不了好。因为,贡萨洛。德。科尔多瓦自从学习归来后,已经将麾下的一万大军操练“马林方阵”,练了一两年了。而且,斐迪南二世也大方地给他配备了50门后装青铜炮,更加增强了他们的火力。
这还不算,自从哥伦布充当带路党,带着西班牙船队从印度带回了大量的香料后,靠着卖香料,西班牙双王获利一百几十万金币,骤然变得富有起来。
于是,有了钱的斐迪南二世,下令再度雇佣1万西班牙雇佣兵,经过西西里岛,派往那不勒斯王国西班牙控制区,接受贡萨洛。德。科尔多瓦的指挥。
从巴黎传回的情报显示,法国国王路易十二带算亲率两万多大军南下(他不知道路易十二早已派人去意大利去招募一万几千名雇佣兵去了)。既然有钱了,斐迪南二世也不愿意认怂。于是,他增兵一万,打算和法国人在那不勒斯王国好好掰掰腕子。最好,能够击败法国人,把法国人从那不勒斯王国彻底赶出去
就这样,在北欧地区战火纷飞的同时,南欧的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两个列强,也开始暗暗积蓄力量,都想着赶走对方,独吞那不勒斯王国
为了给冲突造势,西法两国的国王,已经开始通过外交文书,互相指责对方挑衅,以给自己的出兵寻找借口。最好,能让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
第84章 野心勃勃的瓦西里三世()
丹麦人向法国求援未成,但在莫斯科大公国这里,却得到了好消息。当然,是表面上的好消息。
早在去年,现任大公伊凡三世就因病瘫痪在床。所以,现在摄政的,是他的儿子瓦西里王子,也就是后来的瓦西里三世。
瓦西里三世和伊凡三世一样,都是野心勃勃的毛子酋长。只不过,伊凡三世虽然志向远大,却比较胆小。1480年和金帐汗国的阿黑麻汗对峙的时候,还吓得逃回莫斯科过。
瓦西里三世同样野心勃勃,但胆子肥多了,而且更心狠手辣。瓦西里王子是伊凡三世和续弦的妻子——东罗马末代皇帝安德烈斯。帕里奥洛格斯的妹妹索菲亚所生的儿子。原本,伊凡三世是和前妻有一个叫伊凡。伊万诺维奇的长子的。而且,伊凡三世原本也打算传位给长子。可惜,伊凡王子早在1490年就嗝屁了,只留下了一个叫德米特里的儿子。
原本,莫斯科大公国的贵族们都是支持德米特里王孙继位的。可是,在1502年,不知道什么原因,大概是德米特里涉嫌谋杀瓦西里王子,被伊凡三世抓了起来。然后,正好伊凡三世瘫痪在床,干脆就让瓦西里王子摄政了。
事实上,外界对于德米特里王孙突然被抓是有很多猜测的。因为,德米特里王孙是一个有些胆小懦弱的年轻人,不太可能谋杀亲叔叔。很多人猜测,最终使得伊凡三世选择瓦西里王子而抛弃德米特里王孙,可能就是因为性格问题。
伊凡三世是一个颇有野心的君主,他希望看到莫斯科大公国的不断壮大。而老实胆小的德米特里,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加上德米特里受到其母亲,故太子妃艾琳娜的暗中操控,让伊凡三世颇为不喜。
而且,妻子索菲亚和瓦西里王子不住游说伊凡三世,说如果是瓦西里王子继承了莫斯科大公国的大公位置,因为身上有东罗马皇室的血统,加上东罗马帝国已经灭亡,瓦西里王子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宣称莫斯科大公国继承了东罗马帝国。
至于索菲亚的兄长安德烈斯。帕里奥洛格斯把皇位卖给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事情,谁在乎?只要莫斯科大公国到时候死不承认就行了
不但如此,瓦西里王子虽然曾发动过反叛,但只是为了和德米特里王孙抢夺王储的位置而已。这也证明,瓦西里王子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不像德米特里王孙,有些太过老实怯懦,容易被大贵族们架空成傀儡。
因此,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伊凡三世最终选择了瓦西里王子来摄政,并取代德米特里,成为王储。
事实上,不管是瓦西里王子,还是德米特里王孙,年纪都不大,但也都不小了。瓦西里王子是1479年生的,而德米特里王孙,则是1483年生的。如今,瓦西里王子是24岁,而德米特里王孙也有20岁了。
虽然只比马林小一岁,但瓦西里王子的野心可一点都不比马林小。更何况,他将要继承的莫斯科大公国,国力比东弗里斯兰伯国强多了。马林的东弗里斯兰伯国,只有三千几百平方公里和15万人口(不含军队)。而莫斯科大公国,此时已经拥有两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几百万人口。虽然,因为国土面积大部分太靠北,不大适合人居住。但单凭南边部分地区的土地,就足够在对比中秒了马林了。所以,人家也是有资格狂的
除了南边强悍的克里米亚汗国和西边不太好惹的立陶宛和波兰的同盟,其他方向,都在瓦西里王子的图谋中。
对于丹麦这个国家,瓦西里王子也曾研究过。结果发现——丹麦是一个海上霸主,陆地上的弱鸡
虽然说,动了丹麦的领土,可能会被海上封锁,但那又如何?莫斯科大公国根本没有海上利益,纯粹就是个旱鸭子国家。只是,摄于丹麦卡尔马联盟的威名,一时不敢轻举妄动而已。
但如今,丹麦人居然主动求上门来,要自己攻打芬兰,而且还随便抢瓦西里王子一下子就动心了
事情报到瘫痪在床的伊凡三世哪里,伊凡三世也有些动心。不但伊凡三世动心,莫斯科大公国的贵族们也都很动心。
因为,在莫斯科大公国的贵族们看来,瑞典作为一个新兴的国家,虽然有点实力,但绝对无法和莫斯科大公国相比。如今,只是和丹麦人夹击叛乱中的瑞典而已,应该毫无难度。
只是,消息闭塞的毛子们不知道,丹麦人此时已经是自身难保,本土都要被人入侵了。因为毛子们处于欧洲最东边,而且不是天主教势力范围,信息有点闭塞,不知道日德兰半岛上的战事发展。
因此,毛子贵族们一致决定——发兵2万,出入芬兰。然后,在芬兰大肆抢掠
对于杀人放火,这些毛子贵族,可是非常热衷的。大概是受到原宗主金帐汗国的影响太深了,毛子军队一贯都有烧杀抢掠的作风。后来的哥萨克,更是把这一野蛮作风,发挥到了极致。
一听说要趁着丹麦和瑞典相持不下的机会,进军芬兰地区狠狠地抢一笔,很多毛子贵族踊跃报名。
摄政的瓦西里王子,挑选了几名和自己关系最近的贵族,让他们从国内征召2万大军,准备出发,去芬兰掠夺去。至于补给,瓦西里王子根本就没考虑。到时候,直接让他们“随地就食”就是了。所谓的“随地就食”就是靠抢夺当地人的财物和食物充当补给的意思。只不过,对于那些被抢的老百姓而言,是非常倒霉的。粮食被抢光,财物也被抢光,很难有活下去的希望
但那些和毛子们又有什么关系?他们只知道自己发财就足够了。至于芬兰百姓的死活,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事实上,野心勃勃的瓦西里王子,可不只是仅仅想着去抢一把。甚至,野心勃勃的瓦西里王子,打算战后黑掉一部分芬兰的国土。最起码,要把靠近莫斯科大公国的邻近波罗的海的领土,给吞了。到时候,莫斯科大公国就不再是一个旱鸭子国家了。也许,也能搞个海上贸易,做点生意赚点钱什么的
第85章 海军再出发()
一个月的修整时间转眼即过,东弗里斯兰舰队、汉堡舰队和吕贝克舰队,已经都做好了一战全歼丹麦舰队的准备。
于是,三家舰队,分别在各自的港口上集合,准备远赴哥本哈根,消灭丹麦剩余的80s艘战船。
埃姆登军港,舰队总司令基德,率领8艘战舰、14艘武装商船和17艘装备了火炮的克拉克帆船,准备出航。
码头上,军乐队齐奏改自征服天堂的征服大洋,水手们跟着领唱,高声用拉丁文齐唱:
“理想让我们坚强
冲破黑暗的阻挡
理想让我们坚强
决不放弃希望
透过泪水能看见
闪烁的星光
穿越风和雨
跟随生命的光芒”
然后,来自教堂的领唱又带着大家,分别用德语和类似英语的弗里斯兰语高声唱了一遍。
雄壮的音乐中,水手们都热血沸腾,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
前来送行的哥伦布,也跟着水兵们高声齐唱,泪水早已流满脸庞。因为,他知道,这首歌,分明是在赞美他当初发现蛮荒大陆和探索印度的壮举。
这次出征,基德没有带上哥伦布。因为,基德知道,哥伦布还另有要事,不能在海战中受到损伤。不然,就破坏了马林的大计了。
正好,经过一个月的训练,那些水兵和炮手们,也都熟悉了那17艘从西班牙买回来的克拉克帆船的性能了。而基德自己,也懂得了如何指挥这些克拉克帆船了。所以,他把哥伦布留下来,自己带着舰队,去和汉堡舰队汇合去了。
在汉堡外港库克斯港,东弗里斯兰舰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汉堡舰队司令罗尔夫,直接带着整装待发的100艘战船同东弗里斯兰舰队汇合了。
本来,汉堡只有90艘战船,还在海战中损失了19艘战船。可是,因为一下子缴获了80多艘丹麦战船,而东弗里斯兰舰队又不要求分润。所以,汉堡从丹麦战船里,挑选了一批,补充到了舰队里,凑成了100艘战船。要不是熟悉海战的水手不足,汉堡甚至想凑更多的战船出来。
对于这次消灭丹麦舰队,汉堡人非常自信。因为,上次120艘丹麦战船都被歼灭了,还怕他剩下的80艘?而且,这一次,汉堡不但有100艘战船,还有吕贝克的110艘战船和东弗里斯兰的39艘战船助阵。249艘战船打80艘,三打一,完全没有不胜的可能。
所以,库克斯港上,人山人海,很多汉堡人都来欢送舰队,并期待联合舰队全歼丹麦海军。
因为,这些年丹麦人给汉萨同盟找的茬实在太多了。而且,任何一家汉萨城市,都不是丹麦的对手。而要联合起来的话,同盟中第二强的汉堡舰队又无法突破丹麦海域去和老大吕贝克的舰队汇合。
就像上次海战那样,听说汉堡舰队要去和吕贝克舰队汇合,丹麦人必定会拼死阻拦的。而且,多半还会把汉堡舰队当软柿子,给先捏了
幸好,上次海战,东弗里斯兰舰队很猥琐地出现在丹麦舰队的侧后,并用恐怖的重炮,击沉了多艘丹麦战船,逼得丹麦舰队投降。
事实上,上次海战那么快结束,也是侥幸。要不是丹麦舰队司令阿尔金森凑巧被击毙,丹麦人的士气也不会崩溃。即使战败,也会让联合舰队崩了牙。
可惜,阿尔金森这个倒霉蛋被人用火枪点杀了。他一死,丹麦舰队的船长和水兵们立马六神无主了。一看有人带头挂白旗,就纷纷有样学样了。
如果不是阿尔金森脑残,非要和东弗里斯兰舰队硬拼,海战也不会结束那么快。事实上,当时丹麦舰队要是全部冲进汉堡舰队阵中,和汉堡人的战船厮杀在一起,东弗里斯兰舰队可能就会投鼠忌器。因为,开炮一不小心,可能会伤到汉堡舰队。
但是,阿尔金森不懂啊。他从没和以火炮为主要武器的舰队打过海战,就这么贸贸然地带着部分战船想靠近布满重炮的东弗里斯兰舰队,分明是活腻了
为了在这次海战中试验新战法,汉堡人这次把上次从马林那里订购的昂贵的8门18磅级的青铜炮,也搬到了战船上,试验海战中,用舰炮射击和打击敌船。
看到汉堡人的做法,基德强忍着没笑出声。因为他很清楚,东弗里斯兰战船上的舰炮,除了那17艘从西班牙买回来的克拉克船上配备了西班牙人卖的青铜炮外,其他自产的战船上,全部都是铸铁炮。只不过,聪明的伯爵大人给火炮外表都刷了铜漆,让人看上去觉得是铜炮一样。但是,二者的成本,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事实上,基德不知道,因为马林指导第二铸炮厂的工匠们使用了“罗德曼内膜冷却法”,使得现在第二铸炮厂的18磅重炮的成功率,从不足两成,提高到了八成以上,足足提高了四倍以上,也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而这个年代,欧洲铜和铁的比价达到了1比10。这还是欧洲铁价很高的情况下。但实际上,使用了高炉和焦煤的东弗里斯兰,铁的成本价,只有铜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比市场价低一半。
所以,汉堡人一门18磅青铜炮的成本,东弗里斯兰都可以铸造20门铸铁的了。而一艘250级武装商船,总共才能装备20门。也就是说,汉堡人装备一门18磅炮的成本,东弗里斯兰人都能装备一船了。
当然,基德不能说出来,这是马林严令过要保密的。作为盟友,基德还热心地抽调了一批老练的炮兵,去汉堡的战船上,指挥汉堡的炮兵如何在海战中使用18磅重炮,让汉堡人极为高兴。
不过,在选派炮兵去汉堡战船上的时候,基德特意挑选了嘴上有把门的炮手,免得暴露了“东弗里斯兰舰炮都是铸铁的”这个核心军事机密
在一片友好的氛围中,东弗里斯兰的39艘战船,和汉堡的100艘战船,缓缓地驶离了汉堡的库克斯港,向丹麦海域驶去
与此同时,波罗的海沿岸的吕贝克港,吕贝克人的110艘战船,也是整装待发,准备北上,打算和盟国舰队在厄勒海峡会师,然后一起进攻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军港,力争毁掉丹麦海军最后的家底
第86章 海军进攻受挫()
因为丹麦剩余的海军舰队全部龟缩进入狭长的哥本哈根湾,外面基本没有丹麦战船了,所以,东弗里斯兰和汉堡的联合舰队,一路上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拦,顺利地通过了厄勒海峡,和吕贝克舰队汇合在了哥本哈根港的外面。
大家信心十足,面对龟缩在狭长的哥本哈根湾里的丹麦剩余舰队,也丝毫不放在眼里。于是,几艘吕贝克战船,一马当先地冲进了像是一条狭长运河的哥本哈根湾里。只是
第一批冲进去4艘吕贝克战船,非常狼狈地被打了出来,还有两艘船被烧了
倒不是说停泊在哥本哈根湾里的丹麦战船发威了,而是,守在“河”两边的丹麦将士发威了
原本,剩余的80艘丹麦战船上,就还剩9000丹麦水兵,这会儿,丹麦海军大臣知道如果是战船对决,这80艘战船绝对不会是联军的对手。于是,托马森干脆让水手们走下战船,带着投石机和弓箭等武器,直接守在了类似一条运河的哥本哈根湾的河道两头,阻止任何战船进入,避免战船被摧毁。
为了保证安全,这河口,丹麦人还修建了临时的堡垒,作为掩体,保护部署在此的丹麦水兵的安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