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是罗彦亲手写的。于此同时6敦信也开始安排下人对府邸进行布置。
考虑到6德明还要叶落归根,将来在老家吴县安葬,所以在京城只进行为期三天的凭吊,接下来会沿着水路快抵达苏州,在苏州再进行接下来的仪程直至出殡。
时间紧迫,但是事先都有准备,所以这一切并不仓促。一干布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同时,6德明归天的消息也快传遍了长安。
对于士林,6德明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对于平民,6德明是永远也进入不了八卦的不知名小人物。可是这里头有掺乎了一个罗彦,所以瞬间小人物也成了大人物。
人们都知道,之前那个专门惹事的诚国公,他老师归天了。连名字都不知道,但这件事情便是这样一个接着一个传播着。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这是罗彦而今心底里冒出来的一种悲哀。
忙乱了一整天,入殓的事情就已经做好了。
只等着次日的吉时,便要将6德明抬入棺中,然后送进已经扎好的灵堂迎接吊唁的亲友宾客。
罗彦始终奉行着尊师为父的准则,即便是6敦信让他前去当个傧相,他都没有答应。这世间能够真正为他好的长辈,也就两个人。6德明,值得他当一回孝子贤孙。
没有如淮安王李神通过世时那般的热闹。毕竟,6德明不过就是个正六品的国子学博士,按照朝堂律例,唯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死后才会得到皇帝下旨统领百官吊唁。三品以上者,各个州县亦当凭吊。
至于五品一下,天下这般的官员多了去了,都这样,岂不让官员们累死。
当红霞染遍了东方,新的一天来临。6府从大门到院落,从院落到房中,一片缟素,颇为平静地告诉路过的每个人,此地有人新丧。
卯时起来,匆匆吃了点东西,罗彦便身穿一身孝服来到了6德明的灵堂中。跪倒在棺木前烧了几挂纸钱,这才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跪在了棺木的一边。
不出半刻,6敦信也过来了。看着早就跪在那里的罗彦,6敦信也不好再劝说,依着方才罗彦的做法,仔细地做了一遍,然后跪在了罗彦的对面。
6德明的家眷基本上都在江南,如今在长安也就6敦信和一干老仆。所以不论是出于撑门面,还是彻底认可罗彦的身份,6敦信都没有再反对罗彦这样做。
至于原本说好的傧相,也只能找了6敦信的好友来做。
辰初,6府迎来了第一位宾客。
孔颖达可以说是6老夫子最亲密的同僚。两人同时在国子学担任助教,同时在文学馆充任学士,同时教导太子李承乾。经年下来的友谊,不是一般人能够懂的。
孔颖达是笑着进来的。
若是一般人,罗彦早就一顿乱拳将其打出去了。但是孔颖达不一样。
“老友啊,如今你归于天地,只怕过不了多久,我也要陪你去了。相知多年,想来你一定是笑着走的。也是,我辈读书人,一辈子所求你都做到了。一路好走,我在家中奠了几杯好酒,就当是给你送行了。”
虽然嘴上含笑,可是说话的声音却是那般悲痛。说完之后,孔颖达走到灵前上了一炷香,这才走到6敦信面前说道:“往后如果有什么难处,尽管来找我。老头子我虽然官小,但是你的事,怎么的也要尽力帮你。”
6敦信朝着孔颖达磕个头,却哭泣着说不出话来。有这样的承诺就已经够了。
安慰了一下6敦信,孔颖达又走到罗彦这边,看着罗彦一脸的平静,很是欣慰地赞叹道:“你小子,真的很不错。老6一生所学,我自信不比他差,唯独这收弟子,我收了二十多个,不顶不上你这一个。”
“孔博士谬赞了。”罗彦也朝着孔颖达磕个头,却再也不说话。
看着堂中两人一个哭泣一个严肃,孔颖达点点头,走到一边替两人镇场子。
不消半个时辰,但凡是当初在文学馆呆过的学士,一个个都前来为6德明吊唁。看到罗彦跪在那里,虽然有些诧异,但是想通之后,却个个替6德明感到高兴。
短暂的一天,就在6德明之前的同僚们前来看望中度过。
第二天,又有一些人前来。有些是冲着6德明的文名,有些是冲着罗彦的面子,也有些是冲着以前的人情。平淡而无味,罗彦不记得自己磕了不知道多少头,向来宾表示谢意。
真正的**出现在第三天。
李世民自然不会为这个小小的博士吊唁,但是作为6德明的学生,太子李承乾不能不来。
第三日一大早,罗彦在灵前跪了也不知道多久。只觉得从太阳还没出来,到灵前稍微有些光亮,再到府中逐渐有了些喧闹。然后,在太阳将光芒洒满灵堂的时候,大街上传来一阵人喊马嘶,当片刻之后安静下来,便传来傧相喊着太子殿下前来吊唁的声音。
罗彦暗地点点头。皇家总算是没有忘了这一茬。
如今的李承乾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随着近一年来不断接触朝政,身上也慢慢积累了不少的威严。而今一见,和当初被自己压着在万年县种田的压根是截然不同的两人了。
走进灵堂,看到跪在脚下的一片人,李承乾并没有让他们先起来。捧起一炷香,放在蜡烛上点燃,随后三拜,插入香炉,这才转身一叹:“都起来吧。”
其他人等都起身了,堂中只剩下6敦信和罗彦还跪着。
安慰了6敦信几句,李承乾这才走到罗彦面前:“当日受诚国公教诲,方知生黎疾苦。不想你我真正再次说话,居然是在老师的灵堂前。”
“以前种种,皆是罗彦骄纵。太子能来,实乃老师之幸。罗彦再次叩谢。”
“行了。诚国公,此次受父皇所托前来,不仅是要为老师吊唁。也是想告诉你,想通了,就回去吧。”李承乾说完,也不待罗彦回答什么,便转身离开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篇祭文明初心()
♂
李世民托李承乾带来的话,无疑是一个很鲜明的信号。? 往事不再追究,只要他回来,一切都好说。、
不论怎样,罗彦的身上还挂着与长乐公主的婚姻呢。眼瞅着再过一年多,诚国公府都要扩建完成。所以当初决定罗彦去永州,李世民也是打着要给他点颜色看看,顺便让他消停的意思。
可是,李世民如今是反悔了,那自己的态度呢?
罗彦,似乎陷入了迷茫。
三天的吊唁就这样不温不火地过去了,接下来,就是6敦信要带着一众老仆将6德明的灵柩运到苏州去了。天气炎热,为了防止尸体腐化,罗彦不得不变卖了一些家产,在好些个人家求购来冰块。
好在从长安到苏州,走水路倒是一路的顺流,日夜不休,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不然购置来的这些冰块,估计还用不了半路。
次日天亮,估摸着城门刚刚开启,6府的中门大开。6敦信与罗彦为,带着几个精装地汉子,在请来的道士一番祈祷后,便抬起灵柩,往城外走去。
晨风吹拂着引魂幡,将仆役们撒出去的纸钱吹向了远方。也将一行人的哀嚎送到了更远的地方。
水路的起点是长安城东的广通渠,经此汇入黄河,再转进通济渠,沿着淮水,经邗沟到苏州。到了这里,罗彦还真是得好生感谢那杨广。虽然被称为独夫,可是要没有杨广留下的这些东西,6德明的尸身还不知道要被送到哪里去呢。
纸钱洒了一路,唢呐吹了一路。到达渡口的时候,已经是巳时了。
未曾回家出殡之前,棺木是不能够落地的。虽然看着眼前有6德明生前的好友们前来相送,可是罗彦和6敦信也只能朝着他们抱歉地点点头,然后合力将棺木抬到了早就准备好的大船上。
待一切都收拾妥当,这才走下船,向站在那里等了许久的孔颖达姚思廉等人致谢。
孔颖达几人摆摆手:“好了,无需这般客套。天气炎热,你等祭祀完天地,便尽早赶路。耽误了时间,我等心里也过意不去。”
灵柩归乡,沿路要经过无数的山川河岳。为了能够让一路平安顺利,临行之前都要祭祀天地,通告诸神。以便沿途有神祗保佑,安全抵达。
6敦信朝着罗彦点点头,低声说道:“师弟,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却是因为6敦信回到家中还要念祭文。这祭奠天地的事情他就不能沾手了。
罗彦也不多说什么,走到渡口前摆好的香案处,先是在仆役端来的水中净手。擦拭过后,便拈起一炷香,躬身拜了三拜。待香被插入炉中,罗彦就从袖中掏出了一份表文。
“黄天在上,后土在下,凡俗祈祷,伏惟钧鉴。
吾师6公讳德明者,吴中吴县人。年少聪敏,恭谨好学。未及弱冠,名满天下。仕宦三朝,训诂半百。官不过大夫,衣不上朱紫。教学为务,兢兢业业;治经为本,勤勤恳恳。未有先圣杏坛之美事,鲜闻前贤鹿门之功业。
桃李丰硕,不言土沃;枝叶华茂,不言根深。两朝尽去,不闻姓名于书;一代儒宗,未列图像于庙。然著作不闻于人者,不欲虚名而好实务。家无半斤余钱,屋藏万卷诗书。皓穷经,教书育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吾师也。
忠于王事,客死异乡。今孝子6氏敦信者,为人忠厚。承先师之正气,袭儒家之遗风。为官数载,公正廉明。此两者,德行虽不名世,然小节无亏,心底无私也。而今过宝地,入贵乡,唯乞诸方神祗,冥冥护佑。
尚飨。”
罗彦念完了这篇通告鬼神的祭文,将其在蜡烛上引燃,随后撒开手,任其在空中燃尽,被清风送到了水中。
仪式一罢,6敦信就向着诸人一拜:“诸位长辈,行程匆忙,恕敦信不能与诸位一诉衷肠。待三年后,敦信再来亲自向诸位长辈请罪。”随后看着罗彦说道:“师弟,珍重。”
随后便转身踏上了大船,向岸上众人一拜。
船工见6敦信这样,也正式解开了缆绳,喊一声号子,一群水手就开始划桨,将大船缓缓划离了岸头。
静静地看着船身离自己越来越远,最终消散在曲折的河面彻底消失不见,这才缓过神来,对着身边的这些人一拜。
“感谢诸公今日前来。深情厚谊,罗彦铭感五内。”
孔颖达笑了笑:“这般客套,哪里还是当初那个年少轻狂的罗彦。好了,既然6夫子已经被送回吴中,你呢,有什么打算?”
孔颖达不问还好,这一问,还真是把罗彦给难住了。
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呢?
李世民已经对自己伸出了手,便是李承乾,昨日的态度也是颇为奇妙。如果此时自己能够上表认个错,不说官复原职,至少是不用理会那被贬到永州的事情了。
最多在家呆上几个月,又能活蹦乱跳地回到朝堂。
可是,这真的是他想要的么?
方才在读那份表文的时候,6德明的生平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再也挥之不去。6德明要是向做官,以他的本事怎么的也能混到位极人臣吧。
可是几十年的光阴都扑在了训诂上面,难道6德明就不知道官当大,权势重,地位尊崇,儒家子弟想要追求的虚名也唾手可得。不,他肯定知道。之所以知道这些,还是不去选择,更多的来自于对儒家传承的责任。
昔日6德明教导他的一幕一幕都浮现在眼前。
罗彦呆立和半晌,孔颖达一众人也站着等了半晌。
当罗彦回过神来的时候,很是坚定地对孔颖达他们说:“以前是罗彦错了,以为出将入相才是文人的最高目标。但是如今才知道,其实,还有其他的路可以选。”
话说的模棱两可,但是孔颖达几人听了倒是笑了起来:“只怕,陛下是不会让你如愿的。”说完之后,便转身离去。
次日,当长孙皇后刚刚睡过午觉,端起冰糖银耳羹喝了两口,便看到李世民气冲冲地走了进来。
“这个罗彦,不责罚他真是难泄朕心头之怒。”一进来就如此叫嚷着,让长孙皇后一阵好笑。将那鎏金的碗放到宫女托着的玉盘中,长孙皇后起身一拜,笑着说道:“许久不见陛下如此生气,不知今日罗彦又是怎的惹了陛下。”
被长孙皇后安慰着,李世民依旧是一肚子的怒火。
但是看着长孙皇后还是笑着,李世民有火也撒不出来。只能无奈地将手中的一封奏疏递给长孙无垢说道:“你看看,你看看,居然还要挟起朕来了。他真是好大的胆子。”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如此,倒也对这奏疏颇为好奇。虽然她一向不干涉外政,可是如今关乎罗彦的事情,也只能破例一次了。
翻开奏疏,长孙皇后看着看着,居然笑出声来。
“这罗彦也真是,怎的一副小孩子脾气。陛下要真是责罚他,那可就彻底如他所愿了。”
将奏疏递给跟在李世民身边的内侍,长孙皇后继续说道:“罗彦请求去吴中替6博士守孝三年,若是陛下震怒责罚他,只怕将来士林会更加赞扬他的孝顺,却要指责陛下不通情理了。”
“哼,朕愤怒的就是这个。他想借此博个美名,可是他将朝廷威严放在何处了?朕前些时候就已经很是宽容地让他处置完6博士的葬礼之后再去永州赴任。他倒是好,想彻底辞官不做。哼,这等屡次忤逆朕意的东西。”
李世民也真是被罗彦给气坏了。
这回依旧是一道致仕书。但是这道奏疏的理由就更加让人无奈了,他要去为6德明守孝。
居丧那是三年的事情,不是三个月,罗彦要真是这样干了。不仅李世民的处罚就没有了效力,便是长乐公主的婚礼都要被无限拖延。难道,真要悔婚,然后给长乐另找个夫婿?
这简直就是给李世民出了个难题。
两样加起来,李世民要是还不生气,他就不是当皇帝的料了。
长孙皇后自然也知道了李世民的意思。笑了笑,问李世民道:“敢问陛下,既然罗彦如此,那么陛下到底想怎么办呢?”
“我不想怎么办,只想将罗彦那厮拿来,在丹墀下打上几十大板,然后让他安生一点。”李世民没好气地说道。
李世民的话就连他自己都被逗乐了。当然,这个办法也就是他自己说说罢了,真要是实行,只怕真的不可能。
好在长孙皇后不像他,并没有在气头上,所以思维也格外清醒。听着李世民的气话,笑着说道:“陛下只顾着生气,难道就忘了,罗彦虽然自请守孝是不错,但是并非血亲,即便守孝也无需三年之久。加上陛下尚可夺情,便给他一年半载的时间守孝又如何。原本陛下让他去永州的目的,不就是想让他安生一点么。既然如此,永州和吴中,又有什么区别呢。”
李世民恍然大悟。心头的一点怒气在长孙皇后的开解下顿时消散,心情畅快了,李世民开始对长孙皇后下起了毒手。(。)
第三百三十章 请太子过府一叙()
♂
不提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在宫中被翻红浪。
罗彦府上,此时却同时迎来了数位军中将领。以程知节为,带着段志玄,张公瑾,尉迟敬德等六七人,个个一身便装,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罗彦的宅邸。
其实罗彦已经等他们很久了。但是今日才来,那就说明委托给他们的事情估计是有了着落。
下人通报的时候罗彦就慌忙迎了出去,到了中庭,就看到几人已经走了过来。
将他们让进书房后,刚刚坐定,程知节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