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文学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文学家-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奇东因为已经成家,早已经搬出了马家大宅院,自立门户,今天是元旦,他推掉了所有的事情,专门陪着老婆孩子过元旦。

    今天有元旦晚会直播,马奇东的老婆和两个孩子都没有出去,一家人早早的吃完饭,将仆人打发下去,就等着看电视。

    马奇东的老婆叫做苗金秀,是港城苗家的闺女,出身不凡,长得也漂亮。坐在电视机前,抱着最小的孩子,对马奇东道:“老公,今年的元旦晚会,听说后半场是内陆专场,前半场是我们港城的节目,这种形式的晚会,无论在港城还是内陆都是第一次。”

    她很好奇道:“内陆的文艺节目我还真的很少看到过,最多就是听过内陆的相声与戏曲,别的东西知道的还真不多。老公,你经常去内陆,你能不能说说内陆都有什么好看好听的节目?”

    马奇东道:“这怎么说?好的文艺节目多了去了!还是改天我带着你们娘仨一起去内陆亲自看一下罢,要我说给你听,我还真说不上来!”

    夫妻俩闲话中,电视直播开始。

    节日晚会的氛围,向来是红红火火,一股子喜庆的味道,今天这台晚会也不例外。

    开场就是歌舞,很是喜庆,后面就开始魔术、杂技、舞蹈什么的,因为不是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晚会,而且晚会上的一些歌曲都是老歌曲,唱歌的也都是老面孔,马奇东夫妻看的昏昏欲睡,两个孩子早已在他们身边睡着了。

    将孩子送到卧室里后,苗金秀打着哈欠对马奇东道:“老公,这晚会办的没什么意思,还是和以前一样,就不知道下半场大陆的节目怎么样?”

    马奇东也看着无聊至极,“这晚会办的越来越差劲,跟大陆的春晚根本就没法比!”

    苗金秀听着不乐意:“你现在怎么开口说内陆,闭口说内陆?你到底是港城人还是内陆人?内陆的一个李飞阳都被你夸成了神仙似的,他有那么厉害么?”

    听苗金秀的说话,马奇东脸色阴沉道:“我是港城人,但我首先是汉国人!”

    牵扯到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问题上,马家人的立场都是非常坚定的,马奇东虽然在马家本领不大,但是爱国之心却从未减少。

    苗金秀话说出口,就知道自己说错了。她的国家观念很淡薄,对大陆人有着发自内心的轻视感,为此还被马奇东打了几次,夫妻俩一度不合。

    见苗金秀面上露出后悔的神情,马奇东叹道:“金秀,别把咱们港城太当一回事儿,也别把咱们马家太当一回事儿!至于李飞阳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你以后自然会知道的!”(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二十四章 且将醉酒付一笑() 
ps:看重生之家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苗金秀并没有见过李飞阳,上一次马明度宴请李飞阳的时候,她正巧去了米国,并未在港城。而且她最喜欢看的是欧美的西方文学作品,对于李飞阳的小说一本都没有看过,也不觉得李飞阳小小年纪能写出什么好的作品来。

    迄今为止,她所知道的有关李飞阳的信息,都是丈夫马奇东告诉她的。但是马奇东嘴里的李飞阳过于玄奇,李飞阳被马奇东说成了天仙一般,简直无所不能,作为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苗金秀,坚决奉行唯物主义,从不相信世上有什么神奇的人或事,对马奇东关于李飞阳的描述自然也不会相信。

    其实要是马奇东告诉她李飞阳是李开明的侄子,是未来的一国之主,苗金秀肯定对李飞阳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但是李飞阳如今的身份都只在各大家族的嫡系人物中流传,虽然苗金秀是马奇东的妻子,但是马奇东也不可能违背家规,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她知道。

    见马奇东动怒,苗金秀也不敢多说什么。本来最近夫妻俩的感情刚刚和好,苗金秀也不愿破坏这种得之不易的温情。两人一时无言,都沉默下来。好在电视里画面闪动,将这种尴尬的气氛极大的缓解,两人将目光看向电视,本来感觉无味的电视节目,如今却是看得目不转睛,似乎电视节目猛然就变得好了几个档次一般。

    电视上插播了一段广告之后,画面一转,穿着长袍的马春常与王起源已经出现在了台前。两人还是传统的相声形式,前面摆着方桌,桌子上放着折扇、摔木,掌声雷动中,两人开始表演。

    马春常是相声界的前辈,两岸三地虽然交流不多,但是相声界里面的辈份却是还保留着,无论在哪里,论辈份,马春常与王起源都是正宗的相声传人;业内的老前辈。在港澳台也是有着极大的名声。

    马奇东对相声挺喜欢,他又通过李飞阳认识马春常,此刻见马春常出台,嘴角不自禁的流露出笑容来。苗金秀见丈夫嘴角含笑,似乎对电视里的这两位老演员很熟悉,她也好奇的想要看看这两位的节目到底怎么样。

    “今天过节了,这是一个喜庆的日子。”

    “对,今天是元旦佳节!”

    “我问您一个事啊。”

    “您问。”

    “你会喝酒吗?”

    “我倒是能喝一点。”

    “你能喝多少?”

    “我也就三两白酒的量。”

    “我请您喝一斤!”

    “哎哟,那可喝不了!超过三两我就醉了!”

    。。。。

    。。。。。

    马春常与王起源早已经将相声的逗笑艺术发挥到了极高的地步,在别人来说,平平常常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但在他们身上,都是那么幽默有趣,逗得台下笑声不断,掌声接连不断的响起,电视机前的观众也都被逗得开怀大笑,苗金秀也属于大笑的观众之列。

    相声的结尾处,马春常开始甩大包袱,“这位拿出一个手电筒,立在桌子上,一摁电门,从手电筒灯头处射出一道光柱来。”

    王起源接口道:“哦,射出一光柱。”

    马春常装出一副醉鬼的模样,学着醉鬼的语气,口齿不清,舌头发硬,做出手拿手电筒向上照射的姿势:“你,你要没醉,你顺着这~柱子爬上去!”

    王起源捧哏:“嚯!这能爬得上去吗这!”

    马春常开始学另一个醉鬼的样子,将手一挥:“你。。。少来这一套!”

    “我。。我懂!我顺着这光柱爬上去?我要是爬到半空,你一关电门,我不就掉下来啊?”

    这个包袱一抖,全场人都喷了!

    “哈哈哈,哎呦,笑死我了!这马老师是怎么想的?这手电筒的光柱也能让人爬上去?啊哈哈哈哈。。。”

    观看这个相声的观众们笑的眼泪直流,都为这演员的奇思妙想感到可乐与赞叹。

    醉酒这个相声,乃是侯宝林的经典之作,在他之后,也有许多人说过与醉酒相关的相声,但是都不如这一段有意思。

    关键是这一段相声的内容想他人所未想,“爬手电筒的光柱”这个想法,实在是超出了常人的思虑范围,听了就感到匪夷所思,十分好笑,一般人谁会想到这方面去?所以这段子可谓是相声界里独树一帜的一个经典。

    这段相声的效果很强,台下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笑了一两分钟,直到喘不过气来,才止住笑声。等回过神来的时候,马春常与王起源两人早己谢幕下台了。

    随后一名美女主持人走到台前,她并没有先报下一场节目的名字,而是与台下的观众互动起来。

    她握着话筒走到台下的一名观众面前,“这位先生,请问您有没有看过武侠小说?”

    被问的人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头发打着蜡,带着金丝眼镜,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听到主持人的问话,他一脸看不起武侠小说的鄙视神情,摇头道:“我从不看打打杀杀的暴力作品,我只看一些东西方的古典小说。”

    美女主持人一愣,“呃,那您有没有看过西游记封神榜?”

    中年男子点头道:“这两部书倒是知道,如今风靡整个华人圈子,大家都说写的不错,据说写这两部书的人生大陆的一个小孩子,我很好奇,已经买了两部,但是还没有看!但这两部小说比什么武侠小说要好多了,这两种作品的作者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呃?”

    主持人有点凌乱,用很奇异的目光看了看中年男子,这跟想象中的场面有点差别啊!

    她本来是想为后面节目的出现先做一个铺垫,但是没有经过彩排过的观众互动真的有点不靠谱啊!

    好在主持人舞台经验丰富,临场反应迅速,急忙将话筒递到另一个青年人面前:“这位先生,您有没有看过武侠小说?”

    青年人道:“看过!”

    主持人精神一振,“那您最喜欢谁的作品?”

    青年人笑道:“整个华人圈子里,写武侠小说的就只有李飞阳先生一个人,其余的都差远了!如今说起最喜欢的武侠小说,肯定是李飞阳先生的作品啦!”

    青年人看向旁边那个刚被主持人问话的中年人,一脸好笑道:“这位大叔张口闭口说不喜欢看打打杀杀的暴力作品,他难道不知道封神演义西游记里面也充斥了打打杀杀的情节?他难道不知道李飞阳先生除了写封神榜西游记外,还写了好几部武侠小说?”

    青年人后面有人笑道:“人家连李飞阳先生的名字都不知道,就知道写西游记的人是一个小孩!当然更不知道李飞阳写过武侠小说这件事情了!你要知道,人家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暴力作品!”这人将“不喜欢打打杀杀的暴力作品”几个字咬得很重,充满了讽刺意味。

    听到这话的人都笑了起来,刚才的中年人臊的满脸通红,别看他打扮的像一个饱学之士,其实却是一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半文盲,只是如今发了横财,愣是将自己包装成了一名高学历人士的派头。

    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听说了“武侠小说上不得台面”这句话,今天被主持人问起来,因为想着装出高大上的阅读品味,才做出一副看不起武侠小说的表情来。

    只是如今装逼不成,反被打脸,这倒算是一件搞笑的事情了!”

    主持人也笑了,问身边的青年人:“那你们想不想见一下李飞阳先生?””

    青年人忽然站起身来,一脸惊喜道:“李飞阳先生来港城了?”

    美女主持人笑道:“他不但来我们港城了,还为我们带来了特意为我们港城人准备的节目!”

    “真的?”

    “不会吧?”

    在台下的一片闹哄哄的议论声中,美女主持人走到舞台上,提高嗓门:“现在有请非专业歌唱演员,李飞阳先生为大家带来一首歌曲~~我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二十五章 又把英雄入画屏() 
ps:看重生之家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女主持人话音刚落,舞台上灯光忽然暗淡下来,只有一盏灯打出一道光束照在舞台上面,一个身影在舞台后面慢慢的走到舞台中间,光束也跟着他的步伐随着移动。

    激昂的音乐响起,舞台上一时间灯光大亮,李飞阳一身合体的休闲装,站在舞台中间随着音乐的节奏双手互拍,他的头发已经蓄了很长,此时做成了前世电影中华英雄的造型,加上他身材高大,容貌俊美,此刻在舞台上一亮相,立时间就获得了一个满堂彩。

    如今的港城,罕有不知李飞阳为何人的民众,不像内陆,李飞阳虽然在大汉的文化圈子里面有着极大的名气,但是在广大乡村不识字的民众当中,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何人。

    其实这很好理解,只要你不是国家首脑,不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医生,也不是巫婆巫汉,不是他们村里的村长,不是他们居委会的主席,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认识你?

    老百姓关心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关心的是明天会不会刮风下雨,关心是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对于作家这个行业,他们不理解也不明白,更不关心。

    大多数老百姓连自己乡里的乡长都不知道是谁,县长、市长的名字也是听过了就忘,省长什么的,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叫什么。他们一般会记得两个当官之人的姓名,一个是他们的村长,另一个就是国家的一号首长。

    至于还有别的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在某些领域做了非常了不起的贡献,非常厉害。但是,那关他们鸟事?老百姓为什么要记得他们?

    李飞阳也是同样如此,在唐城地区,他的名气很大,在政坛,在文化圈、甚至在地下组织里面,他的名气也很大,但是在大汉国的普通乡民眼里,谁知道李飞阳是那根葱?

    所以说,人不可将自己太当一回事儿,就是国家总统到了外国,人家国外群众知不知道你是谁还有待考证呢,不是总统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李飞阳的名字没有在普通民众心里扎下根,倒是李飞阳的徒弟王智方因为说评书,反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大汉百姓识字的人很少,但是能听懂评书的人却多得是。王智方因为说李飞阳的几部书,如今在大汉已经家喻户晓,成为了曲艺界首屈一指的说书匠。单从国民熟知程度这一点上,李飞阳还不如王智方呢。

    但是港城确却与内陆有着极大的不同,这里文化普及率极高,鲜有不识字的人。不说人人都能舞文弄墨,但是能读书看报的人却占了很大的比例,李飞阳的小说,如今大多数港城人都看过,对李飞阳都有着极为尊崇的心理,此刻见到李飞阳竟然出现在舞台上,着实令他们又惊又喜又是兴奋。

    有好多人只是知道李飞阳的名字,却没有见过李飞阳的照片,对于李飞阳的形象只是靠大脑凭空想象。如今在舞台上第一次见到李飞阳本人,发现他比自己想象当中还要英俊三分,都是赞叹不已。

    “原来飞阳先生这般帅!”

    “天呐,李飞阳先生比我想象当中还要完美十倍!”

    “谁说飞阳先生是一个小屁孩?他是一个大帅哥好不好?”

    台下议论纷纷,差点盖过了舞台上音乐的声音。

    在音乐声中,李飞阳放声歌唱!

    在李飞阳前世,歌手杨培安以嗓子高,能飙高音而出名,这首我相信正适合他来演唱。这首歌一路飙高,激昂奋进,很能带动听众的情绪,听着无不触动。

    李飞阳本身嗓子就不错,他又身怀无上神功,内力深厚无比,在与一帮兄弟外出游历之时,曾在山中长啸,一举震晕了无数野兽,唱歌这点音量对他来说,一点挑战都没有。

    当李飞阳拔高的歌声中剧场里响起了之时,所有人都听得头皮发麻,皮肤颤栗,内心激荡不休。这首歌的感染力极为强大,一曲高歌之后,台下出奇的安静下来。等到主持人在极为安静的气氛中准备报下一个节目名字的时候,台下才轰然响起一阵剧烈的掌声!

    掌声如潮!

    李飞阳虽然在内陆唱过我相信这首歌,但也只是在上不得台面的小晚会上表演过,一开始听过的人并不太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