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柱香时间不到,这些顽固分子都被清理完毕,其余射雕者们都想求得一条生路,其实,这并不是他们软弱,草原上一直以来就崇尚适者生存,强者为尊。
在游牧部落人看来,是谁当家作主其实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让自己,让普通牧民过得好。
当初须卜骨都侯发动叛乱杀了上任单干的时候,这些射雕者们就选择了投降,他们的的确确是匈奴的勇士,可是,他们也有家人,要是他们战死了,他们的家人就会成为别人的战利品,到时候,他们的妻女,都会成为别人的性奴,他们的儿子,都要面对别人的屠刀。
所以,更多的时候,匈奴勇士们其实是不愿意去死的,哪怕是最让他们尊敬的长生天在号召他们战斗,而且,他们也知道,所谓的长生天,从来都不会顾及他们这些普通的匈奴牧民。
将近六千左右的匈奴射雕者被押解向北疆军大营,其余的北疆军骑兵早就带着战利品往大营方向赶回去。
这次大战,取得的战利品不是很多,除了战马,其余都不值一提,好在前后总共缴获了将近三万多战马,好歹也弥补了北疆军的损耗,至于战场上那些战死的战马,也都被步军回了大营,只要是资源,北疆军一向都不会浪费。
大战虽然结束,可是,事情却没有完,这一战下来,不论是选锋军还是虎贲军,都有损耗,他们得赶紧补充人员维持战斗力,新兵们战死的最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新兵第一次上阵,难免伤亡大些。
好在这一战下来,这些新兵都经受住了战火的洗礼,假以时日,这些人都会成为北疆军精锐部队的一份子,大胜的喜悦还是冲淡了大营中的忧伤,战死者的尸体都被带回来火化,他们的骨灰,将会被带回到家人手中,公孙续绝对不会抛弃自己的士兵,哪怕是战死的。
除去安抚受伤的士兵和清点损耗的战略物资以外,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置俘虏的问题。
连带敌军伤员在内,这一战下来,北疆军总共抓获了将近两万三千多俘虏,重伤的俘虏都没有活下来,公孙续没有那么多的仁慈之心去感化匈奴人,那些实在救不活的,公孙续都秘密送他们上路了,这,或许对那些重伤员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两万多俘虏可不是小数目,更何况这些人都是草原勇士,如果让他们上了战马拿起弓箭的话,他们依旧是合格的骑兵,公孙续可不想在自己大营内安置这样的定时炸弹。
好在并州那边做出了相应安排,后期的五万步军和两万骑兵正在向北疆军大营这边赶来,不出四天,这些人就会抵达大营,到时候,整个北疆军大营就会稳如泰山。
为了处置好这些俘虏,公孙续不断派军中鲜卑籍的士兵们去做宣传,鲜卑人和匈奴人的差别并不是很大,他们都生活在同一片草原上,所以,他们的生活理念和目标,都很接近。
再加上这些鲜卑籍的北疆军早就对公孙续是死心塌地,他们做起思想工作来,也是格外卖力,这些俘虏里面,军职最高的也不过是几个百夫长。
千夫长和千夫长以上的人都跑掉了,没跑掉的,也都躺在了草原上,剩下的这些,都是普通的士兵,如果说,要他们现在为匈奴单于去死,恐怕对于他们来说,是个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普通士兵都想有条活路,他们参军,那是因为年纪到了,不得不遵从匈奴单干的号召,再者,只有参军,才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的收入,不管是战场上夺得的战利品,还是从其他部落那里抢来的牛羊,都可以为自己家人增加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经过五天的划分和宣传,不少俘虏都已经开始动摇了,他们不想死,他们还年轻,他们还有家人,而且,他们心里清楚,就算他们现在为匈奴单于去死,下一刻钟。他们的家人说不定就会被匈奴单于赏赐给别人。
这是草原上的定律,纵使草原贵族们意识到这条定律的弊端,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为了笼络新的勇士,那些战死的勇士的家属就是最好的物品,而且,没有几个匈奴贵族愿意照顾那些战死的匈奴士兵的家属,那样只会消弱他们的实力。
正是因为这样,这些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勇士们才会选择投降,他们是勇士,但是更是普通人,为了自己的家人,活下去,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公孙续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
不过,公孙续不可能会一下子就接受这么多匈奴俘虏,这些人的忠心,其实都还是零,公孙续必须得慢慢考察他们,所以,为了从这些俘虏中选出能为自己所用的士兵,公孙续一开始只同意了两千人的效忠。
而且,这两千人现在还不能成为士兵,他们也有段时间的考察期,考察合格的话,他们会成为北疆军普通的士兵,那她们的家人,也会受到北疆军的保护,这是公孙续给他们的承若
第218章 : 骚扰匈奴1()
一场大战结束,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公孙续这次取得的胜利虽然算不上大胜,可是,这给匈奴这边的打击也不算小了,尤其是匈奴这边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这下子,匈奴内部的矛盾被公孙续打出不少……
匈奴单于须卜骨都侯现在可是焦急得很,一场失败虽然不能对他的统治地位产生动摇,可是,要说没影响,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扳回局势稳定内部的话,他担心内部某些势力会有小动作。
其实,除了公孙续,须卜骨都侯最害怕的却是流浪在草原的另外一股匈奴部落,于扶罗虽然死了,可是他兄弟现在却在率领那支流浪的部落。而且于扶罗的儿子也不小了,要是他们趁这个机会回来夺位的话,那可就糟糕了。
不过,就算公孙续取得了胜利,他暂时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了。这点须卜骨都侯还是很清楚的,公孙续总共就那么多兵马,此番大战也是损耗不少,没有个十天半个月,公孙续那边是恢复不了元气的。
再者,匈奴援兵已经在路上,十几万骑兵就快要加入匈奴大营,只要这些援兵一到,须卜骨都侯就能稳定局势,到时候别说匈奴内部,就是公孙续,也不一定有实力跟他叫板。
而且,须卜骨都侯对这次的损失并不放在心上,说白了,就是损失了几顽皮战马和几万士兵而已,这些士兵,大多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损失不损失都不重要,至于战马,那就更不在话下了,草原多的是。
不过,面对这次失败,须卜骨都侯还是吸取了不少教训的,他现在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击败北疆军,那就得有数倍于北疆军的兵力,或者要跟北疆军耗着,等着北疆军露出破绽。
如果说着在近期内,北疆军出现了什么情况的话,这多半是公孙续和高顺他们在耍阴谋诡计,说起这公孙续,须卜骨都侯心里是一万个恨啊,在他眼中,公孙续这小子太阴险了。'。超多好看小说'
大战结束后五天,须卜骨都侯才渐渐领悟到自己为什么会失败,首先,他觉得自己就不该答应公孙续的邀战,这明显就是公孙续挖了一个陷阱让自己跳下去。
北疆军的车阵,那就是一个铁疙瘩,要想用匈奴骑兵击垮这样的车阵的话,那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的代价,须卜骨都侯觉得自己不一定付得起。
还有就是,北疆军的骑兵的战斗力很强,虽然人数没有自己这边多,可是他们的装备,训练,战斗力,已经士兵之间的配合能力都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士兵,这一点,须卜骨都侯是深有体会啊。
一个匈奴勇士或许不一定会输给北疆军骑兵,可是一万个匈奴勇士就肯定打不赢一万名北疆军骑兵,尤其是北疆军的选锋军和白袍军这样的精锐,在同等兵力情况下,匈奴勇士们都只有战败的份啊。
本来,这些道理,在大战之前须卜骨都侯都明白点,所以,当白袍军和选锋军上来骚扰的时候,他都是派出了两倍于敌军的兵力去追击,可是,他哪里知道,公孙续却安排了一万选锋军在暗处,自己就直接上了他的当了,白白损失了不少骑兵。
最重要的是,须卜骨都侯现在明白一个道理,匈奴绝对不能分兵,一旦分兵的话,就可能会被北疆军逐个击破,这场大战,匈奴这边就是吃了分兵的亏,他就不该派兵去追击北疆军的骑兵。
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须卜骨都侯会选择集中优势兵力,先将北疆军骑兵全部剿灭,这样才是最利于匈奴的战法。
反正北疆军的车阵就是铁疙瘩,放在那也跑不了,除了阵地战能力超强以外,这铁疙瘩就一无是处,反而是北疆军的骑兵,那才是北疆军的主力,如果北疆军没了骑兵的话,那就只剩下挨打的份了。'棉花糖'
可惜啊,这世界上就是没有后悔药这种东西的,须卜骨都侯心中也在悔恨自己怎么就往这铁疙瘩上撞了,这不纯粹就是找抽的吗?哪有让骑兵去送死的道理啊。
北疆军骑兵擅长游斗和追击战,所以,匈奴这边必须得紧紧抱成团,不能给对方有可趁之机。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北疆军任何一支骑兵部队的机动力都太强悍了,像选锋军白袍军这样的精锐骑兵每人三骑也就算了,就连那些普通骑兵,都至少是每人两骑,这还怎么打啊。
反正北疆军打不过就可以跑,打得过的时候就追,他们就是不缺马力,反观匈奴自己这边,由于兵力太多,也就只能做到一人一骑,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可是呢,要说这场大战没有给须卜骨都侯带来点好处那也是不可能的,首先,这场大战中损失的兵力,大多是那些不服从自己的势力的,再者呢,他现在也懂得武装自己的部队了。
虽然匈奴骑兵做不到一人三骑,可是匈奴单干的亲兵部队是可以的,须卜骨都侯整顿了自己的兵马后,选出精锐骑兵三万人,每人配备的是全军最好的装备,而且,他还从大后方征调战马,尽量做到一人三骑。
虽然是慢了点,但是亡羊补牢却也不晚,跟北疆军的第一战,须卜骨都侯承认自己是栽了,可是这才刚刚开始,只要自己的援兵到达以后,他就会慢慢向北疆军施压,慢慢击垮北疆军。
要说须卜骨都侯能做到这些也算是很不错了,如果是面对其他草原部落的话,他多半还是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的,可惜的是,他的对手是公孙续率领的北疆军。
他在反思并努力寻找北疆军的破绽的时候,公孙续也没有闲着,在处理好俘虏的事情以后,公孙续也不断召集军中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同时,他每天晚上都会跟两位军师商讨下一步计划。
相比较而言,匈奴这边的破绽比北疆军更多,公孙续他们也更加擅长比须卜骨都侯他们寻找对手的破绽,双方现在最然暂时不用直面交锋,可是,这暗地里的阴谋,却是一直在进行着。
经过这几天的休整,北疆军渐渐稳定下来,俘虏的事情安排好后,北疆军就可以腾出手来继续对付匈奴,现在,北疆军这边有马步军十七万多,北伐的主力已经全在大营内了。
虽然匈奴的援兵也已经到齐,匈奴现在的主力也达到了三十万多,可是,北疆军高层都清楚,匈奴这边,看似强大,但却有不少致命弱点,所以,北疆军并不害怕强大的敌人。
不过,北疆军最大的弱点就在于步军占了总兵力的一半左右,这就注定了在战事初期,北疆军只能被动的应付匈奴的攻击,慢慢消耗匈奴的实力,只有等到双方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时候,北疆军才有主动出手的机会。
北疆军大营内,新兵们正在热火朝天的训练着,骑兵们的训练场则在大营外面,虽然北疆军的大营够大,可是经不起数万骑兵的折腾,所以,大营附近的草地成了骑兵们的训练场所。
这时候各营主将都在督促将士们抓紧训练,而公孙续,这时候却是和两位军师以及高顺赵云两人在大帐内商议军情。
公孙续并没有被大胜的喜悦冲昏头脑,相反,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衰落的匈奴竟然也是如此难缠,自己几乎是动用了大半北伐的主力才赢得了这次胜利,可是,这也没有给匈奴带来什么巨大的打击,相反,这还让匈奴学了个乖,今后的战事,恐怕更难进行了。
戏志才看着地图,然后缓缓说道:“按照主公的意思,接下来,我军与匈奴恐怕是要进入相持阶段了,只是,主公如何断定匈奴不会趁机骚扰于我军。”
公孙续目光犀利的盯着地图说道:“我不会给他骚扰我们的机会,匈奴援军新来,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处理好,再加上这次战事的失败,对匈奴多少是有些影响的,所以,我要趁这个机会前去骚扰匈奴大营。
我军有步军镇守大营,不管敌军怎么来,我军只管守住大营就行,匈奴军若是想骚扰的话,恐怕得付出不小代价,可是,匈奴大营住不了那么多骑兵,我军若是去挑衅,他们那有不出战的道理。
再者,我敢断定,匈奴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或许现在是迫于我北疆大军的压力,他们走到了一块,可是,时间一长的话,他们内部的矛盾必定会凸显出来,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催化这些矛盾尽快凸显出来。
自古以来,最坚固的城堡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匈奴大军人数太多,仅仅依靠我军现在的兵力,恐怕很难大胜,所以,我们必须从他们内部着手。”
高顺点点头,他严肃说道:“我同意,接下来,我主要负责镇守大营和督促新兵训练,另外,主公新建的两万骑兵,除了常规训练以外,是否也该拉到战场上去历练。”
公孙续听闻高顺说起自己最近才着手建立的两万骑兵,他缓缓说道:“我军最大的弱势就是骑兵人数不够,故此我才有这决定,我从八万新兵中挑选敢战之士组建骑兵,可不是为了防守大营的。”
戏志才听了站起来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该好好合计合计了,可不能让匈奴有安生日子过啊。”
第219章 : 骚扰匈奴2()
眼见大帐中的几个都同意骚扰匈奴,公孙续心中也就没有什么顾忌的了,就眼前的形势来说,骚扰匈奴是最好的办法,总比硬拼强得多,而且,这也是最好的拖延时间的办法。'。超多好看小说'。访问:。
公孙续看着众人缓说道:“我军自后军抵达后,现在,大营内的兵力已经达到最多,选锋军三万,虎贲军八千,白袍军七千,重甲骑兵五千,精锐骑兵三万多,新组建的骑兵两万,这,就是我军现在全部的机动力量了。
除此之外,还有水军五千用来防守水寨,陷阵营五千用来镇守大营,六万步军防守大营,按理说,我军现在也是可以做到进退自如了。
不过,若是派出去骚扰匈奴的话,两万新建的骑兵肯定不合适,选锋军和白袍军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我决定,选锋军分作三队,一队留守大营,其余两队和白袍军分作三批,每批再陪一万精锐骑兵,每批共两万骑兵,轮流去骚扰匈奴大营。
为了安全起见,每次去骚扰的骑兵都配备一人三骑的装备,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就是我军现在的战术。你们有什么意见没有。”
众人皆低头沉思,都在思考这计划中的漏洞,其实,公孙续只是给出了个大体框架,本身没有什么漏洞,接下来的细节,就得靠戏志才等人慢慢补充起来。
赵云首先站起来说道:“三批骑兵轮流骚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