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徐天翔一眼点了点头,后者站起身来笑道:“海军如今南阳舰队也基本上已经到位,咱们是不是该将海军处上升一级变成海军部了?还有天策府的结构是不是要变一变?”徐天翔的这句话一说出口其他人顿时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这是这些天他们一直在讨论的事情。
“因为咱们从建军到现在基本上都是一直处在战时,所以天策府掌握天策军是常态,但是一旦进入和平时期,如果将这么庞大的军队置于一个机构掌握之下只怕日久会出问题啊。”徐天翔道:“皇上常说咱们这一代人是要给后世奠定一个基础,竖立一个标杆,如今咱们除了安西那边还要动兵之外,其他地方暂时没有太多的战事了,帝国大部分军队其实可以逐渐向和平时期过度了,所以咱们的指挥机构也要跟着变一变才行。”
徐天翔的话让李玄清微一沉吟点了点头,按照后世的治军理念,军队的指挥和日常管理是要分开的,这也就是后世大部分国家日常军队的管理基本上都是交给国防部,而具体的指挥工作则由总参谋部负责的原因,这就是防止个别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国家的军队变成自己的私军的原因所在。
“这件事我已经考虑过了。可以在内阁之中增设国防部,由国防部负责军地日常的管理。总参和玄影卫等归属天策府,作为天策军最高指挥机关而存在。这样一来就将军队的日常管理划归内阁管理,避免后世天策府掌舵人权力过大,威胁帝国安全。同时国防部的部长需要内阁从现役军方的高级将领中选拔,也是起到了相互牵制的作用。到时候国防部会将后勤部等全部划归过去,天策府只保留总参、玄影卫、军法处等作战系统。”
徐天翔听完李玄清的解释点了点头,这样一来军队的管理权和指挥权拆分之后也算是能够起到分而治之的作用了,虽然不完善,中间还会存在很多职权重叠的地方,但是好歹是大的方向定下来了,至于漏洞就由一代代人去弥补和完善吧。
“不过在安西没有拿下之前,这种结构和改变不要对外公布了。以免引起因为改制而导致指挥混乱的局面发生。总参在战时接管整个军队的指挥权这个可以变成一条定律,至于战时的定义则不能让军方自己去决定。”李玄清对于这些和后世三权分立的思想对比过,自己心里有过一整套的政权构成体系,但是此时对外说明还不是时候,所以也不多言。但是对于徐天翔等人来说对于战时的定义既然不是军方可以决定,那肯定就是皇帝来决定了。他们本来也就是担心自己这一代人逝去之后后代子孙中有不肖之徒妄图掌握军权之后威胁皇家利益,因为按照李玄清如今的政权分布结构,实际上皇帝的权力基本上被分散了,所以由不得他们不担心后世的皇帝会不会被人架空甚至是操纵。
原本徐天翔等人是将这个作为来年天策府的工作计划之一的,但是被李玄清否决之后也就不再多言,按照李玄清所说显然他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接下来徐天翔和杨天成等人对视一眼之后开始换了一个话题,海军处升级为海军部的事情。
按照总参的计划,海军部成立之后,实际上其余的部队也就需要改成陆军部了。这样一来天策军就正式分成两个大兵种,海军和陆军。李玄清听着徐天翔等人的汇报点了点头,自己努力了这么久,后世的海军和陆军现在终于是看到了雏形了。不过按照目前海军的布局和人数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海军实际上的地位还是比不上陆军。按照总参的设计,在未来需要两军配合作战的时候,如果总参没有特别的任命,海军是需要听命于陆军的。对此李玄清也没多说什么,即使在后世这个问题也是如此,海军因为己身的限制,除非在大洋之上作战,否则的话协同作战时没有最高任命,默认的指挥官都是陆军最高指挥者。
因为两大兵种现在已经成形,海军处升级之后,带来的相应的指挥机构和管理机构也开始发生变化。这些也是总参在年后需要调整的重点。按照总参的计划,将由郭崇韬出任海军部长,负责海军的日常管理和指挥工作。而陆军部长的人选总参这边定了万毅,按照威望和年纪,万毅出任陆军部长也是情理之中,而且李玄清刚刚提到了国防部的事情,陆军部长顺序出任将来的国防部长也就顺理成章了。
李玄清对于总参的调整没有多说什么,目前还是在战时,所以很多机构可以根据战争的需要随时调整,这也是给未来和平时期的机构稳定提前进行了试验,有什么不合适的可以随时撤销,新增合适的部门和岗位。
几人说完这些的时候岑天时带着一帮内阁官员也来了,相对于天策府的事情内阁的事情也不少,而且新增卫生部的事情让岑天时和杨秋这几天忙碌不已,而且还要安排各地抗击雪灾的赈灾事宜,所以这几天是忙个不停,好不容易今天除夕算是歇息了,这不带着一大帮人来李玄清这里打秋风来了。
“我说首相大人,你带这么多人咋没一人带礼物过来?在这样下去我感觉皇宫都要被吃穷了。”胡小四哈哈大笑,来回看了看杨秋等人做了个鬼脸道。
“小四你怎么知道我没有礼物送给皇上?我告诉你啊,我这回可是大礼,保证你们的礼物都被比下去了。”岑天时难得的和胡小四开起了玩笑,摆了摆袖子坐了下来笑道:“皇上,这大过年的内阁这边有一份大礼要送给皇上。”
“国土资源部那边在草原地带发现了一座大金矿,光是预计可开采的黄金就有近百吨之多,这还不算附属的银矿等呢。”岑天时笑道:“我打算过完年就和后勤部联系一下安排专人过去开采,这一下又给咱们带来巨大的财富,缓解钱庄储备金银短缺的现状。”
“好吧,这还真是一份大礼。不过话说加上这座金矿,现在内阁手里应该有七八座金矿了吧?我记得南诏那边也有金矿的,最不济也是个金窝子。”胡小四想了想道:“这一年开采出来的黄金起码也有几十万两吧?加上咱们从民间回收的金银,你们怎么还这么缺钱?”
“你不知道每年内阁新增支出有多少?加上为了发展经济,唐币的发行量已经超过储备金近一倍了,这些收入都是弥补这些亏空了。”岑天时摇摇头道:“而且从日本海外贸易带回来的金银除了关税等收入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徐家等自己的收入,就算是兑换了唐币,也是弥补不了这些差额。”
“首相说的是,再这样下去的话只怕殷红林都要哭了。因为经济发展过于迅速,钱庄现在每年的贷款都在逐年增加,这些可都是净支出的。”祁宏接过话茬道。
“停停停,打住,在这样说下去我都感觉你们不是来拜年的,是来打劫皇上的了。”胡小四赶紧按下这个话题,看着从外面带着一对侍女走进来给大家泡茶的巧兮笑道:“三嫂,赶紧的把工业集团的钱袋子捂紧了,否则的话我觉得岑先生都要来打劫了。”
“哈哈,我怎么感觉今年实在缺钱当中度过的?”李玄清跟着笑道。
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计划()
天启三年的新年虽然几乎整个北部帝国都笼罩在风雪之中,但是各地百姓该庆祝的还是照例庆祝,富裕起来的百姓手中有了闲钱之后也开始有了除温饱之外的其他追求了。新年期间各地的商铺和酒楼等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百姓需求旺盛,新年期间的百姓花起钱来比起平时大方了许多。许多大商家面对如此旺盛的需求更是直接将自家的仓库掏空摆上各色货物以供百姓选购。
李玄清的富民思想在北方经历了三年的太平岁月之后终于可以反哺经济的发展。这些有了更大的购买力的百姓也让各大商家豪门逐步意识到以前历朝历代只顾着搜刮民间财富让百姓长期处于赤贫,没有购买力是多么浪费。这些百姓光是在新年期间展现出来的购买力就足够让那些商家喜出望外了。
而在各大商家思索如何增加百姓收入让他们有钱购买自己的商品的时候,长安一年一度的帝国会议也准时在长庆殿召开。内阁这边的三大计划让岑天时为首的内阁诸位高层竭尽全力。
第一就是交通。按照交通部和铁道司的规划,在新的一年里除了尚未完成的长金线和丰州铁路线东段以外,还会增加三条铁路,以沟通各地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条就是之前李玄清和淮南省布政使杨行密商议的将两淮煤矿和马鞍山连接在一起从而拉动这个南方工业中心的加速发展。另外两条则出乎李玄清的意料,按照交通部的规划,将在目前已经形成的铁路路线上面形比如渤海湾地区,准备筹建从燕郡城往北经过沈州到通州的铁路。这条铁路事关着东北开发计划,而且也是内阁支援渤海省和松江省发展的一部分,按照铁道司的计划最终这条铁路将一直延伸到最北端的上京也就是已经改名成滨江的地方,从而形成一条纵观东北的铁路线。
而最后一条铁路则是筹划建立从杭州沿着运河直接连接北线天津深州等地的铁路计划。不过这条铁路只是在规划之中,因为目前南北交通基本上依靠运河,而新疏浚的运河运力大增,在普及新式动力货船之后这条铁路的需求不高。
不过饶是如此李玄清还是对于吴作栋的交通部高看了一眼,能够从目前的几条铁路中想到了从全国布局,光是这份眼光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而且这份铁路计划不仅仅有当前的计划还有长远的规划,甚至就连各地的支线计划也一并罗列在其中。可以说是既有全局计划,又有各省自己的发展。就冲这一点包括徐天翔在内的天策府参会人员都给了这位交通部长一个赞扬的目光。
虽然在李玄清看来这份计划还是不够完美,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还是以北方为主,南方尤其是杭州和广州之间的路径还未考虑在内,但是李玄清还是对交通部的计划表示赞赏,鼓励他们多多努力,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计划。
铁路之外直道的修建原本上都是各省布政使府自行规划然后上报交通部审核之后开工建设的。只是目前有几条直道还是需要交通部和内阁来主持完成。其中一条就是西南直道修建计划,从牂牁省抵达南诏的直道计划,因为中途地形复杂,多山区地形,修建难度不比铁路小,所以交通部本次汇报也加了进去,按照他们的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打通这条直道,并且南端要从南诏延伸到廉州和钦州地段,如有余力还要和广州相连。这一点交通部是将南诏的那批俘虏利用到极致。在修建玩丰灵铁路之后大部分南诏俘虏被南调,基本上就是为了这条直道考虑的。而且在沿途各省布政使府也会下达招工令,召集当地百姓参与修路之中。由于大唐帝国废除了之前的劳役制度,取而代之的是雇佣的合同制制度,所有召集而来的百姓会有一份工钱,而且为了取信于民,很多工程采取的是工钱一天一结算,还免费供应饭食,所以现在但凡是帝国基础建设项目,只要有招工令出现,就会有大批的百姓蜂拥而至前来干活挣钱,尤其是农闲时,很多百姓更是举家而来,就为了多挣钱。
吴作栋的计划汇报完毕之后就是财政部的减税计划了。这是和农业部联合制作的减税计划。只不过对于农业部而言,才是大头,按照内阁的计划,财政部和农业部将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将北方各省区的农税减少原来的一般作用。
按照目前的农税水平,几乎是沿用了丰州时期李玄清制定的标准,按照亩产量的四成作为农税的收取标准来计算。在工商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个税收实在是太重了,对于农民而言也太不公平了。长此以往必然会极大地挫伤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从而逆向使农业发展的步伐跟不上工商业的发展。所以在之前李玄清提出了这个事情之后内阁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农税收取标准。
只不过考虑到一旦农税一旦减少,必然是会带动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这样一来必然会引起工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所以在内阁考虑良久之后才制定了手中的这份减税计划,那就是分区分步执行计划。首先是改革收税收取标准,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农税收取标准,在正常年份,水稻的每亩税收为一百一十唐币,约合一石稻谷的价格,小麦产区则为一百唐币。在如今普遍水稻亩产不超过四石的情况下,这已经是四分之一的收入了。而农业部和财政部打算在五年之内将此税收减少到五十唐币左右,而相应的在普及倍石肥和最新式的化肥之后,要想办法让水稻的亩产量达到六石以上,小麦的亩产量也必须达到四石以上。
小麦的产量李玄清没什么好办法,但是水稻他已经找到一个办法了,在交州的南端他已经安排当地的布政使和玄影卫联合行动,寻找高产水稻的良种,准备找到之后在当地进行培育,然后逐步推广。后世明代的占城稻不就是那一带出产的吗?
而减税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北方各省区进行,南方尤其是江南等地因为刚刚执行土地改革不久,当地的农民的种地积极性还处在上升阶段,所以江南地区还要等到北方各省区完成之后再执行。在这里四川被单独提出来并入北方各省区执行减税计划。这也是考虑到四川收复时间比较长加上本身就比较富裕,所以优先考虑减税。
内阁的第三项计划就是李玄清之前提出的增设卫生部,提升帝国百姓的医疗水平,从而减少病痛死亡了。在内阁的新计划中,新生的卫生部除了要完成李玄清之前和岑天时商议的时候需要完成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抓好各地人口出生率问题,减少婴儿的非正常死亡,做好产妇的安全生育问题。对于这个李玄清也没什么好办法,因为在这个时代生产就是一道鬼门关,当初巧兮生小天启的时候就连他这个后世来客都是一身冷汗,这还是集中了当时天策府所能拥有的最好的医疗条件,否则的话只怕是不堪设想。
这一点其他人一开始不解,但是在看到增加人口这一条之后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光是这一条就够了,如今随着大唐帝国统一逐步完成,几乎所有的高层都感觉到了帝国未来要发展人口是制约最大的条件之一。而更多的婴儿能够顺利诞生也就意味着人口增加源头会被逐步安全把控。
这三大主要计划是内阁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未来一年内阁需要付出主要精力的领域。除此之外,工商部的工业发展计划和海外贸易计划也非常重要,中间涵盖着全国各地的经济联动发展,但是如今的帝国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工商部除了加强管理和引导,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保证市场公平公正,这样一来经济发展自然而然的就会保持一个快速增长的势头。
不过往年基本上都是占据少部分内容的水利环保部张全复今年倒是意外的讲述了自己的环保计划。按照他的计划,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内,北方各省区州县级城市必须要统一布置市内绿色植被,要让绿色植被面积占到城市面积的两成以上,有条件的城市甚至要达到三成到四成。这个从李玄清那里得到启发的计划在后来让各省布政使头疼不已,张全复是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新年过后就开始让副手带着人分赴各地进行具体指导种植各种绿色植物,没有做好的各区布政使直接被这家伙发回内阁进行申斥。
在这个内容之后他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