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颂-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部开拔各地以武力镇压土地改革中的反抗势力,为首之人送交律法院审判,敢于违抗者杀无赦。

    带着杀气的命令传到各驻军手中之后,这些往日里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军队开始展示出自己血腥的一面,按照各区衙门的名单直接开始上门抓人,部分开始配合当地民政官员现场进行丈量土地,然后分配给当地百姓,领到土地的百姓也随即落籍为民,重新发放户籍。这一变化几乎在中原各地同时展开,数以千计不愿意交出土地的大小地主被抓,随后被送到各省治所接收律法院的审判。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中,凡是被抓的地主全部抄家,家产罚没,其本人还要面临数月到数年不等的劳役处罚。可以说是几乎一夜之间中原地区哀声遍野,失去了土地的地主和家人不甘心失败,开始冲击各地衙门,阻挠正常的办公秩序,再次被抓。

    而那些大地主虽然数量最少但是手中的土地却最集中,仅仅汴州一地的旧日大地主张氏一族和卫家在中原的主脉手中就有数十万顷上等良田,面对中原布政使衙门的通告是置若罔闻企图倚靠手中的私兵对抗官府,却没想到碰上了杨易亲自坐镇的国民警卫队的围剿。面对着这难得的实战机会,杨易几乎是没有任何思考直接调集了集中在汴州等地集训的国民警卫队三个营参与战斗,并随即调来附近的天策军正规军,两方合力之下一天的时间内打破张家乌堡,将为首作乱的张家家主在内的二十七人全部斩杀,张氏一族凡是和叛乱沾边的直接处决,剩余分支人员也全部移交给律法院,俘虏私兵立即责令加入战俘队拉到黄河边去修河堤。

    张氏一族被干净利落的斩落马下,给了这些大小地主极大地震慑,在改革进入十月月底的时候,终于迎来了转机,最难啃的中原、徐州两省陆续传来好消息,得到土地之后的底层百姓自发走上街头,声援天策军和帝国官方的举动,加入到这场改革当中,无数企图隐藏蒙混过关的地主被重新抓了出来,顺带还牵连出十几名刺史级官员,下层的官员更多。而随后的律法院第一时间审判这些涉事官员,严惩之下所有人都战战兢兢,再也不敢在血淋淋的屠刀下投机倒把,改革由此转入最后阶段。

    由于帝国土地法规定的人均耕地不得超过十五亩,所以中原部分地区人口密集的村落和城镇也开始了迁徙,将部分人口迁到幽州等地重新分配。而且这场运动也首次将城镇和农村人口分开处理,农村人口分配土地,城镇人口则开始转化为专业的工人和商人等。工商部在前期玄影卫提供的名单中选取了几百家开明地主,说服他们和从其他地区而来的豪商一起开始了工商业发展运动,开始布置中原地区发展规划大纲中的具体步骤。

    内阁这一次农工齐举的办法也显示着内阁在国家治理方面手段的逐渐成熟,开始合理分配农业人口和工商业人口的配比,为下一步工商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资源。

    不过这场以农业和土地改革为起点的中原改革运动持续的时间超过了帝国最高首脑的估计,整整两个月才基本结束,时间到了十一月底中原各省的邸报传到长安才显示各地土地改革完成任务,工商业也开始打开局面,倚靠外地豪商的投资带动,本地少数开明地主和大资产者逐渐对于大唐帝国政权有了新的认识之后才开启了新的发展之路。不过由于时间的延长,也拖累了天策军的脚步,原本定于年底开始规划来年计划的中原战区索性将计划放到了年后,保障地方政府完成改革任务,坐镇镇压反抗势力。

    中原改革的汇总政报随后有内阁传送给李玄清,身处河中武器试验场的李玄清看到政报之后点了点头,放下了心头的心思,开始认真查看军方新式武器的装备试验情况。

    亲卫营和直属营两支部队共计十几万人在河中已经有好几个月的时间了,为的就是为全军换装进行准备,顺便试验实施战法。

    “皇上,这个武器还没定名呢?要不加个名字?”装备处的秦耀自从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就直接带着技术人员赶到这里,边改进边指导部队换装。此时他手里拿着的赫然就是李玄清盗版过来的火枪。

    只不过这一款火枪并不像后世历史上出现的最初的那种火绳枪之类的前镗枪,而是类似于当初英国陆军装备的第一种制式火枪——伯克式火枪。采用前装弹,燧石击发设计,枪身连带枪托长约三尺一寸,重量约为十斤左右,可以装备专门的刺刀。每支枪配备铅质米尼弹五十发。

    “就叫天启一式步枪吧。”李玄清其实也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盗版来的这种前装步枪,掂在手里试了试,觉得重量还是有点重了,而且口径也不符合自己的要求,这几乎合到后世十厘米的口径了,加上重量,弹丸冲击带来的后座力肯定不会小。而且最要命的其实是以目前装备处的锻造技艺还无法刻画膛线,也就是说这支天启一式步枪其实还是滑膛枪。

    “飞雪,你们试验了这种步枪射程有多远?后座力有多大?”李玄清微一沉吟问道。

    “射程不行,只有四十丈左右的杀伤距离,超过四十丈基本上就没有足够的杀伤力了。不过这种弹丸倒是威力很大。后座力也很大,很多士兵打完十发子弹肩膀就不行了,还有部分士兵受伤。”李飞雪手中也拿着一支步枪,苦笑着晃了晃道:“还有就是很多人不习惯这种作战方式,觉得还不如冲上前去真刀真枪的冲杀过瘾,最主要的是不能在马上作战。”

    李飞雪的一番话让身边的秦耀等人尴尬不已,其实李玄清跟他说过关于膛线刻画的问题,但是装备处联合了巧兮的工业集团花了一年的时间还是没有完成任务,所以临了也只能用这些滑膛枪来实验士兵。

    “你们装备处在膛线的问题上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李玄清点点头,如果光是滑膛枪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大规模换装了。就算是前镗枪也一定要是线膛枪才有装备的价值,否则的话直接给各部队主将的亲卫队装备上也就行了,大规模换装的效果太差,四十丈的射程搞不好还真不是弓箭的对手。

    “皇上再给微臣三个月时间,保证解决好膛线问题。”秦耀咬了咬牙道。

    “好了,飞雪,向不管这些了,火枪战术是未来我军作战的根本,你们要利用这几千支火枪好好练习战术,还有,炮兵营不是已经过来了嘛?要练习好步炮协同战术,战场之上充分发挥火炮的优势。”李玄清朝着李飞雪和一旁的木头人陆翊道。

    其实新式武器如果能够达到换装要求的话那么天策军就没有必要继续扩充军队了,六十余万人的总兵力加上超越时代的武器别说包打天下就算是包打全球都够了。时至今日自己苦心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在军事领域终于要开花结果了。

    打发走李飞雪和陆翊之后,李玄清带着秦耀边走边道:“你们现在究竟卡在什么地方了?蒸汽机不是已经给你们配备了最大功率的吗?还带动不了?”

    “不是,皇上,蒸汽机已经够了,主要是材料的问题。”秦耀摇了摇头道:“由于火枪的枪管需要的钢材质量要求非常好,所以刻画膛线就没办法用一般的材料作为刻刀,装备处和工业集团试验了好几种合金钢都无法达到要求,刻画出来的膛线也达不到皇上要求,所以一直没有完成。”

    秦耀的话让李玄清陡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一直以来强调的都是实用钢材的发展,而忽略了这种特种钢的研制。或者说其他金属包括工业集团在内目前都没有什么成果。

    “这倒是一个问题,不过也有补救的办法。这样你马上派人去太行山、五台山等地去寻找一种名叫金伯利岩的金刚石,用它做刻刀的刀头应该就可以了。”李玄清向秦耀详细描述了金刚石的样子和自己记忆里储藏金刚石的几个地方,让他马上带人去寻找然后开采。秦耀一听有这个办法急忙拉着自己身后的几名技术人员上马冲了出去,这个问题困扰他好久了,此时听到有办法能够解决哪还顾得了那么多?

    “大哥哥被难倒了?关于硬质合金钢没有研制出来还是因为配方的问题,其实工业集团的实验室里钨锰合金钢已经研究出一点头绪了,但是具体的配方还需要一次次试验才行。咱们的基础化学没有建立起来,难度有点大。”巧兮这次也跟过来了,所以听到两人的谈话走出来安慰李玄清道。

    “巧兮咱们明天就回去,一来看看怎么给工业集团出出点子早点将钨锰合金钢制造出来,另外就是想办法编撰基础化学知识,然后发放下去,培养专业的化学人才。”李玄清揽过巧兮边走边道:“我觉得下半辈子估计天天要做这种事情了。拔苗助长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啊,正好这次出来时间也很长了,我也有点想宝宝了,咱们明天就回去,我去收拾收拾啊。”巧兮倒是没有那么多烦恼,只是有点担心小天启。

    “环九,去通知陆翊和飞雪,让他们抓紧时间训练,最迟三个月,亲卫营和直属营将作为南下的主力部队参加收复江南的任务。”

    “化学知识?这岂不是要重新制作化学实验器材?该死的,化学这东西我好像都忘得差不多了。”打发走环九之后李玄清一边苦恼的挠了挠头一边自言自语道。看他这样子是真的准备直接嫁接前世的化学知识了,不过好像这种事情他们夫妇已经做的很多了。

    “看来天启一式步枪要晚一点才能装备了。”李玄清听着耳边传来络绎不绝的枪声点点头道。

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 
“你是说,铁道司准备年底开工长安到洛阳之间铁路线?”李玄清和巧兮正在逗弄小天启,冬天到了,巧兮将小天启穿成了一个小包子让李玄清忍不住发笑,这时候岑天时带着交通部长吴作栋走了进来。

    巧兮让如烟将小天启抱走之后吴作栋将铁道司的计划书递给李玄清道:“皇上,皇后,这是铁道司的长洛铁路的开工计划书和其他的地质勘探报告。”

    看着李玄清埋头看计划书的机会岑天时道:“皇上,臣觉得可以同意他们的意见,而且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够一次性将复线也建上,避免后续不必要的工序。”

    李玄清抬头笑道:“我也知道,但是你们内阁准备好长洛铁路的经费没有?不会又要发行铁路债券吧?长安到洛阳这一段看似只有区区七百多里地,但是沿线河流山脉等复杂地形多,工程造价肯定大,而且目前建设部应该也没有做好准备在黄河上架桥的准备吧?”李玄清抬头看了一眼吴作栋笑道。

    “这个只好请娘娘属下的渭南造船厂造驳船了。”吴作栋倒是对于李玄清的目光眼不红心不跳的,大大方方的开口道:“整个关中只有娘娘的船厂才能够制造大型驳船和轮渡,所以臣也只好来求皇上和皇后了。”

    他的话让所有人都哈哈一笑,岑天时插口道:“这一次长洛铁路内阁已经和军方后勤部商量好了,杨易那边会先期调集二十万人的苦役队伍跟随他们铁道司进行施工,内阁让沿途省区趁着冬季招募十万百姓参与,这样一来整个冬天就有三十万人同时施工。虽然冬天消耗大,但是好在不耽误农时,还能够给百姓创造收入,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了。”

    “至于经费嘛?内阁年底还有部分预算,军方这次缴获移交的财物交给钱庄之后,殷红林决定先期增发唐币五个亿,剩余的年后作为特别资金转入财政部和军方账户。”岑天时倒是对于经费没有那么多顾虑笑道:“而且慕容已经把风声透漏出去了,长安的商界富豪听说这次有可能还有铁路债券可都是打算买的。”

    “大哥哥,我觉得长洛铁路提前开工是一件好事,长安到洛阳之间的河运依托黄河稳定性太差无法承担关中庞大的物资出口通道,长洛铁路正好弥补这一点,将关中和中原真正连接起来。只要到了洛阳就可以走运河运往中原大地。这一点慕容大哥和徐大哥他们顶级大豪商不会看不到的。所以这次就算让他们无偿捐钱修路他们都会踊跃参与的。”巧兮知道李玄清其实想先期将中原的几条铁路修建起来,不过她倒是很赞同铁道司的规划,选择的路段也很好很关键。

    “吴部长放心吧,巧兮会交代好造船厂的。而且还会让工业集团提前设计火车车头车厢等等。”巧兮见到李玄清点头顿时拍手笑道。

    其实岑天时之所以同意修建长洛铁路还有一层意思没说出来,但是李玄清却明白,长安作为帝国政治中心其实已经不太适合了,不说关中平原这么多年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气候也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逐渐寒冷干燥,物产逐渐跟不上消耗的速度。而且最关键的是帝国领土大部分都在东部,倚靠西部的控制力难免有点力不从心,既然李玄清不想迁都,那么只有一个办法,想办法加强和关东各地之间的联系,让长安产生的向心力能够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而加强。

    岑天时这样想也不奇怪,事实上在后世历史上长安逐渐从历代统治者心目中首都的名单中消失也不外乎这几点。不过在李玄清刻画的帝国版图当中长安却是最合适的帝国政治文化中心。至于经济中心可以东移,就和后世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属两个超级城市一样。

    而且对于长安作为首都的劣势,李玄清也已经在着手改变了,杨易常年在关中保持着五万人以上的战俘队或者建筑总公司的人配合水利环保部不断拓宽拓深关中的水利网,将这些原本只是涌来灌溉的河渠变成集灌溉、航运、排洪泄洪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至于水土流失来自后世的治理经验在李玄清和张全复等人的不断努力之下,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绿化面积在一年一年变好。加上此时是唐末,关中地区远没有后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那种程度,李玄清有理由相信,以五到十年的时间保持目前的治理力度必然可以让整个关中变成支撑长安作为帝国首都的后盾。

    “好吧,我同意你们的计划。不过我还有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铁路沿线需要两边种植不少于十丈宽的绿化带,山区已经有植被地区除外。这个指标需要你们铁道司安排沿途的铁路养护人员去完成。以后所有的铁路沿线都要种植绿化带,具体的树种水利环保部那边的农场里已经都准备好了。你们派人去沟通协调。”李玄清合上计划书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顿时吩咐道:“我要强调的是十丈宽的绿化带里面的绿色植被要活的,别想着种一次就不管它们死活了。”

    “先生,内阁最好在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每年的三月份到四月份让各地官府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李玄清继续道:“上次我听张全复说他已经和律法院沟通过了准备编写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律法来,先生有时间帮他一下,他的很多想法在中原和西北是能够留住绿色和希望给子孙万代的唯一办法。我们也不希望千百年后西北的沙漠会逐渐转入关中吞噬这一片自古以来就是我华夏民族发源地吧?”

    “皇上放心,我会去安排的。而且从明年开始每年都会组织各地官府特别是西北和中原地区官府发动百姓植树造林,保护土地保护环境。”岑天时和吴作栋同时站起身来拱手接令。

    “好了,既然你们已经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长洛铁路既然要修建那就抓紧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