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长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妆长歌-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之间隔了几步的距离,实在不像是新婚燕尔,反倒实在生疏的令人尴尬。

    “我。。。”半晌后,他先开了口,神色同语气也都是淡淡的,却不失礼节,“我去通志堂了。”

    他走,我反倒像是得了特赦,忙福了福身,忙到我都察觉出了自己那一丝迫不及待:“恭送公子。”

    他勾了勾唇,有些局促地微笑一下,转身走了。

    我站在原地,盯着他发辫底下的璎珞出神。

(五)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 
天色渐亮,薄雾微消。

    屋外的马打了个响鼻,我便知道又是崭新的,没有他的一日。

    马夫很好心地提醒我,说昨日王公子来没瞧见我,发了好大的脾气,鸨母哄了许久,又找了花魁头牌来陪,方才将这位一掷千金的王公子哄住。只是点名了今日必定要瞧见我,否则便叫人拆了这楼。

    说来倒也奇怪,好好地一个烟花柳巷之地,偏偏起了清平居这样文雅的名儿,倒也真是迎合了那些富家子弟附庸风雅的心思。

    我不以为然,我初入清平居的时候就是讲的清清楚楚的,只卖艺,不挂牌。我虽已经在这江南的烟花柳巷落户,可我脸上还有纳兰家的脸面,身上还带着卢家的荣光。败坏家门的事儿,我是做不来的。

    只是我万万没想到,今日这王公子竟是在门上守株待兔地等着我呢。

    我甫一踏进楼里,天色还是大早,楼中来的多半不是寻欢作乐的富家子弟,反倒是几个喝闲酒的文人舞文弄墨,郁郁寡欢。

    鸨母扭着腰迎上来,陪着笑脸很熟稔地拉住我的手,直把我往楼上拉:“沈姑娘可来了,这王公子等了你许久了。”

    我冷笑一声,我还记得她昨日啐我的嘴脸,今日却又不是这么回事儿了。我道怎么转的这样爽快,原来是将我当成摇钱树了。

    左右大白天的,谅他不过是想给自己讨个颜面,也没心思郎情妾意,我便也随着鸨母去了。

    人若是连饭都吃不上了,再谈节操就显得矫情了不是?

    鸨母给他安置了一间很清雅的包间,我仅存的那丝担心便也没了。

    “王公子,我们沈姑娘来了。”

    鸨母福了福身,别有深意地瞧了我一眼,合不拢嘴地轻轻退出门去。

    那窗边的男子一身锦服,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执折扇,腰间悬着一块成色上好的玉佩,显出十足十的风流模样。

    “要见姑娘一面,可当真是难的很。”他轻摇折扇,微微眯眼瞧了我一会儿,轻笑一声,将折扇“啪”地合上,缓步朝我走来。

    我往后退了退,抱着琵琶挡在身前,柔声道:“王公子想听什么?宛儿给公子弹。”

    “我今日不是来听曲儿的。”他微笑着,走近几步,伸出扇柄轻轻挑起我的下颌,一双流光溢彩的眸子对上我波澜不惊的眼睛,笑了一下,“我是来求亲的。”

    我抿唇:“公子说笑了。公子同宛儿可以说是素昧平生,何苦这样委屈自己。”

    他抽回折扇,笑吟吟地道:“在下读过御蝉姑娘的选梦词,姑娘有此大才,何必屈居于此烟花柳巷之地?”

    他见我不语,接着道:“姑娘在汉人学士间颇有名气已有十年之久,在下也是慕名而来。”

    我心里有数了,又是一个用我充门面的附庸风雅之人。

    我抱起琵琶来,福了福身:“多谢公子抬爱,只是宛儿年岁已长,也断无嫁作他人妇的打算。”

    他挑了挑眉,也不再纠缠,只是起身推门,摇扇而去:“不必急着答复我,我多给你两日时间,再考虑不迟。”

    我在他身后冷笑一声,这些富贵公子未免太自以为是了些,自以为天下间没有女子不青睐于自己,恨不得这天下都是自个儿的呢。

    我正想着,楼下传来鸨母尖锐带着喜色的声音:“顾公子怎么得空来啦?”

    男子沉稳清越的声音隐隐如在耳畔:“听说你们这儿有一位叫沈宛的姑娘,可对?”

    “正是,正是。”鸨母忙不迭地连声道,“公子楼上请,沈姑娘正候着呢。”

    我叹了口气,抱起贴身的琵琶,转过屏风去,在案几后坐下,等着那位顾公子上楼来,若是这位公子出手阔绰,我这一个月便还能有好日子过。

    “沈姑娘有礼了。”顾公子先是见了礼,在凳子上坐下,笑道,“久闻沈姑娘盛名,今日得见,实在荣幸之至。”

    鸨母绕过屏风来,戳了戳我,笑盈盈地悄声道:“这位顾公子是京城来的,王公子那儿也无妨,你若是攀上了这位顾公子,这辈子便是吃喝不愁了。”

    她冲我使了个眼色,喜形于色地退出去,轻轻将门掩上了。

    今日也不知什么情状,我一个年岁不小了的乐妓,倒变得如此炙手可热起来。

    “公子想听什么曲儿?”我调了琴弦,轻拨几下。

    那位顾公子隔着屏风,我也瞧不清他的模样,只觉得他身上有一股方才那位王公子身上没有的正气。就这一条,我便对他多了几分好感,总算没丢了我们汉人的脸面。

    顾公子轻描淡写:“姑娘请自便。”

    极好极好,我格外喜欢这种不挑剔的人,我想了想,便顺手弹起了春江花月夜。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样的格局我是不到的,但我倒也未曾想到我幼年在家学的琵琶,如今倒成了自己安身立命之本。

    一曲弹毕,顾公子倒只是自顾自地饮茶,也不知道他究竟听进去多少。

    “原来姑娘不仅词写得好,连琵琶也弹得这样好。”他赞了一句,轻轻击了击掌,将话题转到诗词上来,“姑娘可曾学过诗词?”

    我记起自己当年绞尽脑汁也做不出一首词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笑:“学过,只是从前不开窍,只会品,不会作。后来。。。”

    后来离开了容若,却似乎也学走了他部分才情。

    我自认为这算是等价交换,以物易物。

    我把我全部的爱都给了他,换些才华走,似乎我更亏些。

    “顾某有一颇富才情的至交,读过姑娘的诗词。”他轻吟出两句我的词,“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他这样乍一将我的词读出来,我倒觉得脸上很是挂不住起来。

    好在他止在此处,悠然道:“姑娘,你同他心境相似。他此次难得下江南来,本想亲自来拜访,只可惜他身子弱,刚到江南来便卧病在床,在下便只能独自前来拜访。”

    我不以为意,笑道:“既然是有缘人,相见便不恨早晚。”

    他笑了一下,从袖中掏出一块金灿灿的金锭子,搁在桌上,起身拱手道:“顾某今日曲儿也听了,词也谈了,已是心满意足,不便再叨扰。”

    “这一锭金子,便算是在下替这位挚友赠与姑娘的,还请姑娘收下。”他有些歉意地笑道,“今日顾某需得回去照看朋友,改日定当再来拜访。”

    我很是有礼地福身将他送走,抱着琵琶绕开屏风,将那一锭金子搁在手里颠了颠,觉得足以将容若的那些新刊的词多买几首了。

(六)我缺一个善解人意的解书人() 
回家前,我让车夫在集市上停了一会儿,想着晚上回家还要给小鱼讲故事,便给这丫头在大顺斋多买了几块她最喜欢的糕点。

    今日因着顾公子阔绰的打赏,我得以早早收工,回家来安安稳稳地歇一歇。

    小鱼今儿个早早地在家里头干完活儿,不过暮色四合的时候就来敲门,还给我带了两碟小菜,两碗清粥,看样子是准备连晚饭也一并在这儿解决了。

    我只以为她对我不过寻常好奇,只是没想到竟好奇到了这个份儿上。

    今日她便自个儿提出要求来:“沈姐姐,今日不妨给我讲讲你们婚后的日子?”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我无奈地端出买来的糕点,打算过会儿一块儿吃,自然也只能满足她这个闺中少女的愿望。

    其实我们婚后的日子也算得上是和睦,毕竟他心里惦记着别人,我又不敢将他当成夫君,只当是来报恩的伺候着,自然没什么不和睦的事儿,左右,哪个丫鬟敢同自己的主子顶嘴来着?

    容若本是习武之人,且满人擅长骑射,本就是马背上打天下的,只是前些时候他染上寒疾,还因此错过了殿试,大病初愈,我嫁来也有一部分原因怕是给纳兰家冲冲喜的。

    他也不闲着,听闻朝中徐乾学徐大人很看重他,便邀他一道解读四书五经,做些批注,最后干脆编制成书了。

    他一日多半时候是泡在通志堂里的,我偶尔尽一尽为人妻的本分,捧着食盒去给他送些小厨房新做的糕点饭食,以至于我这才华横溢的夫君不至于废寝忘食。

    那日,我照例捧着食盒去给他送桂花糕,见他在案前奋笔疾书,聚精会神,倒是压根儿没在意那面前帘影微动,已经进来我这个大活人了。

    我将食盒轻轻搁在他面前的案几上,静静地等他发现我。

    待他将那一句写完,不经意地微微抬眸,见我一副规规矩矩站在那儿等着的模样,笑了一下:“来了?”

    他搁下笔,慵懒闲散地伸了个懒腰:“我瞧瞧今儿个你又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我眼尖,瞧见他的茶盏已经见底了,便替他续了一盏茶,不经意瞥见他清隽的字,似乎是论语的批注。

    他咬了一口桂花糕,含混不清地道:“若你不来,我竟也觉不出饿来。”

    他身侧侍奉笔墨的大丫鬟笑道:“大爷惯常如此,好在今后有大奶奶照看着,否则还不把自个儿活活饿死了?”

    他笑着啐了那丫头一口:“就你话多。”

    似乎是过了些日子,彼此多少熟悉了些的缘故,我同他相处之间也多了几分熟稔和随意,再不同之前那样陌生拘谨,这算是好事儿。

    那大丫鬟笑道:“大爷往后可得多赏赐些,否则奴婢将大爷的事儿都捅给大奶奶知道。”

    我心里好奇,便问了一句:“那当真好,你不妨现在就说一件听听罢。”

    那大丫鬟瞥了纳兰容若一眼,见他只是无奈浅笑,便大胆开口道:“大爷是府里最讲究的人了。起先有段日子,大爷有一柄玉尺,大奶奶猜猜是做什么的?”

    “玉尺?”我使劲想了想,其实她即便不往下讲,我也该知道这位贵公子是个讲究人了。连一把尺子,都偏偏要是玉的才成。

    “莫不是用来裁纸的?”我只能想出这个缘由了,读书人,又是好好儿的大家公子,不拿扇子,倒收尺子,也实在奇怪了些。

    大丫鬟“噗嗤”一声笑了起来,眉飞色舞:“奴婢告诉大奶奶罢,大爷从前吃饺子,有一套自己固定的长短尺寸,多一寸,少一寸都是不肯下筷的。可如何判断这个尺寸呢?大爷便叫人打了一柄玉尺,没回吃饺子都要量上一量,大奶奶说,大爷讲究不将就?”

    “你啊。。。”纳兰容若无奈苦笑,自己想了想,似乎也觉得这是一件可笑事儿,便也随着笑起来,“那时年岁小,不懂事儿罢了。”

    我听完后先是一愣,旋即却琢磨出这件事儿来了,觉得过度解读的他格外可爱而亲近几分,憋了半晌,也忍不住笑起来:“夫君是该批注一下,否则这对孔圣人的解读可要害死人了。”

    当着外人面儿,不及单独相处时舒服,就算这个“夫君”二字叫的格外生硬,我也还是得将它叫出来才成。

    他笑意微微一敛,挑眉凝视了我半晌,方才似笑非笑地开口:“你说说看?”

    “《论语》乡党篇第十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如此理解,倒也没什么偏差。”我笑着道,“只是难为了小厨房的人,怕是每回为夫君包饺子前都恨不能自己拿尺子先量了才好。”

    那大丫鬟早已是目瞪口呆:“大爷,大奶奶说的这是。。。?”

    他静静地凝视着我,突然微微勾唇笑了,像是由衷地一声叹息:“想不打,这么多年,第一个懂的人竟然是你,绾衣。”

    他的目光轻柔而和煦,像是拢了一层极淡的云霞,我心里不自觉地怦然一动,忙起身福了福:“绾衣还要去给额娘请安,便不叨扰夫君了罢。”

    小丫鬟上前替我打了帘,我还未出去,他便轻轻柔柔地叫住我。

    “绾衣。”

    我心里一痒,脚步便不由自主地停下了。

    怎么我的名儿从他口中叫出来便这样好听呢?

    “夫君还有事儿?”我稳了稳神,笑着转身。

    他不由分说,含着笑意,一双淡漠的黑眸子像是有了几分灵动的生气:“明日还来么?”

    我微微抬眸,不明所以地望着他。

    他笑着轻声道:“这通志堂里头,可还缺一个善解人意的解书人。”

    这话却是抬举我了,我怕是当不得善解人意四个字,若说解书,便是勉勉强强罢。

    他见我有些迟疑,又道:“明日我想吃马蹄糕。”

    这岂不是耍赖了么?

    我便只能低头道:“既然夫君想吃,绾衣明日准备了送来便是。”

    他露出一个清淡的得逞的笑意,我心跳飞快,忙不迭地福身退了出去。

(七)绾衣,我们试试吧() 
“想来姐夫是渐渐喜欢上沈姐姐了。”小鱼啃着糕点,眨巴着大眼睛,“可姐姐怎么就。。。”

    她似乎是记起我现在的处境,自知失言,不再说话了。

    我不以为意,早过了十年了,还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

    后来,我去通志堂便去的渐渐勤了起来。

    容若倒是给了个极合理的缘由:“我是满人,而绾衣你是汉人,自幼读过四书五经,我有些不全不尽的,你瞧了也能帮着添上补上。”

    我心里便安稳下来。更何况老人家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读了这些书若再没有些用武之地,不是被人笑掉大牙么?

    但后来我便知道了,其实容若是个极富才华的人,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比起我来要更胜一筹,我能做的,不过是在他写完后帮他校对一番,再将那些勾画涂抹的部分一一摘录,重新誊写一份。

    他便乐得清闲,闲闲地倚着窗脚下的软榻,苍白的手指间捧着一盏清茶,微微合着眼睛,闭目养神。

    左右我头也不抬地给他磨墨,怎么不乐得清闲呢?

    我有些无奈,又有些不愿承认的心甘情愿,只能抬眼,瞧着他一副落拓闲散的模样,然后叹气。

    他挑了挑眉,月白色的衣裳衬得他眉目越发清朗。他起身走过来,笑吟吟地往我嘴里塞了一块桂花糕:“绾衣,有你真好。”

    我嘴里塞了满满的桂花糕,心里一阵悸动。只能垂下眸去不看他。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总之,自那以后,他每日便清闲了许多。我在府里头给他誊写经解,他就有时间出去赴那些汉人文士的约。

    他提起最多的,便是一位有大才的顾贞观。我也多少是知道顾贞观此人的,因为顾贞观是个极有学识的文人,纳兰明珠所幸将他请来,在这偌大的纳兰府里头做了容若的教书先生。

    那时是冬日,京城下了很大的雪,鹅毛般的雪花落在地上,渐渐地堆了起来。不经意往窗外望去,阖府触目皆是雪白一片,湖面亦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只那条通往湖心亭的鹅卵石小径上干干净净的。

    皑皑白雪下隐隐透出几分湖心亭的墨绿顶子。

    我从窗外望去,时常见到容若同顾贞观二人煨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