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旗再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旗再扬-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四点点头,答应了一声,一小会儿,从车上拿下来汽油桶,打开盖挨堆地泼了起来。他用桶不好泼,洒得满地都是汽油。

    马继成找来了一根小木棍,上面缠上棉花,用火点着,待火着大,他开始点起了镰刀。周围干活的一百多个人围成了一个人圈,默默地看着他,谁也不说话。此时,一张张面孔好像都凝结住了似的,形成了百人一面,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看上去是惋惜,是无奈,是疼痛。令人想起了悲壮,想起了悲鸣,甚至想起了悲哀。

    五堆小山样的镰刀都被马继成点着了,火由小变大,开始燃烧了起来。不一会儿,火堆里竟传出了劈哩啪啦地爆裂声。

    刘泽兰紧走慢走,终于来到了现场。此时,现场已经被人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王有财只轻轻地一喊,人们一看老太太来了,就慌忙地让开了一条道。刘泽兰两眼瞪着,从人们让开的道中走了进去,一看傻眼了,五堆大火已经着了起来。她稳了稳神,两眼巡着人们的目光,一下子看到了儿子马继成。只见马继成原来捆在裤子里的衬褂已经跑出来了半边,雪白的颜色已经弄得灰不溜秋,脸上抹的给唱三花的一样,那还像个人样。她气不打一处来,就大声地喊了起来:“继成!继成!”

    可能是人多糟杂,马继成根本没有听见她娘的喊声。于是,她又喊:“继成!继成!”

    马继成手里拿着木棍从一堆火堆旁又走到了另一堆火的跟前继续捣鼓火,对他娘的喊声充耳不闻。王有财知道他肯定没听见,就急急地往火场当中走去。

    马继成用棍挑完火,一抬头,一下子看见了王有财,忙说:“王叔,你不要来,快出去!”

    王有财一听,知道马继成误会了,说:“继成,你娘来了?”

    马继成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下子看到了他娘。于是,他放下着火的木棍就往他娘哪儿跑。他跑到他娘的跟前,问:“娘,你怎么来了?”

    刘泽兰一看到马继成的三花脸,浑身的恶气都冒了上来,气愤地道:“不是你叫娘来的吗!我问你,你这个败家子想干么?”

    马继成用手抹了一下脸,脸上更黑了,他望着娘:“我……我……”一下子嗫嚅了起来。

    刘泽兰两眼冒火,嗓音更大了:“你这个孽子,你到底想干么?”

    马继成忙得整理了一下思绪,他怕娘生气就笑笑,慢慢地道:“娘,你看今年这镰刀哪卖出去了。今年,咱一共打了十五万把镰刀,卖了三个月,才卖了有五千把。这样下去,一百多人还不得喝西北风去。”

    “你烧了,就能吃饱饭了?”刘泽兰厉声地问,问完,两眼像锥子一样盯着他。

    “娘,我不想再这样混了。不烧,哪还有个头。明年,你还得这样叫我干。一连都几个年头了,可生意一年不如一年。”马继成像倒苦水一样,把话都倒了出来。

    刘泽兰听到这里再也听不下去了,脸气得铁青,一巴掌扇到了马继成的脸上,怒骂道:“放你娘个屁!祖祖辈辈都是正干的人,怎么到你这辈,就出了一个败家子?你,你,气死我了。”说完,身子一歪就要倒。这时,站在她身后的儿媳妇巧凤一下子抱住了她。吓得巧凤:“娘!娘!娘”的一个劲地喊。

    几个人把刘泽兰的身子放平,只看她两眼紧闭,嘴紧紧地抿着,气如游丝。

    王有财一看,赶紧地命令:“把她的腿盘起来,掐人宗。”

    四五个人慌得搬腿的搬腿,掐人中的掐人中。

    看热闹的几个娘们,刚才还几几喳喳地在说笑话,一看老太太憋过去了,就停止了打闹。孙怀秀不知是怎么搞的,刚才还在人圈的里面站着,现在却被人挤了出去。她掂起脚尖,撅起屁股不甘心地往里看着。这时,一个人走到她身后左右看看没有人,就伸出右手照她的屁股上掐了一把。孙怀秀一转身,看看是他,笑骂道:“死样!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怎么了?”他小声地问。

    孙怀秀转过脸,爬在他的耳朵上,小声地说:“老妈妈气死了!”

    他嗯了一声,点了一下头,脸上笑开了花。接着朝广场中心着火的地方看去。这时五堆火越着越大,比赛似的发出霹雳啪啦的声响。同时,五根烟柱顺着风向,不规则地向天上飘去。

    马继成蹲在他娘的身边,用手轻轻地按着人中。巧凤坐在地上,双手抱着他娘,眼里含着泪花。刘泽兰还是一声不响地躺在地上。

    他脚跟踮起,看着这一切,心里窃喜极了!他要的就是这一天。此时,他怕有人看见他高兴的表情,就掏出墨镜戴了上去,以挡人耳目。在墨镜的掩护下,他的手又不老实起来,他朝孙怀秀的屁股上又抓了一把。

    孙怀秀转过脸来,坏笑地问:“你想干嘛?”

    “一会,你跟我走。”说完,转身走了起来。

第二章 时来运转(一)()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点不假。他这次爬到山顶,一点也不累,一点也不喘,并且觉得比平常还要轻松。他摘掉墨镜拿在手上,看着远方冒上天的黑烟,哈!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他怎能不笑,怎能不乐呢?他要的就是这一天。而这一天,在他不知不觉之中,无声无息地来到了。为此,他今天要乐,明天要乐,后天还要乐。他这一乐不要紧,底下的老二硬帮帮地也跟着乐了起来。他想,等她一来到,他就快快乐乐的使劲干活。说实在的,他今天太需要女人了。具体点说,他太需要孙怀秀了,她那漂亮的脸蛋,窈窕的身材,想想都叫人流口水。

    他叫魯含,属马,与同学马继成同岁,两个人从小在一起光屁股长大。穿开裆裤子的时候,两个人时常在一起玩,但是,一旦被两家的大人看见,就会马上被喊走,不像与别的孩子那样,怎样玩都行。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人都明白了,两家大人不好。所以,也不叫小孩在一起玩。偶尔碰到一起了,都是两个人分开,带着一伙小孩打仗。时常借助人家的小手揍对方。今天不是你吃亏了,明天就是你挨揍了。谁揍谁,两个孩子回家之后谁也不敢给大人说。这样的光景一直持续了到了上初中,两个人才不拉山头打架。事儿也巧,两个人上高中又分到了一班。好在年龄大了,不能打架了。但是,两个人谁也不理谁。

    两个小孩不好,是与两个家庭有关系的。

    马家与鲁家是兰城两大姓,老祖宗都是从山西洪桐县喜鹊窝迁徙过来的,来了有四百多个年头了。马性人口在兰城占四分之一,鲁性人口也占四分之一,可以说,人口旗鼓相当。其他的都是杂性了,什么张、王、李、赵、燕的都有。

    马继成家是马性长房,辈辈出人头。鲁含家是鲁性三房,别看是三房,但是,人聪明,也辈辈出人头。这人头在农村不是无望叫的,必须是威望之人。别人说不成的事,他能说成,别人办不成的事,他能办成,可不简单,吐口唾沫能砸个坑。如果,家族内部有了事,你不找他,*不离十你办不成。要是外部有了事情,你如果不找他,那就更不行。有可能小事变成大事,大事变成更大的事,甚至能死人。如果是那样,麻烦就大了。人头往往都会说,死人能说活,活人能说死,坷垃头子能被说得满地跑。人如果要是跑慢了,就有可能被砸住脚后跟。有时候,像打架斗殴的事,根本不用公家来处理,人头往哪儿一站,什么都不用说了,这时候,挨打的人和打人的人就会握手言和,连连地对他说,没事,没事了!我们是闹着玩的。当然喽!大叔,二老爷还是得喊地热热乎乎的,不然,是不会那么顺当的。这就是人头的权威。你说厉害不厉害?还有更厉害的呢,如果,人头不高兴了想骂人,那他想骂谁就能骂谁。骂了谁,谁也不敢吱声。哪怕他骂上三天三夜,骂得昏天黑地也没有人敢怎么着他。

    一个村上如果出了两个旗鼓相当的人头,那是很麻烦的事。问题是谁听谁的?正像一个槽上不能栓两个叫馿一样,在一块非得蹶蹄子不行。马家和鲁家自打在兰城安家立寨之后,两个人头就开始了明争暗斗,表面上嘻嘻哈哈一团和气,暗地里使枪弄棒针尖对麦莣。今天你戳我一下,明天我戳你一下,从来没有安生过。旧社会,生活困难,整天为生计奔波,两大家族谁也没输谁也没赢,打了个平手。新社会,两大家族各自有了自己的舞台,开始长袖善舞,你方唱罢我登台。

    马家有祖传手艺,靠打镰刀卖镰刀吃饭,对政治不感兴趣,只是想挣钱,养家糊口。而鲁家不同,除了种地之外一点手艺都没有,于是就向往政治,打政治的牌,想靠政治吃饭。可是,有时候天不遂人愿,想打政治牌的人,不见得能在政治上捞到什么好处,往往正打歪着。不想打政治牌的人,却不见得在政治上捞不到好处,往往歪打正着。特殊时期的时候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那是粮食过长江过黄河的年代,龙山子公社书记杜大海在全县二十二个书记当中,是一个姣姣者,干什么事情都想争第一。那年,县委李书记找他谈话,对他说:“大海,今年交公粮,你还得带个头。你先说说,你们公社今年的粮食是过长江还是过黄河?”那年月,交公粮都是靠人定,不是靠亩产。

    杜大海的个子挺大,但是,两只眼睛却挺小,小的放光放彩。叫人一看,就是一个贼精贼精的人。他眨巴眨巴一对小眼睛,想了想,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这回,我不能一步到位。如果一步到位了,李书记觉得这事挺容易的,就不把我当一盘菜了。反正现在就我一个人在他这儿,没有人和我争,我得给他加个砝码,叫他心中有数。于是他开口道:“李书记,我们公社今年的粮食过黄河。”说完,他两只小眼一眨不眨地看着县委李书记。

    李书记黑长脸,大耳朵,一听,头摇得像个货郎鼓。黑长脸一本,说:“你们公社粮食过黄河不行,必须过长江。”

    “李书记,我们公社过长江恐怕很难,我们那是黑土湖。”说完,他摊开为难的双手。

    “黑土湖,我知道。要是黑土湖过了长江,那不是更厉害嘛!大海,你可要有政治头脑啊!”李书记启发他。

    “李书记,我得算算帐,过长江可不是小数目。”他委婉地推脱。

    “你不要光算产量账,你要算政治账,政治挂帅吗!”李书记吔斜了他一眼。

    “政治账怎么算?”他装不懂地问。

    “大海,政治你不懂?你干几年书记了?”李书记有点烦。

    杜大海看看李书记,不敢再胡扯了,敢紧地笑笑,改口:“李书记,我听你的。今年,我们公社的粮食保险过长江。”

    “这还差不多,大海就是大海。”李书记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今年,你们不光粮食要过长江,你还要带头交公粮。到时候,我在你们那里开现场会,好好地给你做做文章。你懂吗?”

    杜大海心知肚明,但是,还是一派装作糊涂的样子,摇了摇头:“李书记,我不懂,在政治上,你还得多给我指教指教。”

    “这些工作做完,我向市里推荐你,我们这里还缺少一个革委会副主任。”

    杜大海一听心花怒放,李书记说的话,正合他刚才的小九九。那个位子,他早就盯上很长时间了,做梦都想当革委会副主任。这时,别说李书记要他粮食过长江,就是李书记要他的脑袋,他也会给。士为知己者死吗!于是,他毕恭毕敬地道:“感谢李书记的栽培。我回去后,立即开好几个大会,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保证完成粮食过长江的任务。”

    李书记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

第二章 时来运转(二)() 
杜大海回去后,连个楞都没打,就连夜召开了常委会,一二三地讲了今年小麦长势如何如何的好,讲了粮食过长江之后,意义如何如何的大。八个常委,经过他三个小时的引导启发都乖乖地举起了双手,赞成粮食过长江。他一看,目的达到了,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那个乐呀!于是就趁热打铁!第二天一早又召开了全公社的干部大会,一下子,所有干部的积极性都被他调动了起来。大会散了之后,大队书记们就像喝了迷糊汤一样,纷纷地找到他表决心,立誓言,交粮的积极性就像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一样,档都挡不住。人的因素叫他给解决了,接着他就开始考虑物的因素。物,很简单,也就是割麦用的镰刀。他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走了起来,刚走两圈,他就灵光一闪,一下子想到了马家的镰刀。

    一个电话,兰城大队书记鲁华明一阵风似的来到了杜大海的面前。由于跑得快,他喘得上气不接下气,白净脸被憋得通红,汗珠子顺着脖子直个劲地往下滚。

    杜大海一看笑了:“老鲁,你跑着来的?干嘛弄急?”

    “杜书记,我怕你有急事,跑着过来的。”鲁华明说话的时侯还是张口气喘。

    杜大海看看他那个样子很高兴,他要的就是这样雷厉风行,听话的干部。他笑笑,从脸盆架上拿下了一条毛巾递给他:“老鲁,你擦擦脸,一会咱们再说。”

    鲁华明接过香喷喷的毛巾擦了擦脸,然后放到盆架上,问:“杜书记,你找我有事?”

    “不光找你有事,还有大事呢!”杜大海说完,两眼看着他。

    “什么大事,杜书记?”这时,鲁华明变得一脸严肃。

    “你们村有一个马家打镰刀的,是吧?”

    “有,是姓马。”他紧张了起来,问:“他干嘛了?”

    杜大海用手往下按了按,示意他不要紧张:“没有什么,他打得镰刀怎么样?”

    鲁华明听到这里,心平静了下来:“马家的镰刀远近有名啊。这方圆临近的户,都用他家的镰刀。”

    “一年,他能买多少把?”

    “一年能卖个十四五万把吧!”

    “今年,我们不叫他往外卖了。一侓留下来,我们公社用。”

    “杜书记,恐怕我们一个公社用不了那么多的镰刀。”说完,鲁华明摇了摇头。

    “用不了,也不能让他往外卖。”杜大海的手往下一劈,话说得很决绝。

    “我听你的,杜书记。你叫我咋办,我就咋办。”

    “你能做通他的工作吗?”杜大海两眼看着他。

    鲁华明迎着他的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说:“能。”

    “那好,你回去,今天就找他,把这事弄好。千万不能出了差错。”顿了顿,杜大海又说:“明天一早,你来给我汇报。”

    “是,杜书记。””鲁华明从杜大海屋里出来,想了一路。吃完了中午饭,他又想了一个下午。心想,你杜书记怎么给我安排了一个这么样的活啊?这活不好干呀!还不如叫自己上山背石头,到河里去挑水呢。谁叫你谝能说能说通他呢!他埋怨起了自己。可当时不谝能行吗?可话说回来,你杜书记不叫人家卖镰刀能行吗,人家就是靠打镰刀卖镰刀吃饭的呀?不叫人卖镰刀就等于不叫人吃饭;世界上不叫谁吃饭谁愿意,假如不叫谁吃饱都不行。但是,人家杜书记也没叫他不卖镰刀啊!只是说不叫他卖给外公社的人,看你理解哪去了。他想到这里,心里有了一点空。但是,他马正泰不好说话呀!

    马正泰当时是马姓的人头,人长得高高大大,打三携俩的没有一点问题。四方大脸,浓密的络腮胡子一直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