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公瑾,如今交州之事差可言已然了却,我军之战线当然迅疾转回北线,曹孟德兵进汉中,刘郎生进军青州,此二者实力皆在我方之上,尤其燕地刘毅经两年隐忍养精蓄锐,已然隐为天下之冠,随着前番荆南之会扬州刘备亦可能会加入中原战场,可以此人之眼光加之诸葛孔明之谋怕也只会待时而动,以肃观之曹军突袭汉中虽不失为眼下唯一上策,曹操又是极善领军之辈,但想要在此战之中击败刘毅却未免太过勉强了……”鲁肃文武双全如今正是风华正茂之时,时逢乱世谁又不想一展才华?当下饮罢樽中酒后便正色言道,今日三人再次小酌是假,分析商讨中原与汉中二处战局是真。他很是爽快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是看好燕王刘毅,须知在三人之中子敬是最为了解燕地的实情的,以他的眼光对燕地及燕军的实力都有很深的认识。
“伯符兄,弟之见解与子敬相同,这刘郎生不愧雄主之名,战场之上百战不殆,麾下之中人尽其用,且治政之间更是每有奇思妙想,闻听子敬当日之言,燕地的兴旺绝非余处可比,他能坐视曹操攻占荆州益州始终隐忍按兵不动这份耐心让人心折,如今养精蓄锐已定,又是兵甲充足,此番大举而出恐怕非是一条奇计便可化解!”周瑜闻言微微颔首便对孙策言道,他与鲁肃之间对此亦有过深入的探讨。
“当日随先父参与义举,刘毅还曾救过我父子性命,虎牢关下与温候一战更令天下武人共仰,假若仅仅如此倒还罢了,偏生此人又具雄才,破公孙瓒、擒公孙度威震北疆异族,身边又有大才辅佐让其奉迎天子挟之以令诸侯,如今更是声威无两。不过似此等豪杰之士与之对阵沙场亦不负我平生之志,公瑾子敬之言皆是正理,但倘若此战再被刘毅击败曹孟德,怕是我三家联手也断非其敌,如今交州之事已了,我军又该如何自处之?”孙策出言之时面上带着缅怀的神色,当年若非刘毅飞骑来援,他父子怕是早已身首异处,如今与之为敌小霸王不会受这些掣肘,但言中提起燕王还是带有不少的敬意!说道最后眉头越发的紧缩起来,二人见解亦与自己相同,却如何行事才可应之?
“青州一战于禁大军最重安返兖州,燕军虽得实地却未必能遂刘毅心愿,此一战燕军的实力依然展现无疑,不负天下强军之称,即使以曹军的善战怕也要稍逊一筹,能够成功脱出亦要归功于北地的那场大雪!以刘毅向来的用兵绝不会让机会流走两次,接下来的兖州之战燕军安排当必更为周详,曹军诸将固然有能亦不乏智谋之士辅佐,可兵力优劣却难以弥补!瑜详观战报,度之战局胜败不言而喻,至于大胜还是惨胜、疾胜疑惑缓胜还要看双方的筹谋,而其关键之处就在燕军骑兵能否将曹军虎豹骑一举歼之,若能便是大胜之局不可逆转,若不能加上刘玄德之助力,按燕军一心求稳之意战局便还有转机!”周瑜闻言沉吟片刻又在言道,身在交州可他大部的精力却在中原。
出于消息传递的速度,此时三人尚不知徐公明龙骧军兵出徐州之举,以周瑜的眼光当能看出刘毅与此战之中的一些心理,假使曹军可以将战局有着一定程度的扭转必是在燕军这个稳字之上做足功夫,而以刘毅本身及其麾下之能,恐怕兖州亦难有相抗之力,只不过是曹军能够消耗对方多少的实力或在别处是否能取得补偿罢了,倘若此时让他知晓庞统之谋怕其看法还会有所改变!当然身为三军之帅,周郎对兖州实际战局的分析是极为精到的,出言就是最大的要害所在。
“然也,北地地形平坦极利骑兵纵横,而此处正是燕军最强所在,近二十万铁骑又在刘毅这般帅才手中,谁也难以与之正面相抗,曹军虎豹骑在兖州虽然窘迫但还是一盘活棋,而一旦被燕军将之围歼,少了后顾之忧的刘毅确实可以为所欲为!出自本心,肃却愿那夏侯妙才与曹子和等辈可有出奇战术!”鲁肃点头称是,提起燕地的骑军,三人面上都是一派凝重之色,他们是深知此时一支强大的铁骑代表着什么,眼下还是曹军在承担着最大的压力,可今后了,他们总要去直面这一支足可横扫天下的劲旅,希望曹军有所作为亦是理所当然。
“此事策心中亦是深知,当年数千骑军在刘毅手中便可与董贼万余西凉铁骑相抗,如今其战力可想而知,终不可将战局完全寄望在曹军奇计之上,我方拿下交州并未折损太多兵力,加之水军在手足有一战之力,是否应当对中原战事加以支援?所谓唇亡齿寒,一旦曹军被燕军击垮与我而言绝非有利!”孙策对此深以为然,他可是亲眼目睹过刘毅指挥骑军的,那时起手下不过数千,如今却是二十万,便是这个简单的数字对他而言便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倘若真如周瑜之言曹军在兖州惨败以燕军之势怕还是难以善罢甘休,最终自己还是要面对,与其被动防御,倒不如此时主动出击!
第九百三十六章 欲加之罪
(感谢“滚动的大山”兄投出的宝贵月票。)
其实若要深论起来,孙策与刘毅之间还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样身处风云将谱之上武勇过人,同样在身边汇聚一干英才为其大业出力,亦是同样有着生死与共的结义兄弟。只不过似乎在每一处之上刘毅都要胜过小霸王不少,尤其是作为雄主的心胸气度,沉稳坚韧,孙策的才干更倾向于决战沙场的军中之帅,而刘毅在各处都是显得极为平衡,这可能也是如今二人之间声望地位实力有着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当然朗生还有着一个优势是无人可以企及的,那便是穿越!
孙策之言问出,周瑜与鲁肃二人相视一眼,便已了然对方心意,经过这多年以来的战事与挫折,孙伯符无疑已经成熟了许多,便是放在汉末诸侯之中亦是佼佼之辈,可眼前他的对手却是太过强大,刘毅、曹操、刘备哪个不是难得一见的雄主之才?相比他们而言,更为年青的孙策至少在临大局的沉着之上还要差了不少的火候。越是形势复杂压力如山就越要沉稳冷静坚韧不拔,此处小霸王仍然需要历练。
“兄长之言是也,倘若燕军对曹军得以大胜,与我而言便确是唇亡齿寒之局,但此时刘毅虽有厚势但言及胜败还为时过早,兖州经曹操经营多年,国险而民附,想要在此地将虎豹骑这等精锐击破便以燕军骑军之力当也要大费周折,加之汉中之处与中原战局恰好相反,张子才虽是燕军之中难得的帅才但其对手却是亲领大军的曹操,此处又是燕军新得之所,假使曹孟德可以拿下汉中,即或兖州经历大战而失亦非无有所补,而燕军的锋芒在此局面之下免不了还要被曹军所牵制,我军借此时机还能进一步增强战力,更要积蓄国力!”方才周瑜鲁肃二人对形势的分析与刘毅所用的策略亦是一般,未言胜、先言败,可此言却似乎又给孙策增添了很大的压力,故周瑜便话锋一转。
主帅的沉稳对三军之气与民众之志都是极为关键的引导,谁都可以在强敌面前表现出恐惶之心唯独主帅不成,的确他所承担的压力是最为巨大的,但这也是不可逃避必须要去加以面对,此时就需要自身做出调节,正如刘毅在连山之中的所为一般,只不过方法各有不同罢了。当然这种压力的分散也能来自下属的开解,周瑜之言却也并非一味转变,战局的实际的确如此,汉中之处对刘毅而言乃战略要地,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放弃的,而无论胜败双方都必有一场血战,孙策如今缺的就是发展自身实力的时间,曹军就是他最好的挡箭牌。
“呵呵,主公也无需太过忧虑,唇亡齿寒并非对我一家而言,恐怕此时那扬州刘备要比主公更为心焦,前番我三家议定由刘曹二处出兵,如今我方该出手的物资已然尽数与之,那南海郡又让刘玄德拿在手中,兖州战局崩塌,刘毅兵锋所指还在荆襄与扬州之间,既然扬州此时还能稳坐按兵不动,主公又何必太过心急?当要做足准备静观其变才是。”鲁肃微微一笑,接着周瑜之言说道,刘玄德兵屯庐江已然有出兵之势,他还在观望想要等待最佳的出兵时机,唇亡齿寒固然不妥,可引火烧身也未必就对他有利,侧当燕军兵锋的扬州既然还能保持沉稳,身在南方的孙策就更不用太过心急,当然有备无患,必要的准备当要做足,而就眼下形势论,他们能做的也便仅此而已。
“哈哈哈哈,公瑾子敬原不用这般客气,策的确是心急了,刘备尚且不慌,我军原不必如此急切,我倒要看看这刘玄德究竟有多大的耐性!”孙策听了二人之言稍加思索便知其心意,他的性格从不文过饰非,有错就认极为爽直,当下扬天一阵大笑朗声出言,其中不乏自嘲之意,当然在提到刘备之时他的语音之中还带着一丝寒意,虽是出于无奈必要与其合作同抗强燕,但扬州之失岂能不是小霸王心中之痛,仅以恨意而言他对刘备的那份怨气还要远在燕王刘毅之上。
周瑜鲁肃皆乃眼光深远之人,二人的共同的判断自然更为准确,如今身在最南前有曹操为阻挡的孙策面对燕军的强大都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比之还要接近燕地更与之直接接壤的扬州又会如何?
不得不说论起沉稳隐忍之处刘玄德却是要胜过孙策不少,闻听伏后颁旨直斥自己所为并知晓燕军主力徐晃的龙骧军已然对徐州发动攻击在他的面上并看不出任何慌乱之意,却似乎对这个变化早就在意料之中,这个表现倒是使得因此而有些惶然的一种麾下之心得到了安抚,可在平静的表面之下他心中也是一片翻江倒海,燕地的繁荣,燕军的强大能让孙策感受到极大的威胁,对他而言这份威胁还要更深。
自从拿下扬州之后,羽翼渐丰的刘备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发展自己的实力,燕地的景象让他在此处的紧迫感更是尤为强烈,当然扬州的进展让他有了不少的资本,但与刘毅相比差距仍旧极大,若非还有更为强大的曹操势力存在,恐怕在他与孙策之间,刘毅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扬州,似乎自从朗生起兵以来就一直有着先打强敌的习惯,当年的李榷郭汜如是,而后的袁本初亦如是,自然还包括匈奴在内!
在不遗余力的发展自身实力的同时,刘备也没有放弃对刘毅底线的试探,与建业之处的长江沿岸设立烽火台,他的用意是极为明显的,防备的正是飞虎军这样一支强大而又颇为新颖的水军,江心洲一战甘宁麾下的威风不光是向孙策周瑜展示的,刘备口中不言心中对之极为忌惮,长江是他对付刘毅的很大一处屏障,而一日不能降低飞虎军的威胁这个屏障的威力便会减弱很多,他必须提前做出应对。
刘备的试探是有着一定限度的,一点一点的向前循序渐进,他可以根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出刘毅的大敌还在兖州曹操,为了燕地的两年方略他甚至可以隐忍曹军拿下荆州就当不会对自己的试探有什么过激的举动,果然对他设立烽火台之举燕地没有任何的反应,紧接着他便又开始迁徐南三郡之民而往扬州,这在程度上更深了一步,却也是刘玄德不得不为之举,此时不迁等燕军动手他便再无机会。
当年刘毅之所以愿意和刘备共分徐州除了要控制自己领地太过扩大而产生的精力分散亦不无借此限制扬州刘备之心,无论其在徐南三郡投入多少的人力物力,实力上的差距和地形上的劣势都决定了扬州军是难以在此处与燕军抗衡的。不过此处朗生倒也低估了刘备的决绝,早在当日破釜沉舟要与孙策力争江东之时刘皇叔就做好了放弃此地的打算,另一个时空之中杨修对汉中的形容放在此处更为合适,而刘备的决心显然比之曹操还要更为坚定,想要以此对其加以牵制或是将其心意吸引在此间,刘毅的这个谋划可称是白费心机了。
徐南三郡民众的迁移有着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虽然对于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麾下一众智谋之士对他的这个决断也极为支持,但刘备还是不敢为之太甚,有时候刘毅的行为亦不能以常理度之!奔狼一战还可解释为汉军战力的强悍与麾下大才的奇谋妙策,但当年的支援北海徐州之举就显得颇为冒失了,若不是当时的袁绍信心不够坚定张虎郭嘉等人又是巧计迭出,刘毅能不能安返幽州都是问题!其时他敢于冒险,现在虽然性情越发沉稳但刘备显然不愿太过刺激与他,否则刘郎生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他又能如何,最终还是便宜了曹操。
只不过刘备当时并没有想到他的移民之举会成为刘毅对付他的最佳借口,此处倒也不能太古苛责玄德,华夏自古以来就是礼大于法,律法这个东西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并被居于最高的地位,儒家思想仍然是无可争议的准则,更别提他本身还具有汉室宗亲的身份,且汉末的那些诸侯们谁不是如此做得?就连刘毅自己也不例外,人口可是实力最为直观的体现,有它才有一切!
正是因为有着法不责众或是法外容情的心理,才会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当刘毅真正用此来指责刘备之时,他还真的无法加以分辨,汉室的律法就是刘家的律法,身为宗亲的他本就应该带头遵守,难道还能对朝廷言及别人都是这么做得,我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你刘郎生还不是如此?这些只能私下言及根本上不了台面,刘备真要如此做了不但会影响他的声名且毫不怀疑刘毅定会给他扣上一顶污蔑朝中重臣,不敬朝廷的罪名,比之眼下的这个还要更为严重。
当然这些所谓的罪名还只是其次,反正现在刘毅身有辅政之名,哪怕他刘玄德不为此事他也能想出别的借口,真正让他在意的是这个行为的背后刘毅的立场已然表达的极为清楚,他不再忌惮自己与曹操之间的联手,却似乎又与其之前一贯的表现不合!
第九百三十七章 战略调整
争衡天下之中实力占优的一方力求稳正之道意在少起波澜乃是堂堂正正之道,并无可置喙之处,但万事有利必有弊,这样的策略也是会被精明的对手加以利用的。无论是设置烽火台还是迁徐州之民以往扬州,刘备诸葛亮等人利用的就是刘毅求稳不愿弄险的心理,天下大势本就不是单纯战场上的较量,各方之间的博弈与心理战及其他各种手法亦是各展所长,比如当年那场论战就是汉末难得的文坛盛事!
包括此次兵出青州兖州攻略以及汉中防卫战刘毅的战略手法都是四平八稳,层层蚕食,逐步推进而不给对手任何反转的机会,刘备兵屯庐江随时准备策应中原战局,他与一众麾下对朗生的策略自然也有几位深入的研究,在徐晃兵出徐州以前他们的判断也都是极为准确的。只要自己按兵不动刘毅意在拿下曹操就一时不会对徐州如何,似此何时出兵的主动权是操控在刘备手中的,但显然伏后颁旨,大军出动,刘毅的心理已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扬州也要对此作出应对。
燕军敢于如此刘郎生就是不怕曹操刘备二人联起手来,龙骧军一出最大的目的就在逼刘备表态,可对扬州而言这个态还真不好表,徐晃这一次经庞统面授机宜可是扯足了大旗,此来徐南是受朝廷所托甘刺史之命前来调查迁民之事的,谁敢不予合作公明就能给他发上一顶不尊朝廷号令的大帽子,倘若他真的只是钦差又另当别论,私蓄人口的世家还少吗?即使在幽州这种情况也只能说是得到限制却未能完全根除就不要说大汉其余各州了,别说钦差,皇帝来了未必管用。但徐晃不同,他手下可是有着六万如狼似虎的龙骧军士卒,不服气你反抗一下试试,不敬朝廷这样的罪名公明足以让你满门抄斩!
大义的名分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