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看到了啊,所以才奇怪到底是谁想出了这个么馊主意!”试图偷袭穰城的毕再遇大军在新野附近遭到敌军阻截,朝廷不让近在咫尺的襄阳驻军前去救援,反倒是让远在千里之外同样遭到围困的狄道土贼想办法,密信最后的那段话还真有些让鱼寒感到哭笑不得。
“还能有谁?太子对毕将军笼络不成,如今借着除掉他的机会顺道给咱栽赃嫁祸呗!”临安城内发生的某些事情同样没能逃过狄道斥候的关注,所以梓葶不仅知道毕再遇为什么被迫出兵这么快就掉进了敌军的陷阱,还知道朝廷准备发出这种荒唐求援的原因。
“这太子也太能折腾了吧?咱如今都能把吴挺大军给揍了,还把魏王给赶到了蜀地,他居然还能惦记着对咱指手画脚?”虽说鱼寒现在依旧没有打出反叛的旗号,但先前做出来的那些破事怕是谁都能看明白这小混蛋是存的什么心思。
“谁让公子您如今还是祐川县尉呢?”梓葶突然觉得应该稍微提醒一下自家的混蛋公子,只要还他们一天不打出反叛旗号,鱼寒的另外一个身份也就依旧受到大宋朝廷的节制,所以太子能有这种算计也很正常。
“行吧,等他把使者派来了,咱就立即造反!”造反这种事也不一定非得挑个良辰吉时,反正只要太子真使出了这种损招,鱼寒派兵驰援毕再遇是纯属找抽,而抗旨不尊也是在找骂,那还不如再多担点罪名。
“如此说来,公子是不打算搭理这事了?”虽说早就猜到了只能是这个结果,但梓葶觉得也应该再次予以确认,毕竟她非常清楚自家的混蛋公子经常都会做些个莫名其妙的荒唐事。
“梓葶你这是把本公子想得有多傻?这种明显没好处的事,咱能去做么?”鱼寒也承认先前没有少做冒险的决定,但那都是因为能够获得巨大利益,但千里驰援毕再遇显然不属于这个范围之内。
“汝这竖子,怎能为一己之私而至天下大势于不顾?”鱼寒做出了最终的决定,按道理说就目前狄道面临的形势也不会有谁提出反对意见,但偏偏就有那么一个特殊人物想要用这种特殊方式突显自己的存在。
“务观先生?您不在家好好琢磨如何妖言惑众,跑咱这里来瞎掺和个甚?我告诉你啊,要救您去救,咱可没这能耐!”根本不需要回头,鱼寒就能知道是谁敢说出如此荒唐的话,也没打算要给陆游留什么面子。
“陆某一介文士,手无缚鸡之力,如何可千里驰援?”看来陆游的提议虽然荒唐,但还是能够准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没被鱼寒给绕进陷阱里却再次要挟道:“然辛幼安奉命镇守洮州且百无聊赖,未尝不可率军出征!”
“这事您想都别想!若没咱的命令,幼安兄就算有那想法,也无法调用一兵一卒,顶多也就能单枪匹马千里前去驰援而已!”驻守洮州的辛弃疾所部最近确实没什么事情可做,如果得到了鱼寒的严令,他们也并非没有可能及时赶到新野附近对毕再遇施以援手,但这事显然不可能获得批准。
“所以陆游此番前来,乃是为了讨要军令!”陆游也很清楚,缺少了鱼寒的调令,辛弃疾根本不可能率军出征,所以也没有对自己的意图做出任何隐瞒。
“理由?”其实要救毕再遇所部,并不一定就非得派兵驰援,但想要让鱼寒出损招,那还得有个足以说服这混蛋的理由才行。
“就因为汝没有与朝廷做对之心,就因为毕德卿乃是朝廷栋梁!”纯属一厢情愿的推测和毫无意义的大道理,但在陆游这里却变成了理所应当的驰援。
第492章 被惦记的朝廷钦差()
是否需要对先前并无任何交集的朝廷重臣毕再遇展开救援是个问题,如何在狄道尚且面临敌军重重围困的时候派兵千里驰援更是个看似无法解决的大问题,可就在被陆游给糊弄得有些晕头转向的鱼寒做出最终决定之前,南边又传来了新的消息。
朝廷居然还真就派出了钦差前来传达那个非常荒唐的调兵命令,肩负重任的钦差已经快马加鞭抵达了成州即将进入西河州境内,看这架势是不把鱼寒给糊弄得背上骂名或者出城挨揍,绝不会善罢甘休。
“公子,这该不是您当年撺掇魏王算计太子的事被察觉了吧?”朝廷如此心急火燎地想要逼反鱼寒,就连掌握了大量情报的梓葶都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也只能随便找了个可能存在的解释。
“说啥呢?当年魏王做的可是公平买卖,太子就算想要报复也该找那老实孩子才对,跟咱能有啥关系?”虽说当年在太子那里讹来的钱财有一部分确实用到了祐川的建设,但在鱼寒看来那也顶多就是沾了点魏王的光而已,根本不应该遭到打击报复。
“那就是夫人当年的风华月貌让太子妃自愧不如,所以人家才……”梓葶也觉得刚才的猜测确实有点不靠谱,毕竟太子虽然能力有限却也不会拿军国大事瞎胡闹,但那个自家混蛋公子称作天下第一妒妇的李凤娘可就不一定了。
“她敢!她要有这想法,本公子明天就派人把她给扒光了挂在临安城头!”家人一直都是鱼寒不可触及的底线,李凤娘要是想算计这小混蛋是没什么问题,顶多也就是兵来将挡,可要是敢对上官倩妤等人展开报复,那后果会非常严重。
“残忍!”
“暴虐!”
“太缺德了!”
鱼寒在千里之外做出的警告不可能让李凤娘产生警觉,却换来了这混蛋身边那些书童的一致谴责,毕竟按照传统观念来说这种行为确实有点难以被接受。
“行了啊,都别废话了!赶紧琢磨琢磨如何应付这位朝廷派来的求援钦差!”鱼寒当然知道书童们对自己的谴责无非就是想要把威胁变得更实在一点,此时当然也就懒得跟他们废话什么。
“公子,咱现在不该先讨论如何对毕将军展开救援么?”吕狗剩可没闲工夫去考虑大宋朝廷的利益,他只是觉得陆游既然还在这屋里坐着,那就应该多少给人家留一点面子。
“救啥救?咱如今都被人家堵在城里了,成天挨揍哪还有这闲情逸致?”原本陆游的劝说还稍微起到了些许效果,可随着再次到来的紧急情况,鱼寒似乎已经彻底打消了驰援毕再遇的念想。
“此番朝廷钦差为何人?”狠狠地瞪了鱼寒一眼,陆游似乎也知道自己的劝说已经彻底失败,如今也就只能希望朝廷钦差能言善辩可以用别的什么理由打动眼前这小混蛋。
“据前方探子所报,此次朝廷派出的乃是台州太守唐仲友!”或许没有办法及时得知大宋朝廷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但想要知道一个即将进入西河州的朝廷钦差身份,对于梓葶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事。
“谁?唐仲友?元晦先生的老对头?”很是奇怪的反应,鱼寒似乎没有考虑朝廷为什么会派出台州太守前来替隶属于襄阳驻军的毕再遇所部求援,而是对钦差的身份感到有些惊讶。
不过真要说起来这也没什么好奇怪,毕竟朱熹会在数百年后挨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收拾了个贪赃枉法的大宋官场祸害,以及一个违反传统礼法道德的官妓,而唐仲友恰好就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所以也是在数百年后广为人知。
“哦?元晦兄与此人还有过节?”陆游跟朱熹的关系不错,但显然并没有听说过此事。
“小事,小事,无关紧要,反正咱跟元晦先生又不太熟!”突然想起朱熹已经弃笔从戎被送给了孝宗皇帝充当侍卫统领,似乎没什么可能去跟官场上的那些大人物做对,不打算做出任何解释的鱼寒当然要随便找个借口给糊弄过去。
“不管此人是何来历,既是奉旨前来,吾等亦不应等闲视之,尚需派出重兵予以接应!”对于陆游来说,朝廷派谁充当钦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钦差是否能够突破城外敌军的围困,顺利抵达狄道对鱼寒展开劝说。
“这事不需要咱操心,国师会替咱处理妥当!”鱼寒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是援军想要进入狄道城肯定会存在诸多困难,但如果换做是大宋朝廷的钦差也应该很快就会得到放行。
“汝是说,此乃国师之计?”陆游确实是想要从各方面维护大宋朝廷的利益,所以才会强烈要求鱼寒不顾现实威胁直接派遣辛弃疾所部驰援毕再遇,但听到这话他同样也能猜到其中肯定另有隐情。
“要不然呢?您还真当朝堂上那些个大人物都在犯傻?官家既然派他来,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就算千里求援的荒唐决定是由太子做出,就算孝宗皇帝已经遭到了李凤娘的控制,但如果没有经过朝堂公议,依旧不可能有钦差前来狄道,所以鱼寒很容易就能猜到官家为什么会同意大老远地派个台州太守过来。
毕竟台州离着襄阳可是不止千里之遥,跟狄道之间更是隔着千山万水,从这么远的地方调个地方官员替毕再遇求援本就是纯属瞎胡闹,如果唐仲友还能及时出现,那无非就是孝宗皇帝想要用这种方式向鱼寒发出警告。
“国师若想以此计乱狄道军民之心,岂非自讨没趣?”受到提醒之后得出了和鱼寒一样的观点,陆游想要猜到国师到底做什么也就变得相对更加容易,却显然不太看好这个理论上可能取得巨大成功的损招。
“您老这么想,但人家不一定会这么认为啊!”在鱼寒看来,国师这个损招虽然很难对狄道军民造成影响,却能成功利用宋代民众对于忠义之士的同情和袖手旁观者的痛恨,所以也份外理解对方的这番用意。
“那你打算如何行事?”事到如今,陆游也算是明白了,眼下最迫切的问题不在于是否驰援毕再遇,而是如何破解国师利用此事设下的陷阱,毕竟他们就算不用担心狄道的军心民意也还应该考虑到天下悠悠众口。
“咱直接把他挂城头上,行不?”如果不想让国师借题发挥激起大宋民众对狄道军民的反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那个荒唐命令难以得到宣布,而鱼寒的损招似乎还真能解决部分问题。
第493章 毫无诚意的接待()
直接把朝廷钦差挂城头上肯定不行,毕竟老祖宗也说过君子绝交不出恶语,所以就算鱼寒想要造反并且知道这是个陷阱,也还得多多少给朝廷留点面子,可真等唐仲友晃晃悠悠地进了狄道城,他们才发现有些事情跟先前的估计存在着不少差距。
“这些个家伙到底是来求援,还是来冬游?”既然鱼寒选了种最不正确的应对方式,肯定就不能少了某些应有的礼节,可看着那位据说是经过浴血奋战才突破敌军重重围困而抵达的朝廷钦差,娄小楼还真是感到有些困惑。
从当年跟着兄弟们去吐蕃借牛羊,到后来领着马贼在西夏境内胡闹,娄小楼率队突围的次数没有一千也有九百,但他敢拍着胸脯保证没有哪一次能像唐仲友这样潇洒自如。
且不说突围而来的唐大人在经历一场恶战之后那镇定自若的表情足以让旁人感到羞愧,就人家那一身华丽至极的衣衫都是神奇无比,别说出现破损就连血渍泥土都没能沾上半点,这也就是坐着竹篓进城的时候才稍微皱了点边角。
或许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朝廷派出的钦差卫队拥有着异乎寻常的战斗力,才会让唐仲友轻而易举就突破了城外敌军围困,但真等娄小楼等人看清楚那些侍卫的模样之后,差点被没吓得直接一头栽倒在地。
男扮女装在宋代其实并不罕见,就连普通百姓也经常会采用这种方式确保出行安全,况且祐川都能组建起娘子军还把吴挺给揍了个灰头土脸,谁也不能规定唐仲友就只能挑选那些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充当侍卫。
九名很容易就能看出性别的贴身侍卫,那一身脂粉味能飘出三五里地,打扮得倒是英姿飒爽可就这身行头到了战场上也只能是属于挨揍的那一类,更重要的是她们腰间佩剑镶金砌玉与其说是作战武器还不如说是装饰品。
就这么一支奇葩的钦差卫队居然能够护着唐仲友突破城外十万大军围堵,要说没有得到国师的鼎力相助,恐怕谁也不会相信。
“你小子是啥眼神?人家这明显就是来糊弄咱!”也不知道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在大宋朝廷钦差抵达之后,城外敌军别说是跟前些天一样瞎嚷嚷甚至连例行炮击都没有进行,这也让书童们可以躲在角落里闲聊。
“不专业,实在是太不专业了!”对唐仲友一行的表现做出了中肯评价,项鹏也没忘顺便提出自己的建议道:“梓葶姐,要不您啥时候抽空教教他们呗,省得他们老是把咱当猴耍,这多没意思?”
“有务观先生出面接待,哪还有我什么事?”很是不满地抱怨着,梓葶其实也特别想要接替陆游的差使,去问问那位绿衫侍卫的发簪是从何处购买,那制作手艺怎么看上去比祐川工匠们还要精细?
“咱公子也真会胡闹,自己想躲清闲就罢了,还让务观先生百忙之中抽空去负责接待,就不怕把人家那老胳膊老腿给累着!”好不容易有一群可以被戏弄的大人物主动上门来,自己等人却只能蹲在角落里看热闹,也难怪费耀很是对鱼寒的这种安排感到愤慨。
“唐大人辛苦了!”书童们在发出各种的抱怨,但不得不承认鱼寒的这种安排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要论及对这个时代官场礼节,狄道城里还真没几个能比陆游更熟悉,就连满腹经纶的吕祖谦也不行。
“为朝廷效力,何来辛苦可言?”要说人家唐仲友的名字还真没取错,就那一身正气,若不是入城的方式太过奇葩,说不定还真能唬住不少人。
“唐大人高风亮节,实为吾辈之楷模!”陆游其实并不擅长溜须拍马,否则在蜀地也不会得罪那么多的大人物,但正所谓近墨者黑,来到狄道这么多年有些以前难以启齿的话现在说起来也是极为自然。
“务观兄之赞誉令唐某愧不敢当,却不知鱼大人何在?”别看陆游已经是做出了最违心的吹捧,但这些不痛不痒的奉承话显然还不足以打动长期身居高位的唐仲友,况且人家大老远地跑一趟也不是为了跟这个不受待见的老才子闲聊。
“敢叫唐大人得知,鱼大人前些天突然心血来潮,半夜里乘七彩祥云而去往中都,据说是要与大金国国主喝酒闲聊,恐短时难以回转,故而命吾等在此迎候!”非常严肃的表情,最近一直在忙着杜撰各种谣言的陆游并不认为这种解释有什么不妥。
“乘七彩祥云而去?前往中都与上邦君王相会?”唐仲友不担心在进入狄道城之后遭到致命威胁,因为离开临安之前太子就给了他一道足以让鱼寒投鼠忌器的保命符,但他知道要是敢在这时候痛揍满口胡言的陆游,那后果肯定有点让他难以承受。
“正是如此!唐大人恐有所不知,鱼大人自幼天赋异禀,时引天地之灵气而淬己身,故而……”才华横溢的陆游不仅擅长作诗填词,而且如果有需要的话,他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杜撰出一则足以唐仲友傻眼的传说。
“如此说来,本官此行还真有些不合时宜?”谁也不相信陆游的满口胡言,但唐仲友很容易就判断出这是鱼寒压根就没有打算要见他,只不过想用如此幼稚的手段避免遭到算计,也似乎太过天真了一些。
“非也!非也!据鱼大人此前问天卜卦所得,唐大人此行恰逢其会,只需等待数日即可……”非常慎重地摇着头做出解释,陆游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