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谢柯南特校长,谢谢克拉克教授。”袁燕倏向台上的两位点了点头,再向教授席方向挥了挥手,“谢谢钱德勒教授,谢谢亚当斯教授,还要谢谢所有教过我的教授们。”

    他举了一下手中的毕业文凭道:“没有你们的教诲,我是不可能拿到这个博士学位的。”

    然后他指了指贵宾席上的爱因斯坦道:“谢谢我的朋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先生,为我们做了一番精彩的演讲。”

    最后他举起双手划了一个圈子道:“当然,我最想谢谢的是在场的同学们……”

    “谢谢你们帮我捐了二十五万美金给纽约大学,让我成为了本年度最慷慨的捐赠者!”

    “哈哈哈……”

    就连那些输了钱的家伙们听到这句话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只听这位慷慨的捐赠者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们因为赌博输了钱,我因为喝酒坐了牢。这下你们知道了吧,赌博和喝酒都不是一个好习惯。所以你们真的应该要感谢国会在去年通过了禁酒令。而我如果早知道你们美国人会有禁酒令……”

    他刻意地停顿一下,过了几秒才摊开双手,无奈地说道:“那我就不来这里留学了!”

    “哈哈哈……哈哈哈……”

    他这样一本正经地自黑,顺便还黑了一下禁酒令,自然是让众人的笑声更大了几分。

    这是场下突然有人大声问道:“袁博士,请问你不来美国会去那个国家留学?”

    袁大师向着问话的那人笑了一下道:“good question!”

    他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向众人道:“我想我会去英国,要知道那里多得是酒吧和哈罗德…亚历山大中校那样的‘绅士’。”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黑牛牛的笑话哪怕再不好笑,但是在美利坚肯定是受到欢迎的。听到在场众人的大笑声,就知道这一点毋庸置疑。

    袁燕倏抬起手向下压了一压,众人的笑声也小了下去。

    他正色说道:“其实在我当时选择留学学校的时候,确实想过去英国。毕竟对一位有志于向西方学习的东方学生来说,日不落帝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巅峰。”

    “但是,我那个时候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英国也许现在看上去十分辉煌,不过那很快就会成为过去,真正的未来希望在地球另一面,于是我来到了这里。”

    “而当我漂洋过海来到纽约,看到自由女神像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的选择是对的……”

    “救赎之道,就在此间!”

    “啪啪啪……”

    对于这样一个小小却让美国人听着顺耳的马屁,众人不由得鼓起掌来。

    “谢谢。”我们的袁大师继续说道,“我确实在纽约大学找到了‘救赎之道’,那就是……”

    “freedom!”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之所以将要取代不列颠帝国成为我们地球下一任的领导者。不在于它拥有着地跨两洋的庞大国土……”

    “也不在于它拥有着无尽的丰沃土地和地底矿藏……”

    “更不在于它拥有着全世界第一位的工业实力。”

    “而在于……”

    入了戏的袁燕倏把两手放到自己的胸前,左手不动,右手向着斜上方扬起,同时眼神追随着这只右手……嗯,不明白的这个动作,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等到右手举到最高点的时候,他直视全场,深情款款地道:“你们!”

    “没有错,就是你们,我的朋友们,我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们……还有未来的美国公民。”

    “美利坚的伟大就伟大在它拥有着你们这样向往自由的自由人民!”

    “因为有着自由的信念,你们打响了列克星敦的第一枪。”

    “因为有着自由的信念,你们拔起了约克顿的米字旗。”(笔者注:约克顿和纽约没关系,在弗吉尼亚州东南角。独立战争的最后一战就是在这里打的,史称“约克顿大捷”。嗯,这好像是高中历史的内容。)

    “因为有着自由的信念,你们鸣起了费城的自由钟。”(笔者注:1776年7月8日第一次当众公开宣读《独立宣言》就敲响了这座英国佬铸造的廉价大钟。自由钟的质量确实不行,所以1752年第一次敲的时候居然就裂开了。)

    “你们赢得了你们自己的自由,而你们将要为他人的自由继续作战。”

    “所以,你们战胜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班牙人,解放了南部各州的新教徒。”

    “所以,你们毅然向蓄奴者举起了手中的钢枪,砸碎了黑人脖子上的镣铐。”

    “所以,你们奔赴欧罗巴……嗯,至少远征军官兵认为自己是为自由而战。”

    “所以,你们未来还要为自由作战很久、很久、很久呢。”

    “朋友们,这不是诅咒而是祝福!”

    实际上,这真的是袁燕倏的祝福。

    美利坚为了别人的自由而战,当然是跑到别人家里面去作战的啦。到时候别人家的家里面被搞得乱七八糟,美利坚挥一挥衣袖洒然而去,只留给别人一个光辉的背影。

    “自由女神高擎的火炬就是人类文明的灯塔,自由让美利坚合众国成为了文明之国家,人间之乐土。”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后来有的人真的信了。

    “朋友们,正是你们让我感受到了自由的弥足珍贵。而我将要把这得之不易的自由信念播撒到我的祖国。”

    反正各种反动派都很不自由,骂起来毫无心理负担啊。

    “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知道虽然我会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深深扎根于美利坚的梦想之中,成了我的中国梦。”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可惜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不是我喊的。

    而且在白杨、民兵和东风这些“真理”之下,真的人人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北京的煤山上,昔日仇敌之子能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没错啦,赛里斯没有“佐治亚的红山”,只好将就上煤山让崇祯皇帝见证一下了。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租界那些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放心吧,我回去之后就让魔都的租界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世界里生活。”

    这个么……生不出来也可以收养的吗。

    我们的袁大师拔高了自己的声调,让深沉浑厚的男中音回荡在nyu的校园之中。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

    “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我怀着这种信念回到祖国。有了这个信念,我将能从绝望之岭劈出一块希望之石。有了这个信念,我将能把我祖国刺耳的争吵声,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其实,老子只不过说说而已。人与人的争端能这么容易解决,还要警察干嘛呢?

    “当我们让自由之声响起,让自由之声从每一个大小村庄、每一个行省和每一个城市响起来时,我们将能够加速这一天的到来,那时,我祖国的所有同胞都将手携手,合唱一首古老的歌谣:”

    “自由兮自由!“最后,我们的袁大师高举双手,抬头看向了明媚的天空,口中用中文念道,“惟谢上苍,终获自由!”

    他维持了这个pose足足有半分钟,而现场也是鸦雀无声。

    终于,他放下了双手,深深地一鞠躬道:“朋友们,谢谢大家!”

    “啪啪啪……”

    大家立马开始鼓掌。

    “啪啪啪……啪啪啪……”

    他的那些小伙伴们,还有柯南特副校长,钱德勒、亚当斯、克拉克、爱因斯坦等等比较熟悉的朋友都站了起来。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全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向台上那位和天上金色太阳一起熠熠生辉的黄种人发出了最为热烈的掌声!

第二百七十二章 倒计时

    本章副标题:免费不一定是最贵的

    ………………………………………

    这场学位授予仪式的结束,意味着我们的袁大师在美国呆的时间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所以袁燕倏要去……买船票!

    1921年6月5日,星期日上午。

    美国人么,不管是一百年前还是一百年后都喜欢派对。nyu这帮毕业生在昨天晚上就搞了一个毕业酒会。

    16点体质的“愚者大人”自然是千杯不醉,不过“教皇冕下”和“皇帝陛下”就喝了一个酩酊大醉。于是袁燕倏就把自己这两位好朋友抬回了哈德逊河畔的豪华公寓,扔在了客房里面。

    现在这两位小伙伴就跟着他在喝白粥吃油条呢。

    “尼奥,你说的不错。这个大米粥确实挺好喝的,比麦片粥味道好。尤其是加了牛奶和白糖之后,你不加一点?”

    我们的袁大师鄙视地看了自己私人律师一眼,摇头道:“约翰,不用了。我们中国人喝粥从来不加牛奶。”

    “尼奥,你别用这种眼神看我。”麦考尔先生有点不满地说道,“你们中国人就是不爱喝牛奶,所以才长不高……当然,你是特例。”

    袁燕倏心说,这小胖子说的还挺有道理的。问题是,我们中国人不是不爱喝牛奶,也不是像某些人说的不爱喝牛奶,而是根本喝不起牛奶。

    这年头他绝大多数的同胞们有口杂合面果腹就算不错了,再不堪的野菜树皮,再再不堪的观音土甚至易子而食,还喝什么牛奶啊。

    就算他想学习小日本搞什么“课间一杯牛奶”运动,在赛里斯他上哪去找那么多牛奶?

    一时之间,他真的有点唏嘘。

    于是他转移了话题道:“先生们,你们谁负责买我们的船票?”

    一旁的小贝克先生把口中的油条咽了下去道:“尼奥,昨天忘了跟你说了。现在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哦,路易。什么好消息?”

    路易斯笑吟吟地说道:“是这样的。摩根先生听说我们要做环球旅行,他非常乐意赞助我们。所以只要我们这次去英国坐他旗下那些客运公司的轮船,全部……免费!”

    小摩根这个人情确实很大的哟。

    这年头船票可真不便宜。以1912年首航当然也是最后一次航行的泰坦尼克号为例……

    为什么拿这艘船举例子,是因为建造该船的英国白星轮船公司就隶属于摩根财团的联合航运集团。

    jp摩根亲自出席了1911年该船的下水仪式,并在船上拥有自己的私人套间,内有自己的私人散步甲板和特殊设计的浴缸。

    据报道,有人为他预订好了处女航,但他没有成行,而是留在了法国度假胜地艾克斯,享受他的早间按摩和硫磺浴。

    “一生中失去金钱没什么要紧,”沉船数日之后,他对来访的《纽约时报》记者如是说,“生命最重要。”

    顺便说一下,袁燕倏的朋友“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三巨头”之一的西奥多…德莱赛也差点坐上泰坦尼克号,后来因为日程问题,改搭了另一艘邮轮。

    德雷塞听闻出事的消息时,正乘坐着“克鲁兰德号”邮轮在海上航行。次年,他在自己的回忆录《四十岁的旅者》中追忆了当时的反应:“在我眼前,出现了一艘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庞然巨轮,新崭崭,亮堂堂,却在沉入那深不可测的水底。一千多名乘客,从他们的舱位鼠窜而出,只能徒然无助地漂浮在数英里的水域,祈祷着,呼嚎着!”

    另一位好运气的家伙是无线电报的发明者“之一”吉列尔莫…马可尼……不加这个之一,“高塔阁下”不答应啊。

    航运公司提供给了他泰坦尼克号的免费之旅,他却于三天之前搭乘了“卢西塔尼亚号”。

    关于马可尼和泰坦尼克号还有一件因吹斯听的事情,尽管有人指控马可尼公司的无线电报员为将新闻卖给《纽约时报》而向公众封锁消息,马可尼因此还接受了参议院委员会的质询,但他仍旧被认为是这场灾难中的英雄之一。

    因为他的发明挽救了700余条生命。

    泰坦尼克最便宜的三等舱也要3英镑,相当于现在的250多英镑,折算成人民币的话也要2250元。

    难怪杰克这个穷小子连船票都买不起,而是靠打牌赢来的。

    泰坦尼克的头等舱单独铺位的票价是30英镑,相当于两万多块软妹币。

    然而头等舱还是配不上袁博士还有他那些小伙伴的逼格,他们要坐船那就得住特等的豪华包间。

    除了带有独立阳台的套间之外,他们还可以享受专用的温水游泳池、健身房、壁球场、土耳其浴室、日光浴甲板等豪华设施,甚至连宠物狗也有专门的狗舍。

    而泰坦尼克号上最贵带着独立阳台的豪华套间价格是870英镑!

    贫穷确实会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啊,六十几万软妹币就为了坐十几天船……说真的,像袁大师这样小家小户出身的同志,还真的有点舍不得。

    这是从英国坐船到美国,只用横跨一个大西洋。他们这伙人可是还要从西欧坐船到东亚的啊。

    “摩根…弗里曼”为什么这么大方,我们的袁大师心里有数,倒是麦考尔先生不解地问道:“他为什么要赞助我们呢?”

    小贝克先生一指表面云淡风轻,内心得意洋洋的袁燕倏道:“我们可都是托了尼奥的福啊。摩根先生对他的那本《东方快车谋杀案》是赞不绝口,说这是他读到的最好的侦探小说。”

    “他还说,如果尼奥能赶快写出下一本,而且和这一本同样精彩的话,他会考虑全程赞助我们的旅行。”

    我们的袁大师一听就乐了,瞧瞧人家,催更的力度多大。要在后世那某网络站不都是打赏自己的全站消息啊。

    “所以……”路易斯两眼放光地盯着袁燕倏道,“尼奥,你快写啊!”

    袁燕倏皱起眉头道:“路易,你以为写作就像挤牛奶一样,一挤就出来的吗……”

    麦考尔先生打断道:“尼奥,你这么说就没意思了。我们都知道,你写作比挤牛奶还容易啊。”

    小贝克先生也附和道:“对对对,你也不算算你从去年十月份到现在写了多少东西,一本侦探小说还需要花你多少时间啊。”

    我们的袁大师听了这话非但没有开森,反而心头一懔,自己这个写(chao)作(xi)速度果然是太快了,这两位是scp基金会成员也就罢了,如果其他有心人士产生怀疑那就不好了啊。

    自己接下来应该少写点长篇,搞点短的吧。除了那部中文长篇连载之外……

    “好吧……”他也没有让自己的小伙伴们失望,耸了耸肩膀道,“路易,你跟摩根先生说一下,我在离开欧洲之前应该能写完下一部。这部构思已经有了,名字就叫《尼罗河上的惨案》……”

    既然有这样热情的读者,他只好再一次地对不起阿加莎…克里斯蒂女士了。

    其实据日后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她应该是人类史上最畅销的著书作家。将她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只有圣经与威廉莎士比亚的著作的总销售量在她之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