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潘神成了恶魔,他脚下的一男一女已经被恶魔的诱惑蒙住了双眼,心甘情愿被其驱使,他们已经长出了和恶魔一样的犄角和尾巴。

    但是,恶魔牌还象征着解脱和解放。

    “愚者大人”给出的这张恶魔牌与众不同的便是,那头恶魔也被铁链绑住了双脚,他正在用那根火把灼烧那条铁链,而被铁链锁起来的两头小魔鬼举起双手向着大恶魔欢呼雀跃。

    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了,恶魔吹起带有魔力的芦管,召唤一众小魔鬼一起摆脱束缚着他们的束缚,而这束缚自然就是白人殖民者啦。

    黄宗诒此刻虽然还不尽明白,不过也大致了解了这张卡牌的意思。

    “恶魔殿下”抬起头来,对“愚者大人”点了点头,郑重地把卡牌放进了西装内兜之中。

    “哒!”

    我们的袁大师再次打了一个响指道:“好了,我的陛下和冕下,我们现在谈谈基金会的事情吧。”

    小贝克先生想都没想地问道:“大人,你是想说基金会那些资金和那套房产该怎么使用吧?”

    listen,这些大阿尔卡纳称呼也越来越正是了呀。

    袁燕倏没有嗝屁,他的个人财产自然不用捐献给scp了。不过在他“临死”之前,可有不少人捐了不少钱来着。

    这笔钱加起来也有将近十万美金,怎么说也算是一笔巨款了。当然还有那套404。

    “404就算了,我答应过克克等我未来回纽约之后再处理。这一来一去至少两三年。而且你们也要跟着我回中国,所以现在没必要去考虑这套房产。”

    愚者大人正色道:“冕下,我的意思是那些钱你要做个投资计划出来。”

    基金会当然是能做投资的咯,不但能存在金融机构里面吃利息,还能购买债券和股票。

    不过资本主义国家很早就规定基金会购买某个企业的股票额不得超过该企业股票总额的20%,也不能涉入企业的经营性运作。这是防止有人以基金会的名义来逃税。

    教皇很自然地就问了,“大人,你觉得我们应该投资什么好呢?”

    “大师球,查询一下我的s值。”

    “宿主,你在大宝剑之王身上用的s值太多了,如今已经进入深红色高危区域。请你小心你的言辞。”

    我们的袁大师只好两手一摊无奈地说道:“无所谓啦,照我看,反正这年头搞什么都赚钱。”

    1921年5月正好是美利坚一战之后这一次经济危机的尾部,虽然一直要到年底纽约股市才会重新振作,不过工农业下跌的趋势在四月份就停止了。

    实际上1920年7月开始到1921年年底结束的这次“小萧条”从数据上看也蛮吓人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5%,机器制造、煤炭、钢铁等都曾下降70%左右;农业生产总指数下降11。4%,其中主要农产品价格最大下降70%。

    而失业率最高达到恐怖的23。1%!也就是说四分之一的适龄劳动力找不到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威尔逊输得这么惨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次危机主要是因为“外需”下降所导致的,美国经济还处于一个上升期,因此应对起来比较简单。

    哈丁和下一届的柯立芝政府一方面拉动内需,降息减税给企业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并且提倡信用消费;另一方面就是慷慨大方地对外大借款,给欧罗阿巴诸国续命,让它们买得起廉价的美国的工农业制品。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啊?

    这个那个……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柯立芝繁荣马上就要来了,所以就像他说的“反正这年头搞什么都赚钱”。

    想到此处,我们的袁大师心中不由得一动,如今可正是自己在经济学界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啊!

    “叮铃铃……”

    “姑爷,你的电话。”

    “莲姐,我知道了。”袁燕倏向着座上三人抱歉一声,起身去外间接起了电话。

    “你好,我是尼奥…袁,你是哪位……”

    “柯南特校长?请问你有什么事情吗……”

    “什么?美国经济学学会邀请我参加下个星期的学术会议……”

    “去,这是我的机会……那个荣幸,我当然要去!”

第二百四十一章 金本位 上

    本章副标题:想看economics啊?这不就ing了吗!

    ………………………………………………………………

    对啊,自己去了美国经济学学会应该侃些什么呢?

    我们的袁大师接完这个电话就有些神思不属,草草地和三位大阿尔卡纳吃完了晚餐。

    送他们走了之后,这位新鲜出炉的经济学博士十分难得地把自己关进了书房,点起了心爱的古巴雪茄,想起了装逼的大事情。

    经济学之所以会成为二十世纪最煊赫的一门的显学,因为人类经济活动已经复杂到不得不靠专门的理论指导了。

    而二十世纪之所以这么乱糟糟的,因为经济学理论赶不上国际经济发展形势。

    其实这是人类文明的常态,人类终归是要摸着石头过河的,因为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具备后见之明的穿越者。

    在这一点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着重大的差别。

    自然科学被“想”出来以后只要拿起纸和笔演算一下行星的轨道,或者爬到高塔之上往下面扔一大一小两只铁球,或者捉一堆果蝇来配种玩。

    而人文科学“想”出来以后,一旦做起实验来,轻则让一个政治实体破产,重则让全世界变成一片尸山血海。

    从这个角度讲,袁燕倏这种熟读西方经济学史和世界历史的经济学硕士真的“灰常口怕”。要知道他读的历史是全人类以白骨为笔,以鲜血为墨写出来的。

    对他这样的穿越者来说,赚钱不赚钱的根本就是连case都算不上的小case。搞事不搞事才是他所要关心的大case。

    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又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注意啦,这个时间点对经济学家来说十分关键。

    我们的袁大师要是早穿十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早就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争夺西欧和中欧霸权的法德矛盾,争夺巴尔干半岛的俄奥矛盾,能不能维持欧洲均势的英矛盾,引发一战的三大矛盾不是靠单纯的经济手段就能消弭的。

    他纵有屠龙术也没法施展。当然啦,他一个赛里斯人也不会吃饱了撑的去管欧罗阿爸的事情,欧罗又不是真的他的阿爸。

    他要是晚穿十年,那就来不及阻止大萧条的爆发,到时候全世界各个主要国家都自顾不暇,只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罢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际上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还是当然啦,他一个赛里斯人也只好硬着头皮想办法援共了。

    1921年就不一样了,还有将近七八年时间的他既有办法削弱大萧条的影响,也有办法加强大萧条的威力。

    达成前一个目标,会不会有二战也未可知。因为“我喜欢战争”的中二病患者毕竟是少数。

    达成后一个目标,会不会有二战也未可知。因为老欧洲说不定等不到二战就全部赤化了。

    回到之前的问题,袁燕倏要侃自然就要侃当前经济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那么除了资社之争之外,还有什么问题能让他装个**呢?

    三个字,金本位!

    实际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最深远的影响就是金本位制度的第一次崩溃。

    注意啦,这个“金本位”并不单单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制度,这里指的是一个形成于1880年延续至1913年国际货币结算体系。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列强英国、美国、德国、荷兰、一些北欧国家和拉丁货币联盟(由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和瑞士组成)全都实行最纯粹的金本位制度金币本位制度,这就让国际贸易有了顺利进行的基础。

    金币本位制度就是以黄金作为唯一的准备金,只有黄金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不管是中央银行还是私人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真正意义上的钞票)”,包括白银、铜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辅币,都可以无限制地自由兑换黄金。

    在这个金本位制度的全盛时期,黄金是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而英镑则是国际最主要的清算手段,黄金与英镑同时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

    英镑之所以这么牛逼,是由于当时牛牛就是这么牛逼。于是形成一种以黄金和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也有人称之为英镑汇兑本位制(sterling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

    然后一战爆发了,各国包括日不落帝国停止银行券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输出。

    战争期间,各国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汇价波动剧烈,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已不复存在。于是金币本位制宣告结束。

    所以在一战之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没了国际货币结算体系,各国之间还怎么做生意呢?

    好吧,其实大家不能做生意还是一个小问题,不做那就不做了吧,正好可以按照重商主义的传统筑起非关税壁垒,从而保护各国的工农业。

    这就是为什么美利坚在1920年到1921年陷入了一场“小萧条”。

    不过失去黄金这个“货币之锚”之后,各国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地愈演愈烈。这个问题就大了。通货膨胀可是会引发赤色革命的哦。

    各国货币通货膨胀又跟奥战争赔款这档子事情联系在了一起,这个问题不但大了而且更加复杂了。

    说了半天,说的就是1921年全世界经济学家们面对的两大现实问题:

    第一,重建金本位制度。

    第二,整理同盟国战争赔款。

    这两大问题还附带着一个小问题,既然不能打不过苏俄,那么索性就把苏俄再拖回资本主义国际体系算了。

    不管是米塞斯还是凯恩斯,欧洲一大票经济学家如今就在忙乎这几件事情呢。

    比起这几件事情,资社论战不过就是一场学术之争罢了。

    所以1922年有两场重要的经济会议,一场是春天在意大利举行的热那亚会议,另一场是秋天在瑞士举行的日内瓦会议。

    热那亚会议就是各国以承认苏俄为条件,压迫苏俄要承认沙俄之前欠下的外债。结果非常因吹斯听,毛子和汉斯在场外互相承认,互免外债,进入了苏德蜜月期。

    日内亚会议是各国央行共同举行重建金本位制度的会议,结果就是缓解了眼前的困局,种下了未来大萧条的种子。

    那么我们的袁大师有办法解决这几个问题吗?

    有啊,太有了啊,历史书上面都写着呢,而且还是一劳永逸的做法……

    “皮卡皮卡皮卡皮卡……”

    “大师球行了。别号丧了!我推动历史往‘正确方向’发展不就好了吗?”

    “宿主,你一定要正确啊,不正确的话,那本系统只好来一次真正的十万伏特了啊。”

第二百四十二章 金本位 中

    本章副标题:当经济学家就不用拜堂口了吗?

    ………………………………………………………

    对赛里斯人来说,1921年五月份最值得一提的一件事情就是帝都八所公立学校的教师们联合起来向北洋政府……索薪!

    这八所学校便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的前身),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1931年和北师大合并。),法政、医学、工业、农业、美术这五家专门学校。另外一所就是……北大!

    实际上,从1919年开始帝都公立学校教师们和教育部公务员们就经常拖欠薪酬,搞得后来和鸿渐先生齐名的鲁迅先生经常要来个校园贷。

    1920年,教育部公务员开始组织起“索薪团”,跑到财政部门前静坐示威。

    1921年4月8日,以上八校教职员因抗议北洋政府克扣教育经费全体辞职,并通电全国。北洋政府只好承诺尽快拨款。

    1921年5月16日,因政府开空头支票,没有实现上个月的承诺,八校教职员再次辞职。

    1921年6月3日,八所高校师生和15所大中小学学生联合赴总统府请愿,在新华门遭到总统府卫队的毒打,被卫兵用枪柄、刺刀击伤10余人。史称“六三(索薪)惨案“,亦称“新华门事件“。

    还好还好,比起那两个敏感词,这两个词汇差了一丝丝。

    所以说人比人气死个人,比起民国武装索薪第一人来说,这些家伙真是废柴啊;比起我们的袁大师来说,这些家伙真是卢瑟啊,

    1921年5月18日,星期三下午两点。

    作为人生温拿的袁燕倏自然一点不关心赛里斯的帝都五月份已经发生的事情,他关心的是赛里斯的魔都七月份将要发生的事情……

    “皮卡皮卡。”

    “尼奥,我们到了。”

    袁大师向着提醒他的尤里安…钱德勒教授点了点头以示感谢,然后从车窗里面打量着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哥伦比亚大学。

    其实哥伦比亚大学也在纽约曼哈顿岛上,哥大的英文名称就columbia universitythe citynew york。直译就是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

    这是为了和其他“哥伦比亚大学”做区分。比如加拿大就有一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british columbia,简称ubc,又名“卑诗大学”)。

    实际上,来自哥伦布的“columbia”本来就是美洲的一种代称。

    不过哥大不像nyu就在热闹的半岛中心,而是在比较“偏僻”的上西城的晨边高地。

    袁鸿渐同学这心里面就开始埋怨起自己的大曾伯祖父了,这都来美利坚留学了,你不读个哈佛耶鲁已经不大好意思了,怎么连哥伦比亚大学都上不了呢?

    人家哥大著名中国校友是唐绍仪、顾维钧、胡适、宋子文、马寅初、冯友兰、蒋梦麟、陶行知、金岳霖……

    对了,还有和金岳霖一样爱上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

    还对了,原版的袁燕倏和金岳霖那也是见过面的,因为1920年人家就在哥大读政治学博士,不过当现在这个版本穿过来的时候,金岳霖已经去英国了。

    这些人物说出去那都是如雷贯耳,连百度都不用百度,多有派儿!

    自己nyu著名中国校友是马英九……他老人家除了帅气之外就是丧气,不说也罢。

    无形之中就让自己的逼格降低了好几分呐。

    这可不行啊,老子以后一定想办法和胡适一样弄五、六十个……不对,三位数的荣誉博士当当。

    就在袁大师打定主意来个“百士斩”的时候,载着他和钱德勒教授的汽车就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旁边的酒吧。

    哦,现在实行禁酒令,所以这些酒吧改成男子俱乐部了。

    而听上去牛逼哄哄的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简称aea)在这个时间点上其实仍然是一个美国经济学家们自发组织的俱乐部。

    aea最早可以上溯到1885年,一帮激进的年轻的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在纽约建立了一个联谊会,然后影响力越来越大,参加的经济学者也越来越多。

    到了1894年,前面提到过了约翰…贝茨…克拉克成为了aea的主席,在他的努力之下,这个联谊会向着学术组织转型,到了1900年就真的变成一个非正式的学术组织。

    补过1921年的美国经济学会还是没有向官方注册成为合法组织,要到两年后的1923年才算是正式成立。

    于是当我们的袁大师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