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编者注:这是吴宓先生日记当中最为神秘的一篇,后来公布的时候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而这争议不是关于吴大师,而是另一位民国大师——袁燕倏。

    我们可以看到,吴宓在此篇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在1921年4月拜访袁燕倏先生的全过程。喜好看相的袁先生还向他做出了某种关于婚姻的预言。

    同年8月,留美归来的吴宓没休息两天,便匆匆赶往杭州,相晤陈心一。然而,这次的相晤极富戏剧性,似乎从一开始便隐示着某种悲剧的意象。按吴宓日记的叙述,大家只是默默相对。不曾预想,一会儿工夫,另一位女主角翩然出场,她就是毛彦文。

    毛彦文本与陈心一是好友,此前,她和表哥朱君毅早已月下为盟,私订终身,甚至还逃过婚。

    吴宓作为朱君毅的同桌好友,早在清华读书时,便知道了毛彦文。那时,朱君毅每次读完表妹的情书后,都会让吴宓过目。吴宓对毛彦文在信中流露出的才情敬佩不已,久而久之,心中便涌动出异样的情愫,碍于同窗之谊,他不曾流露,而是深深隐藏在了心底。

    9月吴宓和陈心一正式完婚之后,却风云突变。朱君毅这时候突然变卦,他以近亲结婚有害下一代为由,坚决提出与毛彦文解除婚约。

    守候六年,逃婚只为下嫁表哥的毛彦文始料不及,她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转而求助吴宓夫妇。吴宓于是作为一个中间人,往返于两人之间,极力救火说和。怎奈朱君毅去意已决,坚决不肯与毛彦文缔结白首。结果,朱、毛之合未成,终致解除婚约。

    此时吴宓却引火烧身,他居然在朱、毛二人分道扬镳后,不顾有妇之夫的身份,向毛彦文表白了自己的爱意,毛断然拒绝。

    吴宓为毛彦文所拒后,并不甘心。他索性做得更加离经叛道,与结发七年陈心一仳离。当时舆论哗然,《学衡》派甚至他的父亲都出言指责他。以至于在1930年代的上海滩,他们的故事成了小报津津乐道的话题。

    然而到了1931年,吴宓又不想和毛彦文结婚了,转而追求其他人。

    当时毛彦文曾经哭着说:‘你总该为我想想,我一个30多岁的老姑娘,如何是好。难道我们出发点即是错误?’

    吴宓不为所动,冷静地说:‘人时常受时空限制,心情改变,未有自主,无可如何。’

    对此,吴宓在日记中这样记述:是晚彦虽哭泣,毫不足以动我心,徒使宓对彦憎厌,而更悔此前知人不明,用情失地耳!

    毛彦文一气之下,在1935年2月,嫁给了民国闻人熊希龄,熊凤凰的年纪比她爹都大。他们在上海举办了婚礼。

    得知此消息的吴宓在报纸上发表了他的爱情诗《吴宓先生之烦恼》,还拿到课堂上向学生朗诵。(见作品相关)

    当时清华大学的朋友们让金岳霖去劝劝吴宓。金岳霖对吴宓说:“你的诗如何我们不懂,但是,内容是你的爱情,并涉及毛彦文,这就不是公开发表的事情。这是私事情,私事情是不应该在报纸上宣传的。我们天天早晨上厕所,可是,我们并不为此而宣传。”

    这个比喻让吴宓很生气:“我的爱情不是上厕所!”

    后来吴宓还给熊毛二人写了一首贺诗,而当他写完之后,这才发现早在十四年之前,袁燕倏就已经向他预言了此事。

    那么问题就来了,到底是袁先生真的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是一位具有超能力的“竹林贤者”,还是过目不忘的吴先生一直没有忘记这两句诗,后来恰好用在自己的诗中呢?”

    ——节选自《吴宓日记新编》

    目送着哈佛三杰离去的袁大师突然转头问道:“授之,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写日记?”感到莫名其妙的黄宗诒摇摇头道,“姨父,我从来不写日记。”

    袁燕倏黑色的双眼中异芒一闪,口中幽幽地说道:“授之,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日记。要知道,日记对你这样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玩意儿。因为……”

    “宿主,皮卡还是喵喵,你自己选一个吧。”

    他只好叹了一口气,拍了拍自己外甥的肩膀道:“反正写了就对了。”

    中了一个“催眠术”的黄公子呆呆地点头道:“明白了,姨父。我今天就开始写日记!”

第一百九十九章 缅因号

    本章副标题:不能当扔锅侠,就当盘盘侠吧。

    …………………………………………………

    “黄宗诒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坚持写日记,直到去世的五十多年没间断过,这些日记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和争议,他的日记聚敛和透析出东南亚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众多事件的幕后细节、真相以及重大历史疑问。”

    ——节选自《scp百科词条:黄宗诒日记》

    “我今天就开始写日记!”

    “verygood,果然是孺子可教……”

    恰在此时,就听骆普祥问道:“老袁,怎么样?”

    我们的袁大师一转头就瞧见了笑得贼忒嘻嘻的麻坛三杰,马上领悟怎么“怎么样”了。

    现在是晚上十点,对有些人来说是一天的结束,对还有些人来说是一天真正的开始。

    陆衍接口道:“老袁,是来个八圈,还是……”

    “还是去pyramid看阿拉阿伯的木乃阿姨好了。”小杨生煎热络地黄宗诒邀请道,“黄公子也要一道去!”

    只听袁大师咳嗽一声道:“小杨,第一,授之车马劳顿,应该是累了。第二,我明天有事要早起,今晚不能奉陪。第三……”

    “兄弟我上次就想告诉你,木乃阿姨不是阿拉阿伯的!”

    麻坛三杰闻听此言也只好悻悻地告辞离开了。

    在送他们上车之前,袁燕倏又嘱咐了一句道:“三位仁兄,再过两天会出点事情,不过你们一定要稍安勿躁,也不要帮我通知家里,切记,切记。”

    “老袁,到底什么事情?”

    袁大总统英俊的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道:“到时候,你们不就知道了?”

    等把全部客人送走,他们转身走进屋内的时候。黄宗诒这才想起自己这趟行程的目的,开口道:“姨父,我此来是受了家父之命……”

    袁大师突然打断道:“授之,你会打高尔夫?”

    黄公子下意识地答道:“会啊。”

    袁燕倏欣然点头道:“那就好,你写完日记就早点休息吧。明天姨父带你去打高尔夫……”

    “尼奥,这都好几个月了,你的高尔夫水平一点提高都没有啊。倒是这位黄先生打得不错。”

    “贝克先生,你也知道我最近那么忙,哪有时间来练习高尔夫啊……”

    1921年4月26日,星期二。

    他们又来到了去年11月21日来过的那座乡村俱乐部,和小贝克先生一起,陪着老贝克先生打了一场双人对抗友谊赛。

    这种比赛就是两人算一组,一人一杆也有一人一洞,最后用两个组的总成绩定输赢。当然啦,他们这场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聊天。

    暂时没有轮到的老贝克先生和尼奥…袁都站在了一边。

    “华尔街奇迹”有点不满地向他说道:“尼奥,道可托文怎么突然去了欧洲呢?”

    文采华这个老淫贼去欧洲这也是为了你们美利坚和共和党着想,不让沃伦…哈丁总统续命啊,顺便再让未来的罗斯福大统领多吃点苦头。

    袁燕倏打了一个哈哈道:“高人吗,总是这么容易心血来潮。我也管不住他。”

    “嗯……”老贝克先生叹了一口气道,“虽然我以前确实不太相信你们中医,不过道可托文还是很有水平的。我遵循了他的食谱和医嘱之后,确实感到身体轻健了不少……”

    好吧,其实道可托文的医学水平也就那样了,而且他的医学技能主要都点在妇科之上了。

    但是,他不懂营养学,我们的袁大师懂啊。真要说起来,袁大师大概是当今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的营养学家。“华尔街奇迹”现在采用的食谱可是他亲自制定的哦。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荤素搭配,什么有机蔬菜。越是有钱人越是吃得油腻,基本上餐餐都是大鱼大肉。

    另外,美利坚这个天选之国各类食品价格都非常便宜,尤其是食糖和油脂,这也让他们拥有了非常“独特”的烹饪手段。比如他们制作糕点都是一半面粉一半白糖,不习惯的人绝对会被齁死。

    之所以现在心血管疾病还不是美国人的头号杀手,是因为抗生素还没有出现,很多人心脏病的迹象还没有出现就嗝屁了。

    其实整个西方世界的人民因为工业革命和各个殖民地之赐,已经开始得上了各种富贵病。

    后来二战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非常因吹斯听和非常讽刺性的事情。

    在战争期间的英国由于受到德国潜艇对航运的严密封锁,不得不对基本民生物资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1940年到1945年出生的整整一代英国孩子在1946年之前没有见到过香蕉。

    1940年开始,英国政府不得不开始实行配给制。然而经由营养专家制定的食品配给让英国普通人比战前战后都要吃得“科学”,他们居然变得更加健康了。

    老贝克先生现在吃的十分“清淡”,当然这是按照美利坚富人的标准,再佐以各种赛里斯养生手段,还有那么一点心理作用,他真的感到自己的身体比以前还要好,至少还能再活个十年……

    而袁大师可以拍着胸脯打包票,他老人家肯定还能再活个十二年。

    老贝克先生叮嘱道:“anyway,你要是能联络上他就让他早点回纽约吧,我有几个老伙计还想找他看病呢。”

    袁燕倏立马给他吃了一个“安心丸”道:“贝克先生,你放心。就算我不联络他,他不久之后也会回来的。”

    “华尔街奇迹”说完了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又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黄公子,转过头压低声音道:“尼奥,十万美金?你出手可真大方。”

    “哈哈哈……”

    袁大师一边干笑一边心想,这老家伙的消息可真灵通!不过现任的司法部长多尔蒂先生的保密意识也太差了吧。怪不得后来才会因为茶壶山丑闻而翻船落水呢。

    他压根没否认,只是耸了耸肩膀道:“贝克先生,你应该知道这笔钱也不是我出的……”

    袁燕倏向着自己外甥的背影努了一下嘴道:“反正我姐夫……嗯,前姐夫家里面穷得可只剩下钱了。”

    “哈哈哈……”这次轮到老贝克先生放声大笑了,“尼奥,我确实没有看错,你果然是个因吹斯听的年轻人。穷得只剩下钱了……这句话可真妙啊。”

    袁大师在心里面翻了一个白眼,您老人家也差不多啊。

    “不过到底是十万美金啊,你觉得多尔蒂先生能帮得上忙?”老贝克先生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因此不依不饶地继续问道。

    对于“华尔街奇迹”这位大资本家,袁燕倏不但有欣赏之意和感激之情,而且从来不敢小看这条老狐狸的智商。

    他非常坦白地说道:“溺水之人哪里会注意到自己抱住的是一根浮木还是一捆稻草呢?”

    老贝克先生闻言却摇头说道:“所以你就让多尔蒂先生白赚这十万美金,你自己就没什么好处吗?尼奥,这可不像是你的作风啊。”

    “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这十万美金就算全额付给多尔蒂先生,他也只需要让哈丁总统发表一个不痛不痒的声明。在国会里面提几个无伤大雅的议案。

    但是假如他前姐夫黄仲涵肯继续砸钱,那接下来就真是大新闻了,袁燕倏要复制一次……“缅因”号!

    1898年1月24日,一艘美国巡洋舰停泊在古巴首府哈瓦那港。这艘名为“缅因“(maine)号的军舰,是美国政府借口保护自己在古巴的利益和侨民的安全,才驶抵这块西班牙殖民地。

    同年2月15号晚上,缅因号在码头上爆炸沉没,事故原因至今未明……好吧,美利坚搞这种事情吃相总是很难看,后来鲍威尔还在安理会拿出一管洗衣粉,宣称是傻大木造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呢。

    手段确实是粗糙了一点,不过效果依然是杠杠滴。

    缅因号爆炸事件很快轰动了整个美国,各大报纸以头条位置报道这个事件。一时间,美国的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件事情,但人们议论最多的是“缅因“号被谁炸掉的。

    “会不会是西班牙人干的?“

    “也有可能是古巴人所为?“

    不久,美国有关方面公布了调查结果,声称这艘军舰是西班牙人用水雷炸沉的,干脆利索而又毫不迟疑地将责任归在西班牙政府头上。

    这个消息一经传开,美国沸腾了。一些扩张主义分子抓住这个机会,到处举行集会,在报纸连发文章,狂热地进行战争宣传:

    “为缅因号死难者报仇!“

    “美国人的鲜血不会白流!我们要与西班牙人决一死战!“

    “明犯强美者,虽远必诛!”

    说句真格的。啥时候东方某大国能这么不顾吃相,那才叫“我看见祖国这么流氓就放心了。”呢。

    anyway,“缅因号事件”便是美西战争的导火索。

    有了这种套路,袁燕倏还不会学习吗?

    他可以一开始先让美国和荷兰随便闹点什么乱七八糟小摩擦,比如说两国人民为了某位舞女在酒吧打一架之类的。

    接着利用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一波,把民间情绪给鼓动起来。

    然后就要砸钱买通美国海军部,让他们拍一艘军舰去荷印殖民地附近的海域,最后自然是一个“boooooom”。

    那就妥了啊。

    按照他的估算,这一趟疗程……那个流程下来也就五六百万最多不会超过一千万美金,实在是再便宜不过了。

    那些说我们的袁大师是痴心妄想的家伙,肯定是想象力不够外加历史常识不足,这年头战争本来就很容易引发的啊。

    如果袁燕倏和黄仲涵易位而处,不带着破系统又坐拥上亿美金,那必定要来一次“新缅因号”的。不过他断定自己这位前姐夫没有那么大的胆量。

    真是可惜了呐!

    “贝克先生,我是希望……”

    就在这时,小贝克先生和黄公子打完了这一杆,回头向他们打了一个招呼,也打断了这次会谈。

    和上次那场高尔夫一样,他们打完了九个洞,便回房换上晚礼服到餐厅共进晚餐了。

    “华尔街奇迹”率先举起酒杯笑着说道:“尼奥,听说你马上就要回亚洲结婚了,真的要恭喜你了啊。”

    “谢谢你,贝克先生。”

    等众人举杯相庆之后,老贝克先生向着自己孙子示意了一下道:“尼奥,我有一件东西送给你的夫人,就当是我的新婚礼物吧。”

    说着小贝克先生拿出了一个天鹅绒面的盒子。

    袁大师接过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条做工精良的红宝石项链,上面最大一块宝石有小豌豆那么大,在灯火的辉映之下那真是璀璨夺目,华贵异常。

    只听“华尔街奇迹”笑吟吟地道:“我知道你们中国人喜欢红色,所以挑了这么一条项链。”

    袁燕倏神情如故地道:“贝克先生,我代我的妻子表示十二万分的感激。”

    而他身边的黄公子神情却有些不淡定了,他心里面更是有如翻江倒海一般。

    倒不是这条红宝石项链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