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说上次欧战死得人确实挺多的,不过……有洪杨之乱死得人多吗?”

    太平天国可是全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

    当时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估计这场战争导致的人口死亡人数为2000万,这还是最小的一个数字。八十年代之后,中国自己的历史学家们根据史料推测,直接致死的人口是7000万,间接的要超过一个亿!

    整整一个亿。别说一战了,连二战都不能与其相比,甚至加起来也比不上。

    “你们那位‘只看重内心不崇尚外物’的大儒曾文正公可是把我们江南杀成一片白地,就连小弟我的老家无锡,和老兄你住过的南京的口音都给换了。”

    “呵呵呵,你们儒家果然是……”

    袁鸿渐同学作为经济学硕士,不是不懂历史唯物主义,不过这历史一旦唯物到自己头上那就不一样了。

    金匮人施建烈据他的见闻撰写了《纪县城失守…克复本末》四卷,书中较详实地记录了无锡周围两军惨烈的拉锯经过。

    战争过后,在无锡城中心的崇安寺向四周望去能直接看见城墙,因为没倒的房子实在不多了。

    他认为也不全是太平军的烧杀,清军的残暴在某些地方比太平军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本书在我大清自然被列**,不准出版。直到民国才重见天日。

    话说他们老袁家原本有十三房,堪称人丁兴旺。可是等到“洪杨之乱”结束之后只剩下两房。一支是在外地当官,一支逃进了上海。

    总之,作为江南人士的袁燕倏可不像天魔传人和穿林北腿那样能成为曾国藩的粉丝。也不像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那样会把太平天国说成是“民族解放运动”。

    我们的袁大师深吸了一口气,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曾剃头的名言:“不为圣贤,即为禽兽!”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八骏宴 完

    本章副标题:还要互相拍拍马屁

    ………………………………………

    “不为圣贤,即为禽兽!”

    八字真言一出,八位俊杰一静。

    “噼啪!”

    恰在此时,窗外突然闪过一道耀眼的电光,接着便传来的打雷的轰鸣之声。

    “哗啦啦……”

    瓢泼大雨随之而下,让这桌高朋满座的酒席更显死寂。

    这次别说吴雨僧,就是陈鹤寿也闭口不言了。

    当然啦,鸿渐先生能把这哈佛两杰说得张不了口,不是他姿势水平真的能和哈佛三杰比肩。

    没错,他是携带着比百度还要维基的大师球系统,不过临时抱佛脚的搜索能比得上人家烂熟于心地融会贯通吗?而且他只不过用了一点大路货而已。

    真正让吴、陈两位大师闭嘴的是……事实和现实!

    事实就是,历史上儒家的黑点实在、实在、实在太多了。

    我们的袁大师还没提什么“头皮痒”,“水太凉”,还有历代衍圣公们的光辉事迹呢。

    现实就是,赛里斯如今正处于最、最、最为衰微之末世。

    自华夏文明成型以来,还是史上头一遭遇到了一个各方面都超越,在某些方面甚至还碾压的文明形态。

    这要比什么汉末三国,五胡乱华,安史之乱,五代十国,蒙元满清可怕得多得多。

    因为当时已经不是赛里斯人不行了,而是整个赛里斯文明都不行了。

    所以作为赛里斯数千年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个锅儒家不背,哪家来背?!

    “鸿、鸿、鸿渐兄……”

    就在“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的时候,“在同个屋檐下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汤用彤终于是开口了:“我、我、我等此番而来是想拜读你的大作……”

    “就、就是那些连爱因斯坦先生都赞赏不已的作品的……”

    “不瞒鸿渐兄,汤某对你的才华那是五体投地。不但是我……”

    话越说越利索的汤大师看了看脸色铁青的吴宓道:“其实雨僧兄他可是对你的《冰与火之歌》赞不绝口,称之为想象瑰丽,笔力雄浑,题材新颖。实乃是开一代之先的史诗巨作!”

    吴大师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作为《学衡》派的大将,他自然推崇文言文反对白话文的。可是他又是一位现代小说的爱好者,还特别喜欢茅盾的作品。他老人家甚至后来想写一本白话文小说,可惜一直没有动笔。

    袁燕倏闻听此言也扫了吴宓一眼,勉勉强强地做出了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道:“哦,原来雨僧兄如此抬爱拙作,惭愧惭愧。”

    他举起酒杯道:“雨僧兄,方才多有冒犯,兄弟我自罚一杯!”

    反正他16点的体质,多喝几杯屁事没有。

    主人家都这么说了,那吴宓这样的赛里斯传统知识分子也只好压下心中的不快道:“岂敢岂敢。吴某孟浪,该喝一杯。”

    说着吴大师也拿起酒杯干掉了一杯。

    “还不止呢!”汤用彤一指陈大师道,“鹤寿兄认为《冰与火之歌》不但借鉴了《水浒传》这样中国传统小说的写作手法,同时还把英格兰历史神话和西方中世纪社会制度熔于一炉,可谓是用一本小说贯穿了古今中外!”

    陈寅恪有点不好意思地道:“锡予兄,其实我……”

    “鹤寿兄,何必不好意思呢?”

    汤大师转过头,向着袁大师继续说道:“他最为推崇的是鸿渐兄你的文笔,老辣得不像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还是非母语的年轻作家写的。反倒像是著作等身的成熟作家所著。这也只能说鸿渐兄乃是文才天授了,堪称中国英语小说第一人。”

    听到没,抄《冰与火之歌》那真是抄对了!

    马丁老贼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快五十岁了,对于一位职业作家而言这个岁数正是黄金年龄。

    一般来说,五十岁左右的职业作家身体状态应该还游刃有余,而他或者她的三观应该稳固了,阅历应该是丰富了,风格应该是成熟了。技法应该是圆融了,思想应该是深邃了。

    虽然他们的作品失去了年轻人的那种无畏的锐气,但是肯定要比年轻人写的更加深沉浑厚。

    而且《冰与火之歌》的文笔确实独树一帜,马丁老贼也可谓是惜字如金,与当时绝大部分的英美作者的写作风格迥然不同。

    这要是“看热闹”的普通读者还不看不出什么,不过落在哈佛三杰这种“看门道”的文科大师眼里,自然是门个儿清。

    “哈哈哈……”袁燕倏这下倒是真的有点不好意思了……才怪。

    我们的袁大师是绝对不接受那个“中国英语小说第一人”的名头。

    他老人家明明就是全世界……别什么语言了,就是小说……也别什么体裁了,文学第一人啊!

    他春风满面地举杯向着陈寅恪道:“鹤寿兄,原来小弟我这燕雀之网也能罗老兄你这云中白鹤啊!”

    “噗嗤……哈哈哈……”

    率先想明白这句非常“高级”的冷笑话的自然是国学精深的哈佛三杰,就算陈寅恪和吴宓被袁燕倏抢白得很不开森,听到这句话也情不自禁地笑了出来。

    “哦……哦哦……哦哦哦……呵呵呵……”

    麻坛三杰相比之下就差了些许,不过这三位小时候也算是念过一点书的,想了那么一想之后终于是反应了过来。

    “嗯?”

    唯有出自南洋的黄宗诒就不行了,毕竟他的国学底子不如其他人扎实。

    looklook,这要是没点国学底子,在这年头连听个笑话都听不懂啊。

    “农历辛酉年三月,时袁公驻纽约,于友人家中设宴会哈佛陈、吴、汤三杰,并骆、陆、杨、黄四公,后世号为八骏之宴。

    大师高会,难免争锋。席间激辨,几反目。

    幸得汤公缓颊告曰,吴陈二公颇敬袁公之才也。

    袁公即笑对曰:吾燕雀之网亦能罗云中白鹤乎。

    此语出自《世说新语…赏誉第八》:‘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袁公用此典,应燕倏一名并鹤寿一字,才捷至此,令人叹服。

    当适时满座抚掌大笑,诸公遂和。”

    ——节选自《民国世说新语…言语》

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话文 上

    本章副标题:最后自然就是要吵吵白话文“底”问题

    …………………………………………………………

    我们的袁大师敬完了陈寅恪,又亲自起身给汤用彤满上了一杯,而汤大师也站了起来。

    袁燕倏拍着人家的肩膀,感慨地说道:“锡予兄,你是个厚道人呐……”

    其实同为哈佛三杰,汤用彤比起吴宓、陈寅恪这两位超一流大师,名声要小了许多。当然啦,人家单单凭借一本《汉魏两晋南北朝佛学史》就足以跻身一流大师之中。

    这是因为他为人低调,专心学术,又不闹绯闻,还不搀和政治。而且他老人家的“运气”比吴。陈两位好多了。原本那条时间线上,他恰好在1964年驾鹤西去,堪堪躲过了那个啥。

    你们懂的……所以某些有心人士提到了那个啥只会讲到被整的很惨的吴宓和陈寅恪,就把汤用彤给遗漏了。

    钱穆对汤用彤的评价是,锡予之奉长慈幼,家庭雍睦,饮食起居,进退作息,固俨然一钝儒之典型。一团和气,读其书不易知其人,交其人亦难知其学,斯诚柳下惠之流矣。

    汤大师1922年回国先去了国立东南大学和吴宓当同事,1926年他转到南开大学担任哲学系主任。然后从1930年就开始在北大的教学生涯直到1954年病退。

    因其人品敦厚、学问精深在这三所著名学府里面声望都很高。

    1948年北平沦陷……呢,解放之前,胡适离开了北大,校内一时没有校长。教授们就自己成立了校委会,并公推汤用彤做校委会主席,可见其人缘是相当不错的。

    这种仁长君子自然不会让场面太难看,于是就亲自下场拍了拍我们袁大师的马屁……其实真要说起来也不算马屁,以袁燕倏的写作“水平”只能算是实话实说而已。

    不管怎么说,他的这番话平息刚才的口角,没有弄到大家不欢而散,在座众人包括袁大师全都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

    因此,袁大师特意过来给他敬酒以示感谢道:“来,兄弟我敬你一杯!”

    两人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鸿渐兄,说到你的小说,我等都想拜读一下你最新的大作,就是爱因斯坦先生赞不绝口的那些……嗯,科学小说。”

    没错,此时赛里斯还没有“科幻小说”这个专有称呼,而是把sciencefiction直译为“科学小说”。

    我们的袁大师立马装了个逼道:“锡予兄,我把我的这些小说称之为‘科幻小说’……”

    “毕竟西人所谓的sciencefiction,包括我写的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科学,而是以科学为基础来推导的幻想文学,所以兄弟我认为应该翻成——科幻小说。”

    众人闻言稍加沉吟都纷纷点头,给他点了一个赞。于是他就成了“中国科幻小说之父”。

    虽然赛里斯第一部真正的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无名氏”1904年发表在《绣像小说》上的《月球殖民地小说》,说的是主角乘着气球上了月球之后发生的奇遇。嗯,这本书还太监了。

    不过在这条时间线上,从此以后说到sf,赛里斯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灰骑士”,毕竟就连“科幻小说”这个名字都是他取得啊。

    “科幻小说,很贴切,好名字!”汤用彤那也是一位爱书之人啊,他两眼闪着小星星地道:“不知鸿渐兄肯否颁赐呢?”

    “锡予兄,什么颁赐不颁赐的,言重了言重了。”袁燕倏哈哈一笑道,“你们三位才是哈佛大学的文科专家,肯垂阅我这个外行写的小说,兄弟我才受宠若惊呢。”

    他转向众人扬声说道:“好了,饭也吃得差不多了。既然我们身在纽约,那就入乡随俗,按照西人之习惯我们来喝一杯餐后酒吧!”

    房子大的好处就是,这帮人从大餐厅出来又进了一间很是宽敞的吸烟室。

    我们的袁大师告了一声罪道::“诸位,兄弟我失陪一会……”

    而等他一走出吸烟室,便在心里面高喝道:“大师球,开工了!”

    “宿主,你要打印什么?”

    “大师球,当然是我写的那些科幻小说了,中文版也要。对了,中文版要用这种格式……”

    不多时,他就拿着一沓书稿回来了,分发给了在座众人。

    这些书稿不是合集,而是单行本。不过每一本都是中英两版合订在一起的。

    别说哈佛三杰了,就连他的三位牌搭子和黄公子都很是期待,还带着一点虔诚地打开了这些小册子。

    再说一次,这四位也算是见闻广博的知识分子,对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都赞口不绝的小说自然非常好奇。

    众人之中有的率先翻阅英文版,而大部分人都直接看起了中文版……

    “咦,怎么会是这样?!”

    大家还只是看了一个题目的时候,就有人失声惊呼。

    袁燕倏打眼一看,果然就是……

    他立马关切地问道:“鹤寿兄,可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不妥不妥,大大‘底’不妥!”陈寅恪举起手中小册子道,“鸿渐兄,你这个书怎么是横排的呢?”

    没错,我们的袁大师用大师球打印出来的中文版小说都是后世那种横排版本。

    也没错,我们的陈大师生平最恨简体横排版的书,他曾明示自己的著作一定要繁体竖排,否则宁可不出。此后,关于陈寅恪所著文集出版物无不遵其遗愿,繁体竖排。

    比如说,吴学昭(吴大师的女儿)所著的《吴宓与陈寅恪》一书,本书是通行的横排简体字,然而至陈寅恪的诗句或文章全部是用繁体字印刷的。(笔者注:慕容手头上恰好就有一本2014年三联版的,确实如此,凡陈大师的文章都是用jpg。)

    当然啦,后来有些大陆出版者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起见,他的著作也有了简体横排版的。

    更没错,我们的袁大师故意这么做来恶心……不对不对不对,应该说是挽救我们的陈大师。

    “鹤寿兄,你说这个啊……”袁燕倏做出一副理所当然地样子道,“兄弟我认为科幻小说作为一种新事物,当然应该有一番新气象。再者说,直排对于刊印西洋科学公式多有不便,那索性就改成横排的好了。这有什么问题?”

    而陈寅恪大摇其头地说道:“鸿渐兄,你这个问题大了啊……”

第一百九十五章 白话文 中

    本章副标题:国标,大师的野望!

    …………………………………………

    “鸿渐兄,你这问题大了啊……”

    “首先……”

    “其次……”

    “最后……”

    “总之,中文就要有中文的样子!”

    和鸿渐先生齐名的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在中国即使是搬动一张桌子,移动一个香炉,也会被弄得头破血流,而且即使头破血流,还搬不动。

    我们的鸿渐先生要不是带着大师球这个破系统,那肯定是要和天魔传人他们一起砸烂烧掉早就破败不堪还长了白蚁的红木家具,换上一套毛子风格的宜家。

    如今他是成不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不过在文化领域他还是施展一番拳脚的,当当一脚踢走破烂香炉的新文化运动的干将,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