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拿狗当礼物?”顾维钧闻言愕然。

    我们的袁大师理所当然地道:“是啊,安倍晋犬……嗯,反正送条狗给国家元首有先例啊。”

    “鸿渐,真的有吗?”顾大外交家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

    “有,肯定有。”袁燕倏再次点头道,“少川兄,欧洲那帮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国王女王之间肯定送过狗。”

    他指着黄蕙兰道:“再者说,可以以公使夫人的名义送给第一夫人的吗。说不定你们还会交上朋友呢。”

    反正她老公现在就出轨,你老公将来会出轨,你们两位爱狗女士先交个朋友倒也不错。

    顾夫人也是爱出风头的人呐,所以她眼睛一亮,立马点头道:“鸿渐这个主意真是极好的。”

    她转过头对着自己的丈夫腻腻地道:“维钧,你说呢?”

    虽然新婚爱妻都这么当众撒娇了,但是顾维钧沉吟片刻还是摇了摇头道:“依我看,这件事情有辱国体。再者说,我们马上就要去伦敦了,就算要送也要让施夫人去送……”

    袁大师眼珠一转道:“既然少川兄觉得不妥,那就让小弟我来送吧。反正我也不是中华民国外交官,被他们拒绝了也只是伤我的面子,没有其他什么损失。”

    “也罢……”黄蕙兰叹了一口气,闷闷不乐地道,“那我就把花花交给你了。”

    这段小插曲唱完,四人进了餐厅开始吃饭,当然吃的是中餐。

    在饭桌上,他们四人聊的都是相对轻松的话题。等吃完了饭,袁燕倏和孟宪承才随着顾维钧走进了书房。

    按照袁大师了解的历史,山东问题还真得要和这位现任的驻英公使谈。

    在原本的那条时间线上,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主要成员是王宠惠、顾维钧与施肇基。

    王宠惠,字亮畴,1881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东莞县。他与顾维钧的求学之路和从政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二人同出生于十九世纪末的动荡离乱之秋;二人在幼年时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系统地接受了正规的西式教育;二人同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辛亥革命爆发后,又相继回国从政。他们在民国政治架构中处于政治中心与外围的中间层,是不可或缺的实际政务的操作者。在于公于私的交往中,二人结下了近五十年的友谊。

    他们还有施肇基在会前进行了周密部署和分工,按照个人的旨趣和专长指定各自的任务。

    施肇基负责撤军、撤销和移交外国邮局问题;王宠惠负责与他法学专长相关的收回外国租界、废除领事裁判权、取消二十一条等问题;顾维钧负责租借地问题、势力范围问题、关税问题、以及废除或修改不平等条约问题,还有就是山东问题。

    当年巴黎和会代表团团长陆徵祥告病之后,顾维钧实质上就是中华民国首席代表。所以《凡尔赛合约》有关山东问题的条款对他来说就是职业生涯中的最大耻辱。

    他当然一心想要洗刷这样奇耻大辱,而如今机会也确实出现了。89

第四十七章 SSS

    本章副标题:尽人事,听天命。

    ………………

    简单地说,解决山东问题的大环境是一战之后全世界人民都不想打仗了,不但自己不想打也不想别人打。

    连日本军阀的代表人物田中义一也不得不承认,“最近的世界趋势,不允许过去那种获取新领土或扩张势力范围的旧的帝国主义的发展。”

    小环境是远东相关利益国家,也就是美英法都反对日本独占中国利益,日本人那种强硬的外交方式也招致各方面的反对。

    巴黎和会后,不仅中国民众的抗日情绪日渐高涨,抵制日货运动不断。美英法亦抨击日本是“一个侵略民族”,“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其他国家,过于利己”,声称“为了世界文明,不希望日本发展”。

    最后具体到美利坚。沃伦…甘梅利尔…哈丁,很多中国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号的大统领。可是他乃是一位铁杆的“友华人士”。

    他在竞选演说中反复提到巴黎和约容许日本“劫去山东”,这个字眼在登载各候选人竞选演说词的《时代》周刊上出现频率之高,使哈定的民主党对手大为逊色。

    在竞选期间,哈定的其它共和党伙伴,也都在公开场合大量提到山东问题和“侵占中国”的不公正决议,用来诋毁巴黎和约和国际联盟。

    当然啦,这是用抹黑民主党现任总统威尔逊的方式来攻击自己的竞选对手。而且西方政客竞选时候的承诺一般来说都是放屁。很少有人像小胡子那样坚守承诺的。他说要给德意志人民一场战争那就真的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战争。

    但是,如果不是太麻烦的话,这些政客还是愿意做点表面功夫的。

    “所以……少川兄,解决山东问题的机会就来了啊!”

    我们的袁大师这番话说完,顾维钧和孟宪承两人就露出了激动的神色。顾大公使还站了起来,负手踱了几步。

    他转回身子,目光炯炯地盯着袁燕倏问道:“鸿渐,我来问你就算有美利坚的支持,那么日人会同意吗?要知道日人一向蛮横无理,视我国为他们的禁脔,他们会愿意把嘴里的肥肉给吐出来吗?”

    “少川兄,关键不是日本而是英国。”袁燕倏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自鸦片战争以来,英吉利对华贸易长期独占鳌头。然而上一次大战期间,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欧罗巴,无暇顾及远东的利益,日本则打着英日同盟的招牌大肆扩张,逐渐向英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华南和长江流域渗透……”

    “1915至1919年期间,日本在华投资额已等于或接近于英国的投资,超过了所有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华投资的总和,到大战结束时,中国对外贸易额大约有半数是操纵在日本的手中,英国只占17。1%,退居第二;美国占16。7%,居第三位……”

    “也就是此时英国逐渐丧失在远东的霸主地位,而日本则不顾英国成为了新的东洋霸权,并且占据获得有利发言的地位。”

    孟宪承忍不住赞叹道:“鸿渐大才,你真不愧是经济专家!”

    顾维钧也点头附和道:“伯洪说的不错,鸿渐你有心了。我们中国外交界……不,是我们中国现在就缺了像你这样的专业人士啊。”

    废话,老子本来就是经济专家,还是自带搜索引擎的专业人士。

    “两位过奖了,这不过是本人的一得之愚罢了。”袁大师口头上当然还是要客气一下的,他接着问道,“两位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英吉利你会坐视自己丧失在华特权地位吗?”

    他自问自答地道:“当然不会啦……”

    “其实早在巴黎和会前,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已在1918年底发给外交部的电报中分析了日、美、英三国形势,认为中国的形势包含着未来冲突的种子,因此,‘我们有必要调整政策。’……”

    “1919年英吉利外交大臣寇松在会见日本大使时,十分明确地说,中国被外国切割并划分成势力范围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未来不会处于这种瓜分之中。它也不存在于由日本成为远东霸主的假设之中。中国的未来必定有赖于国际帮助与合作,而不是利益集团的竞争或个别大国的支配……”

    “由此可见,对于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张,这根搅屎棍……嗯,英吉利已经是异常警惕,又准备兴风作浪了。”

    “搅屎棍……英吉利……哈哈哈……”这个不那么雅致的**让顾孟二人哑然失笑。

    “慎言,慎言哪,鸿渐。”顾维钧摇着头劝道,“你现在也是公众人物了,我们私下说说无妨,出去就别这么说了。”

    哎呀,这倒是提醒我了,一直忘了英国佬这个响亮的绰号了。赶明儿我就写篇文章把“stir(搅和)**(翔)stick(棍子)”这个好名字给传扬出去。

    “少川兄,说的是。”袁燕倏对于此类意见一向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

    “既然英国人有了警惕之心,他们又暂时没有力量恢复到战前之格局。那么他们必定沿用过去的那套做法,拉着其他力量入局。那么其他力量也只有他们的表弟美利坚最为合适了。”

    袁大师总结地道:“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英美两国在山东问题上是不谋而合的。他们也急着解决山东问题。”

    好吧,袁燕倏为什么要耗费唇舌在顾维钧面前说这么一大通呢?

    这是因为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北洋政府和外交界人士最后迫于英美日的压力,还是同意了和日本人进行“边缘谈判”,而不把山东问题正式列入华盛顿会议的正式议案当中。

    这当然是对中国不利的,而且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争取一下的。

    如果按照原本华盛顿会议的日程安排,我们的袁大师在那个时候已经不在美国了,他也无意搀和进这件事情里面去。

    不是因为华盛顿会议历史影响力不够大,要知道在此之后国际秩序就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了。

    而是因为山东问题不会影响他的“宏大计划”,他目前的影响力也影响不了山东问题。

    所以我们的袁大师就尽人事,听天命了。89

第四十八章 等东风

    本章副标题:画风突变:从政治到娱乐

    ………………

    后世的网络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真北洋粉和假冒北洋粉呢?

    一方面,各路五毛和果黑为了和果粉斗气和逗趣。当然关键还是蒋记国府的下限太低,别说和后来的红朝比,就是比起我大清和北洋都相形见绌。

    另一方面,北洋政府确实有可粉之处。比如徐树铮收复外蒙,比如列宁口中的“中帝”,听着就让人很是提气。

    公允地说,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如今执政的徐世昌政府在华盛顿会议上是花了心思的,而且不是一点点心思,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北洋政府那是精英齐出,派出了多达130人的代表团,而两年前赴巴黎和会的仅40余人。

    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其成员不仅有外交部直接指派的,还有各部委派的技术专家、特派代表和各党派代表等等,其中甚至还包括广州政府和国民党代表,另有一些成员是从美国当地补充的。仅技术专家的人数就超过了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

    华盛顿会议代表团可谓人才济济,前外交总长粱如浩、前财政总长周自齐、国务院印铸局参事王家瑞、税务处会办蔡廷干、总统府中将顾问黄郛、修订法律馆副总裁罗文干、外交部顾问严鹤龄等人都成为代表团的一员。北洋政府对华盛顿会议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我们的袁大师今年年底还在美利坚的话,那他这么一位“经济专家”必定就是代表团的一员啊。

    还是那句话,他老人家觉得开大会没啥意思,还不如去南洋娶小娘呢。

    但是袁燕倏还是尽一下自己心力的,顺手再次坑一把小日本。

    “少川兄,小弟敢打包票,今年年底之前英美两国必定会达成协议,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以研讨巴黎和会之未尽事宜。他们还会召集各国,共商远东太平洋之未来安排。甚至有可能在会上达成各国海军之裁军协定。”

    袁大师面色凝重地说道:“如今,唯一可虑的就是日本人的反应。”

    旁边的孟宪承也自言自语地道:“是啊,日人怎么会甘心把山东权益乖乖地吐出来呢?”

    没错,就像他说的日本人当然是极为抗拒华盛顿会议的。

    当召开华盛顿会议的消息传到日本国内,日本政界和军界反应非常强烈,他们认为这次会议将对远东问题进行总清算。

    日本人自己知道,他们在巴黎和会在远东不断的军事扩张,已惹得天怒人怨。对于被邀的原因,他们心知肚明。

    此时当政原敬内阁虽然认为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得不承认“事态固属严重”。(笔者注:原敬首相姓“原”名“敬”,他是日本第一位平民出身的首相。)

    除了山东问题之外,小日本还要面对军备限制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野村吉三郎、山本五十六他们这些日子上蹿下跳,坐也坐不住的原因了。

    而顾维钧沉吟了一下,抬头道:“想来鸿渐必有教我。”

    袁燕倏莞尔一笑道:“少川兄客气了,小弟没有什么办法,唯有一个字!”

    “什么字?”

    “等!”

    旁边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等?等什么?”

    自然就是等袁大师亲手编写的《饥荒孤女》上映咯。

    袁燕倏对日本人说拍这部片子是要搅黄美国压迫英国解散英日同盟的计划,实则不然。

    他是希望用这部片子帮助美利坚从搅屎棍那里榨取更多的好处,也让小日本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我们的袁大师“梆梆梆”地拍着自己没有什么胸肌的小胸脯,言之凿凿地道:“小弟再打一个包票,短则半年长也不会过九个月,美利坚必定是气象一新啊!”

    “所以请少川兄一定要沉得住气,也请衮衮诸公稍安勿躁,不用担心日本人不肯和我们谈判。”

    “到时候么……恐怕急的不是我们,而是日本人。”

    顾维钧闻听此言,急着问道:“鸿渐,此话何解?”

    “刷拉。”

    袁燕倏打开皮包,拿出一份《世界报》道:“两位请看……”

    顾孟二人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世界报》的娱乐版。

    只见上面的头条是《旧债未清的电影大师再次上路,三百万预算的新片是最后一搏亦或是痴人说梦?》

    “本报讯: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有着好莱坞第一人之称的大卫…格里菲斯先生近日来到纽约。他似乎已经从上一部电影《新英格兰之路》失败中走了出来,正在为他的下一部新片积极奔走四处筹款之中。”

    “自从《党同伐异》之后,这位电影大师就陷入了事业的低潮,最近拍摄的片子都堪称是票房毒药。这让他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据不完全统计他身上至少已经背了将近百万美金的巨额欠款。连他名下的房产也悉数被破产法院冻结。”

    “而这部新片的预算更是高达三百万美金!三百万美金,一个让人难以想象和难以置信的数字。据我们了解到,此片似乎与爱尔兰大饥荒有关,剧本应该出自纽约本地著名作家neo…玉an之手。”

    “虽然我们都知道袁先生的上一个剧本《十二人》是第一部商业有声电影。在这几天的公映之后好评众多,口碑甚佳。但是他这么一个中国人能写出一部三百万预算巨片的剧本吗?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世界报》的娱乐版上还有一条大字新闻《auditions?前所未见的选角方式!》

    “本报讯:大卫…格里菲斯先生的新片将采用一种突破性的选角方式,那就是海选。据相关人士透露,这部片子中会有五名女性主要角色,几十名女性配角和上千名女性群众演员。这些演员全部接受社会人士的报名。”

    “只要在二十五岁以下的白人女性就可以用写信附照片的方式报名,当然最好要带有爱尔兰裔特征。详情见后页广告!”

    “哗啦!”

    他们把报纸翻了过来,真的看到一个整版广告。而一行加粗加大的短句占据了三分之二的面积,那就是……

    paddy,haveyoufotten?89

第四十九章 肯尼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