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1845年以来,马铃薯晚疫病横扫以马铃薯为主食的爱尔兰,引发了这次爱尔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饥荒。到1852年,在这7年的时间内,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近两百万,占总人口四分之一!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约一百万因饥荒而移居海外的爱尔兰人。”

    “当时的爱尔兰还处在英国统治下,而英国正处于其顶峰的维多利亚时期,并且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是公认的世界工厂。英国无论在殖民地、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领世界潮流之先,是一个拥有地球近四分之一陆地和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庞大殖民帝国。英国就是那个时代繁荣、发达和文明的象征,其国力居世界翘楚。”

    “甚至就在大饥荒四年前,英国为打开中国的大门,不惜费尽心机、劳师动众从印度派军舰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而且此时,英国正全力筹办人类历史上首届世博会。然而,他们面对爱尔兰的史无前例的大饥荒却无动于衷,任灾情蔓延和爱尔兰人民抛尸遍野。”

    “到了1848年,此时的爱尔兰本土已经遭受可怕的大饥荒蹂躏长达三年多,饥荒造成的死亡人数已接近一百万,其中五分之一是死在条件很差的济贫院里。济贫院人满为患,环境恶劣,伤寒、霍乱、坏血病等疾病丛生。时任殖民地大臣的格雷伯爵决定将爱尔兰济贫院里的女孩送到澳大利亚。他期望这项计划能一举多得:年轻的女孩们能免于饥馑,在新的土地上生活;原本拥挤的济贫院环境可以得到缓解,而澳大利亚在作为罪犯流放地数十年后女性紧缺,急需年轻女性来繁衍人口、劳作和照管家务。”

    “1848年,第一艘运输爱尔兰女孩的船只到达澳大利亚。1848年到1850年间,有4114名爱尔兰女性被送到澳大利亚。她们大多数年龄在14到20岁之间,经过几个月的海上颠簸,她们抵达悉尼、墨尔本和阿德莱德,告别苦难深重的故土,在他乡迎接未知的命运。”

    “在这项计划中,女孩们来自济贫院,她们至少有一位双亲去世,或是被遗弃、流落街头。被选中的女孩必须年轻、单身、听话、健康并对天花免疫。她们在澳大利亚的记载中被称为“饥荒孤女”(famine orphans)。”

    “当时还有为数众多的爱尔兰人因饥荒逃难至北美,穷人们乘坐最廉价的船只横跨大西洋,而这种船只条件极差,只给乘客们提供少量的水、食物和空间,乘客们的死亡率往往高达30%。与她们前往北美的同胞们相比,饥荒孤女们在旅程中幸运得多。得益于都柏林的爱尔兰济贫法委员会、伦敦殖民地土地和移民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当局等政府机构的密切监管,以及多年向澳大利亚运输罪犯的经验,孤女们在远航中的死亡率不到百分之一。”

    “然而孤女们的到来引发了澳大利亚当地居民的强烈敌意……”

    “《饥荒孤女》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功有目共睹。它奠定了大卫…格里菲斯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崇高地位,同时也让只拍摄过两部电影的梦工厂一跃而成当时全世界最大最成功的电影公司。而更大的影响是,这部电影使得美国民间反英情绪高涨,美国和英联邦国家(主要是英国和澳大利亚)关系迅速恶化。”

    “以至于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内部仍有很大一部分人只同意罗斯福总统向日本宣战,而不愿意成为英国的盟友同第三帝国和意大利两大轴心国进行战斗。罗斯福总统为了顺应民意,虽然也向全体轴心国宣战,但是不得不延缓了其在欧洲的军事部署。”

    “嘟嘟嘟, s值增加40%,进入90%的高度警戒区域……”

    “铛铛铛,鉴于此剧本为宿主原创,s值减少20%。”

    没错,这部《饥荒孤女》居然是我们的袁大师原创剧本!

    他这两个月也不是什么都没干,整天混吃等死大搞中美三角关系,而是绞尽脑汁地构思了这部日后被称为“超级催泪弹”的电影,并且和他预想的一样,《饥荒孤女》在美利坚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阵反英狂潮!

    好吧,袁燕倏也不是不想抄,问题是他抄不到啊!

    说到挑动反英情绪的电影,后世倒有一部《勇敢的心》,问题主角威廉…华莱士是苏格兰人。这个当然就不合适了。

    而爱尔兰人自己呢,就没有拍过关于爱尔兰饥荒的电影,甚至就连小说都很少。就连詹姆斯…乔伊斯这位号称爱尔兰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也就写写《尤利西斯》这种意识流小说来着。

    顺便说一下,这篇小说现在正在美国杂志《小评论》上面连载呢。而且因为刊登了《尤利西斯》,《小评论》马上就要被纽约市政府控告刊载猥亵作品而判有罪

    没办法,袁大师这位赛里斯人只好亲自动手,帮助爱尔兰人来好好回忆一下他们的苦难历史了。

第六章 三百万

    本章副标题:拍电影实在太有“意思”了。

    ………………

    “天哪,这个剧本、这个剧本、这个剧本……”

    我们的袁大师心里面还有那么一点小忐忑,毕竟这个剧本是他原创的,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虽说他本人十分满意,丽莲…吉许这位专业演员看过之后也是赞不绝口,不过他还是很在意大卫…格里菲斯这位电影大师的评价。

    大导演重重地吁了一口气道:“实在是太棒了啊!”

    老子果然是个天才!

    袁燕倏淡淡一笑,还没有说话,就听丽莲…吉许小姐高兴地说道:“我就说大卫会喜欢这个剧本的,因为《饥荒孤女》太具有史诗性了!”

    纵观这位电影大师拍摄的经典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贝利斯亚女王》和最近扑乐街的《新英格兰之路》,他对这种主题宏大,场面华丽的史诗片情有独钟。格里菲斯自己曾经说过,早期影片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法国人charlesbargy拍摄的《吉斯大公遇刺记》(l'assassinatduc guise,1908),也是在美国最卖座的法国电影,这让格里菲斯对华丽的历史题材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另外呢,他是一位兼具人文精神和人道主义的大艺术家,自然特别关注弱势群体。

    他一生拍了四十多部关于印第安人的电影,而且其中还有类似《the redman's view(红人的观点)》这样以印第安人视角看待西进运动的作品;他也拍摄了反应资本主义丑恶面的《a cornerwheat(囤积小麦)》,以传统清教徒的价值观念对现代社会的经济贫富差距问题进行了置疑。

    好吧,不左不成艺术家,好莱坞其实一直有点左的,二战之后,在麦卡锡主义泛滥最高峰的时候,臭名昭著的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为了调查所谓“好莱坞被**渗透的程度“而传讯大批好莱坞电影界人士。其中有10人拒绝作证,不愿透露任何人的政治背景和思想倾向而被判蔑视国会罪。这就是著名的“好莱坞十人案”。

    只不过一百年后统治好莱坞的是“形左实右”,实际上是新古典自由主义先锋的白左罢了。

    那么《饥荒孤女》既是一部史诗电影,又是讲述爱尔兰人民的悲惨遭遇。这两点一下子就搔中“电影之父”的痒处啊。实际上袁大师这部电影就是为他量身定做写的,除了格里菲斯,他都不认为当世还有人拍的出来。

    接下来他们三位就开始深入地探讨拍摄计划了,那么首先就是……小钱钱。

    格里菲斯先生在心中默算了一下道:“依我看,这部电影成本至少需要八十万美金,至多不会超过一百万……”

    其实这个数字他都是往大里面说。按他的估算,要是真的节约一点,不那么精益求精的话,拍摄整部电影的成本不会超过五十万美金。

    “不,大卫。”袁燕倏摇头道,“是三百万美金!”

    电影大师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惊讶地道,“尼奥,我看用不了那么多的吧。《饥荒孤女》可不像我的《党同伐异》,没有那么多大场面的啊……”

    他老人家的《党同伐异》花了将近两百万美金的制作费。其中的大头就是恢宏无比的战争场面和真实细致的场景布置。

    他光拍摄波斯军队的一个镜头就动员了1。6万名演员,没看错,确实是一万六千名演员。这个规模,在后世也只有苏修和中修拍摄的战争电影,比如《战争与和平》和三大战役才能相提并论。

    根据现有的文字剧本,《饥荒孤女》里面确实会有大场面,比如上千具尸体同时被掩埋,比如可以容纳万人的济贫院,比如帆船同暴风雨搏斗,不过场面还不会大到如此地步,根本没有必要动用那么多的人力。

    而且因为是拍摄“近代”的爱尔兰民间,也不需要像格里菲斯在拍摄《党同伐异》期间兴师动众地搭建一座带着大角斗场的古代城市。

    “大卫,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是说我们对外宣传的时候就要说我们的预算是三百万美金!”

    “这……”电影大师的思路还没有转变过来,他还是以导演的角度来考虑预算问题。所以他不明白,我们的袁大师为什么要报一个能吓死投资方的三百万美金。

    不过他的女弟子丽莲…吉许小姐早就被她的中国情人给带坏了、

    只见她微微一笑道:“大卫,你在担心什么呢?我们梦工厂就是制作方啊。不管是一百万还是三百万还不都是我们说了算。说成三百万美金,这对我们的宣传大有好处啊。你想想看,史上最贵的电影……这不就是尼奥方才说的噱头。”

    格里菲斯先生听了这话,稍稍一想便点了点头。当然啦,他也是这一行的老司机,虽然吉许小姐还有些话没有说,他也知道这三百万美金其中必有猫腻。

    实际上后来我们的袁大师看到高达三千万美金的票房,悔得肠子都青了啊,早知道就对外宣布五百万美金……嗯,一千万美金得了。这一下子就把纽约这边洪门连带着华人们的黑钱给洗完了啊,顺便还能多“避”点税来着。

    说完了预算,其他的只能说是细枝末节了。他们敲定了摄影师的人选,自然就是已经熟悉了有声片拍摄设备的维克多…弗莱明先生,他原本就是格里菲斯的御用摄影师。至于什么副导演、道具、灯光、烟火等等剧组成员,有电影大师在这里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演员了。不过这个时候莲姐出来招呼道:“姑爷,午饭已经准备好了。今天是您爱吃的葱油拌面。”

    袁姑爷点了点头,长身而起道:“那我们先吃饭。大卫,等会你就能吃到正宗的seres spaghetti了。其实面条国……嗯,意大利人的面食那全都是抄袭我们赛里斯人的。你也知道马可波罗的吧。要不是有他从我们赛里斯带回面条,意大利哪里会有什么spaghetti……”

    不过上了餐桌以后,电影大师就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他的女弟子面前放着的却是一盆绿油油半点荤腥都不带的色拉。

    格里菲斯这才注意到吉许小姐憔悴得很,人也瘦了一大圈。他不由得心中一动,难道说……

    ………………

    慕容确实有点存稿了,而且这周还上了pc端和客户端的推荐,照理说应该加更的。可是我13号休假要出去玩一个礼拜,既然是休假那就应该彻彻底底的放松。所以我最近在攒稿子,只好向病友们说声抱歉,加更暂时没有了。

第七章 管太宽

    本章副标题:不爽又能怎样?别在书评区说ts了,看着丧气。

    ………………

    格里菲斯先生见此情形心中一动,他也是见过自己老婆妊娠期的过来人,自然明白这意味这什么。

    哎呀,如果自己女弟子要是怀了孕的话,那么岂不是就没办法拍摄这部电影了。可是打胎这件事情对于1920年的美国人来说那实在太邪恶太亵渎了。

    他老人家不由得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幸好此时吉许小姐也注意到了他那古怪的眼神,立马开口解释道:“大卫,我这是在减肥呢。”

    “减肥?”他马上明白了过来,“嗯,丽莲。你确实要减肥!”

    1920年的审美自然是和一百年后不一样的。因吹斯听的是,仅仅在十年之前美利坚人民还以肥为美呢。这个“肥”可不是中国人眼中的丰腴,而是真的肥胖。

    对1910年的美国人来说,长成那啥都不够好看,最漂亮的体型是鲸鱼那样的流线型。一百年后的柴禾妞在他们眼里丑的不像话,一看就知道是穷人家的孩纸。

    当时美国人人人都是无肉不欢的大肚汉和大肚妹。那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每餐照例要吃下七八道菜,单是早餐就有牛肉、排骨、鸡蛋、煎饼、烤鱼、面包卷夹黄油和水果加奶油。

    而这样的老饕进餐是一种显示成功的神圣仪式。男人们大腹便便说明他们正处在壮年时期。女人们常常被送入医院,然后死于膀胱破裂、肺部衰竭、心脏负担过重和脑部中风。这全都是暴饮暴食所造成的。

    当时有种说法,泡温泉能促进食欲,所以通往矿泉、硫磺泉的路上交通拥挤,温泉旅馆常年客满,绅士淑女一边泡澡一边胡吃海塞。多少爱美人士为了长一身肥膘,就这样把自己的肠胃给搞坏了。

    饮食过量外加肠胃不好的症状之一,就是爱放屁,所以很有幽默感的英国人嘲笑他们是ufa(unite…fart…america)。中文可以这么翻,你们,美国人,放屁。

    后来他们就选了一位体重高达350磅的总统,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他也是有史以来最重的美帝大统领。而他老人家的玉照自然经常见诸于报端。这个时候美利坚人民的审美观终于正常了一点,他们发现原来长得太胖也不是那么好看。

    因此,到了1920年俊男靓女们总算不用整天暴饮暴食了。不过他们也没有像一百年后那样走火入魔,至少不会认为,不能穿童装的女人全都是不锻炼和不节食的丑女。

    其实只要看看早期的好莱坞女星,那么就会发现她们都挺有肉感的,绝对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类型。

    比如玛丽莲梦露老奶奶有一张穿着白色泳装……不是裙装的著名照片,上面的她都有小肚子……当然啦,人家是工厂女工出身,体型还是很健康的。

    丽莲…吉许也是这种类型的美女,不过《饥荒孤女》里面的女性角色那都正在经历大饥荒啊,她们怎么能看起来一副珠圆玉润营养过剩的模样呢?所以这位很有职业精神的职业女演员已经节食了一段时间。

    我们的袁大师以钦佩的口吻道:“丽莲自从看过我写的剧本之后就开始这样了,看她这份决心,我们的女主角是非她莫属了。”

    格里菲斯先生也松了一口气,旋即想到了一件事情道:“你们提醒我了,我们应该现在就开始选角了,减肥总要需要一段时间的。”

    哎呀,这帮女演员真是要挨饿受苦了啊,连seres spaghetti都吃不了啊。

    葱油拌面可是袁燕倏的大爱啊。他一边拿起叉子卷起面条,一边点头道:“大卫,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呢。既然丽莲当了女主角,那么她戏里的妹妹就由她妹妹桃乐丝演吧……”

    “皮卡皮卡!”

    “皮你个毛卡卡卡!!!大师球,这特么有什么问题?”

    “宿主,本系统只是提醒你一下,姐妹花会导致你直接over的。”

    听到这句话,我们的袁大师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