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旁边三位听到这句话,全部不由自主地笑着点了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

    还别说,袁燕倏和菲茨杰拉德不但长相都很不错,而且气质也颇为接近。这两位身上有着一种飞扬跳脱的洒脱气质,因为这两位如今都算得上是“年少成名”的成功人士。

    嗯,既然这位老弟这么会说话,那么《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就不“写”了。当然,这部小说和我这个新古典自由主义大师有点不搭,还是让给你算了吧。

    我们的袁大师突然心中觉得有点不对,他看了看还没有大红大紫的大诗人,又看了看已经大红大紫的大作家。

    在他这位穿越者眼里,明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的两个人,偏偏真的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头上都有点绿油油啊。

    阿拉赛里斯人果然是一个具有古老智慧的古老民族啊,“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这句话说得多好。

    眼前这两位就是没有听过这句话,因此在人生道路上都犯了错误,娶了太过漂亮的老婆。而他们的两位漂亮太太真的很像。除了长得漂亮之外,她们也都爱好舞蹈,后来也都进了精神病院。

    1888年出生今年才三十二岁的艾略特先生之所以有些显老,就是因为在1915年娶了一位漂亮的舞蹈演员,薇薇安…海伍德(vivien haigh…wood)。海伍德女士在认识他之前有着极为复杂的感情史,类似于“出门买包烟就能碰到三个那啥过你的男人”,而且她还有精神病史。

    非常因吹斯听的是,给这位大诗人带绿帽子男人当中的居然还有罗素。没错啦,就是“我的朋友徐志摩”崇拜的那位“二十世纪福禄泰尔”。果然,这对师徒都有那么一点……嗯,挖别人墙角的天赋来着。

    我如果去英国回中国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对了,我要小心干嘛啊?我有19点的魅力和16点的体力,明明应该是他们小心老子我才是啊!

    而菲茨杰拉德先生的婚姻更具有“莫欺少年穷”的传奇色彩,也带着二十年代这个“浮华时代”的时代特征。

    事实是,在后世他和他的爱人被当做大萧条之前“爵士时代”的象征人物不是没有道理的。

    1918年7月,菲茨杰拉德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乡村舞会上邂逅了泽尔达。十八岁的她是舞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作为阿拉巴马最高法院法官的小女儿,出身不凡的她不但天生丽质,而且多才多艺,精通芭蕾、法语、诗歌。

    菲茨杰拉德展开疾风骤雨般的追求,泽尔达终于答应了他的求婚,不过开出条件:如果他能挣到钱让自己过上习惯的优裕生活,两人就结婚。

    1918年末,菲茨杰拉德从军队退役就直奔纽约,但他仅找到一份在名不见经传的广告公司写广告词的工作。1919年6月,泽尔达失去耐心提出终止婚约。早年的种种经历,造成了菲茨杰拉德一生都对金钱二字格外敏感。

    幸好,在今年他的《人间天堂》出版,因传达出鲜活的时代感而一炮而红,短短几天第一版竟已售罄。各家杂志开始争相向他约稿。一夜之间,一位大作家就诞生了。他马上就和自己的心上人结了婚。

    然而好景不长,1924年夫妻俩移居法国不久之后他们婚姻出现危机。泽尔达向来豪放,以前就与丈夫的男性朋友过分亲热。1925年她认识了一个法国飞行员,跑回来要离婚。菲茨杰拉德甚至提出要同情敌决斗。

    在当时,菲茨杰拉德文学圈的朋友大部分都认为是泽尔达毁了他。

    泽尔达后来精神也出了问题。因为想成为一位舞蹈演员,她进行了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于1930年首次诱发精神崩溃,后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更加凄惨的是,1947年这位很有才华的女子所在的精神病院意外失火,她被困在顶楼,活活烧死。

    我们的袁大师心中不由得打起鼓来了,老天爷这是什么意思啊?

    让我在马上就要和人“相亲”这个节骨眼上同时认识了这两位,难道是在警示自己一定要谨慎地选择老婆的吗?

    ………………

    ps。这章要发布的时候,慕容觉得不大满意,重写了一下所以晚了,请各位病友们见谅。

    就像我之前说的,就算抄百度百科我也得抄得有意思不是。

第二百四十八章 搭布景

    本章副标题:第一部有声电影

    “小姨,我们女人家选择夫婿固然要谨慎。可也不能偏听偏信啊。”

    魏明珠不屑地瞥了自己外甥女一眼,心里腹诽道,你被人家一个巴黎歌剧院里面的国事包厢就给迷倒了,还有脸说你姨妈我啊?

    黄蕙兰这位真正的千金小姐之所以会嫁给顾维钧这种带着拖油瓶的鳏夫,除了老顾本人才华出众名头响亮以外,作为高级外交官享受到的尊荣让黄二小姐大大地满足了虚荣心。

    比如他们上歌剧院就能坐第一等的包厢,这年头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人能享受到这种待遇。就在那个时候,黄蕙兰意识到这种荣耀与特权是自己的父亲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所以她才这么快地同意了顾维钧的求婚。

    实际上,婚后的生活也跟她所想的差不多,这位贵妇人跟着老顾去白金汉宫参加舞会,和乔治五世谈笑风生,出席美帝大统领的就职仪式等等等等,几乎每天都出入欧美上流场合,也算得上是求仁得仁,“妇”复何求。

    我们的魏明珠小姐就看不上这种浮华空虚的身外之物,她心目中的理想夫君乃是“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兆铭先生。所以别说是我们的袁大师了,就连她的外甥女婿少川兄都有点low了。

    载着这两位美人、伍二公子和威廉二世特使的“玛丽安娜号”邮轮终于渡过了太平洋,本来这条邮轮按原计划是在12月13日抵达纽约的。可是因为发生了“血腥星期天”,爱尔兰码头工人举行了一次大罢工,所以他们在昆士墩耽搁了几天,直到五天之后的18日才抵达了目的地纽约。

    这一路上,黄蕙兰一直在鼓动唇舌劝说自己的小姨妈不要因为人家的片面之词就做出草率的决定,好歹总要和那个袁燕倏见上一面的啊。

    魏小姐懒洋洋地道:“好了,蕙兰。我知道了,到时候再说吧。”

    “小姨,怎么能再说呢……”

    “呜呜呜……”

    “蕙兰,我们该准备下船了!”

    船上汽笛响起,“玛丽安娜号”邮轮缓缓地进入了泊位。接下来他们作为头等舱的客人优先换乘驳船上岸,进入了美国海关。

    要知道此时美利坚对于华人出入境管制的极为严格,比如说袁燕倏这样的留学生,一旦发现他们打工那就会被驱逐出境。毕业之后的留学生更加没有资格在美国就业了。当然啦,如果是像袁大师那样进入纽约第一国民银行为乔治…贝克先生工作那就是另外一码事情了。

    对于商人同样如此。进入美国的华商必须是股东以上的身份,不管你是经理还是财务还是技术人员都不得入境。而且开酒楼、卷烟厂、制帽制鞋和裁缝店的也不算是商人。而在美华商要回国的时候,还得找两个非华人的证明人,证明他没有从事过除了本业之外的任何职业,不然就再也不能入境。

    除了以上两者之外,也只有官员和旅行者可以入境。问题是这年头能去北美旅游的中国人非富即贵,随随便便就能弄到官方身份或者外交签证。

    黄蕙兰可是货真价实的驻美公使夫人,魏明珠可是货真价实的驻美公使夫人的姨妈,她们的丫鬟都是货真价实的驻美……嗯,外交人员。这一行人那都是有外交签证的,再加上还有驻美领事馆的官员接应,所以算是轻松地踏上了美利坚这块民主自由的土地。

    “顾夫人,卑职是驻纽约总领事馆一等秘书骆佳骧。”

    “骆先生,想不到你亲自来接我们,真是太客气了。”

    这种向自己顶头上司的老婆献殷勤的机会,袁大师的骆世叔会错过吗,当然不会的啦。所以他接到船上发来的电报,估摸着日子就在码头迎候他们了。

    “顾夫人,容卑职来介绍一下,这位是二等秘书……,这位是驻美武官……,这位是……舍侄骆普祥。”

    骆佳骧压低声音道:“舍侄正是袁鸿渐的好友。”

    黄蕙兰美目一转看了看迎候的人群,不动声色地问道:“袁先生怎么没来啊?”

    骆普祥有些得意地接口道:“顾夫人,鸿渐兄今日和爱迪生先生约好了,要去他的实验室。实在是无瑕分身,让鄙人特来向顾夫人还有……嗯,致歉的。”

    “爱迪生先生?”黄蕙兰惊讶地问道,“就是那个爱迪生先生吗?”

    “爱迪生先生,这是我的特邀科学顾问特斯拉先生,我想你们也认识的吧,哈哈哈……”

    爱迪生先生,哪怕就是小爱迪生先生当然也是认得尼古拉…特斯拉。今天只有西奥多…爱迪生在场,老爱迪生先生可不会冒着再次被打脸的风险,特意跑过来和袁大师见面的。幸好,他没来不然看到气色不错的老对手,病情肯定还会加重几分。

    西奥多的脾气比他老子好多了,总算没有立马拂袖而去。他还是绷着脸和袁大师和他的科学顾问兼“高塔阁下”握了握手。

    不过他的脾气也没有好到热情欢迎自己老爹敌人们的地步,只听小爱迪生先生冷冷地说道:“袁先生,你‘发明’的桌柜式收音机和卡车收音机,我们都已经完成了,就在那边你们自己看吧。”

    西奥多看了一眼科学怪人道:“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我想特斯拉先生足以为你解答了。我还有事情,那就失陪……”

    我们的袁大师抬手阻止道:“爱迪生先生,除了这两件东西之外,我让贝克先生转达的要求你们准备好了吗?”

    西奥多没好气地回答道:“你说的是有声电影录制设备吗?好了,就在隔壁仓库。那个仓库也按照路易斯的吩咐腾空了。”

    袁燕倏欣然点头道:“那就好啊。”

    他转过头对着自己的男秘书道:“尤里,让工人们直接去隔壁仓库吧。我们的时间很紧张,要在圣诞节之前完成拍摄,所以请他们马上开工。”

    小爱迪生先生不太想和这个可恶的中国人多打交道,可是年轻人的好奇心让他忍不住问道:“袁先生,你这是要干什么?”

    “搭布景啊!”我们的袁大师随口答道。

    “搭布景?”西奥多闻言一愣,“你要拍电影?就在我们的仓库里面?”

    “是啊,我……确切地说,是丽莲…吉许导演要在你们的仓库里面拍电影!”

    “你说这部片子是丽莲…吉许小姐出演的?”

    “我说这部片子是丽莲…吉许小姐导演的!”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一律

    本章副标题:三一律的电影真的有很多呢,比如说……

    时间回到了1920年12月12日的那个晚上,地点依然是布鲁克林区的那栋二层小楼,人物全都出场完毕。

    不过能到全都到了的时候,该走的就要走了。

    和绝大多数社交场合一样,大佬总是到的最晚,走的最早。而这场聚会堪称大佬的人物自然是纽约大学出版社布朗社长先生和《世界报》的普利策主编先生。

    说句真格的,以他们的身份,要不是看在两位宠爱的小女儿的面子上,出席这种草台班子一样的杂志社开幕仪式真还有点丢分来着。

    既然已经露过面,那么他们稍稍应酬了几个熟人之后就准备向主人告辞离开。

    恰在此时,他们同时听到了场边起了一阵喧哗。两个男人大声争辩了起来:

    “袁先生,我实在无法认同你的看法,电影不是戏剧,编剧怎么会比导演更加重要?”

    “不,弗莱明先生,请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是对于某些电影里来说,编剧比导演重要。”

    “袁先生,那么请问什么样的电影,编剧会比导演还重要?”

    “弗莱明先生,这个问题么……”

    我们的袁大师其实并非这场酒会的主角,《世界妇女》和《世界之窗》表面上看和他一点关系也没有。而《scp》是挂在爱手艺大人名下的。所以,理论上他不过是一位重要嘉宾。

    他也知趣地没有大出风头,既没有跑上台发表一篇洋洋洒洒的演说,也没有找个不顺眼的家伙怼一下。把自己的魅力值调到了16点的他把精力放到了和重要人物拉关系上面。

    可是像袁燕倏这样拉风的男子怎么会没有风头可出呢?

    丽莲…吉许小姐带来的影视圈同仁早就从大明星的口中知道,格里菲斯先生和袁燕倏马上就要联手拍摄一部有声电影,这自然引发这些圈内人士的极大兴趣,于是兴致勃勃地和我们的袁大师探讨起有声电影的拍摄手法来了。

    而袁燕倏借着这个机会又开始推销他那一套“导演编剧二元体系”,这套东东别说这条时间线上,在他那条时间线上也没有多少人听说过,所以马上就遭到了别人的质疑。而最大的质疑者是一位新晋导演,名叫维克多…弗莱明。

    其实这位仁兄后来也挺出名的,最著名的作品就是《绿野仙踪》和……《乱世佳人》。不过弗莱明先生现在还只是刚从摄影师转过来的小导演。

    其实如今作为摄影师的他倒是小有名气,1911年,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情报局专职摄影师,并以首席摄影师的身份陪同总统前往欧洲。他之所以会在纽约,就是来和出版社洽谈自己那本《威尔逊总统欧洲之旅》相册的出版事宜的。

    此君在去年成为了格里菲斯的摄影师,也因此结识了丽莲…吉许小姐。

    后来维克多…弗莱明先生在好莱坞的地位也不算低,提到“好莱坞黄金时代”那么肯定会提到他,毕竟他拍摄了《乱世佳人》这部经典名作。所谓黄金年代指的是大萧条之后,电影业逆势繁荣的那段时期,《乱世佳人》就拍摄于1939年,算是黄金时代的经典。

    但是他被称为“好莱坞超级匠人”,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这个称号实在不能算是一个褒扬。

    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现在这位“好莱坞超级匠人”还没有那么super不过已经开始有点匠气了。

    实际上,摄影师出身的导演有很多,而这些导演身上都会有些匠气。电影又被称作“光与影的艺术”,作为摄影师自然更加注重画面,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故事和主题,所以他们的作品外表华丽内容空洞。

    当然如果是拍商业片,那么维克多…弗莱明先生这样的导演绝对是绰绰有余。不过我们的袁大师除了要建立“导演编剧二元体系”之外,还有着开启“知识分子电影”这个美学流派的野望。

    不过现在说这个还太早,袁燕倏首先要把在场众人给说服了。

    他习惯性地点上一支雪茄……1920年的一大好处就是随时随地还能在公共场所抽烟啊。

    “弗莱明先生,这个问题么……”我们的袁大师抽了一口烟,然后好整以暇地道,“很简单。只要是符合三一律的电影,那么编剧肯定就比导演更加重要。”

    “三一律?”

    “对啊,三一律。”

    好吧,如果这里的影视圈人士不知道三一律那也真的可以去死了一死了。

    三一律最早是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他将古希腊戏剧的特点归纳于三一律,即所谓时间一律、地点一律和情节一律。所以三一律(three unities)是西方最早的戏剧结构理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