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美国当大师-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坏人?!”袁大师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艾纽卡小姐姐总算没有完全糊涂,把华尔街boooooom这件事情和盘托出。

    “不过……”大明星突然神情一黯,低下头十分委屈地道,“你没有把所有的事情全都告诉我……”

    袁燕倏心道,那么究竟是什么事情呢?不会是那事吧……

    哎呀,按照一百年后网上的说法,如果犯了错被女孩纸抓到的话,自己应该主动承认才是。幸好袁燕倏素有急智,立马就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出言打断道:“丽莲,我不是不告诉你,而是没时间告诉你啊。”

    其实这次他说的可是大实话,他们见面之后忙着搞国际政治关系,实在没有时间好好聊聊天。

    “大师球,快给我打印一张塔罗牌……”

    “宿主,好了。”

    只见愚者大人右手一挥,手中就出现了一张塔罗牌。这张牌上面的图案是名画《阿佛洛狄忒的诞生》,描绘的是这位爱与美之神赤果果地从海中泡沫中诞生的美妙景象。当然啦,牌上的阿佛洛狄忒就是这位大明星的模样。

    他直起身子,郑重其事地用双手把这张大阿卡纳牌递了过去道:“丽莲…吉许,你愿意做我的‘恋人(lovers)’吗?”

    “这是……”丽莲…吉许小姐很是讶异地看了看他手中的那张塔罗牌,又瞧了瞧他那张严肃的面容,迷迷糊糊地问道,“腻嗷,你什么时候会这手的?难道你还是一位魔术师?”

    嗯,自己似乎搞错了什么事情?

    袁燕倏转过头去,带着探询的神情望向了“命运女士”。而艾纽卡小姐姐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耸了耸肩道:“我只是和丽莲说,你还是一个中国帮派分子。”

    嗨,你又不早说!

    要命了,现在这张代表金星的“恋人”大阿尔卡纳牌我总不见得收回去不是?

    “丽莲…戴安娜…吉许,1893年生于伊利诺斯州。她的父亲是个不顾家的酒鬼,母亲是舞台剧演员。因为经常遭受丈夫的暴力虐待,她的母亲带着她和妹妹桃乐西离家出走,母女三人以演戏为生。而1893年正是电影诞生的年份,所以她真的能被称为电影这个“第七艺术”的同龄人……”

    “1912年,姐妹俩一起被推荐给大导演大卫…格里菲斯。在格里菲斯看来,吉许就像是从狄更斯小说中走出来的人物,如此纯洁而又脆弱的古典型美人,正是他心目中最理想的演员。从此之后,她就成了这位电影大师的首席御用女演员。出演过《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等等电影中的重要角色……”

    “她还是‘梦工厂’电影厂拍摄的第一部商业有声电影的女配角,其实这部片子只有她这么一个女性角色。在第二部商业有声电影中,她就成为了真正的女主角。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电影的编剧都是袁燕倏先生……”

    “这位好莱坞著名女影星后来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制片人和一位不那么成功的导演。她还是直到今日都制霸世界影坛的‘梦工厂’电影厂的大股东和早期重要负责人之一。当然,她还有一个身份也是众所周知,那就是袁燕倏先生的情人之一……”

    “据知情人透露,他们是在贝克家族举办的万圣节化装舞会上认识的。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丽莲…吉许小姐就被袁燕倏先生征服了,这个征服有着生理和心理双重含义。就像本作多次提到的那样,袁先生是一位魅力出众且体力也极为出众,甚至可以说是‘妖异’的男子……”

    “从1920年年底开始,吉许小姐就经常出现在袁燕倏先生身边,除了两人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分居两地之外,可以说是形影不离。甚至在袁先生归国期间,这位当时可称之为全世界最出名的大明星因为想念自己的爱人特意去了一趟中国。而她的这次出访可称之为盛况空前,尤其对当时的中国电影节影响深远……”

    “在中国期间袁燕倏先生还特意为她写了一个极具中国元素的剧本,他本人出演了男主角。这部在中国拍摄的电影就是……”

第二百四十一章 星条旗

    本章副标题:美利坚恋人和德意志秘书

    “这部电影被视为是中国武打片、美国西部片、日本剑戟片、欧洲硬汉+女汉子片、苏联革命英雄片的共同鼻祖,名字就叫做《kill neo》。后世这类片子基本都遵循着《杀死尼奥》当中以复仇为主线贯穿大量打斗的内容形式,可谓万变不离其宗……”

    “这部电影有很多开创性手法,其中最让世人侧目的就是袁先生亲自为女主角设计的艺术形象。他发明了一种名为‘赛里斯哥特(seres goth)’的时尚风格。在影片中,吉许女士留着中式的发髻,在左眼戴上了一个黑色的眼罩,眼影和唇膏也是黑色的,脸上皮肤却是一丝血色都没有的惨白色……”

    “她穿戴的服饰也以黑色和皮质为主,女主角穿的是一身黑色丝绸紧身旗袍,上面还用金线绣了一头凤凰,脚上是一双及膝带着马刺的高筒马靴,双手和四肢关节处都是带着金属尖刺的护具,腰间宽大的皮带上插着两支柯尔特蟒蛇和十几把飞刀……”

    “随着《杀死尼奥》在全世界各地的公映,这种‘中国哥特风格’迅速风靡全球,成为年轻女士们趋之若鹜的潮流。而比较保守的女性也爱上了片中女主角所穿的改良版旗袍,以至于在时尚界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旗袍时代’……”(注释1)

    “丽莲…吉许女士和袁燕倏先生自始至终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毫不避讳,甚至在袁先生结婚之后依然故我。这对一位中国籍男子来说并不算什么,而这位白人著名女演员自然遭受了极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卫道士和宗教人员对此大加挞伐。袁燕倏先生日后匿名发表了大量反基督教题材的历史小说和论文的起因,大概就是因为这件事情……”

    “不过吉许女士本人对此并不怎么介意,在中国的时候她曾经公开向外界表示过,宁愿当尼奥这般奇男子的侍妾,也不愿意做平庸者的妻子。当时中美两国甚至全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拍手叫好者有之,跳脚叫骂者也有之……”

    “袁燕倏的父亲要求自己长子与这位大明星做个了断,他们袁家是不会接纳西方女子的,哪怕做妾都不行。要不然就和他脱离父子关系。袁先生当面反驳道,凭什么只许老子搞一面五星旗,就不许儿子来一面星条旗。这对父子大吵一顿,此事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这位著名影星并没有按照按照中国习俗嫁给袁先生为妾,两人也始终没有建立明确的法律关系。有一种说法是他们都秘密加入了摩门教,并且在一位名叫威拉德…米特…罗姆尼的摩门教牧师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

    “除了他们两人关系十分亲密之外,很多证据表明,吉许女士名下财产中绝大部分实际上都属于袁燕倏先生,其数额十分巨大。甚至洛杉矶的袁氏庄园都挂在她的名下。所以笔者几乎肯定她就是scp基金会中的‘恋人’……”

    “就像袁燕倏先生常说的,婚姻是一座围城,所以恋人怎么能结婚呢?”

    节选自丹布朗的《scp密码》

    “腻嗷……嗯,愚者大人。既然你还要管理scp基金会,那就更需要一个秘书了。”新鲜出炉的“恋人阁下”手里把玩着那张精致的塔罗牌,口中娇滴滴地说道。

    “秘书?我不是有尤里……”愚者大人转头看向脸色平静的“命运女士”恍然大悟地道,“哦,我明白了!”

    不过,艾纽卡小姐姐为什么乐意来当自己的秘书呢?其中必有蹊跷!

    小龙女之所以愿意来当秘书,是因为大明星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腻嗷这种人是换个老婆容易呢,还是换个秘书容易。

    艾纽卡小姐姐那也不是一个单单好看的绣花枕头,被吉许小姐这么一问就恍然大悟。

    她们的腻嗷是什么人呢?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在nyu攻读经济学博士的中国留学生,实际上身兼好几个十分隐秘且敏感的身份。什么中国帮派的高层啦,什么scp基金会理事长啦。除此之外,他还有好大好大的一摊子事情和事业。

    这种人换个秘书真还不如换个老婆了。

    我们的袁大师当然没想那么多,艾纽卡小姐姐当自己的秘书那实在太“吼”了啊。

    他擦了擦口水,立马点头道:“只要安愿意的话,那么随时随地就能来当我的秘书。”

    至于他的“未婚妻”看到他有那么漂亮的一位女秘书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不好意思,目前他老人家根本没有心思考虑这个小问题,而是正在展望着中美大三角联盟这种事关全球政治形势的重要、紧要、就要的大问题。

    小龙女闻听此言,嫣然一笑道:“那好,腻嗷……袁先生,我明天就来上班。”

    说着她就站起身来,行了一个女士礼道:“今天我就先告辞了。”

    “告、告、告辞……”正处于重要、紧要、就要关头的袁燕倏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好吧。这也是大明星的教诲之一,女孩纸怎么能让男人那么快上手呢,就算心甘情愿地自荐枕席,但是在这之前总要吊吊他们的胃口的吗。

    吉许小姐也站起来道:“安,那我跟你一起走,我的行李还都在饭店呢。”

    “什、什、什么……”德意志倒也罢了,怎么连美利坚都离赛里斯而去了呢,眼下这个国际局势可是相当不妙啊。

    我们的袁大师正要措辞挽留两位大美女……嗯,其中一位也好的时候,他就觉得手上一疼,又“莫名其妙”地多了一道伤口。

    尤里这家伙搞毛啊?!

    每次都在这么重要、紧要、就要的时刻打扰自己。可是不管他还真的不行,这个小弟以后还要大用呢,如果现在就放他鸽子,以后还怎么让他心甘情愿地合作?

    “头,你看。大明星吉许小姐和那个你说的小护士一起出来了,她们还这么亲热……啧啧啧,这个中国人真是、真是、真是特么的好本事啊。”

    “哼!”

    ………………

    注释1:电影剧情什么的,等写到再说的,当然这要等上那么一段时候。

第二百四十二章 ZBT

    本章副标题:没有钢铁,哪有奇迹?

    被自己的美利坚恋人和德意志秘书一起放了鸽子的袁燕倏仔细地把书房门锁好,从兜里拿出“希瑞克戴过的口罩”,戴在了自己的脸上。然后他闭上了眼睛……

    等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来到了一间暖意融融的小客厅之中。客厅的主位上坐着一位有点眼熟,带着一副木框眼镜的慈祥老者。

    “尤里,这里是什么地方?”

    “尼奥,我……嗯,我们在教授先生的家里,就在晨边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上。”

    晨边高地位于曼哈顿的西北部,那里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区,附近有大名鼎鼎的哥伦比亚大学、七姐妹学院之一的巴纳德学院(哥大的本科学院之一)和曼哈顿音乐学校。

    “尤里,教授先生是谁?”

    “尼奥,他是一位专门教授附近学生外语的老师。据说他是一位白俄流亡者。”

    “外语?白俄?”

    “是的,教授先生精通拉丁语之外,还掌握了大部分东欧国家的当地语言。哈默先生正在向他学习俄语呢。”

    一听到俄语和哈默先生,我们的袁大师眼前看见了招展的赤旗,耳边响起了熟悉的旋律。

    “尼奥,这是什么歌啊?气势很是雄壮啊。”

    这就是心灵链接的一个副作用了,他们两人都能读取对方的表层思维。只要接通之后,袁燕倏的想法也不可避免地被尤里知晓。

    “尤里,这是《牢不可破的……》嗨,你还有时间听歌!对了,你们在聊什么呢?”

    此时客厅中除了教授先生、红色资本家和“尤里…马林”之外,还有五、六位年轻的男女学生。看他们的衣着打扮,有类似袁燕倏、路易斯…贝克和约翰…麦考尔这样的富n代,也有普通的中产阶级子女,更有真正的穷措大。其中有位衣着很有中产阶级味道的女孩纸长得还算不赖,至少有海伦…布朗小姐的水准。

    1920年的美国阶级之间壁垒分明,不同阶级的社交场所和娱乐方式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样的聚会显得有些“古怪”。好吧,如果左派人士聚会来说那就不古怪反而很正常了,因为左派本来就是要打破阶级的吗。

    此时,一位留着小胡子的家伙正在慷慨激昂地说着什么。

    “尼奥,我们正在聊‘维斯瓦河上的奇迹’呢。”

    “华沙之战?”

    “没错,正是华沙之战。”

    “尤里,那你找我干嘛呢?”

    “尼奥,他们一定要我这位美军前军官说些什么,可是我也就在报纸看过一些零星的报导,哪里能说得出什么呢?”

    1920年真是一个可悲的年头,既没有n也没有twitte,更没有局座这样的军事专家。普通人也就从报纸上读到前线记者的报导,除了战事结果和战役走势之外,真的也没有好说的了。

    “尤里,所以你就来找我了?”

    “尼奥,你不是说只要遇到这种事情,那么来找你不就对了吗?”

    哎呀,自己好像真的说过啊。不过……

    “尤里,你不是也想zhuangbility吧?”

    “尼奥,原来这叫做zhuangbility啊。是的,我看你zhuangbility很有意思,所以也想试试。”

    喔唷,原来这位骚年也有一颗骚动的心灵啊。我的小伙伴们果然都病的不轻,就跟我一样……

    “尤里,你这次zhuangbility真有必要吗?”

    “尼奥,你每次zhuangbility都有必要么?”

    “尤里,我说你不会是看上那边的小妞了吧?”

    “尼奥,我说你不会读取我的思想吗?”

    “好吧,尤里。算你欠我一次。”

    “好的,尼奥。算我欠你一次。”

    就在这时,只听那位小胡子大声地总结道:“所以说,‘维斯瓦河上的奇迹’是我们波兰人民反抗**主义的伟大胜利!”

    怪不得这位仁兄这么激动呢,原来真是一位波兰后裔啊。而且听这句话的意思,此君应该是第二国际的余孽,社会民主主义者。

    第二国际在一战之际分崩离析,就是因为各国的社民党违背了全体无产阶级“反战”的协议,采取民族主义的态度转过头去支持各国政府发动战争。

    要注意的是,第二国际并没有像第一国际那样正式宣布解散。只是在1914年暂时停止运动。而在今年,欧洲各国的社民党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第二国际死灰复燃成为了“社民党国际”。

    但是对于列宁这样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来说,第二国际已经死了。

    主持这场聚会的教授先生不动声色,还率先拍了几下巴掌以示鼓励。过了一会儿,他转过头来以鼓励的目光注视着“正义阁下”,温言细语地说道:“马林先生,你可是这里唯一的军事专家,还是上过一战战场的美国英雄。你可不能不发表意见啊?”

    “是啊,尤里。我也想听听你的高见呢。”一旁的未来红色资本家也附和道。

    尤里…马林沉着地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着他一边慢腾腾地点起了一支卷烟,一边在脑海中翻看袁大师给的资料。

    “尼奥,你给我的资料是真的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