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男一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反派男一号-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睿很珍惜的喝完了酒壶里的伏特加,还好,火辣辣的感觉还是一下子就让身体暖了过来,而就在这时,在远处的一辆二一九路公交车上下来了个农村妇女,身上穿的衣服大红大绿的,皮肤黝黑粗糙,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很是吃力的拎着编织袋,一步步的朝三人这边走来。

这下李睿有点不耐烦的在兜里又赶紧的摸出十五块钱,毕竟这样的打扮的,在哈尔滨大多是卖碟的,甚至还有抱着襁褓里的婴儿来出来卖碟的,而现在还是正经事要紧,不行的话,自己再破费十五块钱,然后打法了这个女人了事,谁想到遍地是女生的师大,竟然这么多卖这样碟片的,真是让人费解。

而女人拎着沉重的编织袋,到了三人的面前,重重的把编织袋放在三人面前,问道:“是来提货的吧?时间刚刚好,我走了……”

三人何止是大跌眼镜,差点眼眶子都掉出来,这个女人竟然是来送货的,真是让人难以想象,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看来对方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当然不能现在就打开编织袋,细数一下货,于是赶紧的山寨版的阿不来提一手就把编织袋扛在肩上,然后三人尽快的离开。

三人离开不久,李睿的手机就来了一条短信,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只看上面写着:“货已送到,枪管最近缺货,回去自己锯下来吧……”

搞的李睿也一头的雾水,不过现在也没法打开编织袋看看,就只好催促着二人赶紧的回家,并且把短信的事情和二人说了一下,看到二人的表情,李睿知道说了也白说,于是赶紧的赶回家,好在师大离自己住的柏林四季小区不远,这一片都叫大学城,拦下路边的一台港田摩托,三人赶紧的就回家了。

到家了以后,三人顾不得脱下身上的湿漉漉的衣裳,就赶紧的把编织袋打开,打开编织袋以后,里面是厚厚的一层刨花和锯末,然后就是掏出来十把驳壳枪,然后大家大眼瞪小眼的对视着。

李睿此时瞠目结舌的拿起一把驳壳枪,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到底是啥啊?估计这些枪的岁数比我都大!”

而刘建辉却像是发现了宝贝一样,翻开锯末,拿起一把仔细的把玩,边把玩边说道:“毛瑟军用手枪(MauserMilitary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也有盒子炮,也称驳壳枪。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而喘息了一下的刘建辉,更是狂热的滔滔不绝的继续说道:“在美国,因为握把的形状,一般称之为扫把柄(Broomhandle),也有由中文翻译而称之为盒子炮(BoxCannon)的。许多人称速射型为712型,并说这是毛瑟厂的型号,事实上这是德国GECO(GustaveGenschow)公司的目录号码,与毛瑟无关。许多人也称盒子炮为C96(Construktion96–96型),这是在欧洲常用的一个名称,原先专指的是短管的盒子炮,与Bolo一样,也即是有人所谓的警用型。所谓的Bolo,来自俄国的布尔什维克(Bolsheviks,苏联**及其党员的别称),因为3。9寸的盒子炮当时为其大量使用之故。”

李睿被刘建辉说的云山雾绕的,最后还是不解的问道:“那到底是谁发明的啊?整了这么多的称呼出来!”

刘建辉两眼放光的说道:“来源有三种,盒子炮在传说中,是毛瑟厂中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andJosefFeederle),利用工作闲暇聊设计出来的。为什么会有争议呢?但是该枪最后申请专利者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毛瑟,因此有人以此为毛瑟积极参与的明证。但是德国的专利法,允许公司作为代表申请人及专利拥有者,不像美国,必须由发明人具名,再将专利权转移。不过,盒子炮在美国申请专利者也是毛瑟本人。所以驳壳枪也叫毛瑟手枪。第二个原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驻扎毛瑟厂的美军指挥官,不知吃错了什么药,下令一把火把毛瑟厂的记录给烧了。从此,全世界的毛瑟步枪、毛瑟手枪,都没了出生证明,大家只有用猜的。烧毁的记录中也包括了研发日志等文件,因此盒子炮到底是谁发明的,至今仍有争议。盒子炮在毛瑟厂又称菲德勒手枪,是该三兄弟与其有极大关系的另一明证。德国驳壳枪在其大量生产的四十年历史中,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因此可以说原始设计几尽完美,没什么可改进了。分解一支驳壳枪基本不需要工具,只要有一颗驳壳枪的子弹就可以将枪分解,盒子炮是丑得可爱的标准典型,几乎是罗曼蒂克的。”

李睿此时相当配合刘建辉的滔滔不绝,老刘平时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此时却是这样的神采飞扬的说话,李睿自然也就配合的让老刘讲下去,毕竟老刘的话不说,压抑在心里的话,早晚会坐下病根的!

于是李睿很识大体的继续的问道:“那么咱们手里的家伙就是毛瑟原厂出产的了?”

刘建辉仔细的把玩了一下,然后说道:“未必,市面上的毛瑟手枪主要是四种来源,一。中国各兵工厂以机械辅助生产的:这一类的盒子炮材质及加工品质较好,虽然仍脱不了手工装配,零件不能互换等毛病,但整体而言,几乎可以与舶来品相较。已知的生产厂至少有:汉阳兵工厂、巩县兵工厂、大沽造船所、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重庆武器修理所、衡阳军械局等。二。修械所、厂、队生产:这一类盒子炮为随军修械队,在修枪之馀,也制造一些军械。如宋哲元的西北修械所、湘西荼陵修械所、八路军梁沟四所等。这一类的材质及品质差距极大,有的修械所设备好,材料供应好,则产品较佳。**在敌后的修械所,因为钢材来源断绝,多半是用铁道钢加工而成。三。私人游动修枪、造枪商贩:这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如走方郎中。史料中说到河北、河南、四川都很多。由一人到数人不等,为地方豪强大户、小股军队土匪修造枪枝,按客户的意思,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月,以手工打造。其品质依人而异,一般都烙印有原厂的一切印记,惟妙惟肖。当然,也有的印得不知所云,可能是没有原枪作样子,只是师傅教下来,以讹传讹。这类枪很多中看不中用,打几发是可以,打多了就会出问题。有许多的表面处理非常粗糙,一看就晓得是手工打造。许多此类枪贩在抗战时为**吸收,成为**兵工人员。四。舶来品:主要来源是德国和西班牙,经由上海、天津等地的洋行进口。”

李睿“哦!”了一声,然后刘建辉继续的说道:“驳壳枪刚研制成功时,半自动手枪刚刚起步,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军队使用半自动手枪作为制式武器。毛瑟深知,若要成功,必须要得到一个主要强权的军队合约,因此他将盒子炮命名为毛瑟军用手枪1896年式,希望能取得一个军方合约。不过事与愿违,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盒子炮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盒子炮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而盒子炮的生产也不生不死的拖了四十年,毛瑟厂估计大约生1896年,毛瑟兵工厂希望能为德**队生产驳壳枪。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驳壳枪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在这几十年里毛瑟厂估计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的驳壳枪。而其他国家仿造生产的数量则几倍于此。各**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该枪价格太高、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作为冲锋枪又不易控制枪口上跳、全自动射击前须将木制枪匣组合到枪身上作为枪托,以控制枪口上跳,操作复杂,携行较难。”

李睿此时一脸的迷茫,继续的问道:“那我们买来怎么用?拆掉了以后,然后锯掉枪管吗?”

刘建辉白了李睿一眼,继续的说道:“西方不亮东方亮,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相互征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驳壳枪作为手枪则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枪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在中国反帝反封建和反侵略斗争中人民武装也大量的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因此人民军队里也大量装备这种驳壳枪,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起义部队总指挥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驳壳枪。当年有不少中国枪手携带两把以上的驳壳枪,一只带木制枪套,另一只将准星磨平,插在腰带上,便于拔枪射击。例如,杨靖宇将军殉国时,身上携带了三把驳壳枪,一把9毫米长身管(长瞄匣子),一把9毫米标准身管(大号匣子),一把7。63毫米短身管(小号匣子)!最有意思的是,中国人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不仅解决了枪口上跳难题,而且将它转化为全自动速射的扫射优势--枪手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左手持枪时完全相反--这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神来之笔!”

李睿此时听到了刘建辉的话,才顿时转忧为喜,立刻问道:“那我们装上子弹,找个地方试试枪就完了,试完了好知道这枪咋样……”

刘建辉赶紧伸手止住了李睿的话,说道:“这个可千万不要乱去实验,毕竟这些枪都是真家伙,很少是仿制品,咱们人手两支,剩下的四支留着做配件,万一要是坏了的话,正好可以拆件看看,然后用现代工艺仿制,毕竟这些家伙都起码六七十年了,有的都可能是百年以前的东西,所以这些东西一定要小心谨慎的保养和使用,没看见这些枪虽然擦着厚厚的一层枪油,但是还是锈迹斑斑的吗?看来这两天咱们要高一点除锈剂什么的,再就是测量一下口径,咱们看看适配什么样的子弹,然后咱们就要想办法搞到弹壳和弹头了,至于火药,咱们就只能想办法自己配置了。”

李睿此时大为惊奇:“黑火药的配方在初中的教材上就有啊!咱们只要买回来原料自行配置就可以了啊!”

刘建辉沉吟了一下,说道:“黑火药?你认为你买到的原料都能保证没有被掺杂其他东西吗?尤其是木炭和硝石什么的!所以我的意思是,咱们想办法换一下配方,毕竟火药可以替代的东西很多,比如用化肥就可以做成的雷管,比如火棉的威力比黑火药要大上两到三倍,而以前我们也曾经尝试,在制作达姆弹的时候,用火棉和沙子作为填充物,毕竟火棉更加容易配制!”

火棉是一种白色的纤维状物质,物理性质与棉花基本相同;它的爆炸威力比黑火药大2~3倍,火棉可以用于军事,所以被称为“火棉”。不过,火棉的燃爆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甚至高于苦味酸。如果制成炮弹,那么在发射出炮筒之前就会爆炸,非常不安全。但是,用醇…醚混合溶剂处理并碾压成型后,其燃爆速度就能明显减慢,可以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或者固体火箭推进剂的成分。

=============================分隔线=============================

李睿大为惊愕的说道:“老刘你不要冲动,他们没收藏,没投票是不对的,但是你制作炸药去炸了他们就是你冲动了!冲动是魔鬼啊……”

第四十四集 军备竞赛

李睿隐隐的记得火棉的制作很简单,只要弄到硝酸和医用脱脂棉就可以,这些东西都不是很难搞,硝酸在化学用品商店就有得卖,而自己在外面花钱搞两个一体的大点的鱼缸子就可以作为容器,那样的鱼缸子好像一百块能弄来两个,而硝酸好办,只要弄到化学用品商店,少量的先来个一两升的,不会引起别人注意的,而要是一公升的硝酸,也不知道可以制作多少的火棉,起码能制作出几千发子弹了,而手里要是有几千发的子弹的话,相信现在自保是没什么问题的了。

而以后的弹药更是好搞,只要弄到化肥,有场地的话,就可以炒制成炸药,估计威力和普通的黑火药差不多,如果这样的话,又可以大量的制作弹药了,那样的话,弹药这方面就不缺了。

而武器这方面,有了这十把盒子炮,一人两把,最后余下四把作为拆卸换零件用的,这样来说,武器和弹药都不会太缺,而就算自己的枪坏了,也不会坏到枪管,正好余下的四把枪的枪管和望山可以拆卸下来,然后留着制作左轮手枪,不过暂时这方面不用着急。

而这时候刘建辉说话了,只看刘建辉放下了手里的家伙,然后说道:“弹壳这边,你们想想办法,至于弹头这边好搞,只要租下一个车库,然后去批发银饰的地方,上一点九二五的纯银,和大量的铅块就好,就说是制作银器,然后咱们再搞个高温的首饰炉,然后做几个子弹的模具,然后就可以制作弹头了,毕竟这玩意并不是什么高科技。”

李睿想想也是,毕竟在看老电影的时候,记得电影里的那些什么兵工厂什么的,比自己现在的条件可简陋的多,如果真的可以自己制作子弹的话,那么就没什么问题了。

而弹壳的问题也好解决,哈尔滨毕竟是一个旅游的城市,大量的俄罗斯的边贸的东西,尤其是俄罗斯套娃、望远镜、还有就是弹壳粘成的工艺品,毕竟那玩意本来就不贵,有的是在俄罗斯运过来的,而大多数是那些老的兵工厂关停并转以后,下岗的工人手里没钱,于是就把这些半成品的子弹拿出来稍作改动的制作成工艺品,换一顿温饱而已。

毕竟自从九八年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很多的大厂小厂的都被吞并,大量的技术工人流落街头,毕竟面对生存还是脸面的问题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还是选择生存的,于是要在外面弄到这些东西的不难,甚至比在美国这个枪支泛滥的国家还容易,虽然美国枪支泛滥,但是每个人的枪械都是合法登记的,尤其是通过弹道就能查到枪支的编号,从而追究责任人。而在自己手里的这十把家伙,都是最少六七十年以前的家伙了,查弹道?根本就查不出来。

想到了这里,于是三个人就开始坐下来商量子弹的解决问题,然后最后还是把问题交给了李睿处理,毕竟对于刘建辉和山寨版的阿不来提来说,哈尔滨还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尤其是城市根本就不是按照方向建设的,所以在哈尔滨很容易迷路,而现在来说,最需要的就是要有一台车代步,虽然现在买一台二手车没有多少钱,但是买车不难,要有人开车可就犯难了!毕竟现在大家没有一个人有合法的驾驶证。

最后还是刘建辉一咬牙一跺脚,说道:“让大个先去驾校学车,先考下一个驾驶证再说,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找那种全日制的,上午理论课,下午实践课,一个月左右就速成的,这样一个月以后咱们就买车,现在没车开,大家先克服一段时间……”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午李睿就带着山寨版的阿不来提去太阳岛驾校报名了,这事就押后不说了,咱们现在再说况天佑,终于在蹲守了多天以后,得到了一张西风首长亲笔写的*(介绍信),要求检察院和法院予以配合。

况天佑几乎是跑断腿,磨破嘴,在检察院和法院之间跑了不知道多少趟,最终才拿到了给老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