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国-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四散逃跑的兵士,太史慈并没有分散兵士追赶,而是率领大军扑向张燕,因为太史慈知道,只要是诛杀了张燕那些落网的小鱼儿就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见到官军舍弃别人,只追赶自己,且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之时,张燕与身边十几名兵士停住脚步,呼出几口粗气,并未再往前奔跑。此处距离太行山林足有五里路,在自己跑到山林之前,官军骑兵只怕早就抓到了自己。届时手下兵士虚弱无力,与其被官军不费力气的斩杀,不如留点力气与官军拼个鱼死网破。

    张燕拔出手中宝剑,不退反进向着太史慈冲杀过去,张燕手下的十几名亲卫紧跟在张燕身后,口中叫喊着向着官军冲杀过去。

    太史慈见到张燕这十几个人反向自己冲杀过来,赞了一声:“困兽之斗,勇气可嘉。”但是他弯弓搭箭的速度却是不慢,箭支划过一道黑色的弧线,击中了张燕的胸膛。

    张燕这个乱世枭雄,在此乱世还未来得及绽放光芒,就倒在了地上。手下的十几名亲卫在上千精骑的冲击下,只一个照面就无一人站立。

    太史慈跳下马来,挥剑将张燕的首级斩了下来,目光深沉的盯着逃往远方的黑山残余,将首级交到一名百夫长手中:“你回营报捷,我去追赶剩余黑山军。”太史慈翻身上马率兵向着四散逃离的黑山军追赶过去,张燕一死,黑山军群龙无首,除却几百名见机快投降官军的车的黑山军外,其余慌忙逃窜的黑山军均被太史慈精骑射杀。

    百人长手举张燕首级与手下兵士大声叫喊着回到营地,看到张燕首级,官军脸上露出振奋的笑容,贼帅已被太史慈诛杀,此战官军大获全胜。

    昨夜一战,赵逸所部剿灭黑山军两万余人,俘获九万多人。赵逸改编其中精锐兵士约有五千人,剩余八万多人则是被赵逸遣送回乡。

    杨秀一脸喜色的来到军帐,称赞了赵逸几句,无非就是将军真乃天人也,杨秀拍马不及之类的马屁。

    赵逸对都尉杨秀很是了解,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将书写战功的毛笔缓缓放下,并未因杨秀夸奖而高兴,直接询问一声:“都尉过奖了,连日行军打仗,都尉与手下兵士均劳累不堪,怎么不在帐内好好休息?”

    对身为都尉的杨秀,刘备兄弟三人很是看不起,打仗时候见不到人,上奏战功的时候,却跑了进来。见到杨秀那献媚的脸色,刘备就能猜到杨秀来此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让赵逸将功劳写在他的名下,保证自己的飞黄腾达罢了。

    刘备也是一懂得察言观色之人,没等赵逸下逐客令,拱手告辞。

    见刘备这个外人离开,杨秀再无顾忌,直接说明了自己的目的,与刘备猜想的一样,杨秀正是为了功劳之事而来。

    此事就算是杨秀不说,赵逸也会帮杨秀写上几个,此时朝内十常侍执政,若是随军的杨秀没有一点功劳,赵忠岂不是会怪罪赵逸。

    “都尉放心,此事我已经安排妥当。”赵逸笑着展开功劳簿,指点了几个地方,上面记述的正是杨秀立下的功劳。

    杨秀眉开眼笑:“还是大人想的周到。”见到赵逸早有安排,杨秀满脸笑容的离开军帐。

    赵逸将功劳簿整理好,命令兵士快马将此捷报奏明朝廷,赵逸不日将回朝献捷,赵逸将手下多半兵士遣送回去,只带了两万官军精锐,往洛阳方向走去。

    赵逸的奏报先赵逸大军来到洛阳城中,兵士沿途大声叫喊:“黑山大捷,幽州赵逸将军尽歼敌军!黑山贼众土崩瓦解!”

    这消息在百姓中引起了极大的震荡,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暗自叹息一声,有赵逸在,想覆灭朝廷真是难上加难。

    早朝的汉灵帝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激动的站起来,仰天长笑三声,口中说了三个“好!”字,“伯来近日连立两个大功,朕要好好赏赐。”驱除瘟疫稳定民心,剿灭黑山军诛灭反贼。这两件事情充分的说明赵逸是一文武全才。才能卓著较之皇甫嵩、朱儁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听闻赵逸在不到半年时间就将涿郡治理的井井有条,又诛灭了黑山军反贼。此刻时局动荡,朝廷若是多几个赵逸这样的人,那真是社稷之福。

    张让与何进脸上均露出喜色,从黑山军一事,他们再次看到了赵逸的能力,更加想将赵逸收为己用。

    汉灵帝想让赵逸入朝为官,安排的官职,竟然还在赵允之上。

    此时一人走出拱手说道:“圣上,如赵将军此等人才,入朝为官实在可惜,西凉叛乱尚未平定,不若让赵将军率领得胜之师讨之。必定能攻克西凉叛军,届时再行封赏不迟。”

    汉灵帝深思了一下,凉州的北宫伯玉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朝廷先后派遣了多路大军,都未能攻克。派赵逸前往是一个好计策,凭借着赵逸的智谋,或可剿灭西凉叛军。

    未等灵帝开口,张让躬身说道:“皇上,幽州局势不比凉州简单,且近日朝廷接到朱儁将军奏报,北宫伯玉经过与官军接连交战,已经元气大伤,不日或可平定。不若将赵逸将军安排在幽州,应对北方的鲜卑、南匈奴、高句丽与夫余等游牧各部。”

    就连与张让政见不合的何进,都点了点头:“张常侍言之有理,幽州形势复杂,确实需要一能力卓绝之人治理,经过黄巾军与黑山军事件,赵将军在幽州、冀州名望极大,确实是不二人选。”

    两人想法难得一致,张让与何进共同举荐赵逸为幽州牧。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封疆大吏。

    皇室宗亲刘焉,则是被调到了益州,那里百废待兴,正需要一老成持重的州牧前去治理,身为皇室宗亲的刘焉自然是第一人选。

    汉灵帝略微思索答应了下来,此事要等赵逸班师回朝再正式宣布。

    赵允却不想让赵逸做这个幽州牧,走出劝谏灵帝收回成命,说赵逸年纪尚轻,恐怕难当大任。

    汉灵帝却摆了摆手:“从处理这几次事件,赵逸能力有目共睹,他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大才,幽州交到赵逸手中,朕十分放心。赵卿无需多言,朕主意已定。”

    皇帝决定如此,赵允只得躬身谢过圣上。

    三朝后百官纷纷恭喜赵允,就连何进与张让对赵允都颇为热情,赵允礼貌的应答,看着眼前这热络的官员,赵允心中有些忐忑,几乎可以联想到赵逸回京带来的震荡。

第一百五十章 幽州牧() 
此事已成定局,赵允无力更改,赵逸此时官职比他还高,按照常理来说儿子成就高于自己,做父亲的应该感觉欣慰与骄傲,但赵允非但高兴不起来,还隐隐担忧。

    刚才在朝堂上,张让每说一个游牧部族名称,赵允浑身的冰寒就多一分,幽州形势他早有所闻,却没有想到会乱成这个样子。赵逸虽然智谋过人,但还是一个未满二十岁的少年。能应那错综复杂的部族关系么?

    想到这里赵允就感觉头疼,谢绝了一些大臣的宴请,想回家清净一下,想想治理幽州的办法。这烫手的山芋既然被扔到了赵逸手中,赵允只能帮着赵逸吹的凉些。转入胡同就看到妻子陈氏翘首以待,见到赵允后含笑的走动过来,未等赵允询问她为何在此,陈氏先问道:“夫君,妾身听闻伯来已经剿灭了黑山军,朝廷以何物赏赐伯来?”

    陈氏刚才去买胭脂水粉的时候,听闻城内百姓纷纷谈论着黑山军之事,尤其是听到百姓夸奖赵逸,陈氏真是喜在心里,比夸奖自己还高兴。故而急匆匆的回到家中,等待着赵允下朝。

    见到妻子这兴奋的样子,赵允苦笑了一下:“众目睽睽之下大声喧哗成何体统,有何事回府细说。”

    陈氏风情万种的横了赵允一眼,不过还是乖乖的跟随赵允回到府内。

    得知赵逸已经是执掌一方的封疆大吏,陈氏高兴的在厅堂内来回走动,口中一直说着:“我早就说过逸儿不是顽劣之徒,现在终于找到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呵呵。”

    赵允叹了一口气:“这分明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有何高兴的。”见到陈氏这兴奋的样子,赵允将心中的怨气说了出来。

    陈氏脚步一顿询问赵允:“难道这官职有不妥之处?”

    赵允张了张嘴刚想把幽州弊端说出,但是联想到妻子得知赵逸任荡寇将军负责平定黑山叛乱消息时那担心的神情,将到嘴边的话重新咽了下去。眼睛转动一下说道:“并非官职有不妥之处而是朝廷,逸儿表现的颇为优秀,已经引起了何进与张让等人的拉拢之心。回城献捷,必会对逸儿加以笼络,我是怕逸儿把持不住,一失足成千古恨。”除却幽州形势,这件事也颇为棘手。不过好在赵逸在城内呆不了几天就要到幽州走马上任,略微应付一下即可,想到这里赵允心稍微定了定。

    宽慰陈氏两句不要担心,待到赵逸回城他会交代赵逸两句,让赵逸知道分寸。

    洛阳城门到十里亭,短短十里路程却聚集了十余万百姓形形色色的百姓、士族都想看看连克黄巾、黑山两大叛军的铁血雄狮,想看看名动天下,为无数人称道的赵逸到底是何模样。

    朝中文武百官均站立于城门上,凝望远方出现的一抹黑线,大地在这一刻有节奏的颤抖起来,连带着城门军民的心也激动起来。

    朱儁、皇甫嵩与卢植这东汉皇朝的三位名将,已经被赵逸这年轻将领替代,他凭借着过人的智谋与能力,诛灭黄巾、黑山这两股势力最大的叛军,稳定了民心,也稳定了朝廷。可谓居功至伟,城门上百官不由一阵感慨,他们也见过赵逸,昔日那个纨绔子弟竟然成为了人人敬仰的英雄。

    远处那抹黑线快速推进,逐渐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黑色浪潮,远远的已经能看清先头部队那迎风招展的旌旗。军队越来越近,兵士未到,那狂莽血腥气势便迎面扑来,让百姓心中感慨惊颤。

    一身紫色帅袍的赵逸,表情淡然的看着城门外的百姓,心说皇帝老儿搞的阵仗倒是不小。

    赵逸率领所部兵士行走到城门处,翻身下马向朝廷奏捷,大将军何进亲自将赵逸搀起,激动的抓住赵逸的手:“伯来辛苦了,将兵士安顿在城外,随我进城吧。”

    两万兵士已经超过了洛阳城的守军,且骁勇强悍,若是在城内搞出事情如何收场。何进与张让是第一次见到赵逸所部兵士,这精锐兵士让二人十分看重。有此等精锐兵士,日后行事成功率必定大大增加。

    看着赵逸那逐渐没入城门的身影,何进目光闪动,这种人才要好好招揽,赵逸成为幽州牧,何进与张让功劳各半,赵逸此时处于中立位置,让何进是又恨又爱,不舍得放过赵逸这个人才。

    朝堂上汉灵帝夸赞了赵逸两句,并且当众宣布赵逸为幽州牧。其余有功劳者也按功劳封赏。在赵忠的运作下,杨秀被封为代郡郡守,而朝内没有依仗的刘备则是仅仅得到一个下密县令。

    “幽州政事繁忙,赵卿可在洛阳逗留三日,三日后朕亲自为卿家践行。”瘟疫安定,黑山军被赵逸诛杀,汉灵帝脸上满是喜色。笑呵呵的交代两句,挥手让百官退下。

    何进快步来到赵逸跟前,看到赵允也走了过来,知趣的说道:“伯来久未归家,今日正可与家人相聚,本官就不打扰了,择日再请伯来过府饮宴。”说着何进对赵允略微拱手含笑离开了这里,他要回去与众人商量,如何拉拢赵逸,此时赵逸已经贵为幽州牧,除却朝中的三公,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权力赵逸是有了,不知赵逸面对财力与美色能否把持。

    面对赵允,赵逸可不敢放肆,恭恭敬敬的行礼:“许久未见,父亲可安好?”

    赵允点点头,双手负于背后:“回家再说。”

    看着赵逸身后的典韦与慕容复以及紧跟在后面的百名亲卫,赵允苦笑一声,自己这个儿子还真是威风八面。

    太史慈诸将与赵逸带入城内的五百亲卫,均被赵逸安排在了赵家。看着一身彪悍之色的太史慈,赵允咽了口唾沫,心说此人与逸儿年纪相若,怎会有如此浓郁的煞气。

    先前还吵嚷着要见赵逸的陈氏,此时也不见了踪影,让赵允有些奇怪,他还以为陈氏会如同上次那样在门口翘首以待呢。

    院落内人影涌动,赵逸带来的五百亲卫,如同在涿郡一样在这院落内巡逻,原本清净的院落,此时变得噪杂无比。

    只听到“吱呀”一声,陈氏卧室的门打开,陈氏从中拉出一个容貌极美的姑娘,秀发成髻一支金簪斜插其上,乌黑秀发披散在肩膀上,身上是绣着云雾白凤的淡蓝色比甲。外面则是一件乳白色的长裙,行走之间裙摆轻摇,美轮美奂。

    这姑娘是谁?赵允惊讶了一下,前日他虽然听妻子提过一句要给赵逸说门亲事。若不是因为赵逸以前名声不好,陈氏此时早就是几个孩子的奶奶了。现在赵逸是朝廷功臣,且身兼幽州牧,也算正了名声,陈氏着急也是应当。

    赵允却没有想到陈氏的动作这么快,自己去城门接待赵逸加之回宫奏捷,不过短短两个时辰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陈氏就将人家姑娘带回家了,急也不用急成这个样子吧。

    陈氏打量着眼前的佳人,颇有些看儿媳妇的神情,越看心里越是喜欢。暗说儿子艳福不浅,将一身甲胄随手扔在地上:“原本是个女孩子,岂能穿这种男儿甲胄。看看穿上女儿装多么漂亮。”

    文秦对汉人装束很不习惯,若非眼前这妇人是赵逸母亲,早在刚才陈氏拉着她进入屋内换女装的时候,她就已经把陈氏推到一边了。汉服束缚感比军服要厉害多了,让文秦行走颇为不习惯,瞥眼看到赵逸正盯着自己,文秦脸色一红,颇有些局促的扭动着身体,感觉很别扭。咕哝着问了一句:“真的漂亮么?”

    看惯了文秦一身戎装的样子,猛然见到这古典装扮,还真让赵逸有惊艳的感觉,笑呵呵的说道:“是挺漂亮的。”

    陈氏说千句万句,不如赵逸说这一句,文秦脖颈都染上了一层红霞,但是嘴角却是有一丝压抑不住的微笑。

    作为过来人的陈氏看到文秦此等脸色,心中很是欣喜,原来儿子比自己想的要长远,早早的就物色了这一绝色美女。瞥眼看到含笑的赵逸,轻哼一声:“逸儿,为何让文秦姑娘身着男儿甲胄?”

    “一女孩在军内行走颇为不变,故而只能让她改穿男装了。”赵逸随口解释一下。

    汉家服饰文秦从未穿过,迈动脚步之间,经常猜到裙摆有好几次差点跌倒,看着众人那奇怪的目光,文秦羞的满脸红霞。身为乌桓部落,又统率部落骑兵多年的文秦,哪里有汉家姑娘的规矩。

    陈氏热情的挽着文秦胳膊,热络的与文秦说着话,主要是询问文秦的家中情况,让赵逸苦笑了一下。

    家宴席间,陈氏坐在文秦身边,给文秦夹菜的同时,询问着文秦与赵逸之间是如何相识的等等事情,那连珠炮似的问题,让赵逸都感觉无力招架,更不用说词锋远弱于赵逸的文秦了。

    文秦只是矜持的吃着饭,听到陈氏问话,小心的回答一两句,生怕说错什么话引起陈氏的反感。

    赵逸狂扒了几口饭,逃跑似的离开了这里,赵允随即走出,叫住了赵逸:“逸儿,随我到书房。”经过这几天的苦思冥想,赵允好不容易想到治理幽州的办法,想与赵逸商量一下。

    谁知赵逸二人刚刚行走两步,把门的兵士进来报告:“将军,宫内黄门李亮,请您到宫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