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国-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日奏捷的时候赵逸就在旁边,皇甫嵩与朱儁所奏军功与事实相符,并未抹杀刘备等人的功绩,但是确定官职,就不是皇甫嵩与朱儁能说了算得了。

    或许是十常侍将刘备应封赏的官职给了自己的亲族也不是没有可能,赵逸刚刚想给皇甫嵩与朱儁辩解一番,这时张飞却随即又说出一句:“你赵逸会不会也如此做事?”

    这话一说出口赵逸与刘备都愣了一下,就听到尖锐的破空声响起,一支羽箭钻入了张飞的发髻,太史慈放下长弓哼了一声:“那些败类也配与我家将军相比,你这黑厮若再口无遮拦,下一箭必让你横尸当场!”

    张飞拽下发髻的羽箭刚想发作,却被刘备一把拉住:“伯来兄乃正人君子,你怎可说出此等恶言!”

    赵逸却没有在意反而笑着温言抚慰:“翼德乃率性之人,所言也是为了玄德兄着想。”说着赵逸将当日在洛阳奏功之事详细的告诉了刘备,叹了一口气:“玄德兄应该明白此时朝廷局势,我可以上奏请功,但是却无法保证玄德官职大小。”若是论功行赏,刘备所立功劳并不比曹操、孙坚少,但是可惜的是,如今这个朝廷并不公平。

    刘备也知道此时朝廷情况,但是对刘备来说,这确实是升官的机会。赵允虽在朝廷任尚书右仆射,赵逸获得如今官职,却并非赵允朝廷运作之功,皆因赵逸在剿灭黄巾起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何进与十常侍看重,这才有今日成就。

    既然黄巾起义能够造就赵逸,为何剿灭黑山军不能成就自己呢?这也是刘备坚持投入赵逸军中的原因。

    听到赵逸的话,刘备并没有推辞,还是坚持留在军营,说什么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国家安定。

    若赵逸并不知道刘备用意,恐怕真的会被刘备的真诚打动。

    席间刘备就说了一句话:“大人,我们何时出兵?”

第一百四十一章 常山郡() 
刘备是个有极大野心的人,值此乱世想靠战场搏杀积功至封疆大吏。如今正是大好时机,刘备立功心切自然想快点出兵。

    “玄德兄不要着急,黑山军足有十多万人,有你建功立业的机会,只是此时我们手中兵力不足,还不到与黑山军交战的时候。”赵逸劝住了刘备,与黑山军这种新兴的反贼打斗,首在剿其心,其次才是剿其兵。

    赵逸手中足有三万兵士,其中还有一万精骑,且部下骁勇善战,在刘备看来如此精锐,就算是与七八万黑山军正面冲杀也有胜算,真不知道赵逸心中再想些什么。不过既然赵逸已经有了主意,刘备兄弟三人只能沉吟不语,他们兄弟三人此时手中既无兵又无饷,自然不敢高声说话,更别说质问赵逸的决定了。

    见到刘备沉吟不语,赵逸并未询问,因为此时做法才是最好的办法,在蒲阴县休整一天,第二天赵逸带领三万兵士走向常山郡。

    有了赵逸秘方相助,疫情得到了很大的控制,冀州疫区百姓身体正在逐渐恢复,瘟疫被快速的控制住,利用这件事煽动百姓造反的黑山军声势大减,赵逸在蒲阴县给冀州发了一个告示,只要黑山军兵士放下屠刀,赵逸对其过往既往不咎,若是仍旧不思悔改。那么白饶所部就是他们的下场!

    这个文书以极快的速度传遍冀州,而在此期间赵逸已经带领大军到了常山郡,郡守李望是赵逸的老熟人了。

    前一次见赵逸手下兵士只有六千,赵逸也不过是一个县令,没有想到再次得见,赵逸已经是如今身份,真可谓时势造英雄。

    “得知将军前来,本官不胜欣喜,以于府衙设下酒宴,请将军与诸位进府饮宴吧。”李望将赵逸所部迎入城内,眼睛在这些兵士的身上掠过,看到文秦的时候愣了一下,心说这军中怎么会有女人?不过李望很知趣的没有询问什么,将大军带到大营安置。

    刘备三兄弟见到军营内的文秦时也十分诧异,他们知道赵逸军纪严明,不允许有女人在军营,为何明知故犯?

    看到文秦与赵逸关系非同一般,刘备也就释然了。还以为文秦是赵逸的侍妾,但是行进途中,看到文秦曾连续三箭射下三只飞鸟,不光刘备就连张飞对文秦都有了改观,这女子的射术比太史慈差不了多少。

    将大军安置好,李望与赵逸并骑回到府衙的时候,问了问赵逸昔日与黄巾军交战的具体情况,赵逸口才不错,李望听得热血沸腾好似身临其境。

    “将军前些时候托在下打听的一人……”李望还没有说完,就被赵逸打断了急切的询问了李望一声:“将军可曾查到?”若是能得到赵云,赵逸简直如虎添翼。

    李望苦笑了一声:“本官动用了全部郡县人手,终于在真定县,找到了大人所说的赵云。”

    “既然找到了为何不遣来见我?”赵逸眉头一皱,难道李望已经把赵云举荐给了公孙瓒?

    李望脸上苦涩更重:“人是找到了,可是赵云此时不过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并无丝毫过人之处。”将这等不知世事的少年举荐给赵逸或者公孙瓒岂不是让同僚耻笑,十一二岁能做什么?恐怕只能做个书童。

    赵逸愣了愣,赵云此时不过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让赵逸叹了一口气,看来这赵云还要等几年。“请大人带我到真定县一行。”

    “真定县?”李望有些诧异,赵逸这是去看赵云,李望真是想不明白赵云究竟有何能耐,竟然让赵逸如此牵肠挂肚,疑惑之后李望吩咐手下兵士带赵逸到真定县一行,身为郡守的李望因为政事繁忙,并未随赵逸前往。

    刘备也觉得赵逸行为奇怪,对赵云这个名字暗暗上心,将关羽、张飞留在常山郡,自己也随赵逸前往真定。

    赵逸将太史慈留在常山郡,乔装改扮亲率二百亲卫前往真定县。

    真定县距离常山郡很近,不过五十里,赵逸等人没用两个时辰就到了真定县,在郡府差役的协助下,县令将赵云的住址说出,同时派遣兵士将赵逸送到赵云居住村落。

    赵逸一行人行走在旷野上,略微眺望就能看到那蜿蜒连绵的太行山脉,文秦心中奇怪询问赵逸:“赵逸,你为何对那名叫赵云的少年念念不忘?”行走一路据文秦观察,赵逸对真定县的道路村庄可谓一无所知,他根本没有来过真定县,怎么会知道县内有一个名叫赵云的人?

    别说文秦,就连刘备也十分奇怪,此时听到文秦说出了自己心中问题,竖着耳朵仔细聆听赵逸的回答。

    “听人说起的。”赵逸含糊回答了一声,这句可谓漏洞百出,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连常山郡守李望都未听说过,赵逸有从何得知。

    像文秦如此聪明的女人,知道如何进退,既然赵逸有难言之隐,文秦并没有深入询问让赵逸不知如何作答。

    乡间小道蜿蜒曲折,村落房屋远远看去好似一个个土包,府内差役一般不会到这地方办差。赵逸让慕容复在村外留守,自己与刘备、文秦,典韦连同这差役一共五人进入了村落。

    外人进入打破了这乡村的宁静,淳朴的村民个个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赵逸等人,穿过几个胡同,差役指着一院落说:“大人,赵云就在这里。”说着差役就打算敲门,却被赵逸阻止,低矮的院墙根本挡不住赵逸的视线,里面的情况一览无遗,很典型的农家小院。

    一个身着粗布衣服的少年郎正在院落内劈柴,这少年剑眉星目相貌不凡,但是距离那威震三国的常胜将军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赵逸眼睛转动两下伸手敲了敲门,赵云立刻扔下斧头过来开门,见到赵逸几个陌生的大人,赵云脸上却没有丝毫惧色,询问一声:“你们找谁?”

    “哦人,想到你家讨碗水喝,不知是否方便?”赵逸眼睛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小赵云,笑眯眯的说道。

    小赵云闪身让赵逸等人进来,招呼赵逸等人坐下,自己则是进入屋中拿出瓷碗,从院落内的水缸内给赵逸等人舀水。并未再理会赵逸自顾自的劈柴去了。

    赵逸刚想找个由头和小赵云说说话,此时屋内传来一阵咳嗽声,小赵云扔下斧头慌忙跑进了屋内。赵逸盯着黑洞洞的厅堂门口,轻抿一口井水,将瓷碗小心的放在地上。

    见到小赵云进入房间,文秦小声的在赵逸耳边说道:“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孩,没有看出什么不同之处啊。”她刚才一直在注意着小赵云的言行举止,并没有看出有何不同。

    刘备赞同的点点头,除了相貌英俊一点,刘备也没有看出什么不同。如今时局动荡,需要的良臣与猛将,并非这种相貌英俊的少年。

    赵逸笑而不语,整个东汉皇朝除了我之外,恐怕再也无人能看到赵云这小小身躯内隐藏的巨大潜力。自界桥大战出道,由此开启了单枪匹马的一生,第一战就与文丑战了个旗鼓相当,长坂坡单骑救主更是将赵云传为神仙人物。这等虎将自然是要收归己用。

    小赵云走出门口的时候脸色有些难看,手拿瓷碗快步向着外面走出,瞥眼看到赵逸慢慢将瓷碗放到旁边:“你们怎么还在此处?”语气颇为不悦。

    赵逸并没有生气反而笑呵呵的说道:“小友家中是否有病人?在下略通医术,或可救治。”

    与赵逸预料中的恳求搭救不同,这话好像刺激到了小赵云,使得他神色大变,往外推搡着赵逸:“走,你们走,我们家没有病人!”

    赵逸不轻易给人看病,这孩子竟然如此失礼,让典韦很是恼怒,刚想出手教训小赵云,却被赵逸拦住,“我们走。”再次奇怪的打量了小赵云两眼,带着典韦等人离开了这里。

    “将军,为何不让末将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黄毛小子。”典韦哼了一声,小赵云刚才举动颇为无礼,让典韦很是气愤。

    “欺负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算什么本事。”赵逸含笑说道,将典韦几人拉到了暗处紧盯着赵云院落的动静。

    没有半刻钟就看到小赵云手拿瓷碗从院落中跑出,来到村中心的水井旁打了一碗水,小心翼翼的端了回去。这奇怪的举动让赵逸一时之间也看不明白。

    赵云距离赵逸心中的无双战将相距甚远,赵云此时还需要成长,赵逸不敢强行将赵云带走,怕的就是错过赵云的机缘,若是那样可真是害人害己。

    慕容复见到赵逸等人神色不对劲的从村落内走出来,走过去询问了典韦一声发生了何事,典韦瓮声瓮气的将刚才情况说了一遍。

    “将军不要生气,赵云不过是一个少年。”慕容复说了一声。

    赵逸并不在乎赵允冲撞了自己,是见到了绝世名将,奈何那名将此时还是个渣渣,叹息一声:“缘分未到啊。”扭头吩咐几个兵士:“你们几个留在村落内密切注意赵云动向,若是他家中有困难就帮一帮。”

    那几名兵士刚刚应命下去,赵逸就听到一阵喧闹声夹杂着惊叫声传来,赵逸眉头一皱微微扭头,就看到自太行山方向杀过来一队人马,瞅见这些人的装束,赵逸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黑山军!”

第一百四十二章 垂暮老者() 
奔袭而来的黑山军打破了这乡村的宁静,来不及收拾财物的百姓只能够带着孩子、老人快速离开这里,村中的热血青年见到这上千黑山军,怎敢升起反抗之心,只能惊慌的四处逃窜。

    有些人反应不及被黑山军堵在了村内,阵阵惊叫声传来,黑山军进入村落抢掠财物,与村民争持不下,随手一刀将百姓砍倒在地,轻啐一声抓过百姓抱在怀中的小袋粮食扬长而去。

    赵逸紧握手中宝剑,刚刚想率部冲杀过去,却被慕容复阻挡:“将军,黑山军足有千人之众,我部二百兵士恐怕难以与之抗衡。”

    “慕容将军言之有理,目前伯来安危才是最重要的。”刘备也劝诫了赵逸一声,黑山军声势极大,自己这边却只有二百人,如何能与之相抗。此刻护送赵逸安全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才至关重要。

    慕容复与典韦也都是血性之人,若无赵逸在场,就算是手中只有一百兵士也会冲杀下去与黑山军拼个鱼死网破,为百姓的撤离赢得时间。但是此刻赵逸在这里,慕容复与典韦就有些投鼠忌器了。若是赵逸有何闪失,又有谁能够统领军队?

    赵逸将众人的脸色看在眼中,拔出了手中长剑:“若今天本官逃走,日后还有何面目见真定百姓。”

    “将军身系冀州安危,岂能轻易犯险!”慕容复劝了赵逸一声。

    “将军休要多言,随我冲杀下去,诛杀这些祸国殃民的黑山军。”赵逸目光愈加冷峻,赵逸并非不分轻重之人,之所以如此行事一是看不惯这黑山军嚣张的作风,再者就是关心小赵云的安危。赵逸看重的种子将领,岂能死在这些黑山军手中。

    慕容复与典韦两人虽然觉得赵逸的举动十分轻率,但是却十分钦佩,作为统领数万兵马的大将,竟然还有这等爱民之心,让典韦与慕容复十分敬佩。纷纷感觉能为一代雄主略尽绵薄是他们的福气。

    刘备虽然对赵逸做法很是敬佩,但却不认同。赵逸智谋过人且用兵如神,为何堪不破这取舍之道。不过赵逸既然已经有了决定,作为帐下大将的刘备自然没有反驳的权力,静等着赵逸下命令。

    赵逸指点着乡间胡同:“慕容将军,我们兵分两路,你们由这条胡同冲杀过去。”简单的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项,赵逸大手一挥,带着手下兵士冲杀进去。

    这二百兵士如两条长龙钻入胡同,仗着马快刀利,挥舞之间收割着黑山军的性命,黑山军没有与精锐骑兵交战的经验,所部首领也没有高顺那等谋略,交手一刻钟黑山军就伤亡惨重。

    刚才嚣张的黑山军此时却被赵逸所部官军撵着跑,但人怎会有骑兵快,迈动脚步之间就被骑兵赶上一刀结果了生命。

    赵逸则是带着典韦与文秦径直冲向小赵云的院落,与这些黑山军交手,典韦手中双铁戟快速挥舞,化作道道黑影,黑山军与之接触随即倒地。地上横七竖八的倒了不少的尸身上,强横的走入小赵云所在院落。

    跨马快速行进的赵逸就看到赵云院落内围了不少人,打斗声接连不断的传来。难道是赵云挡住了这些黑山军?想到这里赵逸很是激动,驱马快步行进,远远看去只见赵逸院落内有一发须皆白的年逾古稀的老爷子。

    这老爷子双目散发着湛湛精光,手中银枪以极为刁钻的角度频频刺出,黑山军胸口喷涌的鲜血洒落在老爷子那身白色的长袍上,如同雪地梅花。

    典韦冲杀过去,手中铁戟左右挥舞砍倒了几名黑山军,典韦身后的官军随着典韦撕开的缺口冲杀进入,黑山军倒下去大半。

    场中老者赞赏的看着挥舞铁戟砍杀敌人的典韦,轻抚胡须微微点头,对典韦的武艺很是满意。院落内的黑山军被典韦等人诛杀后,转身向着逃窜的黑山军冲杀过去。

    赵逸则是留在了这里,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老爷子,老爷子发须皆白,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沧桑,干枯的皮肤说明老爷子韶华不再,赵逸只能从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联想老爷子年轻时候的英明神武。

    老爷子手中银枪斜插入地,对赵逸略微拱手,算是谢过了赵逸的救命之恩,之后并未再理睬赵逸,而是唤屋内的赵云出来。

    赵逸并没有因为老爷子的无礼而责怪他,仍然含笑打量着老爷子,眼睛瞥了一下地上的尸身,三十多名黑山军俱是死在老爷子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