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令太史慈将乌桓人送入大营,命令军中大夫为军中受伤兵士疗伤,自己则是回到府衙,想着处理营内乌桓人的做法与自己所部日后的发展方向。
经过与乌桓交战,赵逸感触颇多,深切明白建立一支精骑队伍的必要性。在府内没有待多长时间,就驱马来到了军营。
此时太史慈、高顺两人刚将那一千乌桓人分配好,正想让各位十人长带回训练管教,见到赵逸来到这里,纷纷过来躬身行礼。
赵逸看着眼前这些乌桓人,询问太史慈:“子义,想如何处置这些降兵?”
太史慈几乎没有思索:“将乌桓人并入军中各部。”与汉军对付乌桓人的办法一样,将乌桓人分散在这些兵士中。只要乌桓人无法聚而众,就不会发生太大变乱。
太史慈与高顺对视一眼,犹豫一下:“大人,有一言末将两人不知当不当说。”
“请讲。”赵逸并没有遏制将领言论,有时他们能说出更好的见解。
“大人当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末将二人想秘密诛杀这些乌桓人。”太史慈说出心中观点,与其命令兵士分散监督这个隐患,不如将这个祸根诛除。
赵逸眉头微微一挑,也没有恼怒,而是坦言道:“我起初也有此等想法,不过被我否定了。与其诛杀,不如为我所用。”
高顺苦笑一声:“乌桓兵士弓马强横,若能为大人所用自然最好,但恐怕他们桀骜难驯,不归教化。”
“两位将军放心,我自有办法。”赵逸却好像很有信心,瞅见高顺与太史慈依旧忧愁的脸色,“乌桓兵士与张角亲卫相比如何?”
张角兄弟三人俱因赵逸丧命,其亲卫依附赵逸,高顺与朱儁等人都劝过赵逸将那些亲卫诛杀。但赵逸非但没有将那些亲卫诛杀,还编入了被高顺等人称为禁卫军的怯薛军。此时已经成为赵逸手中中坚力量。
乌桓人也并非俱是冷血嗜杀之辈,赵逸相信只要自己真心对待他们,他们必定会对自己死心塌地。
太史慈与高顺知道赵逸已经决定此事:“大人既然已经决定,末将自然没有异议。”
赵逸点点头,并未让太史慈将乌桓人并入涿郡兵士中,而是命令太史慈从骑兵内挑选出一千兵士,两军并成一股,组成一支骑兵,交由太史慈指挥。
瞅着苦笑的太史慈,赵逸笑道:“子义不必担心,训练事宜我会制定。”
太史慈等人躬身应命。
交代太史慈、高顺几件事情,赵逸返回府衙的途中,正巧碰到前来寻找自己的秦重:“大人,上谷郡都尉高志前来拜访。”
“上谷郡?这支乌桓骑兵就是穿过上谷郡过来的吧?”赵逸勒住马匹,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枉我赵逸这么信任你上谷郡,对北方并未派遣兵士,你们却将乌桓人放了进来。
看赵逸脸色不太好看,秦重说话不由小心一点:“是的,都尉听闻乌桓兵士在涿郡恶行,特来赔罪。”
“赔罪?”赵逸轻夹马肚,“我们去看看。”
府衙门前站着一队骑兵,各个神情疲惫,看样子赶了很长时间的路。高志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见到赵逸进门,急忙躬身行礼:“郡守大人。”
赵逸打量高志两眼,亲自扶起高志:“将军不必多礼。”
“末将久闻大人威名,一直无缘一见。怎料在此等情况下相见。”高志苦笑一声,“末将奉命追击潜入内地的乌桓骑兵,奈何晚到一步,致使涿郡北部祸事,特来请罪。”说着高志再次躬身。
请罪?赵逸苦笑一下,请罪管用么?高志是上谷郡都尉,就算是犯了再多过错赵逸也无权怪罪高志。
“将军不必自责,此事怪不得将军。”赵逸说了一段话,意思无非是不是将军无能,而是乌桓骑兵太过狡猾。
在赵逸的劝说下,高志脸上的愧疚瞬间消失不见:“让卑职惊讶的是将军的勇气,四千骑兵竟敢与三千乌桓精骑对抗。且大获全胜,实在让卑职敬佩不已。”
高志表示对赵逸很是敬仰,又说了一些,上谷郡的事情,对乌桓首领颇有微词:“上谷乌桓首领难楼,部众众多,早有不臣之心。如今时局动荡,郡守怕难楼所部有反叛之心,在其周围布置哨探,没想到还是百密一疏。”
这支乌桓骑兵不过是难楼的探路石,若幽州内陆官军不堪一击,难楼极有可能将触角伸向幽州内部。
今次兵士全军覆没,难楼必会有所忌惮,迟缓对幽州内部的侵犯。
高志说了许多乌桓部落对上谷郡的危害,起初赵逸有些奇怪,自己是涿郡郡守,说如此多上谷郡之事与我有何关系。
之后高志说了一句:“乌桓骑兵激动灵活,而郡内兵力有限,无法照顾周全。诸如今日之事或许还会发生。希望大人有所准备。”赵逸明白了高志的意思,高志是看重了赵逸手中兵力,想利用涿郡兵力与上谷郡兵和一处,共同对付乌桓骑兵。
“上谷郡与涿郡唇齿相依,若乌桓寇境,本官自会出兵相助。”赵逸此言等同与上谷郡结成联盟。这个决定赵逸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与其尽力防守边境,等着乌桓寇境,不如联合上谷郡共同对付乌桓。
高志此次前来就是这个目的,如今目的达到,脸上露出喜色:“有郡守大人此等盟友,乃上谷百姓之幸。”
高志带领手下五千骑兵离开了这里,赵逸亲送他们出城。
日暮西山,如血的残阳映照的城外那迎风摇摆的杂草好似披上一层红纱,赵逸自城楼徐徐走下。
回到府衙的赵逸正将训练兵士的具体书写下来,此时门外守卫回报:“大人,范阳县尉李斯拜见。”
第一百一十一章 合二为一()
赵逸停笔:“请。”赵逸虽为涿郡郡守,但机密如玉米、纯露等操作俱在范阳县。赵逸初到涿郡人生地不熟,且有杨秀、秦重等心机深沉之辈,所以暂时并未将这两件事情放到涿郡。
李斯与十几个兵士,抬着两个箱子来到厅堂:“大人,这是周先生纯露所得金钱。”
赵逸满意的点点头,心说周平确实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此时纯露的直营店已经多达十多个郡国。
接着李斯从怀中小心的拿出一物,是一个成熟的玉米。饱满的颗粒上闪烁着黄橙橙的光芒,见到金钱都面不改色的赵逸,此刻看到这玉米,脸上竟然露出激动神情。疾走两步将玉米拿在手中,粒大穗小,暗说自己多时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梅姑娘已将玉米收集,特遣卑职前来告之大人。”李斯恭敬的说道。
赵逸仔细的打量了玉米一阵,将它重新放在李斯手中:“告诉小梅几人,好好保存。”有了这些玉米,来年就可以在范阳县找一块地种植,如此反复几年,估计就能自给自足了。
李斯小心的将玉米放在怀中,赵逸看到之后微微一笑,暗说李斯真是谨慎。
对李斯来说这玉米比金钱可要金贵多了,若是在荒年,一口吃的或许能救人一命。
“如今范阳形势如何?”范阳县令程寅被赵逸扣在涿郡已经两个月了,赵逸虽与廖化时常走动书信,但书信不能说明所有情况。
“县令大人被大人召入涿郡后,卑职与廖化将军按照县令大人留下来的办法做事,县城以及辖下村庄并无事情发生。”李斯将县城内发生的事情均给赵逸说了一遍。并且询问赵逸,程寅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县城。没有一个老成持重的人在县城主事,李斯总感觉心中没底。
“再有一个月先生就能回去,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赵逸手中武将倒是有几个,但却官卑职小,让程寅到涿郡来也是没有办法。
此时天色已晚,赵逸让李斯在府衙住下,明日返回范阳县。赵逸将兵士训练计划写完,遣人将金钱拿到房中。
朝阳初升,赵逸带着李斯前往军营,程寅虽然人在涿郡,心却在范阳县。程寅初涉官场就是在范阳县,那片土地有他的太多心血,自然割舍不下。让李斯将范阳情况说出,程寅也能安心。
而赵逸则是直奔昨日新成立的两千精骑。太史慈刚将兵士集结完毕,换上了官军铠甲的乌桓人,在太史慈眼中也比之前顺眼多了。
乌桓兵士懒散不堪,与挺胸抬头的官军形成鲜明对比。太史慈看到这种情况微微皱眉,刚想出声斥责,看到赵逸与典韦走进来,将情况对赵逸说明:“大人,这些兵士顽劣不堪,恐难以教化。”
赵逸扫了一眼这些兵士并不在意。他就不相信这些乌桓人比自己原来训练的那些刺头更加难以对付。
太史慈虽然能征善战,箭术精道,但不会训练兵士。
赵逸走上台,冷峻的看着眼前这些乌桓兵士:“其实,我真恨不得杀了你们。”
这话一说出口,场中形势陡转,乌桓兵士各个戒备的看着官军,今日训练双方并未带兵刃。动起手来乌桓兵士并不占上风,且此处是有两万多兵士的涿郡大营,官军能在顷刻之间,将这站立的一千乌桓兵士变成死尸。
这话就连太史慈都没有料到,忙招呼手下亲兵:“速去调遣五千兵士,以防动乱。”此时局势微妙,大战只在顷刻之间。亲兵慌忙跑了出去。
手持铁戟的典韦将赵逸挡在身后,虎目紧盯着那些乌桓兵士。
赵逸却并没有在意此时情况,轻笑一声:“其实我早就知道你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就说现在吧,你们虽然是我的阶下囚,生命在我的掌握中,但你们心中并不服我,始终认为我们的孔孟之道,敌不过你们的骏马弯刀。如果我说错了,你们可以反驳。”
在赵逸这话说出口,场中那微妙的局势突然有了变化。皆因乌桓兵士身上的敌意淡化了不少,赵逸此言可谓入骨三分,说到了乌桓兵士的心中。
“今日校场比武,弓马骑射,由你们点题。我都奉陪你们。”
乌桓人中还真有不少人站出来,要求与官军比试。甚至有人想挑战赵逸弓箭。赵逸微微摆手:“我是文官,并未摸过弓箭。”说着将太史慈推出来:“你们之中若有谁人箭术能超过此人,我可以放你们回去。”
那些想比试拳脚的则是被赵逸推给了典韦,他自己则是与兵士在下面围观双方比试。嘱咐这一千官军:“注意观看这些人的动作。”这一千兵士虽说是赵逸营内弓马骑射最好的,但与其中一些乌桓人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
赵逸曾问过太史慈,射箭有速成技巧么?太史慈当时回答:“射箭虽然需要技巧,但最重要的还是手熟。”
内迁多年的乌桓人,弓马骑射比之原来在漠北游牧那时水平低了不少,但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一名乌桓兵士三次射中靶心,其余乌桓兵士纷纷叫好,挑衅的看着太史慈。
太史慈手握雕花弯弓:“死靶有何难度,要知道我们射杀的是走动的敌人。”命令兵士将靶子绑在了战马上。
箭靶随着战马不断走动,太史慈眼睛微眯,突然弯弓搭箭,只听到尖锐的破空声,羽箭划过一道黑色的弧线钉在了靶心。随即太史慈再发出一箭,箭支速度极快,眨眼就消失在众人眼前,乌桓兵士急忙在箭靶上寻找羽箭下落,但箭靶上面依旧只有一支羽箭。
“脱靶了。”刚才看太史慈箭术果然有几分本事,如今看到这一情况,乌桓兵士脸上纷纷露出蔑视神情,暗说刚才那箭是太史慈运气好。
赵逸看到这种情况也颇为差异,太史慈的箭术在三国中可是数一数二的,难道今天阴沟翻船了?
太史慈对众人脸色毫不在意:“将箭靶拿来。”
兵士报过来的箭靶上确实只有一支羽箭,那些乌桓兵士刚想找赵逸,让他兑现承诺放自己这些人离开这里。却惊讶的看到太史慈从靶上羽箭内又拔出一支羽箭。
太史慈竟然将两支箭射在了同一点!乌桓兵士诧异地看着眼前这个身着将铠的少年,先前看到赵逸派出个少年与自己比试箭术,他们心中还有些轻视。但此刻他们心中的轻视变为了诧异、震惊。
这些兵士服气的回到阵营,别说他们这些兵士,就算是上谷郡的众多部众,单论箭术只怕也没有一人是太史慈对手。
至于典韦那边就更加没有悬念了,二十多个乌桓兵士被典韦摔在了地上。带着敬畏的目光一瘸一拐的回到阵营。乌桓人崇敬强者,太史慈与典韦以他们的武艺,赢得了乌桓兵士的尊敬。
赵逸看着乌桓兵士纷纷低下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以武服人。以勇武让这些兵士服气,至于兵士的感情,则是要在日常生活内慢慢培养了。赵逸所设的诸多训练,就包含很多团队任务。
让官军与乌桓兵融合在一起每四个人一队,执行赵逸的任务,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那么全队受罚。
第一次合作隔阂肯定存在,赵逸让做的任务十分有趣,队中若有人偷懒,或者是心不齐,任务必定完不成。
结果一刻钟后,上千人在赵逸面前做起了俯卧撑。有了惩罚,结果第二次,这些兵士成功率就成功了不少。
完不成的自然互相抱怨,有的一言不合竟然还大打出手。赵逸命人将交手的官军与乌桓人拉开,打量了两人一眼:“将二人分别单独关在屋内五天,期间不许有人与之说话,违者重处。”
太史慈与手下的那些兵士诧异的看了赵逸一眼,只是关在屋内五天,这种处罚也太轻了吧。有些不想完成任务的人,如今都想打一架。
“大人,如此处罚只怕日后斗殴兵士会慢慢增多。”太史慈有些担心。
赵逸则是毫不在意的笑了一下:“无妨,等他们出来,就知道这处罚有多么严重。”
既然赵逸主意已定,太史慈只有躬身遵命。赵逸看着一个个被关进屋内的兵士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也没有理会大步离开了这里。
第六天早晨,赵逸再次进入军营之时,这些兵士合作能力顿时强了许多,任务没有完成纵然有互相抱怨的,却再也没有敢斗殴的了。
军队有了凝聚力,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太史慈兴冲冲的来到赵逸面前:“大人,您所立惩罚十分精妙。”
关在屋内五天,期间只给吃喝,而没有人说话。这惩罚看似简单,但是却残酷无比。太史慈觉得赵逸此法十分奇怪,故而想自己体验一天。但是在屋内呆了没有半天,太史慈就受不了那无形的压抑气氛。
精神上的折磨,远远比**折磨要残酷的多。
赵逸微微一笑:“我所立惩罚与任务无非是增加兵士之间的感情,此军日后能否成为一把出鞘的利剑,关键还是要看你这个将军的指挥。”
太史慈面容瞬间严肃:“将军放心,末将必不负将军重托。”
赵逸刚想勉励太史慈两句,就见一身着幽州军服的兵士来到辕门。赵逸看着兵士胸前那用黄绸包着的竹筒目光闪动,这是州府给官员的信件。
第一百一十二章 督邮视察()
此时兵士正对辕门守卫表明身份,赵逸遣亲卫兵士将此人放进来,对这信使的来意有些奇怪。前次刘焉让杨瑜带信,让自己去广宗支援卢植。难道又想将麻烦事交给自己么?
这兵士跨马奔来,在赵逸身前三丈翻身下马,走到赵逸跟前单膝跪地将那黄绸包裹的竹筒双手奉上:“大人,此乃州府信件。”
太史慈打量这兵士两眼接过信件。赵逸挥手让这兵士退下:“军士辛苦了,请下去休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