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国-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耿,只要官军大营保全他们性命,明日之战赵亮所部就会打开西门迎接官军入城。

    看到副将离开府门,赵亮等人那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命令西门兵士做好应变准备,静等着城外传来的消息。

    过了没有一个时辰,府门外传来一阵喊杀声,赵亮提剑冲出,就看到自己手下亲卫在别人进攻下节节后退。

    自己手下亲卫俱是精挑细选,战力非同凡响,今日怎么一触即溃。“将军,赵弘所部突然袭杀我军,亲卫伤亡惨重!”

第一百零二章 冒死突围() 
这兵士一脸愤慨,想不通为什么联军会对自己下手。刚才巡查之时,亲卫队长看到赵弘率领大队兵士走近,此时宛城危机。将领身边多带一些兵士也算正常。亲卫并没有觉得奇怪,也没有询问。

    但就在赵弘所部经过府门的时候突然对亲卫发动进攻,亲卫没有防备损伤惨重,“将军,如今赵弘所部已经攻进院落,请将军速速回避!”

    赵亮有些奇怪,为何赵弘会在这个时候动手?难道是他发现了什么?不过此时已经来不及赵亮多想。他都已经看到赵弘带头杀了进来,“活捉赵亮!”赵弘手中长槊翻出两道寒光,几名兵士应声倒地。

    赵亮脸色惊慌的带着手下亲卫向着后门走去。几名亲卫刚刚打开后门,迎接他的不是逃跑的希望,生命的曙光,而是几杆突然刺过来的长枪。

    开门的几个亲卫当场死亡,剩余的亲卫拼命抵挡好不容易才将后门关上。瞅着倒在地上的亲卫,赵亮身体晃动两下,此事赵弘绝对计划了很长时间,竟然连自己的后路都封上了。

    赵弘所部气势如虹,将赵亮所部诛杀殆尽。赵亮身边只剩十几名手持长枪的亲卫,赵弘在几十名兵士的簇拥下来到赵弘身前。

    面对这些兵士,赵亮脸色没有丝毫改变,怒斥赵弘:“赵弘你疯了!竟然对我下手!此时宛城正是生死存亡之时,你竟然还同室操戈,我必与你不死不休!”赵亮说的可谓是义正言辞。

    赵亮身边的亲卫也是一脸愤慨,手中长枪紧握,目光不善的盯着赵弘。

    面对赵亮的质问,赵弘眼神愈加阴寒:“带上来!”在赵亮忐忑的目光中,看到一个他最不想看到的人,来到了他的面前。

    正是他派去官军所部传令的副将!这副将竟然已经被捕,赵亮霎那间就明白了。自己的事情已经败露,或者说赵弘一开始就在监视自己,就是为了拿住自己把柄。

    赵弘将书信拿出紧盯着赵亮:“你如今有何话说?”

    “成者王侯,败者寇。我无话可说。”赵亮苦笑一声,“此事我是主谋,与众位兵士无关。”说着赵亮命令手下亲卫放下武器。

    此时赵弘所部兵士已经包围院落,且两边墙上正有不下二百名弓箭手瞄准赵亮,赵亮自知今日必死无疑,既然这样也犯不着多搭上几条人命。

    “绑了!”赵弘大手一挥,四五个兵士过去将赵亮按在了地上。同时吩咐兵士:“让众位将军府衙议事!”

    此时宛城其余城门的守将都在忙着加强防务应对明日恶战,接到赵弘的邀请很是奇怪,今日下午不是刚刚商量过防守事宜么?这些人虽然心中疑惑,但赵弘的命令这些人不敢违背,纷纷前往赴会。

    “各位军务繁忙,本将本来不应该打扰,但今夜却发生了一件不得不说的事情。”赵弘扫了一眼场中将领,命人将赵亮押了上来,并且将赵亮的通敌书信拿出,“赵亮此人通敌,想与官军里应外合,置我们于死地。我们该当如何?”

    没有等到这些将领回答,赵弘挥手让兵士将赵亮压下去斩首示众,现在是非常时期,不以血腥手段镇压住这股邪风,只怕叛逃的将士会更多。“日后若有通敌者,杀无赦!”

    赵弘此时已经掌握赵亮所部兵力,实力增长迅速,原本高过这些人的兵力,如今再次拔高一筹。手里有了人赵弘说话就硬,在场的将领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赵弘这时召开会议的目的,一是警告自己不要动通敌这种歪心眼,赵弘会在暗处看住你。二是表现自己的超然地位。此时赵弘已经不是简单的盟主,而是他们的领导者。

    将众人的脸色尽收眼底,赵弘微微一笑,斩杀赵亮带来的效果不错。将语气放缓与这些人商量下一步如何行动。

    这些将领对视一眼齐齐说了一句:“谨遵赵将军调遣。”赵弘整合赵亮与张鸣所部兵士,兵力已经超过了这几个人,孙杨等人很识时务,当下就表示了屈服。

    赵弘满意的点点头,说出了自己心中想法:“各位将军,此时局势不用本将多言,你们也十分清楚。我宛城不过是一个孤城,并没有外援,若是被朝廷以重军围困,我军必死无疑。”

    孙杨等将军躬身点头:“将军言之有理。”此时情形就是朝廷重兵压境,自己所部生死攸关。“请将军为我们指引一条明路。”

    “官军所部一夜之间人数倍增,我猜测是疑兵之计。但无论赵逸是否是疑兵之计,我军都不能在宛城这个孤城内等死。若想活命,我军只有一途可走。”赵弘目光愈加坚定,“拼死一战或可逃生。”现在赵弘倒是希望赵逸布的是疑兵之计,那么自己兵士图为容易一些。

    “官军今日攻城,各位将军观察官军哪处兵力薄弱?”

    “今日南门攻势稍弱。”孙杨思索一下说出了心中猜想。

    赵弘在四面城门观看一阵,赵逸所部从北方压境,南边兵力薄弱很正常。赵逸所部攻城与旁人不同。

    赵弘当日攻打宛城就是集中优势兵力猛攻东门,其余三门作为助攻,吸引守军兵力。但赵逸所部攻打县城竟然不分主次,让赵弘拿不定主意。从南面突围怕中了赵逸所部埋伏,从北面突围怕正好闯入官军腹地。

    思索良久加之这几名将军提议,赵弘终于决定从东门突围,“大军一切如旧,切莫让赵逸看出破绽,大军子时从东门突围。”

    孙杨等人躬身出去布置,赵弘盯着地图:“胜负在此一战。”

    官军大营内赵逸所部也在紧张布置,高顺与太史慈均被赵逸派出埋伏。孙坚所部的到来让赵逸手中多了一股生力军。赵逸点指着地图:“文台,你将兵士带到此处埋伏。”

    看到这个方位,孙坚眉头一皱:“伯来,此处地方甚偏,黄巾军是否从此路逃窜?”

    “黄巾军遭高顺、太史慈两部劫击,必定会往你处逃窜。”赵逸目光内带着强大自信。

    孙坚与赵逸曾并肩作战,深知赵逸智谋,听到赵逸解释,躬身离开下去准备。

    手下探马每隔半刻钟报告一次城内动向,城门走动兵士一切如旧,并没有看到兵士慌乱。赵逸在营地就能看到远方城门那点点火光目光闪动。

    夜色渐渐深沉,官军大营那点点火光,将方圆二十丈照的亮如白昼,宛城城门上的兵士与官军大营一样,没有丝毫变化。

    此时官军大营与宛城一样,外松内紧。并没有风吹草动,但是一旦动起来,那将会惊天动地。

    子时临近,宛城东门众多人马集结待命。一身黑犀战甲的赵弘跨马行走在前:“子时一到大军立即突围出城,精骑为先锋,步兵为两翼呈扇形突围。”

    黑夜宛城东门悄悄打开,黄巾兵士在赵弘率领下冲出城门,数万人行走发出咚咚如同闷雷般的响动。

    东门官军探马立刻警觉,并没有回去禀告,而是将准备好的孔明灯点燃。利用孔明灯报变。东部官军立刻警觉,纷纷进入戒备状态。

    见到升起来的孔明灯,赵弘知道行迹败露,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能再退入宛城据守,长剑一挥:“众军随我杀!”

    官军与黄巾军在黑夜内交战,双方只认衣服不认人,点点火光内夹杂的惨叫声与喊杀声远远传来,十里之外清晰可闻。

    “将军可趁势肃清宛城残军,我率领本部人马追击赵弘。”赵逸对身边站立的朱儁说道。

    朱儁翻身上马交代赵逸小心一点,同时下令大军攻城。

    负责东、南两处城门的太史慈,在看到孔明灯时立刻命令手下兵士往东行进。

    赵弘所率精骑,在官军内来回冲杀,使得东部官军伤亡惨重。眼看着就要击溃正面官军,突出重围,斜刺刺一队人马杀将过来。

    “贼将休走,太史慈来也!”太史慈弯弓搭箭一气呵成,羽箭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向着赵弘疾驰飞来。

    生死关头赵弘微微一低头,羽箭射中头盔发出“铛”的一声脆响,被羽箭所带之力掀翻在地。抬眼就看到太史慈手戟左挥右砍,如入无人之境,手下兵士已有多人死在他手。

    赵弘将头盔重新戴好,“走!”

    见到赵弘想跑,太史慈手戟轻挑划破眼前一兵士咽喉,率领兵士拍马追赶。“将军先撤,末将挡住此人!”孙杨撂下这句话,长枪一甩拍马向着太史慈奔去。

    “太史慈休狂,孙杨来也!”孙杨手中钢枪挽出一圈棍影,将周围几个兵士挑落马下,向着太史慈直冲过来。

    见到有贼将叫阵,太史慈不怒反笑:“来得好!”,拍马上前,两人人交战不过三个回合,孙杨被太史慈一戟斩杀。对地上的无头尸身轻哼一声,太史慈继续追赶赵弘所部残军。

    赵弘所部此次损伤无数,所部兵员身上多有伤势,但现在赵弘并没有休整军队的时间,只能率部一路东行。

    大军苦战数个时辰,终于冲破太史慈所部纠缠。摸出血迹斑斑的地图,赵弘查看了一下地形,脸上露出喜色:“大军再前行五里就窜入了山林,那时我们就安全了。”

第一百零三章 涿郡() 
东方此时露出了鱼肚白,连续一个多时辰的冲杀,让赵弘所部兵士体力消耗严重。赵弘看着面脸倦容的兵士,咽了口唾沫询问手下副将:“大军伤亡情况如何?”

    “将军,昨夜混战中,我部兵士被太史慈冲乱,目前我军约有一万人。”副将有些不敢看赵弘眼睛,低着头小声说出目前情况。

    听到这数字,赵弘瞳孔缩成针芒状,数万人的大军经过一夜的冲杀,竟然就只剩下了一万人。赵弘有些接受不了。

    定了定心神,赵弘吩咐手下兵士:“全速前进!”瞅着气喘吁吁的兵士,赵弘很想让兵士歇一歇,但是他不敢让兵士休息。此时还没有到绝对安全的地方,太史慈所部紧跟在自己身后。赵弘这么一顿,太史慈肯定率兵压过来。到那时赵弘所部更加被动,或许连这一万人都保不住。

    大军继续前进,忽然前方杀声震天,一彪人马从正东掩杀而来,为首的正是江东猛虎孙坚。

    孙坚大军正挡在赵弘所部正前方,避无可避只能应战。赵弘飞马突槊,直取孙坚。

    孙坚所部在此养精蓄锐多时,非赵弘残军所能相比,双方交手立分高下。赵弘所部死伤无数,此时背后紧跟的太史慈手戟一抖也加入了战团,战场上人影重重交错,兵器相撞的声音不断响起,太史慈手戟翻转自如将冲向自己的黄巾军一一斩杀。远远的瞅见赵弘,太史慈目光闪动,张弓一箭,正中赵弘。

    使得举枪奔来的孙坚愣在当场,他本想依仗武艺斩杀赵弘结束这场战斗,但是没有想到被人捷足先登。

    看着自太阳穴贯穿而入的羽箭,孙坚脱口赞道:“好箭术!”

    没有了赵弘这个头领,加之一些将领被太史慈射杀,这伙黄巾军可谓群龙无首,在太史慈与孙坚两人的夹杀下溃不成军。

    战斗没有一个时辰就宣告结束,各处的兵马都在打扫战场。孙坚挥剑将赵弘头颅斩下,送入朱儁营帐:“将军,逆贼赵弘已经授首。”

    朱儁连说三个好字:“此战得胜多亏孙坚将军及时赶来啊。”

    “我部今日寸功未立,射杀赵弘的是太史慈将军。”孙坚并没有将功劳据为己有,而是说出了事情。他对太史慈的箭术十分欣赏,这才是万军中取大将首级。

    “若无文台拖住赵弘所部,太史慈将军焉能射杀赵弘。”赵逸说了一句公道话,击杀赵弘的功劳,应该二人共享。

    朱儁立刻起草奏章,向朝廷奏捷。大汉皇朝固若金汤,黄巾毛贼根本不是朝廷对手。

    此战官军大获全胜,不仅收复了宛城,还平定了南阳郡的黄巾残余。

    看到朱儁奏报,汉灵帝手都有些颤抖,数万黄巾贼,只一战便再无翻身之力。此战除却官军将士勇猛外,精明的调兵遣将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张让与何进看到这份奏报目光闪动,各有各的心思。

    赵逸与朱儁班师回朝,此次大将军何进与内侍张让出城十里远迎,此战朱儁发挥的作用不大,从调兵遣将到最后的决战,策划多是出于赵逸之手。

    使得何进与张让看赵逸的目光再次有了变化,此等人才若不能为自己所用,真是一大憾事。

    灭了赵弘,朝廷再次嘉奖赵逸,封为车骑将军,依然是涿郡郡守。

    庆功宴在何进府上召开,张让等朝廷官员作陪,席间众位朝廷官员推杯换盏。张让作为皇帝近侍,自然受到百官吹捧,敬酒的人可是不少,一场下来后,张让就已经有了醉意。开始满口胡言乱语。

    赵逸名声经过这次事情再一次放大,朱儁曾说伯来真乃天生帅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此时匪患已经平定,天下出现了短暂的太平,翌日赵逸辞别父母去幽州上任。同行的还有冀州牧朱儁。

    冀州、幽州黄巾军剿灭的很是干净,赵逸等人行走期间太平无事。多日不曾回到范阳县,赵逸心中很是挂念,送走朱儁后,赵逸携带者高顺、太史慈以及手下二百亲卫快马加鞭,这天中午终于来到了范阳县城内。

    赵逸此时已经是涿郡郡守,不知此时的范阳县令是谁。会不会影响自己计划。

    赵逸归来的消息,程寅昨天夜里就收到了消息,急忙通知了典韦等将军。程寅、典韦等将军在十里外等候赵逸。

    赵逸的战绩在幽州、冀州已经传为佳话,广宗、长社之战力挫黄巾军主力,曲阳、阳城之战击杀张角兄弟三人,令赵逸在这片土地上名声一时无两。

    现在范阳县的人走出去都敢挺着胸膛走路,就是因为赵逸这个军事天才。

    程寅对赵逸佩服的可谓五体投地,口中赞美之词不变:“大人,我们范阳百姓都称赞您是孙武转世呢。”

    赵逸脸色淡然,不过从他嘴角勾出的弧度,可以看出赵逸还是很受用的。询问一声:“先生,此时范阳县令为何人?”自己当日在范阳县府衙筹备之事甚多,若是被别人知晓那可不好。

    程寅苦笑一声:“正是在下。”

    程寅做了范阳县令,赵逸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有程寅在他就放心了。

    这段时间范阳县十分安定,就算赵逸不在城内,一般的劫匪也不敢在范阳县城地界闹事,一是因为赵逸名头太响,那些人不敢造次。再者就是范阳县的守军,随着赵逸声望增加的,自然还有兵营内的兵士。

    典韦将目前军营兵士数量说给赵逸听的时候,吓了赵逸一跳,此时范阳守军已有两万多人,而且这人数目前还呈上升趋势。

    “周边郡县听闻大人名声,来投军效力的比比皆是。拦都拦不住。”若是动荡时局,手中兵马越多,自己越是有把握。但是此时黄巾军已经平定,战乱已经消除,此时养着这些兵士,不说军饷,单单是粮食就是大问题。

    前涿郡郡守郭勋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