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万事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小万事屋-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器进行复数精确攻击的。

    现在只能做到这个地步,是因为战斗在真正开始的下一刻,便进入到了近身战的环节。毕竟,莉珐为了支援桐子的战斗,直接选择了其身后的一架四足战车,于是在桐子冲锋的同时,也被敌人接近到近战的范围内了。

    四足战车虽然有着更强的地形适应力和机动作战能力,但是相比起骑士学徒,有着主战坦~克大小的四足战车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战斗灵活性。

    所以,在进入近身战的第一时间,莉珐便于其他四足战车一样,让自己牢牢的固定在地面上,用平时被固定在车体前部的两把链锯剑,格挡住了敌人的最强势的第一波冲击。

    因为是链锯剑的缘故,在面对这群近身攻击的敌人时,哪怕是格挡也会造成不小的伤害。再加上车体上安装的近防自卫用机枪,对于近身怪物的杀伤力,四足战车其实也小不到哪里去。

    再加上四足战车的定位从始至终不是近身作战,所以在爱丽所设计的战斗程序中,四足战车除非是因为弹药耗尽等情况,而迫于无奈的选择近战外,其他时间都只会使用链锯剑进行格挡和有限反击而已。甚至因为哪怕只进行格挡防御,都能给敌人造成极大杀伤,自身的防御性能也并不弱的原因,导致四足战车会按照预定程序优先瞄准远处敌人。

    在面对其他敌人时,这种设定倒是可以发挥出不错的战斗力,毕竟虽然无法跟骑士学徒相比,四足战车的装甲性能也是可以勉强达到高达尼姆合金这一等级的。但是面对“罪”之怪物,这种甚至可以腐蚀掉资讯屏障的敌人时,就是一种可以说是自杀的战斗模式了。

    因此,在交战后不久,四足战车便开始出现了大量的伤亡。直到此刻,雪风才注意到这一缺陷(雪风事前并没有检查爱丽设计的战斗程序),从而临时对所有单位进行修正,将对于近身敌人的优先级上调了好几个等级后,才勉强让四足战车不会在战斗开始后不久,便全面退出战斗的糟糕结果。

    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多少,在之前的战斗中,四足战车的装甲已经被腐蚀掉相当程度了。现在调整敌人的优先级,也只是延长了一部分有限的作战时间而已。

    相比起来,莉珐的四足战车所能持续的战斗时间会更长。因为从一开始,在抵消了第一波的冲击后,莉珐便立刻发现了四足战车对于近战的那缺陷性预设程序,于是便直接接管了近战的两把链锯剑。

    凭借着之前获得的情报,还算过得去的战斗意识,以及中规中矩的剑术天赋,莉珐操控着两把链锯剑,在有限格挡与机枪支援的情况下,对环绕着自己身周的复数敌人发起了主动攻击。

    而大口径机炮则偶尔操控一下,更多的是让它在削弱了索敌要求与目标更换条件的情况下,对身周的敌人进行扫射,从而压制住近身的敌人。

    至于中口径加农炮,这一近距离发射敌我不分的大杀器,莉珐则是在装填完成后,便操控一下,对准了近身的敌人发射。毕竟,相比起这些怪物的腐蚀性攻击,近距离发射加农炮所带来的伤害,一下子变得微不足道了起来。

    虽然四足战车的后部,算起来可以说是一个近战的薄弱部位,但这些怪物根本就没有聪明到哪去,自然不会采取绕后这一策略。因为四足战车足以相比主战坦~克的身长,所以哪怕旁边的怪物攻击四足战车,也是直接攻击侧面装甲的。

    所以,莉珐受到的近战压力算起来并不大,也因此依然还有着足够的精力,操控四足战车上的掷弹筒,用抛物线的方式支援前方被怪物团团包围的桐子。

    也正是因为站在桐子身后,几乎不退一步的莉珐的存在,从而导致战局能够被桐子所改变,不然哪怕桐子再怎么厉害,一旦这个锋利的前锋与后方的部队脱轨,那么无论是对于桐子,还是对于大部队而言,都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一开始采用的方阵缘故,所以另一架骑士学徒在另一边,而战力足够的四足战车也是平均分摊在阵线上的)

    但即使不在战斗程序上不出现致命性缺陷,以四足战车的战斗力,这出击的100架全部退出战斗序列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战斗烈度几乎仅次于桐子的莉珐,也无法一直在围攻中坚持不倒。在战斗开始后,莉珐的四足战车上所安装的武器,便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被摧毁,视界中的红色警告框不时便会增加一个。虽然这使得莉珐可以节约出更多的精力,来具体操控剩下的武器,但也让四足战车的火力不断下降,让更多的敌人有更多的存活时间,造成更多的伤害。

    而在战斗即将陷入僵局时,战局在刹那间似乎要重新变回混沌,因为莉珐的四足战车终于被击破了,而深陷敌阵的桐子也无法做出什么举动!

    即使莉珐立刻重新接管了一架离着最近的四足战车,但在激烈的战场上,这点时间已经足够分出胜负了!

    不过,因为雪风的调控,早就已经开始向这边移动的另一架骑士学徒正好顶替了莉珐的位置,并没有让战局失去控制。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桐子还是莉珐,都算不上王牌,最多只能是精英的缘故。虽然在战斗方面,两人的表现可圈可点,甚至不亚于精锐精英,但在大局方面,意识还是太过薄弱了。这一危机,无论是桐子不冲的过前,更加优先对身边怪物的杀伤,还是莉珐早先便让几辆四足战车跟着自己,或落后自己一点(远程操控系统还是有这个功能的,但只能对少数目标下达简单指令),都能几近无视掉这场危机。

    对于战局的掌控,也是一名王牌的必备素质!

    ps:呜,感觉这段时间,本人的解说癖又犯了,这几章绝大部分内容都花在讲解上面,剧情到没有推进多少orz……好吧,本人在这之后会好好的——请大家对此多多理解!(别扔鸡蛋!青菜也不行!)

    ps2:请注意,本书的桐子和莉珐相比于原版是有所改变的,所以桐子的剑术天赋被加强的同时,莉珐获得了黑客能力和类多线程运算能力。当然,除了桐子和莉珐,本作中的其他角色和其他作品的角色也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改变。(未完待续。)

271 指挥() 
虽然说,四足战车是战场主力单位,但在此时这片战场上,真正的主力反而是炮灰单位…双足步行者。

    数量达到五千之数(有一些是炮击战型,被调去炮击阵地上了)的双足步行者成为了阵地上真正的中坚。如果没有这些被称为炮灰的家伙存在的话,所谓的阵地和阵型从一开始就不存在。

    怎么说呢,双足步行者其实更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步兵单位:火力强大,但落体脆弱,武器到位可以轻松干掉所有敌人,自身却也可以轻易的被所有敌人干掉。

    所以,不要轻易的以为双足步行者是炮灰单位,就可以轻视这个无人机械作战单位。它的确很脆弱,现代军队中的大兵都可以轻松干掉它。但如果有千数武装齐备(包括雷达干扰等辅助设备和对空导弹等针对武装)的双足步行者,那么就必须要一个现代化集团军才能在付出相当的牺牲后,解决这支炮灰部队。

    毕竟,双足步行者身上扛着的几乎超过主战坦~克的武装,可不是吃素的!

    因此,在此时这片战场上,炮击阵地上的炮击型双足步行者不算的话,真的算起来,双足步行者与“罪”之怪物的交换比达到了5:1!

    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如果不是双足步行者连附带对“罪”属性的万能武装都没有一个,交换比甚至能被拉到2:1的程度!

    再加上“罪”之怪物那至少六成的减伤效果(物理减伤九成),能打出这个交换比,已经可以证明双足步行者作为炮灰单位的优秀了。

    虽然依靠双足步行者是不可能歼灭敌人的,但还有骑士学徒和四足战车这两个大杀器存在,所以算下来,这场战斗还是完全能够歼灭掉所有敌人的。只不过,作为炮灰单位的双足步行者是彻底被打完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双足步行者有着足够杀伤力,和战场战斗力,却只能成为炮灰单位的原因。基本上,不管是对付什么敌人,打完一场战斗就都需要撤销掉编制的部队,谁会将它们当做主力部队?谁会将它们记录在正规军队总数中?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双足步行者的防御力实在是太过薄弱了,或者说雪风等人在设计时,干脆就没去想过防御力这回事。

    所以,在打出5:1这个漂亮交换比的同时,双足步行者几乎以依靠牺牲友军的方式,来换取敌人的伤亡和阵线的稳定。

    没错,在这种情况下,战局什么时候崩盘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就比如现在,一支位于前线的双足步行者小队差点被打残,不过幸好在崩盘前全灭了袭来的怪物,但也需要足够的时间退后重装弹药。但接下来的战况并不允许它们撤退,因为又有一批敌人进入到近战范围内了,而如果这支小队被打掉的话,阵地的腹地就会……

    不仅仅只有这么一处危机,阵地上已经有一支双足步行者小队被打残了,十架双足步行者已经仅剩下三架半了,而这一批次的怪物依然还有六成健在,可以说这支小队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

    另一边,几支双足步行者小队即将面对原来三倍以上的敌人,这已经超出了它们的应对极限!

    同一时间,战场上就爆发出了三个以上的危机,能坚持到现在,并看到胜利在望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通过位于战场上空的T。P。H。E。工作平台所传递过来的一条条命令。

    “第三小队撤退到a5地区,第十小队顶上,第六至第九小队支援一轮!放弃第二十小队,第三十六小队对c7地区无差别齐射一轮后,直接顶上去!目标a7至d5地区,炮击齐射一轮,周边部队反冲锋一次,不需要占领!……”

    弹药打完的双足步行者小队,在身后的一支小队接替位置后,退回了阵地中补充弹药(作为完整编制的军团,阵地上当然是有后勤单位存在的,只不过并没有什么特色,只不过是为了配合双足步行者等机体,而进行了一定程度改造的轮履装甲运输车而已),在接替过程中,有附近的三支压力不大的双足步行者小队进行一轮支援,所以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被打残的小队,自然而然的被直接放弃掉了,而作为以指令为最高教条的无人机械单位,另一支双足步行者小队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将这支被打残的小队纳入了攻击范围之中,也因此而给以了被纠缠住的怪物重创,并且自身顶上的同时,也再次保证了阵线的稳定。

    至于面对敌人过多的部分阵线,则在炮火打击(保留炮击部队弹药的重要性你们明白了吧!)和反冲锋下,成功坚守住了阵地。

    ……

    繁此种种,无数凭借双足步行者那简单大脑(低成本主控核心)所无法应对的危机,皆在这一条条的指挥下,安全的度过,虽然略有损失,但也保证了阵地和阵线的稳定。

    而下达这些命令的,自然是位于川越市地下武装要塞,坐镇指挥室(就是那间会议室)的雪风!

    当桐子和莉珐操纵着骑士学徒和四足战车在战场上肆意杀戮的时候,与两人同处一室的雪风,正紧紧的盯着眼前的简略大地图,对正面部队下达各种必不可少的指示。

    如果没有桐子和莉珐存在,这场战斗最多会打的艰难一点,胜算从98%左右变为80%左右。但如果没有雪风存在,那么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没有任何的胜算!

    在万数的怪物面前,四足战车和骑士学徒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而数量足够的双足步行者实在是太脆弱了,作为战场中坚的桐子和莉珐,还无法做到在激烈战斗中顾全大局。

    如果说雪风的命令对于战场是必要的话,那么对于现在的雪风而言,此时眼前的简略地图就是必要的存在。

    在那副简略的地图上,无论是敌人还是自己人,所有单位全部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点,分别以红色和蓝色标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小点都是以一个单位作为本体的,或者说,只有骑士学徒才一架一点,四足战车是三架一点,双足步行者则干脆是十架,也就是一小队为一点。而敌人一方,则是根据“罪”的浓度和体型大小尽可能等分为所有的小点。

    这些小点在平面地图上,以形象生动的移动、碰撞、消失等方式,说明此时正面战场上的战况激烈程度。

    而从这幅地图和小点上可以看到,此时战局已经陷入到了一个僵局状态,虽然能看到尾巴,但敌人还有不少的数量在后方奔来,对于己方阵地的冲击没有任何下降的趋势。

    己方的阵型,也因为桐子的奋斗和莉珐的坚持,而从方形阵转变为了锥形阵和雁行阵的结合体。

    所有的怪物锋头都不可避免的被裹狭着撞在桐子这把尖刀的头上,在将敌人的冲势打掉一部分的同时,也给敌人造成了相当的杀伤效果。

    锥形阵除了锋头外,虽然薄弱,但杀伤力最大的部分其实也在两翼。在雪风发现战局变化后,便立刻开始调动部队,最后用于守住两翼关键节点的单位,都是近战型双足步行者和四足战车。

    通过近战单位缠住敌人,或者通过友军的牺牲,双足步行者的火力优势得以发挥,给予了怪物极大的杀伤。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怪物通过了阻拦,穿越了枪林弹雨,一心朝着川越市前进。而为了阻挡这些怪物进入到树林中,避免自己为善后的事情而头疼,雪风自然将阵型的尾部变为了雁行阵。而且是变版后,更类似于战斗后期的雁行阵,本来两个向后形成V字的两翼,此刻却是朝前形成倒V。

    因此从己方阵地的后方看过去的话,整个阵型更类似于两翼变得相当短的W。

    这些战场数据,自然是位于战场高空中,同时担当着指挥系统中枢、命令中转站台这一角色的T。P。H。E。工作平台,通过各个侦测系统所收集起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不让川越市上空,和正向东前进的两台工作平台,兼任战场卫星这一身份的原因。

    在负载了全部的侦测系统和通讯系统,再加上各种最低标准的武装和辅助类弹药,本身体积便不大的工作平台,并没有太多空间容纳阵列式主控核心。而需要大规模量产的要求,又使工作平台不可能安装高性能主控核心,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几近万能的工作平台,也根本无力负担多项任务,导致实际可用功能其实也是相当有限的。

    当然,这同样也是工作平台在平时并不开启对“罪”侦测法阵的原因就是了。精度不高,被骗可能不小,最重要的是还浪费运算资源……

    就在桐子和莉珐的努力,雪风坐镇指挥的必要下,这场战斗在持续了接近半个小时后(双方都没有退后一步也没有疲倦的感觉,再加上规模相近,所以持续时间并不长),终于即将迎来结局。就在此时,一直保持沉思状态的克丽丝抬起头,轻轻的说道:

    “找到你们了!”

    ps:最近去玩了孤岛危机1,显卡杀手什么的先不说,作为一款2007年的游戏,孤岛危机1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款良心作了。只不过……你们敢把生化装的各模式都做一个快捷键出来吗?紧张激烈的枪战中,慢腾腾的转换模式(还没有暂停!)实在是够心塞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