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璀璨人生-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真的,丹尼尔·克雷格在出演他《大战皇家赌场》时,片酬只有300万美元。当然这也和他在这之前,并没有闯出多高的名气有关。等到第二部007系列电影,也就是即将正式开拍的这一部时,片酬上升到700万美元,不过根据好莱坞“想涨片酬,想要高片酬就拍续集”的规则来讲,等到丹尼尔·克雷格再拍另外两部007系列电影时,片酬绝对会来个三级跳,千万级别的并不是问题,要知道他的“前任”皮尔斯·布鲁斯南,在02年的《择日而亡》时片酬已高达1650万美元了。

    再来说葛瑞丝的片酬,起初米高梅可只愿意支付葛瑞丝200万美元,斯特林当时看着就炸了:剧本写的那么不高端就算了,那么多高危的戏份,竟然抠门到只支付200万美元,这都不够给他的客户买保险的,好吗?

    没什么好说的了,扯皮呗。

    看最终米高梅再多支付他们原定片酬的二分之一,就知道扯皮是谁扯赢了。

    说起来那会儿恰逢葛瑞丝和莱昂纳多闹“绯闻”,实力圈粉来着,米高梅也是看到后续了,所以就相对爽快的答应了新片酬。

    现在看来,米高梅是做了一笔有不小风险的赚钱买卖。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葛瑞丝加盟007系列新电影,引发了广泛关注,热度一涨再涨,伪预告片的事故都让热度涨停了好吗?这自然米高梅希望看到的,而且热度绝对是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这自然是一笔赚钱买卖了,而且是比预期中还要赚。

    所以,风险就紧跟着来了:

    大部分007死忠粉是没办法接受一个邦德小姐,可在知道那只是一个事故,而不会变成一个故事后,态度就截然不同了,他们也期待能看到令人眼前一亮、独一无二的邦女郎。另外,因为伪预告片变成伪007影迷的那部分,他们还在不死心的期待一个既帅又漂亮的邦德小姐呢。

    总之呢,007系列的影迷们对新一部007电影的期待值,不自觉间就拔高了很多。

    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剧本还是那个剧本,邦女郎还是那个邦女郎,还是跳不出商业大片里女一号花瓶作用大于其他作用的框架,这是分分钟逼着粉丝粉转路人的节奏啊。

    制片人芭芭拉·布洛科尼可并不想看到这种场面,所以做出改变,似乎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了。她亲自去了英国松林制片厂,找到了总导演马克·福斯特,很直白了当的把这件事说了。

    马克·福斯特皱眉:“现在再改动剧本,时间上根本就来不及了。”

    芭芭拉·布洛科尼神情微妙起来,她说:“事实上,我这里有一个已经改动好的剧本,你先看看吧。”

    马克·福斯特注意到制片人神情有恙,可她不说,马克·福斯特也不好直接问,就接过她递过来的剧本,快速看了起来。最初看的时候,因为看的不是那么仔细,就没觉察出这和原来的剧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不过马克·福斯特转念一想,这个剧本改动的地方是着重在邦女郎卡蜜儿身上的,所以他就着重看提到卡蜜儿的地方。

    哦,已经有人在卡蜜儿出场的地方涂了颜色了,这无疑帮了马克·福斯特不少忙,等他看完时间也就过去了不到二十分钟,但也足够马克·福斯特了解一个大概了。他的神情也变得纠结起来,抬头看向芭芭拉·布洛科尼,“这——邦女郎变成了幕后大反派了?”

    芭芭拉·布洛科尼心情略微沉重的点头,还说了:“这是葛瑞丝·格林的那个吸血鬼,咳,她的经纪人在三天前送过来的剧本。”

    马克·福斯特自动过滤了制片人话中的不和谐词汇,一针见血道:“葛瑞丝·格林改写的吗?”

    “我想是的。”

    马克·福斯特沉思了下,不确定的问道:“你是想让我采用这个剧本?这样真的好吗?”007系列电影史上,也不是没有出过心狠手辣还是反派的邦女郎,事实上在02年上映的《择日而亡》里就有那么一个,可在《择日而亡》里是有两个邦女郎的,其中和邦德一起出生入死的邦女郎,是站在正义的阵营里,而且戏份比重更大,以及作为“忠奸”里“奸”存在的邦女郎,自然是没什么好下场的。也就是说,在电影的最后仍旧是正义的一方胜利了。《择日而亡》的具体剧情,马克·福斯特记不大清楚了,但这一点是不用再明说的。

    芭芭拉·布洛科尼何尝不清楚这一点,但现在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她想了想换了个说法回答总导演:“你觉得‘把邦德先生改造成邦德小姐’,‘把邦女郎改编成隐形boss’哪一个更让人难以忍受?”

    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是显而易见的。马克·福斯特望着手中的剧本,还是犹疑了下,而制片人又郑重开口了:“所以说马克你的任务很重,我这边是希望你能拍出开放性结局的感觉来,把卡蜜儿究竟是不是幕后**oss的疑问丢给影迷,让他们自己去猜测,而到时候我们看他们的反应,再来给出这个问题的官方答案。”

    马克·福斯特:“……”他突然觉得压力好大啊。

    说实话,这也是米高梅做出的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但“富贵险中求”,再有……影迷们对性转版邦德的接受度,未免也太高了吧?看不懂现在的影迷了!

    ——与其说影迷们对性转版邦德的接受度高,不如说是他们对葛瑞丝版的邦德小姐接受度高,百变葛瑞丝(?)不是说着玩玩的。

    另外,不说米高梅看不懂了,就连蹬着米高梅的鼻子上脸的吸血鬼经纪人,斯特林先生都有点懵,在他收到米高梅那边的反馈消息后。突然觉得脸有点疼,是怎么回事啊!

    也是,当初可是他言之凿凿的对葛瑞丝说,就算是把她改写后的剧本递到米高梅去,米高梅也会坚定不移的选择原来的剧本的。现在米高梅却改口了,你这么不坚定,其他七大电影公司知道吗?

    在心疼完自己后,斯特林的理智迅速回笼了,既然米高梅接受了葛瑞丝改动后的剧本,那这剧本改动可不是免费的,所以他认为有必要再签一份合约。为客户争取更多的、该得的利益,这是作为一个经纪人该有的专业素养,不是吗?

    ……

    《虐童疑云》在纽约进行封闭式拍摄,拍摄的非常顺利,顺利到超乎导演斯坦利在开拍前的预期,而且剧组氛围相当好。先不说私下里的氛围,就是在拍戏的时候,导演先生隔着摄像机似乎都能感觉出来,演员们在对戏时激发出来的火花。

    噼里啪啦响。

    梅丽尔和霍夫曼不用说,好像两人仅仅一个对视,空气就开始变得紧张了。梅丽尔饰演的阿洛伊修斯修女,如同抱紧风浪的岩石,在她锐利眼神的逼视下,其他人都难以和她对视。她浑身是戏的说法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并且不愧是“口音女王”,在演戏的时候为自己的对白添加了一点纽约口音,让故事变得更加真实起来。

    而霍夫曼的表演同样值得称道,他所饰演的弗林神父表现出的暧昧不明的态度,足够让观者不断质疑他的行为,又会令他们担心阿洛依修斯修女的设想可能确有此事。还有他扮演的神父,在布道的时候,那些思路清晰而且充满智慧的哲言,都足已经让许多真正的牧师心生嫉妒了。

    这两位都是获得过奥斯卡加冕过的演员,表演绝对称得上教科书级别的。

    最让斯坦利导演觉得惊喜的,还是葛瑞丝的表演。不是说梅丽尔和霍夫曼的表演没有让导演觉得惊喜,而是在事先就知道他们演技炉火纯青的情况下,他们优秀的表现带给导演先生的期待值就没有那么多。而葛瑞丝呢,她在斯坦利导演眼中还是一个新人,所以起始值就低,在这样的前提下,看到她能够游刃有余的进退于,梅丽尔和霍夫曼两位老戏骨中间,带给导演先生的差值就不言而喻了。

    这样三个优秀的演员,此来彼往,连环对戏,怎么能不叫人觉得过瘾?

    拍摄的最后一个场景,则是梅丽尔饰演的阿洛依修斯修女和葛瑞丝饰演的詹姆斯修女的对话,阿洛依修斯修女谎称自己打电话给弗林神父以前一个教区的一个修女,让弗林神父大为惊慌,最终选择了离开,可撒谎无疑是违背了上帝,违背了教义。阿洛依修斯修女在最后哭了出来说,“我有疑问,其实我有很多不确定。”

    詹姆斯修女走过来,握住阿洛依修斯修女的手,把头枕在她膝盖上,故事到这里就这么结束了。

    其实到最后,都没有直接点明弗林神父到底有没有侵…犯男童,而是将这个疑问交给观众来解读和反思,反思人性的阴暗、挣扎和闪光点。

    说这么多除了想说下《虐童疑云》的拍摄情况,还想说传达的是经纪人先生可以放心了,葛瑞丝在梅丽尔心中,还是个需要呵护的小奶猫,咳,是后辈。

    这其实也和葛瑞丝饰演的詹姆斯修女人设有一部分关系,詹姆斯修女单纯、天真而且善良,当她沉浸在这个角色中的时候,灰蓝色的眼睛写满了不谙世事,清澈而纯然。这么一来,只会加重梅丽尔固有的印象,又怎么会怀疑葛瑞丝一旦“张牙舞爪”起来,战斗值就会爆表呢。

    哦,你说外界的新闻,小奶猫就不能有个性吗?

    对这样的说法,莫名想到了一句很贴切的形容——情人眼里出西施。申明,这只是一个比喻。

    等斯特林来《虐童疑云》剧组接葛瑞丝,从化妆间外看到梅丽尔正在兴致勃勃给葛瑞丝扎头发,饶是再被锤炼过了,还是忍不住别开眼,这画面太美,他不忍直视了。他还是想想接下来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吧,葛瑞丝结束《虐童疑云》的拍摄后,就得进入007系列新电影剧组,米高梅就那么多事的,在伦敦的松林工作室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导演、制片人还有主要演员都会出席的新闻发布会。

    一个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采访的新闻发布会!

    上帝保佑。

    作者有话要说:  5000字送上,躺平喷肝中……求虎摸。

    ——————

    明天见

第48章() 
“葛瑞丝,你说的他们会从牛津大学挑选出色的学生加入他们这件事是真的,不是你在骗我?”

    “我没有必要骗你,以及我不知道秘密情报局什么时候成了不可说机构了。”

    斯特林又被嘲了一脸,他盯着葛瑞丝看了两秒,选择相信了这件事,还故作轻松的耸耸肩说:“我想我大概是受到谍战电影的荼毒了,你知道的——你不知道多少谍战电影对吗?当我没说。”

    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斯特林开车送葛瑞丝去英国松林制片厂的途中,他们先一步到了伦敦,再然后才转去英国松林制片厂和总导演马克·福斯特,以及其他主演们碰面。

    在这之前,斯特林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像是葛瑞丝在拍其他电影前一样,把该剧组的演职人员资料找齐全了给葛瑞丝,再然后还科普了一些有的没的的八卦,不过这一点斯特林觉得没什么必要,他的客户不去做娱乐记者都对不起她演绎出来的“别人的秘密”。

    另外,斯特林是想拉着葛瑞丝来一次新闻发布会模拟来着,他对记者们会问葛瑞丝哪些问题也差不多清楚,就是因为清楚所以才会这么忐忑啊。

    只不过模拟发布会进行的不能说不顺利,也不能说是顺利:

    斯特林问葛瑞丝:“你当时为什么会选择邦女郎这个角色呢?我是指在剧本改动前。哦,后半句记者不会问到,这件事目前还处于保密阶段,我想制片厂是想保密到电影上映了。不管怎样,当记者问你类似的问题时,你打算怎么回答?”说实话,斯特林作为葛瑞丝的经纪人,他都不太清楚葛瑞丝当初为什么会挑中007系列新电影的剧本,后面他是问过不假,可好像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

    葛瑞丝听他这么问,看起来很认真的想了想,才稍微倾斜着头回答:“因为那是一个很有挑战性,以及进步空间很大的角色。”

    斯特林自动翻译了这句话,‘因为那是一个智商低到令人发指的角色’,好吧,虽然葛瑞丝这句话的语意没有那么“不堪”,但“进步空间很大”它就真的很有这样的“引申义”,尤其是这种话还是从葛瑞丝嘴里说出来。

    经纪人先生深吸了一口气,“为什么你不能只说‘因为那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角色’户?或者你干脆说卡蜜儿是一条还没有上岸的金鱼好了,哦,这个回答太麻烦了,毕竟你还要给他们解释金鱼梗。”他又看了看一脸给他装无辜的葛瑞丝,不客气的翻了个白眼。

    葛瑞丝耸耸肩,很事不关己的继续看她的资料了。

    斯特林看她这样,都想破罐子破摔了,倒不是他现在想起来葛瑞丝总是以她独特的方式实力圈粉,而是他意识到他并不能左右葛瑞丝说什么,就算现在模拟好了,天知道葛瑞丝是不是又在耍他玩。这才是最坑的地方,不是吗?

    斯特林决定不去跳坑了,而他就在这时候听葛瑞丝出声说了个单词:“m?”

    斯特林没忍住偏头去看:“哦,你说夫人。这个角色现如今都是由英国演员朱迪·丹奇饰演,她曾经凭借《莎翁情史》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斯特林说完就意识到葛瑞丝应该不知道《莎翁情史》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在当年的奥斯卡金像奖上可是大有斩获,并且在影后的归属上一直被诟病到现在呢。他把这种旧闻丢到一边,看向葛瑞丝,见她神情有些异样就问道:“你认识她?”就葛瑞丝在英国的人脉问题,斯特林虽然了解的不多,但也足够让他惊叹的了,所以说会认识朱迪·丹奇这位享誉影坛的老戏骨,也不会让他觉得多惊讶了。

    “不,我只是认识另一名m——”葛瑞丝说到这儿就停了下来,冲斯特林露出一个纯良的笑,“哼嗯,反正你也懒得知道,不是吗?”

    斯特林:“……!”刚才风太大,他好像没听清楚!

    葛瑞丝这里说的“m”,指的并不是她的兄长麦考夫,又或者在麦考夫升职成为“大英政府”后,接替他的那位i6的最高长官,在牛津大学时见过,以及在那次疑似恐怖袭击,但事实上却只是条多愁善感的金鱼制造出来的炸弹案后,毕竟都说那案件在此之前被定义为恐怖袭击了。

    葛瑞丝这么‘不经意间’透露出来的信息,让斯特林压根就忘记了新闻发布会的事,他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葛瑞丝和mi6有瓜葛这件事给吸引去了,直到他们去松林制片厂的路上,他都不能自拔呢。

    都说过葛瑞丝很擅长谈话了,她不愿意说的,现在还没有谁能从她这里听到真相。以及事实上,葛瑞丝会想要出演007系列新电影,理由真的非常简单,在先前说出007系列是个别致的系列时,也提到过了:爹地总好奇麦考夫是怎么过着如007电影般的日子的。

    ——福尔摩斯们的别扭,也好像和炫耀欲、表演欲和推理癖好一样深入骨髓了。

    ……

    《大破量子危机》剧组要在伦敦的松林工作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剧组邀请了大西洋两岸的媒体记者到场,在英国的权威如《帝国》杂志,美国的如《洛杉矶时报》和《综艺》,都是非常有话语权或销售量非常高的大报社。

    另外,这种有最新新闻可写的时候,自然还会找关系密切的报社了,,就像《综艺》,他们先前还获得了葛瑞丝要出演邦女郎的独家消息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