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天方夜谭,对他一个非学霸来讲。非但不天方夜谭,反而还挺轻松惬意的,大概意思就是很乐意看到格林博士在人类学研究上没有退步,以及她演的电影是“有生之年”系列,是可以在繁杂的研究、学习之余去放松心情的好选择。
对这样的评价,斯特林微妙的理解了。
不过心情微妙归微妙,斯特林还是由衷高兴的。
在这种心情的驱使下,斯特林就带着报纸和杂志,驱车去葛瑞丝在比弗利山庄的房子了。
葛瑞丝在比弗利山庄买了这栋房子,其实是最近才搬进来住的,具体来说就是这两个星期,她从伦敦回来后,在别墅了负责照顾她的就是助理小姐艾米丽了。斯特林当初聘用艾米丽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中她有四个弟弟妹妹,照顾熊孩子的经验丰富,可等到别墅里看到艾米丽,真的像喂养熊孩子一样,在旁边等着送食物给葛瑞丝时,他的眉心还是狠狠一跳。
“你在做什么?”
艾米丽把她做好的三明治放在餐桌上,回答斯特林的话:“在等葛瑞丝吃早饭?”
“我没问你,还有请学会用肯定句回答我的问话,布朗小姐。”斯特林把报纸和杂志放在餐桌上,看向正坐在餐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脸得意(?)的葛瑞丝。
就在这时候电脑里传来另一个男人的声音,而且他的语速超级快:“我决定把你翻白眼的照片放到脸书的登录页面,让每个登录脸书的用户都能够欣赏到你的糗样。”
“如果你是说你通过监控摄像头截取的图片,那么请不要客气,还有看我——”葛瑞丝就直接对着电脑的自带摄像头,翻了个不怎么优雅的白眼。
葛瑞丝的语速有时候还是蛮快的,通常这种时候就是指她演绎事物的时候,但该怎么说呢,语速那么快的同时,还能够吐字清晰,甚至是长篇大论的吐字清晰,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现在似乎并不是考虑语速的问题,对吧,斯特林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他的客户就不能不这么…不羁吗?还有,他们俩的对话怎么就那么不对劲呢?
在斯特林琢磨的时候,葛瑞丝又开始秀语速了:“你有多少小时没有睡觉了,马克?三十一小时?哦,不对,是三十二小时。期间喝了三瓶红牛,还吃了一个苹果,唔,这就有点问题了。”
不等葛瑞丝再说下去,对面的人就快速地说:“怎么,你羡慕啊?”
葛瑞丝眨眼:“这方面吗?我确实挺羡慕你的,我记得我已经和你说过两次了。”
对方几乎是无缝衔接的跟上:“抱歉,无关紧要的事我是不会在大脑里存储的。”
葛瑞丝还是那副“我在说事实”的口吻:“这就是你和我的不同了,是的,我是在说我的大脑比你的高级。”
对方干巴巴的回道:“哈哈,好笑极了。”
“三岁小孩吵架”的即视感,斯特林心想对方大概就是葛瑞丝口中的“敌人”了。不过既然能被葛瑞丝定义成“敌人”,一定也是非同凡响的人物吧,现在看来在语速上绝对可以和葛瑞丝有的一拼了。
这么一想,斯特林就更好奇了,他看向艾米丽,用眼神询问她。艾米丽这次倒没有再用问句来回答他了,但她也没有说话,而是拿出手机点出一个页面举给斯特林看。
哦,那是个脸书页面,主人是脸书ceo,就是那个传说中在名片后面印着“i'h”的马克·扎克伯格。
斯特林在惊讶过后,又觉得对他的客户来说,再离奇的事情也不是没可能的,而且他又想起先前a的技术人员说的网络“清道夫”的事了,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马克有关系。
——由此可见,淡定的心态,那都是被锤炼出来的。
等到葛瑞丝和她的“敌人”拌完嘴,不,是辩论完,斯特林很轻描淡写的问她:“我能问一问,你和你的‘敌人’是怎么认识的吗?纯好奇,你们看起来不像是有交集的样子。”他也没听说过格林家族有在脸书持股,好吧,也有可能是他自己不知道。
葛瑞丝是这么回答他的:“哦,我们是通过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举办的‘看谁的语速更快’大赛认识的。”
斯特林:“……”h!
艾米丽捂嘴偷笑。
是的,这是个冷笑话,只是经纪人先生没有领会到它的精髓而已。
等到斯特林领会到了,他已经坐下来把艾米丽给葛瑞丝准备的早饭吃了一半,葛瑞丝和她父亲罗德里克·格林通了一通特别简短的对话,具体是这样的:
格林先生:“你为什么没有给我送你电影首映礼的门票?”
葛瑞丝:“假设我给你送,你会来吗?”
格林先生:“……那安格斯也不会去,可你为什么会给他送电影门票了?”
葛瑞丝:“答案不是很明显吗?”
然后,格林先生一言不合就撂电话了。
在她挂了电话后,斯特林还随口问了句:“刚刚是谁的电话,你的另一个敌人吗?”
葛瑞丝回答的理所当然:“是的,我父亲。”
斯特林:“……”豪门恩怨?他不是太想知道,他转而问起了另外一个话题:“你有脸书账号吗,葛瑞丝?”
葛瑞丝摇头。
斯特林这次是真惊讶了:“你和脸书的ceo是朋友,你竟然没有脸书账号?”
葛瑞丝“唔”了一声说:“如果你非要这么说的话,那你也没有博士学位啊。”
斯特林慢半拍反应过来葛瑞丝这话是什么意思了,他好像有点被感动到了,鉴于葛瑞丝承认他是她的朋友了。
这太诡异了,以至于斯特林再一次忘记问葛瑞丝关于《虐童疑云》试镜的事了。
……
《魔法奇缘》在大规模放映前,从专业影评人那里得到了总体不错的评价不说,就是看过的影迷们在imdb和烂番茄上的评分,绝大部分都属于中等偏上的评分,这无疑是进一步点燃了其他影迷们想要观看《魔法奇缘》的欲…望,不过等他们去购买11月20日午夜场的预售票时,却被告知那天的预售票早就被卖空了,就是21日大规模上映的电影票都有些紧张了。
得不到的总是更想得到,影迷们还就更想早点买到票了。
不过,真正将《魔法奇缘》这部浪漫喜剧电影,推上想要被观看高峰的是,美国《科学》杂志最新一期周刊上的一篇论文。
论文的作者,葛瑞丝·格林博士。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我还是更喜欢《社交网络》里杰西饰演的马克,大渣攻什么的哈哈,所以在写的时候就代入杰西小卷毛的形象了
经纪人你挺住,千锤百炼成钢就在眼前了╮( ̄▽ ̄”)╭
————————
明天见
第39章()
在说葛瑞丝发表的论文前,就不得不提一提美国《科学》杂志,在学术界的地位了。
美国的《科学》杂志,是国际上著名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杂志主要发表原始性科学成果、新闻和评论,世界上许多重要的科学报道都是首先出现在《科学》杂志上的。另外,《科学》杂志全年共51期,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其中每一期发行的《科学》杂志并不是都是面向普通读者的,大概有四分之一会发行到世界上各大图书馆、研究机构和名校,供他们收藏和借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和英国的《自然》杂志被誉为世界上两大自然科学顶级杂志,影响力可以说是世界级别的。
本来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就竞争很激烈,更不用说葛瑞丝这篇论文还间接性的将学术界,和风牛马不相及的好莱坞,甚至是一部动画与真人相结合的、单就凭主要角色出自童话大陆然后经由所谓的魔法到了现实世界这一点,就已经断定了它的不科学性和不能追究逻辑性的浪漫喜剧电影结合了起来。
这就造成了,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发行后,就现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然后等到好莱坞尽职尽责的记者们用异常新奇的笔触,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进行报道后,再反哺到学术界,然后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该怎么说呢,这感觉实在是太…新奇了!
科学家的研究是讲究灵感不假,可也没听说过有科学家的研究,是从一部依托不科学童话而诞生的电影里获得灵感的,这本身就好像已经是悖论了。
以上,是对学术界来讲的。
而对好莱坞来说呢,首先他们也没有遇到过有哪位演员,或者幕后工作人员,会根据所参与拍摄的电影,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发表到世界级顶尖自然科学杂志的论文,所以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不过,好莱坞的后续反应可比学术界的后续反应快多了,在确认了这件事的真伪,消化了这“第一次”后,他们纷纷表示喜闻乐见,觉得这对好莱坞来说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好吧,不仅仅是好莱坞,英国电影界也不甘示弱的“发来贺电”,这里就不提他们或真或假的埋怨葛瑞丝为什么没有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这篇论文了。
总之呢,电影界非常与有荣焉就对了。
再来说学术界的后续反应,本来都还没有怎么样呢,就被电影界那铺天盖地乐见其成的报道给糊了一脸,有不少学者就皱眉了,在不了解葛瑞丝和没看过论文的情况下,心里生出了抵触和反感。他们认为美国《科学》杂志,竟然这么降低自身格调,愧为世界顶级自然科学杂志之名。
其实这也很正常,学者中间向来不乏清高自傲者。
对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言论,美国《科学》杂志的主编唐纳德·科尼迪在他的专栏里说:“从逻辑上来讲,首先,由葛瑞丝·格林博士在《科学》上发表的,是一篇很有科研价值的学术论文。其次,这篇学术论文的灵感来源于格林博士主演的一部好莱坞电影,不得不说,这样的灵感来源方式令人感到意外又惊喜。最后,我已经开始对这部电影感兴趣了。”
翻译一下:赶紧来订阅这一期的《科学》杂志,看过格林博士的论文再来瞎逼逼,以及快去买《魔法奇缘》的电影票吧。
事实上,不用科尼迪主编发声,学术界主流还是秉承着理智看待整件事的,而且就像科尼迪主编说的那样,《科学》杂志上刊登的本质上仍旧是一篇学术论文,又不是什么好莱坞的花边新闻。所以在抱着正确看待学术论文的态度,去看了葛瑞丝·格林博士撰写的论文后,自然就对《科学》杂志的“格调”不会有任何怀疑了。
葛瑞丝的论文,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人类达成和动物交流并驱使动物为人类所用的可能性以及可行性。
——会有这样一个课题的产生,自然是从《魔法奇缘》里吉赛尔能通过唱歌和动物交流,并让它们来帮她做家务活上来的灵感。其实呢,整篇论文里并没有从正面提到《魔法奇缘》,但谁让它被发表出来的时机那么巧呢。
纵观全文,涉及到葛瑞丝拿到学位的专业(数学、心理学、化学与哲学)知识并不多,更多的还是涉及到生物学中动物学领域里的动物学、昆虫学以及神经生物学。
动物学和昆虫学很好理解,葛瑞丝认为最理想的动物选就是蚂蚁,就整个蚂蚁的组织和分工上,和其他相比较理想的动物选进行了交叉对比;
至于神经生物学,作为信息的接收站和处理器,对该人类大脑的要求其实是非常高的。就拿《魔法奇缘》里的吉赛尔来说,她能在同一时间和数种,在数量上甚至能达到成百的动物交流,这种事也只有出现在影视里了,在现实中,大脑会因为在同一时间硬性接收过多的信息,导致大脑“加载量”过大,进而导致大脑崩溃。
所以,总得来说,这是一篇带有理想化性质的学术论文,并没有经过实践。当然如果经过实践的话,那这样很有利用价值的论文,就不会发表出来了。
不过理想化归理想化,但也不能就此否认这是论文的科研价值。毕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再过十年或者二十年,谁也不敢肯定这种理想化的构想,不会得到实现,不是吗?
再说了,科研界很多论点,也都是科学家提出空想,在理论上给予支撑的。
因此在最后,学术界的生物学家们给予了葛瑞丝这篇论文以肯定,以及认为葛瑞丝·格林博士在生物学上的造诣匪浅,请慎重考虑往这方面发展。
咦,好像葛瑞丝在学术界也来了一出“跨界”呢。
确实是啊,鉴于葛瑞丝在牛津大学先后主攻的专业,分别是数学和心理学。
得出这样的结论后,葛瑞丝书迷论坛里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们,瞬间哭成狗。
数学专业、心理学专业的,就静静的看着不说话。或许还得再加上化学专业和哲学专业的,葛瑞丝在这两个专业上有学士学位,可以看做是攻读数学博士学位和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副产品”。
只能说,这是一个混合了笑声与泪水的故事。
在书迷论坛外,气氛就热烈多了,经过了这件事,不知道多少路人转粉,对《魔法奇缘》这部电影的期待值也蹭蹭上涨。
这么“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11月20日(周二)的午夜场,再加上从11月21日北美3730家影院开始大规模放映,截止到11月25日(周日),《魔法奇缘》劲收了将近八千万美元的票房,其中首末三日的票房突破五千万美元,毫不意外的成为了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的榜首。
即使这一周新上映的电影中,《今年圣诞节》、《杀手47》和《八月迷情》等的票房竞争力不大,可五千一百万的首周末票房,也在纵向11月票房中排到一个比较可观的名词了。
如果这么比较还不够具体的话,那么,迪士尼在葛瑞丝的论文发表前,对《魔法奇缘》的首周末票房预期是三千两百万美元。也就是说,如今实际的票房比预期的要高出整整一千九百万美元。
不仅如此,口碑上并没有因为观影人数大幅度增加而跳水,imdb上《魔法奇缘》的综合分数都还在75分以上。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件…有趣的事了。
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是一个关于电影演员、电影、电视节目、电视明星和电影制作的在线数据库。imdb的资料中包括了影片的众多信息、演员、片长、内容介绍、分级、评论等。对于电影的评分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imdb评分,这里是电影爱好者的聚集地,在对电影评分的时候,注册用户们大多是从剧情设定、演员们表现、导演的水准等方面,对电影进行评价。
有趣的是,《魔法奇缘》的评价区里,就有一些新注册的用户,给予了一看就看不懂,再看还是满满的专业术语的评价,说白了就是科学家的观后感,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到来imdb发表观后感的。
这同样独树一帜的影评,自然受到了侧目,《洛杉矶时报》、《综艺》等报刊,还在对《魔法奇缘》的后续报道里用调侃的口吻提到了这件事,并且声称“格林博士给好莱坞带来了一股别样的清风”。
这样的发展,不说其他人,迪士尼简直是乐开了花,因此对葛瑞丝不参加其他宣传活动这种事,虽然觉得遗憾,但并没有勉强,作为制片和发行公司,也懂得知足常乐么。
当然,在这背后,葛瑞丝独特而非常有力度的宣传方式是其一;葛瑞丝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