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新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新梦-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甄家虽然还能收回一些,到底动了根本,就变卖了家业去投奔封家。

封家一开始对甄家夫妇还算友好,待得甄家的钱财用尽,就风言风语的传出来。

听说甄士隐就是因为长久找不到女儿,又处处受到打压,这才疯了出走的。只留下一个封氏死死地守着。

这几年也都是靠着封家的接济和变卖首饰过日子,这一路上京的花费可不低,再加上赎香菱的八百两银子,这都不是封氏能够拿出来的。

所以沈从筠怀疑这是别人早就设计好的,但这场算计是针对贾雨村还是薛家或是贾家和王家就不得而知了。

沈从筠摇摇头,算了,管是谁的算计呢,只要薛蟠打死人的事是真的就行了。

只是沈从筠怕有人对封氏不利,就劝道:“太太现在既已经和甄姑娘相认了,不如就赶紧回乡去吧,京城是非多,以后还是少来为妙。”

封氏也有此意,向沈从筠道谢后就急匆匆地拉着香菱回去,要收拾了东西回去。

香菱有些犹豫,“娘,好歹和几位姑娘道别才好啊?”

封氏就劝道:“等以后再上京城的时候再来给几位姑娘赔罪吧,现如今我们是不能留在这里了,沈大人也说了,越早离开越好。”

见香菱还是挣扎,就道:“如今你不是会写字了?回头我们给几位姑娘写信也是一样的。”

香菱这才同意。

封氏就道:“以后你不可再叫香菱了,你父亲当年给你取了名字的,叫英莲。”

香菱嘴里念叨了两下“英莲”,欢喜道:“那以后女儿就叫英莲了。”

封氏才让寻荷收拾好行礼,拿了东西正要出门,迎面就撞上了庄管事,面上顿时有些讪讪。

庄管事当没看见,笑着递过一个盒子,“我们姑娘得知太太要走,特意让我送过来的。”

封氏迟疑的打开,里头压着一叠银票,最大额的只有一百两,却是一两二两五两的银票居多。

封氏“啪”的合上,推辞道:“燕姑娘帮我们母女这许多,我们就是死了也不能报答一二,如何还能再收她的钱?”

庄管事就笑道:“封太太一定以为我家姑娘说甄老爷和我家姑娘的长辈有旧是哄您的,其实甄老爷的确帮过我们姑娘的长辈。不知封太太可还记得姑苏乡下的王咏岩老爷?他是我们家的六老太爷,也是我们家姑娘的六祖父。当年六老太爷在城里被车撞了,就是在贵府上歇脚的,还是贵府老爷给六老太爷请了大夫的。”

封氏顿时想起来了,因为甄老爷还时常提起那人,说是难得的知己之一,只是后来听说那人为家事所累,一直在外奔波,却是很少在见到了。

封氏看向英莲,英莲却是知道燕姑娘过继到姑苏王家的事的,见母亲看过来,连忙点头。

封氏这才彻底相信,只是到底不愿收下这份重礼。

庄管事就劝道:“太太莫不是还想回去河南?其实照我说,太太不如回姑苏老家,凭着这些银子置办一些田产家业,带着甄姑娘坐产招赘。当年甄老爷与人为善,虽然过去多年,但姑苏城里记住甄老爷的人亦不在少数,如今甄老爷只剩下你们孤儿寡母的,他们也能护持一二。”

在庄管事看来,姑苏城里有歪心思的人不少,但如今甄家已经没了让人窥伺算计的东西了,要是那些人还对这孤儿寡母的下手,只怕姑苏城内有些人就不干了。而封家内贪婪的人不少,封氏带回去的钱不多,但也不少,更何况还有一个美貌的英莲。

封氏犹豫不决,她虽然知道娘家人会算计,但那毕竟是自己熟悉的地方和人,要是去到另一个地方生活,周围都是陌生的人,她有些害怕。所以她决定好好想想。

反正去河南和姑苏,两条路有一段是重叠在一起的,所以封氏打算路上再做决定。

庄管事就安排了人送他们回去。

封氏日日夜夜对着女儿,终于在出发第三天后决定去姑苏,庄管事说的不错,娘家的人要是见英莲回去,真的指不定就生出什么不好的心思来了。她已经失去过一次女儿了,她不愿再去冒这个风险。

而在京城,正是闹得最鸡飞狗跳的时候。

薛蟠已经是死人了,当年的证据贾雨村并没有销毁,而是留存在案,所以这个案子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沈从筠快手快脚,正打算判薛蟠死罪,然后收押,秋后处斩。

薛家的人终于慌了,宝钗不知道是贾家的权势不够,还是他们不尽心,见状连忙让人去找王子腾帮忙。

王子腾刚从外头巡边回来,一进门就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又穿好衣服出去。

王夫人见王子腾出手,就朝宫里递牌子见贵妃。

没两天就传出新的消息,薛蟠的确早已死了,如今活着的这个却不是薛蟠,而是薛蟠的孪生弟弟,因为体弱,所以一直养在家里,直到他哥哥死了,他的病才渐渐好了,薛家发现叫他薛蟠就能压住他的生辰八字,让他身体变好,这才给他改了名字叫薛蟠。

所以,打死人的薛蟠的确是死了,现在活着的薛蟠却不是当年的那个薛蟠。

熙燕听到春兰转告的这番解释时,就将含在嘴里的茶给喷出来了,正在吃东西的黛玉也给呛着了,这番解释,实在是,实在是太奇葩了!和贾雨村说薛蟠死了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知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想出来这个主意的幕僚此时正满脸是汗的立在王子腾面前,心里不断吐槽,话说他也不愿意啊,谁不知道大人是想将此事压下,等风声过去了,再将当初留下的证据拿出来,到时再将一个替罪羊换进去,再伪造一些证据就好了。

偏沈大人较真得很,短短的时间内,不仅将物证搜罗来了,还将人证找来了一大串,就算是要灭口,话说有要杀这么多人灭口的吗?给钱?那以后是不是有人出更多的钱,那些证人就反过来咬大人一口?这个话柄不能留下。

思来想去,也就只好出这个主意了。

虽然狗血一些,好歹将人拉出来了,只要再伪造薛家的确有这位孪生二爷在就好了。

这就方便多了,只要和薛家的仆妇们说一声就是了。最关键的是,大人完全是不着痕迹的,就算是政敌想利用此消息攻讦大人,大人也有应对之策。

幕僚不免感叹,要是这个案子不是沈大人主管的就好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九十一章

薛蟠被放回来;但状态却不是很好。大牢里哪能有好过的,虽然贾家和王家都打点过;他也不过比里面的囚犯好过一点,但那也是衙役对他好点,比如说给饭菜的时候多给他一点,挑好的一点之类的,或是给他分配牢房的时候分一个人比较小;牢房相对比较好的罢了。

但在监狱里;这样的照顾却很容易激起犯人的逆反心理。一般来说,监狱里的犯人是比牢头还要重要的存在;因为他们要整治一个人有很多种办法。

薛蟠本人又是个霸王脾气;在牢里能吃得开才怪。所以他虽然只在牢里呆了三天;出来的时候已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

薛姨妈看到薛蟠变成这样;几乎哭死过去,赶紧叫人准备热水热饭,又叫人去请了大夫。

宝钗也是眼睛哭得红肿。

当天晚上薛蟠就发起热来,薛姨妈看着烧得脸通红的儿子,发狠道:“这件事到底是谁惹出来的?蟠儿到了京城循规蹈矩,再没有出去惹事的,金陵和京城又是十万八千里的,他们怎么会知道这些事?”

宝钗若有所思。

“会不会是封氏?”薛姨妈有些疑惑,“香菱去了再没回来,说是被拐的人都要发送回去,会不会是封氏去告状的?”

薛姨妈猜对了,只是宝钗向来多思多想,此时也难免多想了一些,她于薛姨妈又多了一番见识,此时就摇头道:“断然不是她的,若是她告状,衙役该来传哥哥上堂分辨才是。”宝钗想到贾雨村提前就被收监了,心中一动,“妈,会不会是贾雨村犯了事被抓住,这才供出哥哥来的?”

贾雨村当年审判了薛蟠的案子,现如今人还在大牢里呆着呢。

薛姨妈就脸色难看,“肯定就是他了,只是香菱也可恶,若不是她,哪里惹得这许多事来。”

宝钗顿时不说话了。

事情是因封氏而起,这件事王子腾和贾政都打听到了,只是他们也知道封氏多是无可奈何,又不知当年是贾雨村动了手脚,这才去找贾雨村的,却碰见了好打不平的沈从筠。

王子腾不怨恨封氏,只是怪贾雨村太不上道,当年做这件事留下了许多尾巴,他知道事情时已是使了先机,这才处处被动,要不是宫里的娘娘帮忙在圣上面前进言,只怕这事还真的不能善了。

贾政却是失望透顶,贾雨村随后查出来的事很多,他没想到贾雨村做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心里却又有些愧疚,毕竟贾雨村如今身陷囹圄,却是薛蟠的事做了引子,当年又是王氏和凤姐儿托他的,所以贾政竟是一直在为贾雨村奔走。

听到消息的熙燕心中暗道:要是你知道几年之后就是他在你背后捅了一刀子,为贾府的抄家提供了不少证据的话不知作何感想。

想到这里,熙燕又是心中一动,如今贾雨村被收监,那么荣国府的命运会不会有一些改变?

只是不知道他会不会被放出来,原著中贾雨村可是一直青云直上的。

贾雨村自然不会被放出来,沈从筠几乎将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他的身上了。

本来就要为京城除一大害了,偏偏王子腾在早朝的时候说了几句话,又拜见了太上皇,提起从前的旧臣,皇上登基不过一年光景,哪里会反驳太上皇?所以这薛蟠才得以这样可笑的理由逃脱。

薛家是旧臣,贾雨村可没有哪个先祖是旧臣。沈从筠直接拿他开刀,皇上也看他不顺眼,平白害得自己在太上皇跟前吃挂落,所以见沈从筠要调治他也就当看不见。

贾雨村的问题严重,但太上皇还在,皇上是不会砍他的脑袋的,所以就直接判他流放,这样的处罚对贾雨村来说也许更加痛苦。

薛蟠醒来,第一要问的就是:“香菱呢?”

薛姨妈不敢告诉他,只说香菱被关着,让他好了再说。百般劝说,薛蟠这才安心住下。

熙燕和黛玉几人不好进来看他,都只在外面和宝钗说话。

探春拉着宝钗的手道:“等薛表哥好了,你也进园子里来,我们正说要做诗社呢。”

宝钗强笑道:“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只不知是谁出的?”

“自然是三姐姐了,”惜春抢着说道:“三姐姐最会奇思妙想,我说开诗社也好,正愁没什么事做呢。”

几人将话题引开,宝钗见她们不追着问哥哥的事,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表情渐渐放开,和众人说笑起来。

回到屋里,黛玉就叹道:“果真天下的女子都是可怜的,我们往日常说她如何的端庄大方,可家里也有这样一个哥哥。”又生气道:“香菱姐姐也是,就是多住几日又如何?也好让我们给她践行,怎么也不说一声就走了。”

熙燕劝道:“京城是非多,还是早点离开为妙,她不也说了会给我们写信的吗?且等等吧,说不定以后我们还有缘见面呢。”

话虽如此,但俩人都知道,以后要见面的机会是微乎其微了,这个世界又不像前世,想见面了,只要有钱,坐几个小时的飞机就到了。

经过薛蟠一事,贾母和贾政更加的不待见薛家和王夫人,王夫人和薛姨妈之间也有了隔阂。

虽说案子是贾雨村判的,但当年却是王夫人托的贾雨村,怎么判不好,非要判薛蟠死了。薛姨妈疑心王夫人,王夫人也怪薛家,本来两家的婚事老太太和老爷就不太答应,闹这么一出后他们更有理由了。

薛蟠好后才知道香菱走了,闹了一阵也就停歇了,只是心中却牢牢的记住了,打算以后有时机一定要找到香菱好好的羞辱一番。

因这件事虽没有闹得人尽皆知,但圈子里与他交好的都知道了,大家时常拿话来打趣他,薛蟠不耐烦,就打算和家里的一个老掌柜出去走货。

薛姨妈觉得儿子出去躲躲也好,而宝钗则是希望哥哥出去历练一番后能多长些见识。

因八月初三是贾母寿辰,薛姨妈有意留他到那时,只是薛蟠不耐烦,早早让人定了日期,即日启程。等送走了薛蟠,薛姨妈这才和宝钗说道:“如今你也看到了,我们家虽有钱,但一遇到什么事就要靠你舅舅和姨妈,可见着有钱的不如有权的。今日过后你还是到园子里住去,与你姐妹们好好相处,不要吵嘴。”

宝钗点头,心中更加坚定了嫁给宝玉的决心。

探春跑来找熙燕黛玉商量,“虽宝姐姐才出去几天,但我们好歹也设宴给她去去晦气,再则,上次我说要开诗社的事,因着薛大表哥的事一直没弄成,正巧,前儿二哥哥弄进来两盆白海棠,不如我们就借此开一社如何?”

黛玉听了意动,和探春一起去秋爽斋,李纨等人早等在这里,见她们来了,笑道:“可算是来了,不然我们这一群人就没了头了。”

“既要起诗社,我们就不能再姐姐妹妹叔叔嫂嫂的叫了,必要有一个别号才是。”黛玉想了想,笑道:“我给燕妹妹取了一个,就叫‘朝阳主’。”

探春笑道:“燕妹妹以前住的院子就叫朝阳院,这是最恰当不过了。”

大家各自给各自取了雅号,只是到底少了资金,李纨就带了众人去找凤姐儿,缠着她每月拿出一定银子来给他们办诗社,只是明天宝钗回来,所以更要隆重些。

黛玉见李纨不言语,她就笑道:“明日宝姐姐回来宴席就设在秋爽斋,除了凤姐姐给的银子,我们再每人出一道菜也就够了,大家将自己要出的写下来,我和三妹妹再调配一番,这样花费又不大,大家却又能尽兴。”

迎春等人听了俱都点头同意。

除了黛玉熙燕有小厨房,其他人都往大厨房要一道菜,打发几个钱就行了,花销并不大。

黛玉和探春商议一番,不过一会儿工夫就将事情安排妥当了,等熙燕改完佑哥儿和兰哥儿的功课赶过来时大家都已经散了。

熙燕听了俩人的安排不由的感叹,到底是大家族里出来的,想的面面俱到,就是她和李纨也未必能做得更好,只是手段还是稍显稚嫩。

第二日宝钗就被拉到秋爽斋,宝玉早和家学的先生说了今日不去上学。宝钗看见宝玉,难免有些失望。先前宝玉日日去上学,她虽嘴上不说,心中还是很满意的,只是没想到如今他又旷学了。

想到都是这些东西引着她,宝钗就有些不赞同的道:“我们女儿家本应该多做些针线纺织之类的,如今学那些文人雅士开诗社,传出去却要笑掉人的大牙了。”

李纨解释说:“不过是闺阁女孩们的玩笑,谁会急巴巴的往外说?就是说了我们也不怕,横竖不过是一个玩意,宝姑娘也太当真了。”

探春笑道:“就是呢,我们只管做我们的诗,管他们许多。宝二哥也在这儿,我们今天一是为宝姐姐,二来就是为我们这诗社了。宝姐姐,昨儿大嫂子给你娶了个雅号,叫‘蘅芜君’。以后我们再相称却要用到雅号了。”

平阳侯府里,苏氏也正在和夏云天说起贾母的寿辰,“我们家和他们家素来没什么交情,只是怕咋一上门倒引起什么误会,只是那两个孩子我一直没见过。”说到这里,苏氏又抱怨道:“按亲戚算,我也算是他们的姨妈,偏你们说怕王家的人多思多想,不让我去见她。”

夏云天笑道:“那不过是权宜之计,母亲现在若是想见他们姐弟,只管派人给贾府下帖子就是了。”

当时他拦着,不过是她大事未定,而新皇又刚刚登基,姐姐正要被封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