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正在手忙脚‘乱’地将保罗冯兴登堡从地方扶起来,更多的人则是看着李奇,他们有的震惊,有的期盼,不少则是兴奋。
“对!没错!我会做到那些!这就是一场关乎到德意志命运的革命!”李奇一脸的‘激’动,他挥舞着手臂:“在这场革命中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是我粉碎敌对势力附加在德意志的一切不公正,要么是我成为一具尸体!”
那些在观察保罗冯兴登堡的人也是停下来,亦是发愣地看向了李奇。
“我所希望的是,我事后能被旗帜包裹,有人接过理想,继续抗争!然而,我们注定胜利!”李奇环视众人一圈,高高抬起了手:“胜利万岁!”
不是纳粹礼,事实上也不是什么纳粹礼,是法西斯礼,更早的时候是罗马礼。现在玩这种礼节的人在意大利,他叫贝尼托墨索里尼,将原本的“战斗法西斯党”在1921年改建了“法西斯党”,1922年的时候进行了向罗马进军的运动,成为意大利首相。
李奇说完“胜利万岁”头也不回就离开了会议室,留下的是一群面面相觑的人。
不知道兴登堡情况怎么样?要是病发无法参选,那可就再美妙不过了!
事实证明李奇其实也是蛮‘阴’险的,至少保罗冯兴登堡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刚才上演那么一出分明是早就计划好了。
埃里希冯法金汉回来后,他告诉李奇:“兴登堡高血压和轻微中风,医生说恐怕需要休养至少半年。”,他说话的时候脸‘色’很‘精’彩。
李奇没有表现出什么,说了一句“哦,那真是太遗憾了。”,扭头重新和阿道夫希特勒商讨竞选标语,刚才那一句“什么旗帜包裹”啥的,竟然是位列其中。
“戈培尔是一个不错的宣传专家。”李奇说的就是那个戈培尔,是在1923年的时候网罗来的。他认真地看着阿道夫希特勒,说道:“等待他在巴伐利亚忙完,发封电报将人喊过来,我们这里需要他。”
阿道夫希特勒一直都是党派的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两年间‘混’到了宣传副部长的职位,两人的关系有些微妙,既是同事也是竞争对手。
埃里希冯法金汉本来是想说点什么,看到大家都在忙碌也就没有开口。实际上他是觉得李奇那么做有些略欠光明,只是受益人好像是自己,还怎么开口啊!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阁下在隔壁。”赫尔曼戈林见埃里希冯法金汉坐在原地发愣,提醒了一句:“马肯森阁下刚才说与您好久不见,希望能够聊一聊。”
埃里希冯法金汉立刻站起来,大家都在忙,只有他显得无所事事早就觉得尴尬,哪有不说一声然后离开的道理。
“我们的元帅阁下似乎还不适应政治。”阿道夫希特勒没有半点嘲笑的意思,以前的老牌军人大多不怎么会玩政治。他笑着说:“法金汉阁下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心理准备,让我们将他送上总统的宝座。”
没有错,就是那样!政治从来都是肮脏的,比的就是谁最厚黑,必要的无耻也不能缺少,想要做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就别玩政治。政治的博弈场上什么手段有效就怎么来,顶多就是在成为胜利者之后好好为国家服务不过通常还是会优先考虑自己政党利益,然后再为国家服务。目前所有国家的政党都是这样,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也不会例外。
“唔,是应该再强硬一些。”李奇在把关,他很认真地说:“比如取消凡尔赛和约就是必须要喊的口号,现在德意志的人民绝对乐意听到这个。然后,扩充军备喊出去可以得到‘激’进人士和军队的支持,所以这个口号不能缺。”
阿道夫希特勒有些担忧地说:“我们与英国、法国、美国等等国家一直努力维持良好关系,要是喊出这些口号,会不会让关系变糟?”
“政治啊,竞选的时候喊口号不过是为了选票。”赫尔曼戈林一脸的冷笑:“像是英国、法国、美国,他们那些政党在竞选的时候还不是什么口号能够吸引选票就喊什么,当选之后要不要干又是另外一回事。”
真正的事实,竞选时期喊口号是因为有需要,民众爱听什么就选择什么口号,之后要不要做,做到什么地步,等权力到手了,顶多就是骂几句。民主就是这么玩的。至于下一次选举?重新喊就是了,傻不吧唧的民众肯定会再一次上当。
“呵呵,没错。”李奇说道:“民主的真谛啊,就是光说不做,然后制造一种看似自由的氛围。不过咱们比较实诚,喊出去就一定会做,必定会拒绝承认凡尔赛和约,会扩充军备。”
“那一切的前提是先将国家稳定下来,让经济复苏,不是吗?”阿道夫希特勒看着李奇:“或许在那么做之前,我们应该先取得英、法、美等国家的谅解。”
“阿道夫,你的口才非常好,那么就由你代表我们的党”李奇一副思考的模样,说道:“在竞选开始之前到这些国家走一圈。”
“啊?”阿道夫希特勒比较明显地愣住:“那竞选我不参与了?”
“你不是已经在参与吗?”李奇一脸的莫名其妙,说道:“你出访各国,对我们的事业无比重要。不但是你,赫尔曼和沃瑟都要一起去,不但要去,更要带上足够的观察家和专家。”
听到赫尔曼戈林和沃瑟丰克也会去,阿道夫希特勒才从一种要被放弃了边缘化的心态中走出来。
“德意志的发展已经停滞了六年,等于是各项领域处于空白期的六年。”李奇一脸的严肃,说道:“你们这一次出访,拜访各个国家的政党之外,还要尽可能地参观各个国家高端领域的公司和研究室。”
阿道夫希特勒和赫尔曼戈林情不自禁地对视了一眼,他们已经听出事情的重要‘性’了。
李奇又说:“你们更需要为我们的一些人做掩护,他们对以后我们能不能取得最终胜利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关键!”
那是关乎到愤怒的小鸟的方案。这个方案牵扯到了国外企业发展和必要的间谍安置,它从1917年就被李奇所指定和执行,关于在北欧几个国家的进程是最迅速的,到了1918年的时候则是执行奥地利的那一部分。
除了李奇之外,没有人知道愤怒的小鸟的全部内容,那是李奇利用先知先觉布置下的一系列计划,真的会关乎到他们未来的成败。
我可不想像小胡子那样,最后躲在地堡里面听炸弹的声响,等敌人打到附近的时候举枪自尽
间谍用得好,会达到比想象中更好的作用。有了间谍还需要自身的硬实力,那么发展工业真的就是重中之重。
1925年开始掌权并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李奇真的不觉得他们还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浪’费。德意志的外‘交’环境在改善,只是关乎魏玛政fu出让的货币权想夺回来真就不是那么容易,现在的美国佬比英国佬还不好对付。
英国佬现在的政策是适当地扶持德意志,美国佬则是开始了自己的“剪羊‘毛’”计划,李奇短时间其实也没有想要与美国‘交’恶的念头,他还指望着美国更多的资金进入德意志,那也是让德意志工业进行复苏的一种方式。
1925年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开端?如果世界情势都是一片糟糕,德意志的糟糕就具有舆论引导空间。民众其实很好欺骗的,到时候就让谎言说一万遍成为真理的戈培尔再加把劲忽悠就是了!
正在对书进行大改,去掉一些敏感内容啥的。不改就要被封了,所以更新会慢一些。。q
第150章:公正吗?()
实际上1925年除了德意志之外,世界各地尤其是以美国为准,经济都是呈现出异常繁荣的一面。
美国的经济繁荣到了什么地步呢?就是各方各面的产能都是狂飙。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得到欧洲各国的太多订单,美国政府非常鼓励创业。有了欧洲订单美国经济形势不但大好,并且工厂像是雨后竹笋一般冒了出来。在战后的6年,美国国内的工厂那么多,自然是会生产商品,呈现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实力。
能够生产产品自然是极好的事情,毕竟那是工业实力的一部分,可要是生产出来的商品过多,导致市场吃不下,那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则就是悲剧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的数年,欧洲国家依然依赖来自美国的商品,尤其是以一些轻工业民用商品和农产民最为需要,但是到了1924年情况起到了一些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的5年,欧洲大路上的国家基本已经缓过气来了。
本土没有遭遇到什么攻击的英国首先回过气来,他们拥有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最大最广袤的殖民地,之前是因为战争没有办法调度过来,因此才会去依赖美国佬。实际上战争结束之后第二年,英国就已经没怎么向美国佬下订单,是取用于殖民地的资源。
到了1924年,法国也从战争的经济伤害中走出来。他们清理被打烂了的北部和西部时期向美国佬进口了不少的东西,从美国欠法国钱,到美国欠法国的债务基本清空。后面,法国需要什么东西的时候,美国起初讲的是概不赊欠,后面倒是贷款了一些钱给法国,法国反过来是欠了美国佬的债务。到后面缓过气来,自然是不向美国佬进口商品了。
依然还在向美国购买商品的国家却是依然不少,不过大多是战败国,比如德意志和各自**的原奥匈帝国国家。其中德意志向美国的进口额度最大,再来就该是巴尔干地区的一些新国家,只是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穷鬼,只能是依靠借贷过日子。
美国为了掌控多国经济,向欧洲放出了很多的贷款,每一笔贷款的背后都有政治目的,像是想要获得德意志的货币发行权,然后需要巴尔干那些国家做一些政治承诺什么的。
一直给予贷款,然后再卖给穷鬼东西,不管是有什么政治目标,类似的经济发展肯定不是良性,到了后面实在是有些撑不住了,只能控制贷款,结果就是美国生产出来的商品越来越代销,众多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
东西卖不动的话,基本走的就是一种促销的模式,但促销会有一个底线,要存在一个合理的利润范围,一旦是超过底线,宁愿是烂掉也不愿意卖出去。
“现在基本上是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比如没有自由之声报道的萨克斯州事件,农场主们嫌弃牛奶价钱过低不愿意贩卖,将成吨的牛奶倒进了河流,旁边却是一群用渴望眼神看着倒进河流牛奶的民众。”
“是的,经济看似繁荣,可那是建立在砂砾上的繁荣。他们的产能已经远远大于市场需要,必然是会出现恶果。”
“那么关于必要的采购清单,这一次前去美国是进行采买合同签订?”
“对。我们需要购买的东西不少,基本上石油和有色金属必须要有,并且是数量越多越好。”
李奇穿得非常正式,应该说所有人都穿得非常正式,毕竟他们等一下需要去参加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的葬礼。
他们在说的是关于沃瑟丰克领队,阿道夫。希特勒作为副领队,要到许多国家出访的事情。
因为是代表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前往各国,事实上是需要进行知会,让各国选择接不接待。电报被发出去之后,第一个回应的是英国,然后是美国、法国。一些小国家也是万分欢迎,比如奥地利、瑞士、西班牙啥的。
说白了,李奇派出这么一个团队,一方面是为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掌握德意志权力在进行攻关,另一方面就真的是出去大采购的。
为了进行大采购,李奇干了一件不知道对错的事情,他分别将10吨黄金分成了两个部分,又分别存入了英国和美国的几个银行,又有一些是换成了英镑和美元。
拿德国马克去采买?拜托!现在德意志的马克快赶得上废纸了,面值大得有些夸张,实际价值却是买一条面包需要拉上一整车的马克。用德国马克去国际市场购买东西?适合嘛!
黄金的来源李奇不用解释,其实英国和美国也没有问,他们愉快地接受黄金,然后给出印刷出来的纸币。在这一件事情上,英国和美国又展现出了不同的一面。
英国佬要求李奇签订一项协议,就是要求李奇长久性地将黄金存在英国的银行,但却没有给予什么回报,不得不说真的是尽显地球霸主的霸道。李奇没有什么反抗就在协议上签字,他知道这么做或许吃亏,但是却能争取英国佬的好感,可以在很多方面获取支持。
美国佬同样希望李奇能够长久性地将黄金留在美国,但他们是拿出了相关的优惠来进行利诱,比如什么税收优惠啥玩意的,然后会在一些商业贸易商由政府提供方便。当然,只是提供方便,李奇想要买什么东西,一切还是需要与生产商自己敲定。
现在从美国买东西还是比较实在,大部分的生产商因为商品卖不出去,只能是减低价格,虽说他们没有利润宁愿不卖,可是比起往常可是优惠了非常多了。
“我们会掌权,在开始的时候,叫嚣归叫嚣,但不能真的干太激进的事情。”李奇犹豫了一下,又说:“我们甚至还要一部分满足那些国家的利益。”
都是玩政治的,基本明白政治怎么玩,所以舆论的控制是重中之重,卖国归卖国,但要懂得忽悠民众。
“领袖,只要获得沙皇的黄金,我们就能够重新将货币权拿回来了。”阿道夫。希特勒安慰道:“不会太远了。”
“”李奇知道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性格和命运,就是没有想到阿道夫。希特勒没有标志性的小胡子,怎么也会显得有些幼稚。他说:“不,除非是有大变动,不然哪怕我们是有再多的黄金,非但不是好事,反而会是祸事。”
美国佬已经开始在和英国佬对抗了,是关于世界货币权的对抗。
这一场货币战争的对抗中,美国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连集中英镑兑换黄金,甚至是要求或忽悠法国一块拿英镑兑换黄金的事情都能干得出来。兑换风波很是让英国郁闷,也是搞得灰头土脸。虽然说现在货币是和黄金挂钩,可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虚增货币,比如有价值1英镑的黄金,就敢印上3英镑的纸币。其实3倍还算是保守了,很多国家是有价值1的黄金就敢印10的纸币。
英国佬这一次是被美国佬和法国佬联合一起坑了,美国佬是想要打击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法国佬更像是对被轰炸耿耿于怀想要给英国佬找不痛快才那么干。
德意志是战败国身份,拥有一些黄金和拥有非常多的黄金是两个改变。少量的黄金虽然会让各个国家眼馋,但他们不会动手抢。一旦超过一定数量的黄金出现,德意志头顶上可还有一个凡尔赛和约的紧箍咒,到时候他们才不管那笔黄金是国家的还是私人的,哪怕是再次发动战争也绝对会动手抢!
“采购资源的事情就交给沃瑟,他是经济上的专家。”李奇非常认真地看着阿道夫。希特勒,说道:“阿道夫,你在与人交流上有着非凡的魅力,通常能够真诚地打动他人。应该发挥你的优势,在应酬的时候获得更多人对我们的认可,使得他们同情和支持我们。”
阿道夫。希特勒也不知道是该郁闷还是高兴,一脸迷糊地点着头。
赫尔曼。戈林忍很久了,他开口说:“那么我呢?”
李奇看向保持住身材没变胖的赫尔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