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獒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獒唐-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那她还只看了一点点的箱子。

    如果没有这个箱子,她可以一如这十年一般,时刻关注却不去理会。因为这对舅甥对于武则天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甚至有大用处。

    可是现在。。。。。。

    “九郎啊,九郎!你让我如何留你!?”

    武则天此时已经打定主意,待这奏折看完,就算不杀吴宁,也要掳送东都幽禁看管。

    。。。。。。

    “圣后!”

    身旁的一声轻唤把武则天从沉思之中拉了回来,抬头一看,却是上官婉儿不知何时已经侍奉在一旁。

    “圣后,夜深了,歇息吧!”

    武则天这才发现,天早就已经黑了下来,揉了揉发胀的眉心。

    “明天婉儿与房州去一密函,暗中把吴九郎严加看管,待太平返京之后,秘送回京!”

    “。。。。。。”

    上官婉儿一怔,脱口而出,“圣后终于。。。。。。”

    “终于什么?”武则天反问一句,“你是不是想说,终于不再心慈手软,妇仁之仁了?”

    “婉儿不敢!”

    “呼。”武老太太出长一口气,又从箱中拿起一张奏报,倚身看了起来,“婉儿尚不成器,是不会明白的。非是仁慈,而是不得已罢了。”

    微微抬头,“若非万不得已,我依然会留着那对舅甥,直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圣后!”上官婉儿一边拾起散落各处的奏报,一边道,“圣后还是忘不了当年旧案?”

    “不是忘不了,是必须不能忘!”

    “可惜。。。。。。”低头看着奏报,“现在却不得不把这个孩子拿下,他也看不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了。”

    。。。。。。

    ——————————

    一份奏报,武则天整整看了七天。

    七天之中,老太太不上朝,不见外臣,除了吃饭睡觉,就抱着那口箱子细心研读。

    越往下看,武老太太越心惊,若非事实就摆在眼前,她实在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十六岁少年之手。

    更不敢相信,贺兰敏之居然能把吴宁教导到这般恐怖。

    越往下看,越加觉得,吴宁不可留,老太太甚至已然动了杀心。

    终于看到最后一页,武则天却是茫然一怔,随之一阵慌乱,然后是暴跳如雷,最后。。。。。。

    “上官婉儿何在!?报房州,留那混蛋。。。。。。”

    “暂且苟存!!!”

    最后一句“暂且苟存”,老太太都是带着颤音儿吼出来的。

    咬牙切齿,面目狰狞:

    “吴宁。。。。。。”

    “早晚宰了你!!”

    。。。。。。。

    。

第一二七章 差不多得了() 
最后一页,同样是一计治国之策。

    可是,与前面那些从分析到解疑,再到展望成果的方式略有不同。

    好吧,是大为不同。

    。。。。。。

    最后一页上,就八个字的政方,还有吴宁自己的一段话。

    八个字为:“解除宵禁,废除坊市!”

    没了。

    没了??

    当时武老太太下意识往箱子里看,确实是最后一张,真的没了。

    可是,为什么要解除宵禁?为什么要废除坊市啊?吴老九一个字儿都没提。

    这不是他风格啊?

    武老太太已经习惯了吴宁这种图文并茂的展开方式,冷不丁这么简洁,太突然了。

    把老太太难受的哟,那就别提了。恨不得把吴宁现在就提到东都,当面把这八个字给她解释清楚。

    往下一搭眼,吴宁的那段话就落入了武则天的眼中。

    “圣后啊。。。。。”

    “差不多得了。”

    老太太瞪圆了眼珠子,“他。。。。他这是跟我说话呢?”往下看。

    “三天三夜啊,笔耕不辍啊,胳膊都累折了,您老人家还想要多少?”

    “。。。。。。”

    “真写不动了,咱估摸了一下,后边差不多,还有个三五箱子吧。。。。。。”

    三五箱子!?

    武老太太更不淡定了。。。这一箱子已经是巨细无遗,他居然还有三五箱子!?

    再往下看。。。。。

    “不写了哈,正好公主殿下在房州,宁就偷回懒,都口述于她可好?”

    “反正殿下聪慧过人,差不多有个一年半载的,应该都能记下来。您老人家就再多等等吧。”

    老太太脸有点方。。。。什么意思?口述太平?

    真的把你能的啊。。。。。。暗道把个混蛋抵送入京之后,我看你还用不用一年半载!?

    看是你嘴硬,还是我的板子硬!

    。。。。。

    “至于您老诏宁入京这个事儿吧。。。。。”

    “还是算了吧!”

    “隆恩浩荡,无福消受啊。。。。。”

    “京师之地太过凶险,我胆小。。。。。。一去可能就不会说话了,倒是留在房州踏实一些。”

    “到时这本奏折悉数上奏完,您老人家要不要我,好像也没啥大用了。”

    “容我自生自灭吧。可好?”

    “,”

    。。。。。。

    “。。。。。。”

    “!!!!”

    他这是威胁朕??

    威胁朕!!!!

    武老太太一时之间,都不会思考了。

    居然被威胁了?

    武则天叱咤朝堂近三十载啊。。。。。连长孙无忌、褚遂良这些开国老臣都不敢威胁她。

    今天倒是新鲜。。。。。让吴老九给威胁了!?

    “大胆。”

    “大胆!!”

    可怜武老太太六十多岁了,气的直跳脚。

    特么放眼天下,居然有人敢威胁她!?

    找死啊。。。。。

    这真的是找死啊!!

    “来人!!来人!!”

    上官婉儿急步入殿,惊若寒蝉。从没见过圣后发这么大脾气啊。。。。。

    “圣后息怒!若有诏令,臣妾马上去办便是。”

    “但求圣后息怒啊!”

    “去!!”武老太太脸上的皱纹都在颤抖。

    “去、把、那、个。。。。。”

    “那个。。。。”

    那个房州吴宁砍了???

    老太太倒是千万个愿意。。。。可是看着地上那一大箱子。。。。还有那混蛋吹出来的三五箱子。。。。。。

    ”那个。。。。。“气势一弱。。。

    “那个房州密函追回来啊。”

    “。。。。。。”

    说完这句,哭笑不得,无力地坐回龙榻。

    “呵。。。。。。呵呵。。。。。。哈哈哈哈。”

    到最后老太太自己都气乐了。

    “小兔崽子!!且看你活到几时?”

    。。。。。。

    ——————————

    “我不听,不听!不听!不听了!!”

    千里之外的房州,太平公主捂着耳朵,一脸的绝望。

    “你絮絮叨叨,非和我说这些什么朝廷政方干什么?”

    她实在受不了了。

    打从过年开始,这小子弄出那一箱子奏折开始,他就跟个念经的老和尚似的,天天抓着太平讲解他的那些所谓政方。

    大过年的啊,你就没点正经的事干吗?

    不用管刚收来的炭窑吗??不用陪你的妙娘妹妹吗?非缠着本宫做甚?

    。。。。。。

    “我的公主殿下啊!”

    吴宁也很无奈啊。

    “不絮叨不行啊,不絮叨命就没了啊!!”

    只见太平赌气道:“你的命和我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吴宁抻着脖子,“这关系到咱俩的命好不好?”

    “。。。。。。”

    太平无语,知道这混蛋又要开始忽悠,可还是忍不住接了一句,“和我的命有什么关系?”

    “问那么多干嘛?”

    这回倒是吴宁开始敷衍。

    “相信我就对了。”

    其实吴宁想保命,不一定非得把自己和太平公主牵扯到一起。让她继续当她的傻白甜就好了呗。

    他知道那份奏折对大唐意味着什么,武老太太即使是再想杀吴宁,也得等他把肚子里的干货都掏空。

    吴宁大可以还是以奏报的形式,慢慢写。

    拖个一年半年的,趁老太太不注意,想个万全之策,溜之大吉。

    可是最后,他还是把太平拉进来了,真的也就是为了救太平的命。

    他知道太平的命运,也改变了太平的命运。

    可是,不与武家联姻,真的就能让太平置身事外吗?真的就能阻止得了她奔向权利吗?

    吴宁说不准,谁也说不准。

    于是,吴宁想给她留一个后手。

    如果她能把吴宁的这些东西学会,那将来万一真的脱不开身,起码也是个有真本事的大唐公主吧!起码她能把玩权术的那些精力花在干实事上。

    “刚才说到哪儿了?”

    吴老九简直就是硬灌。

    “。。。。。。”太平撅着嘴,“本宫怎么摊上你这么个弟弟!”

    “说到,解除宵禁、废除坊市了”

    “哦。”吴宁点头,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听好了啊。”

    “之前的那些政方,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开源节流,但却治标不治本。”

    “但是,这八个字,才是真正能解开大唐困局的根本所在。”

    “哦??”太平也认真起来,“何以见得?”

    “因为这八个字可以解决逃户的问题!!”

    。。。。。。

    表面上看,“解除宵禁,废除坊市”是城镇治安上的问题,必然会给城镇管理带来压力。

    可是,这八个字的根本所在,却是释放商业。

    没错,对于精于商业的吴老九来说,最不满意的,可能就是这个时代干半天歇半天的商业形态了。

    而且还不能随便开店,所有商业活动都被圈在一个地方。

    你这把商人都关在笼子里,怎么帮你平衡社会压力,盘活农业停滞的问题?

    。。。。。。。。

    ,

第一二八章 踩武则天的麻筋儿() 
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就是借助市场的力量,来驱动工农商业的发展。

    只有打破这层枷锁,手工业才能形成规模,农业生产才能向更高的效率推进。

    有的人可能会说,那粮食生产不到位,人都经商去了,谁来种地?

    扯淡。这种极端环境哪那么容易出现?人也不可能都不种地了去经商。

    再说了,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任何文明进阶都是需要原动力。

    说白了!!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桥到桥头自然直!

    小麦进入中原相当长的时间才取代相对低产的粟米,使得秦国得利,一统六国。

    你可以说,小麦出现的恰到好处,但也不能否认,是当时的社会需求推动了小麦的快速推广。

    到了大唐,低下的农业效率又让曲辕梨取代了直辕梨。

    同样,你也可以说,曲辕梨出现的正是时候,又或者生产需要迫使农业工具不断进步。

    再往后看,大宋商业发达与占城稻的出现,明清的人口上限和美洲作物的引进,包括近代粮食危机和袁大德鲁伊的杂交水稻。

    这可以说是时代的幸运,但同样也是时代的需求迫使农业进阶。

    你信不信?如果三千万逃户不种地了,粮食不够吃了,分分钟占城稻就提前个两百年杀进中原。

    况且,占城那个地儿现在就是大唐的啊!

    如果大唐发展到占城稻还解决不了问题,那大唐即将出海的那些海商就不是往回运香料、琉璃了,美州作物马上到达战场。

    要是还不够,只要商业规模足够维系社会发展,只要大唐科技水平有足够的时间进阶,那杂交水稻就该来了。

    吴宁太明白了,之前那十几万字都是铺垫。你就算玩出花来,也就是给武老太太增点税收,加点朝堂争斗的筹码。可是逃户不一样,这才是大问题,才是症结所在,或者说是大唐的麻筋儿!!

    武则天治国的能力继承于太宗李世民,手段作风亦与太宗神形相似。但她始终无法超越太宗。。。。让大唐变的比太宗时期更加伟大。

    可是。。。。。如果她能把太宗和高宗两代掌权者都无计可施的逃户问题解决了。。。。。

    嗯。。。。。那武则天无论是在当代,还是后世的历史评价就算还是不能与唐太宗比肩,也必然要拔高一个台阶!!

    这也是吴宁敢跟武老太太皮一下,敢威胁老太太的底气所在!

    老太太现在还舍不得杀他,指望吴老九这个混蛋,帮她缔造奇迹呢!

    。。。。。。

    咦???

    占城稻??

    吴老九心说,我怎么会知道占城稻?占城稻是好东西啊,关键时刻还能续条命。。。。

    扯远了。

    回到扩大商品经济这个方向上来,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大唐的逃户和土地兼并问题放在大宋,那还是问题吗?

    大宋根本不可能有逃户之患啊!

    因为,失去土地的农民不用跑,发达的城镇经济完全可以消化庞大的无产劳动者。

    土地兼并更不是个事儿。大宋开国没多久,土地兼并的严重程度就已经快赶上唐末了。

    因为高度城镇化,无孔不入的小商品经济,把大宋变成了富得流油的一块肥肉。

    可是,反观大唐呢?

    农民失去土地之后,他没地方去。

    甚至没有活路可言,因为就算没有土地已然要交税,自谋生路也不可能,因为城里人也不要他们,更也没有健全的市场环境支持他们二次创业。除了逃离原籍,变成隐户依附地主阶级,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那可是两三千万的人口啊!

    两三千万人跑到地主家里,只会让地主得到更多廉价劳动力,进而更疯狂地兼并土地。

    可如果大唐开放市场,把这两三千万人赶到城镇呢?大唐能不能和大宋一样变得富裕??

    不能!

    因为唐可不是宋那块富得流油的肥肉,除了富就什么都没有了。这将是一头全身腱子肉的雄狮!比当下还要凶狠!!

    所以解除宵禁,让商业时间最大化。废除坊市,让大唐的城镇居民彻底动起来,让商家可以直接地走到百姓身边。

    当先盘活城镇商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自然而然,商业就会吸收逃户,充当廉价劳动力。

    当商业进一步扩大,那无产百姓自然也就能从中找到机会,这时朝廷再辅以宽松的政策,无产农民,就能转化成城镇的新兴力量,继而重新创造自身价值,重新获得生存的希望!

    当然,大唐毕竟不是大宋,不能从表面上简单的抄袭,这其中还有诸多细节无法完善,冒然施行这八个字,也不一定就能富起来。

    所以,吴宁才只写了八个字。

    具体应该怎么做,还需要哪些配套政策和条件,就得和太平公主细细地去聊了。

    至于聊多长时间。。。。

    别催我哈。。。。

    这事儿挺难的,您老人家一京城的人才不也没辙吗?容我慢慢来。。。。。。

    当然。。。。这八个字完事儿了,还有占城稻啊。。。。。还有别的。

    。。。。。。

    ——————————

    时光流转,新年已过。

    三月的房州,若是换算成后世的公历,已经是四月末,快到五月了。

    荆湖之地的春天更是早就春暖花开,万物萌醒。

    去岁,吴宁的地窖让下山坳着实尝到了甜头。年前,各家商量,想把水旱田地全改成菜田。如此一来,秋冬两季又不知道要增收多少。

    地多的族亲更是年前就添置了农具,信誓旦旦地要在开春儿之时大干一场。

    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

    农忙早就开始了,可下山坳的地,没人种了。地里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