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形势变化。」李建成说:「护卫军已经出动,戒备森严,自当跟你一同入朝,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於是一同入朝,直向玄武门。走到临湖殿,发觉情况不对劲,立即拉转马头,奔回东宫(太子宫),李世民拍马追上,高呼:「大哥!」李元吉举弓射击李世民,因过度紧张,三次都无法把弓拉满(弓拉不满,箭在中途就会落下),李世民瞄准李建成,一箭射死。尉迟敬德率骑兵七十人随后赶到,左右射击李元吉,李元吉从马上栽下。李世民坐骑受到惊吓,失去控制,往树林狂奔,被树枝挂住,李世民摔倒在地,无法爬起,而李元吉突然出现,夺下李世民手中的弓,打算勒死李世民。尉迟敬德飞马而来,厉声大喝住手,李元吉徒步逃命,打算逃往武德殿,尉迟敬德追到,射死。
唐帝(一任高祖)李渊正在海池(皇宫人工湖)泛舟,李世民派尉迟敬德进宫保护,尉迟敬德头戴铁盔,身穿铠甲,手拿长矛,一直走到李渊面前。李渊大为震惊,问说:「今天作乱的是谁?你来这里做什么?」尉迟敬德回答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叛变,秦王(李世民)出动军队,把二人诛杀,恐怕惊动陛下,派我前来保驾。」李渊对裴寂等说:「想不到今天发生这种事,应该怎么办?」萧瑀、陈叔达说:「建成、元吉,本来没有参与当初起义行动,对於帝国的建立,也没有功劳,嫉妒秦王(李世民)功高望重,共同设下奸谋。如今秦王(李世民)既已出军把他们扑灭,功盖宇宙,全国人民,向他归心,陛下如果封他当太子,把政权交给他,就再不会发生其他事端。」李渊说:「你说的对,这也正是我的心愿。」当时宫廷禁卫军及秦王府军,跟太子宫及齐王府军,仍在鏖战,尉迟敬德请求李渊下令阻止,并命各军都受秦王(李世民)节制;李渊听从。
一个新建立的王朝,用不了多久,就会进入瓶颈,能通过瓶颈则一片兴旺,不能通过,这个新建立的王朝,可能一爆而碎。而这项瓶颈,往往与夺嫡有关,嬴胡亥如此,刘恒如此,司马衷如此,杨广如此,李世民也如此。
只要是专制政治,就无法排除这项瓶颈,也无法化解夺嫡斗争,司马光把消灭祸乱,建立在不可能的假设上,与现实完全脱离。就好像说,假如上帝抽去人类身上的权力欲望,世界就更加和平一样,这种话说了等於没说,毫无意义。因为专制政治一定产生瓶颈效应,容易溃烂成为夺嫡恶疮。幸运时,或许可以避免,问题是,人类并不幸运。
李建成是一位忠厚善良的老哥,李元吉则是一个机警伶俐的恶少;老哥变得越来越不能包容,这个恶少老弟要负重要责任。激情的表态,常把首领或伙伴导入难以回头的狭径,狭径总是通向死亡之谷。通鑑上足迹斑斑,李元吉不过小角色而已。
玄武门骨肉相残,是一项命中注定的悲剧,李渊在得到二子被杀的消息时,连哭都不敢,而且对最锺爱的一群幼孙,眼睁睁看着他们被砍下人头,同样不敢阻止,幸亏他退位得快,不然的话,他就是下一个刀下之鬼,这跟李世民不友不孝无关,专制病毒一旦发作,就是这么残酷无情,人在其中,身不由己。极权份子,以及「天纵圣明」,和摇尾系统之辈,只看到「民主」对他们的权力有所压抑,却看不到「民主」对他们的保护功能,使他们在失败之后,仍可以自由自在登台高论,仍可以自由自在到海边晒晒太阳、到饭店吃吃大餐,而不必像李建成、李元吉一样,亲兄弟反而成了恶毒的凶手。
然而,中国人应庆幸李世民夺嫡成功,他阁下为中国带来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成为盛世的典范,就已知的史料推测,如果李建成当了皇帝,因为有李元吉在旁的缘故,他的治绩不可能比李世民更好。
无冤狱时代
李世民因国务院国防部军政司长(兵部郎中)戴冑,忠贞清廉,公平正直,擢升他当最高法院副院长(大理少卿)。很多申请当官、等待任命的候补人员,往往伪造资历,冒充世家高门;李世民下令,命他们向政府自首,如果不自首而被查出,一律死刑。不久,一个人被查出诈欺,李世民打算诛杀。戴冑上疏说:「依照帝国法律,应判流刑。」李世民大怒说:「你遵守法律,却教我丧失信用!」戴冑回答说:「陛下命令,起因於一时喜怒,而法律却是政府的公信。陛下对一些候补人员的诈欺,十分愤恨,所以打算诛杀,后来发现不可诛杀,而回归法律正规,这正是忍小忿而存大信的作法。」李世民说:「你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我还有什么忧虑!」
戴冑前后很多次冒犯李世民的盛怒,坚持维护法律尊严,建议事项如同泉水,李世民都接受他的意见,天下遂没有冤狱。
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看它的监狱。要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看它的司法。人权没有保障,滥捕滥杀的国家,当权者一定是一群自称英明的狗男女。审判独立,不受政治影响,或不太受政治影响的国家,正是我们所盼望却一直难以实现的天堂。
「贞观之治」在历史上留下光辉,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没有冤狱,或很少冤狱!仅就人性尊严的观点,中国虽有其他太平盛世,也只有贞观之治(七世纪二○至四○年代),才算是黄金时代,我们为生长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庆幸。唯一可惜的,是这个时代太短。
杨广文选
李世民对侍从官员说:「我阅读杨广文选,发现杨广的文字深奥,学问渊博,他也知道讚扬伊祁放勳(尧)、姚重华(舜),更知道严厉斥责姒履癸(桀)、子受辛(纣)。可是,他做出来的事情,却为什么跟他的言论,恰恰相反?」魏徵回答说:「君王虽是圣贤哲人,也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这样才能使智者贡献他的谋略,勇者贡献他的力量。杨广仗恃自己敏捷干练,骄傲不可一世,沾沾自喜,所以虽满口仁义道德,却一肚男盗女娼,从来想不到大祸会临到他头上。」李世民说:「从前的事不远,我们应该记取教训。」
杨广文选,是杨广对人类所做的唯一贡献,他现身说法,为「满口仁义道德,一肚男盗女娼」,竖立一个活生生的榜样。
中国政治领袖有一种毛病,在享尽现世欢乐之余,还想高升圣人宝座,以便他的大名,永垂不朽。「大诰」「皇训」之类,遂纷纷出笼,除了培养子民服从的惯性外,更希望别人产生一种印象:「说这种好话的人,不会做出和这种好话恰恰相反的坏事。」不但希望用文字洗清自己的血手,也希望用文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仁慈的天使,翱翔天空。
二十世纪之后,虽然没有了帝王,但层出不穷的英明领袖,欲望比帝王更为强烈,「语录」「嘉言」,或其他乱七八糟名称的「训词」「选集」等等,使他控制下的小官小民,背诵研读,万分辛苦。套句苏东坡的词句:「字入愁肠,化作忠贞泪!」一夜之间,一个肤浅紊乱,经不起一句轻微质疑的愚蠢「思想」,定於一尊,当事人好不过瘾。
杨广文选同时也给我们一项教训:观察一个人,无论他是帝王或是领袖,无论他是知识份子或一字不识的流浪汉,绝不可以只看他说了些什么,而应追查他做了些什么!如果仅就他说的话,就信以为真,那可是人类有史以来所能犯的错误中,最大的错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一个高水准的鑑赏家,否则有人怎么说,大家就怎么信,杨广就会再度骑到我们头上,灾难可是自己找的,怪不了谁?我们必须记得,当初希特勒上台,可全靠他的大着我的奋斗!
李纲忠义
六三一年,太子少师(太子三少之一)、新昌公爵李纲逝世(年八十五岁)。
最初,北周帝国齐王宇文宪的女儿,夫死而又没有儿子,李纲一直对她餽赠安慰,情义深厚。李纲逝世,宇文宪的女儿把李纲当作父亲安葬。
李纲曾当过宇文宪的军事参议官(参考五七八年六月),宇文宪身陷冤狱,被杀丧生,不久北周帝国覆亡。而李纲对老长官的遗孤,爱心如炉,看惯了变色虫的忠贞嘴脸,我们对李纲的忠义,倍生尊敬。
小报告的威力
河内(河南省沁阳市)人李好德,精神失常,满口胡说八道,被认定妖言惑众。唐帝(二任太宗)李世民下令调查审判,最高法院主任秘书(大理丞)张蕴古奏称:「李好德精神失常,早有医生证明,依照法律,不应定罪。」副总监察官(治事侍御史)权万纪提出弹劾,说:「张蕴古家在相州(河南省安阳市),李好德的老哥李厚德当相州州长,张蕴古为了奉承州长,存心庇护,办案不公。」李世民大怒,下令在长安(陕西省西安市)街市上斩张蕴古。然而,不久李世民就后悔,下诏说:「自今以后,我定人死罪时,即使下令立即斩决,主管单位也应覆奏三次,才可执行(隋王朝时已有此诏,参考五九六年八月)。」
权万纪跟监察官(侍御史)李仁发,都因不断揭发别人隐私,受李世民宠爱,政府高级官员因此每每受到责备。魏徵提醒李世民说:「权万纪等一群卑鄙小人物,不知道大体,认为揭发别人隐私,才是正直;陷害别人受苦,才是忠贞。陛下并不是不知道他们并不可靠,只是看重他们那种无畏无避的精神,用以激励文武百官。可是权万纪等因宠而骄,却去实现他们的诡诈阴谋,所作的检举弹劾,都不是真的有罪。陛下纵然不能提拔善良人士,为世俗作榜样,也不必亲近奸佞,自毁形象。」李世民沉默不语,赏赐魏徵绸缎五百匹。很久之后,权万纪等的邪恶行为败露,全被定罪。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黄金时代,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顶尖的帝王之一,但是仍挡不住权万纪之辈鲨鱼群,在政海中从容遨游,左吞右噬。原因在於领袖人物喜爱他们的小报告,认为天下人都有叛意,只有他们这一小撮人忠心耿耿。这一小撮人不断陷害无辜,使自己在文武官员中越发孤立,领袖人物最欣赏的就是他们这种孤立。鲨鱼群也正好利用帝王的这项盲点,把帝王拨弄得或坐或站,或跳或喊。李世民英明盖世,也无法逃出他们的手心。
魏徵指出,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不是领袖人物不知道他们满身罪恶,而是喜欢他们敢於下口吃人,尤其当自己拉不下仁慈假面具时,需要有人代他动手,而且藉着他们的小报告,去了解部属们的动向。有则美国小故事说:一个董事长向朋友抱怨他的秘书小姐一无是处,朋友劝他说:「你可以开除她!」董事长大惊说:「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如果把她开除,职员们在下面干什么勾当,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在自由社会,秘书小姐不过一条绊马索,顶多把人绊倒;在专制社会,权万纪之类却是森森钢牙,造成惨剧。
李世民责备张元济
李世民曾经跟侍从官员讨论司法的公正性,魏徵说:「隋王朝杨广在位时,曾经有过一桩强盗抢案,杨广命於士澄搜捕(於,姓),只要稍微涉及到一点嫌疑的,全都在苦刑拷打下,自动招认,坦承不讳,结果强盗集团扩大到二千余人,杨广下令一律斩首。最高法院主任秘书(大理丞)张元济对竟然有这么多强盗,感到奇怪,试探着作深入调查,发现其中只有五个人确实当过强盗,其他的全是无辜平民。可是,他竟不敢据实奏报,最后仍是全部处决(此案通鑑无记载。於士澄,参考六二一年五月)。」李世民说:「这岂止是杨广昏暴,事实上当臣属的也并没有尽忠。君王臣属都是如此,怎么能够不亡!各位要引以为戒。」
李世民责备张元济没有尽忠,他忘了仅只四个月之前,张蕴古就是为了尽忠,在发现冤狱后,上奏申诉,被李世民诛杀。责备别人容易,自己做难。
高昌模式
焉耆王国(新疆省焉耆县)国王龙突骑支,派使节前来中国进贡。
最初,焉耆王国跟中国来往,一向都穿过沙漠;隋王朝时,沙漠交通阻塞关闭,改走高昌王国(新疆省吐鲁市东)。现在龙突骑支请求解除沙漠封锁,使来往更为便利,李世民批准。因此,高昌王国愤恨,派军袭击焉耆王国,大肆劫掠而去。
焉耆王国宁愿经过危机四伏的沙漠,而不愿经过繁荣舒适的高昌王国,可推测焉耆使节经过高昌时,所受的是什么待遇,一定比沙漠更要可怕。可能包括:应付不完的勒索抢劫,甚至身陷牢狱,备受酷刑。
高昌的激烈反应──派军大肆劫掠,证明我们的推测无误,如果焉耆使节团可以带来财富,成为高昌王国争取对象的话,高昌为什么不用诚恳亲切的服务争取?在把客人吓走了之后,为什么不检讨自己的缺失?却用凶暴手段追求必须用温和手段才可以建立的感情,结果一定落空,而且带来恰恰相反的后遗症,更加憎恨。可是,直到二十世纪,我们仍看到无数高昌模式的英雄好汉,向别人诟骂出拳,去争取自己所渴望的友谊。
十个「要想到」
特进(文散官二级 正二品)魏徵呈递「十思疏」,说:
「政治领袖建立大业,有好开始的多,而能一直维持到底的少;难道是夺取政权容易,保护政权困难?只因开始时心怀忧患,一定竭诚对待部下;等到大功告成,生活安乐,自然骄傲放纵,态度轻佻怠慢。竭尽诚心对待部下,胡人(北方蛮族)越人(南方蛮族)都可以同心合力;态度傲慢,则六亲都会叛离,即令使出权威和震怒,加以镇压裹胁,大家也不过表面顺从,心却不服。
「政治领袖在兴起贪念时,要想到知足;在兴建高楼大厦时,要想到停止;为了预防自己身处高位、自我膨胀时,要想到谦卑;每逢自己洋洋得意时,要想到自我克制;喜爱安逸享受时,要想到节约用钱;在快乐时,要想到后患;避免受人蒙蔽时,要想到接受别人的劝告建议;厌恶奸邪陷害忠良时,要想到增进自己的品德;实施奖赏时,要想到会因喜爱而重赏;实施惩罚时,要想到会因气忿而重罚。
「综合上述的十个『要想到』,再授权给有才干能力的人,则陛下即令不做什么事,天下也可以太平。又何必劳苦精神,去代理文武官员的职务。」
魏徵的「十思疏」,名震天下,是政治史上一篇重要的文献,受后世敬佩称讚。然而,仔细阅读,也不过一篇疲软的诤谏八股。没有突破性的建议,也没有震撼性的警告。只是泛泛的综合若干现象,用最不起眼的简单文字写出,盼望君王内省。
问题在於:如果君王在面对十个「要想到」问题,却拒绝去「想」,应该怎么办?想到了之后,发现都是别人的错,又该怎么办?传统知识份子没有一个人提出具体方法,解开这个结!遂使中国政治,一直在原地盘旋,不能提昇。
李世民评「语录」「文集」
皇家图书院(秘书省)助理编撰官(着作佐郎)邓世隆,上疏请求李世民把所写的文章整理出版选集。李世民说:「我的言论、文章,对人民有益的,史书上会记载下来,足可以不朽。如果对人民无益,仅出选集,有什么意思?萧衍(南梁帝国一任帝)父子、陈叔宝(陈帝国五任帝)、杨广(隋王朝二任帝),都有选集流行於世,并不能拯救他们的国家於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