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2007第6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收获 2007第6期-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怕想死也不是容易的事呢。” 女人就听到麻将桌那边有人长长地叹气,她自己也叹了口气。这时夜已经深
  了。工头已经呵欠连天起来。另三个泥水工说话的兴致也淡了。说来说去,除了 钱和女人,也没什么可说了。工头实在熬不住了,他对另三个泥水工说:“你们 陪一下翠珍吧,我得去睡一会,明天我还要到医院里去呢。”工头也不跟女人打 招呼就回去睡觉了。三个泥水工见工头走了,也一个个跟着走了。灵堂里就只剩 下女人与和尚两个人了。和尚连续赶了三天场子,早就扛不住了,念着念着就糊 涂了。女人虽然不懂,但和尚翻来覆去的只念两句话,就是最难懂的外语,女人 也能听得出个一二来。
  “你是不是念错了?”女人说。 和尚一惊,像被人打了一针,清醒了一些。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女人说:“我
  怎么会念错呢,这一句至少要念三十遍呢。”女人听和尚这样说,心里虽然觉得 有些怪,但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人家才是和尚。和尚又念了一会,忽然停下来不 念了。女人等了好久,也不见和尚有什么动静,以为和尚念完了,看看时间,离 天亮还早着呢。
  “想不想你丈夫在那边过得幸福一些?”和尚突然说,并不回头。
  “不想?那叫你来做什么?”女人答。
  “那得念幸福咒。”和尚说。 女人在家乡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幸福咒,但听和尚这样说,似乎是这里的习
  俗,丈夫既然是客死他乡,理当入乡随俗。
  “那就念吧。”女人说。
  “这得另收钱。”和尚说。
  “钱不是都给了你吗?为什么还要收呢?”女人有些不解。
  “幸福咒从来就没列入做法事之内,而且这又是我的专利,别的和尚不懂。 现在的专利都吃香,做我这行的,也得改革改革了。不过念不念幸福咒决定权还 是在你手里。”和尚突然回过头来,看着女人说,“人死了,他在地下的日子好不 好过,其实对活人也没多大的影响。”
  女人犹豫了一会说:“念幸福咒得收多少?”和尚笑了笑说:“有两种,一是 念五十遍,二是念一百遍。五十遍便宜一些,一百五十元。一百遍就要贵一些, 要二百元,随你选择,当然一百遍和五十遍的效果也差不多。”
  “就一百遍吧,我去拿钱。”女人说。女人说完就走出了灵堂。她身上没有 那么多钱了,她要回宿舍里取钱。女人回宿舍取钱时换了一身新的衣服,连鞋也 换了,甚至往头上抹了些头油什么的,头发被梳得油光可鉴。和尚觉得有些奇怪, 但也没往心里去,收了女人的钱之后,就开始念他的幸福咒。
  其实和尚根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咒可念,和尚只是用风流底话一遍一遍地唱
  《我要幸福》,和尚早就看出女人是个刚从乡下出来的,就是用风流底话骂她, 她也一样云里雾去的。果然不出和尚所料,女人越听就越迷糊,一首《我要幸福》 才唱了不到十遍,女人就趴在草席上睡着了。
  223 / 254
  ?2007?6
  女人没想到自己还会醒过来,她把三天的安眠药一齐吃了下去,她以为自己
  会跟丈夫一起去了另一个世界,但是饥饿让女人感觉到自己还好好的活着。灵堂 里的祭台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撤走了,和尚也走了,有人在女人身上盖了一?张棉 被,女人拿开被子伸了个懒腰。这一觉睡得真香。这时候有工友见女人醒了过来, 就给女人捧来一碗热辣辣的素面。女人坐在草席上吃了一碗面之后,神志开始清 醒过来。她清醒过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马上回家,她一刻钟也不愿意在城里停留。 女人在收拾东西时,发现照片上的丈夫突然长出了长长的胡子。
  224 / 254
  ?2007?6
  余秋雨
  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 这很自然。因为文人毕竟只是文人,他们或许能写出不少感动人的故事,自
  己却很少有这种故事。 有时仿佛也出现这种故事了,例如有的文人舍己救驾,有的文人宁死不降,
  但这又与文化史关系不大。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以忠臣或守将的身份进 入了政治史和军事史,而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化史。
  既能够牵动中国文化史,又能够牵动我们泪眼的人物在哪里? 还有比墨子和屈原更要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吗? 有。他叫司马迁。
  我早就确认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让我感动的人物,却一直难于表达感动的 程度。
  读者诸君也许会想,司马迁的感人处,不就是以刑残之身写出了一部重要的 历史著作嘛,怎么会一直难于表达呢?
  是的,我想表达的内容要艰深得多。 今天我想冒一下险,把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试着表述一下,而且故意放
  在这篇文章的最前面,触犯了写文章绝不能“由深入浅”的大忌,望读者诸君硬 着头皮忍耐一下。
  我认为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有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
  《史记》以不可超越的“母本”形态一鸣惊人,成为今后两千多年一代代编 史者自觉仿效的通例。因此,是他,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前后一贯的历史兴趣、历 史使命和历史规范,成为世界上罕见的始终有史可循、以史立身的文明群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本人虽然早已去世,却是全部《二十五史》的总策划。
  他使书面上和大地上的两千多年历史变成同一部通史。 他使历朝历代所有的王侯将相、游侠商贾、文人墨客在做每一件大事的时候
  都会想到悬在他们身后的那枝巨大史笔。他给了纷乱的历史一副稳定的有关正义 的目光,使这种历史没有在一片嘈杂声中戛然中断。中华文明能够独独地延伸至 今,可以潇洒地把千百年前的往事看成自家日历上的昨天和前天,都与他有关。 司马迁交给每个中国人一份有形无形的“家谱”,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会成 为彻底的不肖子孙。
  第二,司马迁以人物传记为主干来写史,开启了一部“以人为本”的中国史。 这是又一个惊人的奇迹,因为其他民族留存的历史大多以事件的纪年为线 索,各种人物只是一个个事件的参与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司马迁把它扭转
  了过来,以一个个人物为核心,让各种事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这并不是一种权宜的方法,而是一种大胆的观念。在他看来,所有的事件都
  是川上逝水,惟有人物的善恶、气度、性格,永远可以被一代代后人体验。真正 深刻的历史,不是异代师生对已往事件的死记硬背,而是后人对前人的理解、接
  225 / 254
  ?2007?6
  受、选择、传扬。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的那些著名人物,早已成为中国文化
  的“原型”,也就是一种精神模式和行为模式,衍生久远,最终组成中国人集体 人格的重要部件。
  这种轻事而重人的选择,使司马迁这位史学家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 变,成一家之言”,因而同时具备了文学家和哲学家的素质。
  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选择使早已应该冷却的中国历史始终保持着人的 体温和呼吸。中国长久的专制极权常常会采取一系列反人性的暴政,但是有了以 人为本的历史观念,这种暴政实行的范围和时段都受到了制衡。人伦之常、人情 人品,永远实实在在地掌控着千里巷陌,万家灯火。
  第三,他为中国文化创建了“以史立身”、“以人为本”的千年传统,但在创 建之时正承受着难以启齿的奇耻大辱。
  他因几句正常的言论获罪,被处以“宫刑”,又叫“腐刑”,也就是被切割了 一个男性的生理系统。当时他三十八岁,作为一个年岁已经不轻的大学者,面对 如此奇祸,几乎没有例外都会选择赴死,但是,就在这个生死关口上,让我产生 巨大感动的吊诡出现了——
  他决定活下来,以自己非人的岁月来磨砺以人为本的历史,以自己残留的日 子来梳理中国的千秋万代,以自己沉重的屈辱来换取民族应有的尊严,以自己失 性的躯体来呼唤大地刚健的雄风。
  而且,他一一做到了,他全部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
  我想,说到这里,我已经约略勾画了司马迁最艰深的感人之处。然而,还是 无法倾吐我的全部感受。
  我经常会站在几乎占据了整整一堵墙的《二十五史》书柜前长时间发呆。想 到一代代金戈铁马、王道霸道、市声田歌都在这里汇聚,而全部汇聚的起点却是 那样一位男性:苍白的脸,失去光彩的眼神。
  我还会在各种有关中华文化的豪言壮语、激情憧憬前突然走神,想到这种浩 荡之气的来源。汉代,那些凉气逼人的孤独夜晚。
  历代中国文人虽然都熟读《史记》,静静一想却会觉得无颜面对那盏在公元 前九十年之后不知道何年何月最后熄灭的油灯。
  我曾无数次地去过西安,当地很多读者一直问我为什么不写一篇有关西安的 文章,我总是讷讷难言,心中却一直想着西安东北方向远处滔滔黄河边的龙门, 司马迁的出生地。还能记得《尚书?禹贡》中的话:“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 门,惟神龙可越,故日龙门。”我知道韩城还有司马迁的墓和祠,却又无法预计 会不会有太多现代痕迹让我失望,不敢去。但我想,迟早还会去一次。
  那年历险几万公里考察人类其他文明回来,曾到黄帝陵前祭拜,我撰写的祭 文上有“禀告始祖,此行成矣”之句。第二天过壶口瀑布,黄河上下坚冰如砥, 我也向着南边的龙门默念祭文上的句子。因为在我看来,黄帝需要禀告,司马迁 也需要禀告。他也是决定中国文化兴衰的一位重要先祖,因此,他也会关注我们 的行程。
  甚至可以说,司马迁就是一位无可比拟的文化君主。我对他的恭敬,远远超 过秦汉和大唐的那些皇帝。因此,即便在西安宫阙陵寝的遗迹边,我还想着他。
  司马迁在蒙受奇耻大辱之前,是一个风尘万里的杰出旅行家。 博学、健康、好奇、善学,利用各种机会考察天下,他肯定是那个时代走得
  最远的青年学者。他用自己的脚步和眼睛,使以前读过的典籍活了起来。他用辽 阔的空间来捕捉悠远的时间。他把个人的游历线路作为网兜,捞起了沉在水底的
  226 / 254
  ?2007?6
  千年珍宝。
  因此,要读他笔下的《史记》,首先要读他脚下的路程。 路程,既衡量着文化体质,又衡量着文化责任。 司马迁是二十岁开始漫游的,那一年应该是公元前一一五年。这里出现了一
  个学术争议,他究竟出生在哪一年?对此过去一直有不同看法,到了近代,大学 者王国维和梁启超都主张他出生在公元前一四五年,至今沿用。但也有现代研究 者如李长之、赵光贤等认为应该延后十年,即公元前一三五年。我仔细比照了各 种考证,决定放弃王国维、梁启超的定论,赞成后一种意见。
  二十岁开始的那次漫游,到了哪些地方?为了读者方便,我且用现在的地名 加以整理排列——
  从西安出发,经陕西丹凤,河南南阳,湖北江陵,到湖南长沙,再北行访屈 原自沉的汨罗江。
  然后,沿湘江南下,到湖南宁远访九嶷山。再经沅江,至长江向东,到江西 九江,登庐山。再顺长江东行,到浙江绍兴,探禹穴。
  由浙江到江苏苏州,看五湖,再渡江到江苏淮阴,访韩信故地。然后北赴山 东,到曲阜,恭敬参观孔子遗迹。又到临淄访齐国都城,到邹城访邹泽山,再南 行到滕州参观孟尝君封地。
  继续南行,到江苏徐州、沛县、丰县,以及安徽宿州,拜访陈胜、吴广起义 以及楚、汉相争的诸多故地。这些地方收获最大、感受最深,却因为处处贫困, 路途不靖,时时受阻,步履维艰。
  摆脱困境后,行至河南淮阳,访春申君故地。再到河南开封,访战国时期魏 国首都.然后返回长安。
  这次漫游,大约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算是快的。我 们可以想象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男子急步行走在历史遗迹间的神情。他用青春的 体力追赶着祖先的脚步,根本不把任何艰苦放在眼里。尤其在楚、汉相争的故地, 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却也因为心在古代而兴致勃勃。从后来他的全部著作中可以 发现,他在贫瘠的大地上汲取的,是万丈豪气、千里雄风。
  这是汉武帝的时代,骠悍强壮是整个民族的时尚。这位从一出生就听到了黄 河惊涛的青年学者,几乎是以无敌剑客的心态来完成这次文化考察的。从他的速 度、步履和兴奋状态,也可推断他对整个中华文化的感悟。
  这次漫游之后,他得到了一个很低的官职,郎中,需要侍从汉武帝出巡了。 虽然有时只不过为皇帝做做守卫,侍候车驾,但毕竟也算靠近皇帝了,在别人看 起来相当光彩。而司马迁高兴的,是可以借着侍从的名义继续出行。后来,朝廷 为了安顿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曾派他这样身强力壮的年轻小官出使,他就走 得更远了。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排列他的行程。 二十三岁至二十四岁,他侍从汉武帝出巡,到了陕西凤翔,山西夏县、万荣,
  河南荥阳、洛阳,陕西陇县,甘肃清水,宁夏固原,回陕西淳化甘泉山。 二十五岁,他出使四川、云南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二十六岁,他刚刚出使西南回来,又侍从汉武帝出巡山东泰山、河北昌黎、
  河北卢龙、内蒙古五原。二十七岁,又到了山东莱州,河南濮阳。 二十八岁,他升任太史令,侍从汉武帝到陕西凤翔,宁夏固原,河北涿州,
  河北蔚县,湖南宁远,安徽潜山,湖北黄梅,安徽枞阳,山东胶南,又到泰山。 我在排列司马迁青年时代的这些旅行路线时,一边查阅着古今地名表,一边
  227 / 254
  ?2007?6
  在地图上划来划去,终于不得不惊叹,他实在是几乎走遍了当时能够抵达的一切
  地方。那个时期,由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精厉图治,各地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面 貌都有很大进展,司马迁的一路观感大致不错,当然,也看到了大量他后来在《史 记》里严厉批评的各种问题。
  这是汉武帝的土地和司马迁的目光相遇,两边都隐含着一种不言而喻的伟 岸。只要是汉武帝的土地,任何智者见了都会振奋,何况是司马迁的目光;只要 是司马迁的目光,任何图景都会变得深远辽阔,何况是汉武帝的土地。
  司马迁已经开始著述,同时他还忙着掌管和革新天文历法。汉武帝则忙着开 拓西北疆土,并不断与匈奴征战,整个朝廷都被山呼海啸般的马蹄声所席卷。 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司马迁跨进了他的极不吉利的三十七岁,也就是天汉二
  年,公元前九十九年。 终于要说说那个很不想说的事件了。
  别人已经说过很多遍。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说,尽量简短一点。 这是一个在英雄的年代发生的悲惨故事。 匈奴无疑是汉朝最大的威胁,彼此战战和和,难有信任。英气勃勃的汉武帝
  当政后,对过去一次次让汉家女儿外嫁匈奴来乞和的政策深感屈辱,接连向匈奴 出兵而频频获胜,并在战争中让大家看到了杰出的将军卫青和霍去病。匈奴表面 上变得驯顺,却又不断制造麻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