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野心家诸葛亮-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葛亮这样的态度,那是臣子跟皇上说话的呢?简直就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审问。

    刘禅怕得不敢说李严讲过的话,只好吞吐的说:“朕好久不见到相父了,心里非常的挂念,才叫相父回来的。”

    诸葛亮生气的说:“老臣就是受到先帝的厚恩,才是以死相报,今天若有奸臣的话,老臣怎样能安心去太贼的呢?”

    接着诸葛亮就叫众宦官来拷问,才知道谣言是苟安造出来的。

    但是诸葛亮心里还是不相信是苟安造谣。因为苟安不能从前线回来得这么早的。这肯定是有人先在后方造谣了,才把责任推给不知去向的苟安。当然诸葛亮也懂得,造谣的人就是李严,但是李严是托孤大臣,所以就没有人敢出来揭发他的了。也有人就是想看诸葛亮跟李严相斗的热闹。

    诸葛亮找不到苟安,就把刘禅身边的宦臣杀了几个,以此来警告那些想跟他作对的人。

    接之后,诸葛亮又叫来了蒋琬、费炜,大骂他们两个不中用,守在刘禅身边,就是察觉不出是谁先造谣的。

    诸葛亮大骂一番之后,他觉得他撤军的理由已经有了充分的了。

    诸葛亮回到家后,他就想如何将李严干掉。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来了,那就是给李严下达征集军粮马草在增加一倍。这样李严要是没有完成的话,他就将李严处罚。

    后人有诗云;

    孔明累次出祁山,

    国库钱粮快用光。

    连年北伐无战果,

    穷兵黩武国运伤。(未完待续)

第338章 抢民麦失民心() 
蜀军修养两年之后,于建兴9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又要提兵出祁山。△¢四△¢五△¢中△¢文○

    诸葛亮带兵到了祁山,等李严运粮来。但是久等了好长时间,就是不见李严运粮来。

    原来李严因为他的部下苟安被诸葛亮严惩,跑去投降魏国了,他心里很恨诸葛亮。于是就想办法来对诸葛亮。加之诸葛亮又给李严增加了征收军粮的指标,是的李严很难完成任务。李严心里想,你诸葛亮不是想北伐吞魏的吗?你不是想整我的吗?md,我就是利用手中有运量的权力来刁难你。于是李严拖延迟迟没有运量到前线来。

    军中的存粮越来越少了,长史令杨义就劝诸葛亮撤兵回去。诸葛亮讲他不能没有跟魏军交战就回兵的。

    杨义问诸葛亮,那么军粮是怎样解决?

    诸葛亮讲。现在陇上的麦子熟了,我军可以去抢收麦子。

    杨义说:“陇上的麦子是民众的麦子,我军要是去抢收了,那么老百姓没有吃,不是饿死的吗?”

    诸葛亮说:“老百姓饿死,那是老百姓的事,那是魏国的事,不关我们蜀国的事。”

    杨义说:“民以吃为天,国以民为本。我们之所以出祁山北伐,还不是为了争夺魏国的土地,魏国的老百姓的吗?今天我们去抢了老百姓的粮食,那不是失了民心的吗?”

    诸葛亮说:“战争期间,哪有管老百姓的是那么多的呢?只要我的军队不饿死就是天下的第一大事。再说陇上的老百姓,现在还是属于魏国所管的。抢他们的麦子,就是给魏国制造麻烦。”

    杨义说:“那。以后我们就很难做安民心的工作了。”

    诸葛亮说:“什么安民心?凡是占了城池,就下令叫老百姓该怎样做。谁不听命令的,杀头!再说这次我们蜀军去抢收麦子,我就是装神扮鬼去的。那些无知的老百姓,就只能怨恨鬼怪来偷抢他们的麦子,不会很到我们蜀军的。”

    杨义问诸葛亮是怎样装神扮鬼的?

    诸葛亮就告诉杨义,他就是叫四个面貌很像他的士兵,穿上他的道袍,又坐上他的小车,还拿着像他平庸的羽毛扇子。在四个方向出来吓魏军,这样魏军一见到突然有四个诸葛亮出来,他们就怕得魂飞魄散,不敢来干扰我们蜀军的抢割麦子了。

    杨义早就懂得,诸葛亮早就找到替身人,预防碰到危急的时候,就让替身者出来代替他去死。想不到今天诸葛亮却用替身者来扮装他诸葛亮取吓唬魏兵。

    杨义说:“丞相。纸是包不住火的,总有一天老百姓会知道我们蜀军去抢他们的麦子。”

    诸葛亮说:“他们知道了,又会怎么样的?老百姓是奈何不军队的。你别多说了。我就是下令军队去抢收麦子了。”

    杨义说:“丞相,我们的士兵在抢收麦子时,要是魏军突然来,那怎么办?岂不是白白挨打的吗?”

    诸葛亮说:“我们首先在各个道路上埋伏军队。等司马懿派兵来偷袭的话,正好中我的计。”

    杨义只好闭嘴不多言。

    诸葛亮传令,凡是参加割麦的士兵。都要在脸上涂红色或黑色,把自己扮装成鬼怪。

    接着。诸葛亮又派几个大奖带兵去埋伏在魏兵来偷袭的道路上。

    司马懿听到探子来报说。诸葛亮已经派兵来陇上抢收麦子了。他不由大笑起来。跟郭淮说:“诸葛亮派兵来抢民麦,那就证明他军粮已经不多的了。”

    郭淮说:“都督。那我们就派兵去偷袭打他们,叫他们有来无回。”

    司马懿说:“我们去打蜀军,那正好中诸葛亮的计了。诸葛亮不是傻瓜,他会派兵埋伏在路上的。我们一去打他们,正好中诸葛亮的计了。”

    郭淮说:“都督,那么边民的麦子不是被蜀军抢完吗?”

    司马懿说:“魏国地大人多,物资丰富,国库殷实,边民被蜀军抢割麦子,伤不到魏国的皮毛,日后我再上表,劝说皇上从其他地方调运粮食来救济边民。”

    郭淮说:“那不是给蜀军占了便宜的吗?”

    司马懿跟郭淮讲,诸葛亮虽然抢到了陇上的一些麦子,但是他却变成了抢劫边民的强盗,他也失去了便民对他的信用,以后边民更加的恨他。边民一恨起了诸葛亮,以后边民不再是两边倒的了,他们更死心踏地的做我们魏国子民,把蜀国当成不共戴天的敌人。一旦边民他们听到了蜀军的军情消息,就会马上跑来来报告我们的了。那样我们就在军情报上更加有利的了。

    郭淮说:“那我们也要表现出要保卫边民才行。这样我们就要出兵去去干蜀兵才行。要不然边民就不信任我们的了。”

    司马懿说:“我们可以假装派兵去驱赶蜀兵,但是只是装模作样,假装追赶不上蜀兵。”

    郭淮又说:“都督,蜀兵抢割到的麦子,必定运入卤城里去风晒,我们要是不去抢回来的话,边民也讲我们军队不是全心全意的保护他们。”

    司马懿说:“我们可以假装去偷袭卤城,但是不要真的去攻打卤城。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军队不上诸葛亮的当。我们虚张声势做出了一些动作之后,边民就认为我们军队已经尽了责任,就拥护我们了。”

    就是司马懿这样做了,所以诸葛亮在陇上抢割麦子就得到了成功。但是诸葛亮在民心的问题上,已经输给了司马懿。就是这样的原因,后来。诸葛亮再出祁山的时候,他的军事情报,很快的被司马懿所掌握。因此诸葛亮在边疆打仗总是没有获得大胜的。

    正是司马懿很会收买民心,所以他就获得老百姓的拥护,怪不得后来的天下就归他司马氏的后代人。而诸葛亮就是为了一些军粮,伤害了边民之心,所以诸葛亮就失去民心,怪不得他频频北伐,总是无功而返,就连他的长子也是失去民众的支持而战死沙场。

    后人有诗云;

    诸葛抢麦失民心,

    仲达趁机笼络民。

    一失一笼天渊别,

    成就司马建朝廷。(未完待续。。)

第339章 免其父职用其子() 
诸葛亮于建兴7年四出祁山,又是无功而返,到了建兴13年(公元234年),蜀汉的兵马休养3年之后,诸葛亮的北伐瘾又发作了,于是他又率兵去北伐。∷四∷五∷中∷文∮,

    在军队出发之前,诸葛亮就派人去催李严按时运粮草到前线去。

    李严接到命令后,他不由对诸葛亮“感冒”起来。

    李严自从刘备死了就开始对诸葛亮的“感冒”了。因为刘备一死,诸葛亮就开始进行官员职位的调动,他撤去李严的益州牧,调去守永安城。诸葛亮的理由是;永安城是抗东吴的主要重地。需要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大将去守那儿。

    李严对调动非常不满。因为他懂得一离开了成都,就是远离了政治、经济的中心,很难参与国事的。这样他这个托孤大臣就等于是一个普通臣子了。于是他在会上就说:“我还是在这儿做益州牧,丞相还是另找别人去吧。”

    诸葛亮说:“永安城是抵抗东吴的重要城池,派别人去,官位级别低了,东吴人是不怕的。这样的话就误了大事。你是托孤大臣,去了那儿,东吴人一知道你是托孤大臣,就不敢妄动了,才能镇得住的。”

    他很想串联西蜀的旧臣联合起来反对职位的调动。但是他的儿子李丰不同意他这样做。

    李丰认为胳膊扭不了大腿,站在人家的屋檐下,还是暂时低头一下。没有把握,就去跟诸葛亮斗,输了的话。父亲年老了,是不要紧的。就是他还是很年轻,也被革职。那就毁了他的一生前途。他现在已经是朝廷里的一个官员了,他不能因父亲的派系斗争而被免职或者被关起来。

    另外一层就是李丰已经拜诸葛亮为师,他父亲起头反了诸葛亮,他李丰无面见人了。

    李丰又劝父亲忍一忍,父亲虽然输给了诸葛亮,但是儿辈肯定要赢诸葛亮的儿子的,因为诸葛亮的长子,现在只有四五岁,再等诸葛瞻长到成年的时候。他李丰不知做官做得什么级别的了。到时候他在为父亲出一口气,专门去打压和排挤诸葛瞻。

    李严觉得儿子讲得很对,现在诸葛亮是把握朝中大权,他闹也没有一定胜的。为了儿子的前途,他只好忍气吞声的服从值得安排。

    李严跟诸葛亮同是托孤大臣。但是诸葛亮凭着手中握大权,借口说永安城是抗拒东吴的重要之城,就把他调去守永安城,撤去了他的益州牧的职位,让他远离了政治、经济中心。他认为他到了永安城。就不会有事么麻烦时出现了。但是,诸葛亮还是没有停止对他的打压和排挤。在各地征收粮食的问题上,诸葛亮又特别的给西蜀增加征收指标。

    李严问诸葛亮,为什么西蜀地的指标比其他地多呢?

    诸葛亮讲西蜀地的田地肥沃。产量比别的地高,所以指标就要高一点。

    李严想,为了蜀汉江山。他就领了这个指标。

    后来又在增加指标。

    李严又问诸葛亮,为什么给西蜀增收粮食指标?

    诸葛亮讲。现在军队要北伐,粮草需要多了。才够用。

    李严又说。有多少地就产多少粮,以前的指标已经够多的了,现在又给我加指标,我怎样完成任务呢?

    诸葛亮说:“地的产量是有限,但是人智慧是无限的,只要你肯想办法,任务总是能完成的。为了实现先帝的遗嘱,士兵都不怕死的去打仗,冲锋陷阵。你我都是托孤大臣,我就是为了完成先帝的遗愿,才不惜劳苦,率兵去北伐,你在后方的人应该多为前线作出贡献才对。”

    诸葛亮把问题上纲上线,李严只好执行。为了完成任务,李严就巧立名目下去征收粮食。这样农民就叫苦连天。但是他总算是完成了任务。

    现在,诸葛亮又一次的增加指标,这可叫李严犯难了。因为去年天旱,西蜀粮食减产,在增加征收粮食的指标,实在难收到这么多的粮食。但是诸葛亮没有来跟李严面对面地讲,李严没有办法把问题讲得清楚的。于是他就想迟运军粮上前线去。等诸葛亮来问他了,他再把原因讲个清楚。反正他是托孤大臣,迟运粮食几天,也杀不了他的。他也想迟运军粮上前线去,就逼诸葛亮因没有粮草而撤军,在此北伐无功而返。

    然而,诸葛亮却用装神扮鬼花招,在陇上抢割了魏国边民的麦子,还是坚持兵扎在祁山。李严就想,你诸葛亮不肯撤军吗?还想继续北伐建大功的吗?我就是不让你得逞的。于是他就写信去给诸葛亮,报告情况说,现在东吴派大军来犯疆了,请丞相赶快来退敌。

    诸葛亮受到这样的紧急情报,就急忙撤军回汉中。

    诸葛亮刚到汉中,就责问留守在后方的丞相府的官员,东临边境有东吴兵来进犯,你们怎么不懂?怎么不马上汇报?

    留守官员度很奇怪的讲,边境没有敌兵来犯,相安无事,怎么讲有敌来进犯?

    诸葛亮说李严就有信去告诉他。

    留守官员讲,那是车骑将军乱说的。

    诸葛亮一听,心里就乐了起来,心里说,李严呀李严,你这下子可是死到期的了。表面就装着非常恼火,马上派人去抓来了李严。

    诸葛亮责问李严为什么乱讲边境有敌兵来进犯?

    李严讲他是听到探子报告,才写信去给丞相的。

    诸葛亮又追问那个探子在哪?

    李严讲,那个探子可能跑去投敌了,现在找不见他了。

    诸葛亮发怒说:“狡辩!明明是你筹不到军粮,才这样造谣的!你谎报军情,扰乱军心,耽误军机,最该死!来人!将他拉去斩首!”

    参军蒋琬出班来说:“丞相,李严虽有过,但是不能杀的。”

    诸葛亮问蒋琬为何讲这样的话?蒋琬说:“李严跟丞相同时托孤大臣,丞相如果今天杀了他,天下人就认为丞相是肚量小,容不下他,才要排挤他;再说李严又是西蜀派系的代表,杀了他,那些细数旧官员,就不服。联合起来跟丞相论理。那样就可能出乱了。”

    诸葛亮一想,这话讲得很有道理,要是他真的杀了李严,西蜀派系的官员不甘罢休,必定起来报复他的,搜集他的罪状,联名上报。人生在世,谁无错。他一旦被人清算的话,一定有小辫子被抓到的。比如军费的开支,历来都是他一人管,一旦有人清查,就会发现许多漏洞。那样的话,他就会在众怒之下,被打倒了。

    再说蒋琬是他培养要来接他的班的人,可是现在蒋琬还要替李严说情,那就证明了,李严在官员里头是有很大的威信。蒋琬还是脚踏两只船。这只怪他没有建立好自己的派系。

    诸葛亮想,既然李严杀不得,那么他就来一个“免其父用其子”计谋;就是把李严撤职,启用李严的儿子李丰。这样做了,可以掩盖得了他诸葛亮的打击排挤李严的阴谋,也证明了他诸葛亮很讲情义的。看在李丰是他的学生,还轻罚李严。同是还给李严的党羽一个假象;他诸葛亮处理李严,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公事公办。革了李严的职位,却用他的儿子来顶职。刘禅也怪不得他诸葛亮杀他刘禅的大臣。同时也告诉李丰,你上来做官了,你就好好的听我的话,你要是像你父亲那样跟我作对的话,我诸葛亮还是把你革职的。

    正是诸葛亮采用了“杀其父用其子”的方法处理了李严,所以在蜀汉的官场里面,没有引起大波动。诸葛亮的怀柔拉拢的策略巩固了他在蜀汉的相位。

    后人有诗云;

    托孤大臣作争斗,

    诸葛要耍大阴谋。

    免其父反用其子,

    诡计多端堪一流。(未完待续。。)

第340章 孔明狠杀工匠() 
诸葛亮处理了李严的事情之后,他就回家休息几天。

    在休息期间,他突然问妻子,木牛流马和连发弓制造得怎么样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