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家诸葛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野心家诸葛亮-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军已破涪城,你可要施计速来。此是开国基业之际,成,则相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牵挂盼相会。

    这时,诸葛亮才知道刘备已经跟刘樟闹翻了脸。而他的干爹却在病中还关心他的前途,多方打听,知道军中没有他的干儿子诸葛亮,做刘备身边军师的人是庞统。在此之前,老人家已经懂得诸葛亮早就当上了刘备的军师,也帮刘备夺下了荆州、襄阳的地区,此功劳可不小的呀,按理来说,这次进西川,应该有诸葛亮岁刘备来才对的呀,怎么没偶遇诸葛亮来的呢?莫非诸葛亮得罪了刘备,而被驱赶离开了荆州集团了呢?

    老人家再打听,又知道诸葛亮被安排留守荆州,没有跟刘备出征。他觉得诸葛亮错过了大好的机会。当他听到汉军已破了涪城,心里不由着急起来,就连忙给诸葛亮写信,叫诸葛亮赶快想方设法到前线来。不然就失去开国的大功劳,就不能当丞相的了。这和他当初启蒙诸葛亮将来长大了就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教导是相悖的了。

    诸葛亮知道荆州军在西蜀国内举事了,如果顺利的话。刘备军的攻势就能势如破竹,很快的取得整个西蜀国,那么庞统就立了开国基业的大功劳的了,日后刘备一登基称皇的时候,庞统就顺理成章的当上宰相的了;如果遇到西蜀军队的顽强抵抗的话,那么刘备军的攻势就进展得慢的了。诸葛亮当然希望刘备军进攻受到挫折。

    一清道士在信中,叫诸葛亮想方设法。甚至是施计,要尽快的进川。但是。诸葛亮想尽快也不得。他曾经去信汇报刘备,孙夫人跑回东吴的事,按理来说,老婆跑了。他刘备应该回来一次,但是刘备就是不睬理,不回来,他只来说,妻子就是一件衣服,衣服丢了就算了。我不会去!第二次的汇报就是,孙权联合张鲁要来进攻荆州。刘备还是没有回来,他只回信说,我相信有你军师的指挥。敌人是不敢来冒犯的,几时来冒犯,你军师也有计谋打败他们的。

    诸葛亮知道刘备之所以这么做。这安全是庞统所教刘备的计。

    现在干爹叫他诸葛亮施计,他是不敢无中生有的乱造谣讲荆州城里发生了是么大事情。如果他乱说了,使得刘备带兵回来了,一查,没有这事发生,那他诸葛亮就挨追究责任了。他想的是如何上前线去参加争夺西蜀。他想要上前线。那就是希望前线的军队进攻得慢一些。只有进攻缓慢了,刘备着急了。才再用到他诸葛亮去前线帮出计谋的。

    那又是该怎样才能使得前线的进攻缓慢下来的呢?按进军的路线图来看,刘备已经夺得了涪城,下一个目标就是要夺取雒城的了。这就要在此堵止他们一下,不让他们进军那么快。怎样才能堵止得住他们的呢?唯有用迷信的说法喽。

    诸葛亮突然想到他穿的衣服就是道袍。哦,他就利用他平时所讲他会看天象的玄机,来造一个舆论。想到这儿,诸葛亮就开始想怎样写给刘备一封信。

    诸葛亮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他给刘备的信写道;

    臣亮推算太乙数,今年就是癸巳年,罡星临照西方;臣又观天象,太白星降临雒城的界内,这天象对于将帅身上是凶多吉少。因此凡事要小心谨慎。

    写完了信,诸葛亮很满意自己这样的说法。因为他所讲的将帅,不一定是主帅,那个将字也包含着其他的的将领。再说刘璋已经失去了涪城,他即使没有抵抗的意志,有心把西蜀让给刘备的,但是他的部下也不肯让刘备轻而易得的夺取得西蜀的。因为人常说“鱼怕换塘,人怕换王”的话,西蜀一换了王,有的人就会失去已得的利益。刘璋部下的那些手掌大权的人,他们是不甘心失去手中的大权,所以,他们会要求刘璋派得力的干将带兵去守雒城。那样的话,只要荆州军队要攻打雒城时,必有一场恶仗要打的。打恶仗的攻与防都有伤亡的。因此荆州军队在进攻雒城的时候,只要有一个将领或受伤或被杀死,他的预测就灵准了。如果刘备信他所说的话,就不敢快速的进攻雒城的。最好就是在进攻雒城的时候,真的损失战将和一些兵马,那刘备更相信诸葛亮预测的准的了。

    诸葛亮派马良将他的信,快速的送去西川交给刘备。

    后人有诗云;

    诸葛表面很忠君,

    孔明私欲满整心;

    为争功名垂人世,

    阴谋施计惑军心。

    刘备看了诸葛亮的信,深信不疑,他对马良说:“那我就回荆州一次,跟诸葛军师商讨此事如何化凶为夷。”

    在一旁的庞统心里想,这心还不是诸葛亮怕我夺取了西川,立了大功劳,而故意编造天象来迷惑主公的,企图就是堵止军队的快速攻城的。诸葛亮所讲主将,当然不敢讲是主公的,那就是暗指我的喽。我的命怎么能被诸葛亮咒死的呢?我要是诸葛亮的阴谋不得逞才行。于是,庞统就对刘备说:“主公,臣统也推算了太医署,也知道罡星临照西方,那时应了主公该的西蜀的,不要信主凶在主。统会看天象,也看见太白星降临雒城界内,但是我们斩的蜀将冷苞已经应了凶兆。主公不必多疑心,可要赶快进攻雒城。”

    刘备说:“士元讲得很有道理,诸葛军师他在远了,不懂近况的。那就按原计划攻城吧。季常,你就回去跟军师将这个情况吧。”

    后人有诗云;

    庞统为人野心多,

    出头脚踩友肩膊。

    入川想当开国帅,

    争功**胜诸葛。

    马良回荆州跟诸葛亮说了庞统解驳诸葛亮的信。诸葛亮就说:“庞士元自以为是,他必有难当头不可。”

    马良凑合说:“那才好!到时候兄长就能入川去立大功了。”

    后人又有诗云;

    庞统孔明谊难说,

    士元谋位求诸葛。

    闲时无职称好友,

    争功夺位似敌国。(未完待续)

第256章 庞统当替死鬼() 
庞统虽然在刘备面前,把诸葛亮的话批驳倒了,但是,刘备过后在心里,对诸葛亮的话还是有些相信的,很想缓攻雒城。

    庞统却为了夺得头功,不让诸葛亮插手,他还是趁热打铁的进攻雒城。

    刘备在庞统的再三催促下,进军去攻打雒城。

    刘备叫法正画进军的线路图。法正很快地画出了的图。刘备看了法正画的地图,还怕画不详细,又拿出张松献给的地图来对比。哦,两张地图都是一样的。

    法正读图说:“从这儿山寨去雒城,山南有一条大路可通到雒城的东门,山北有一条小路可通到雒城的西门。”

    庞统就说:“那么我和主公就分兵两路进发去攻城。我就令魏延当先锋,从山北去攻打雒城的西门;主公就令黄忠当先锋,从山南去攻打雒城的东门。两人就在雒城相会合。”

    原来,庞统就懂得走小路是比较近的,他就是想早点儿到雒城,一鼓作气的先拿下城池,这样的话,他的功劳就更大一些。

    刘备由于诸葛亮的话在心里的作祟,怕让庞统走小路,遇到敌人的埋伏而有闪失,就说:“还是让我走小路,军事走大路吧。”

    庞统说:“小路还是我走,因为我比主公年小,走山间小路的辛苦,我是吃得消的。主公年大了一点,应该得到照顾,就走大陆吧。”

    在一旁的法证也说:“以我的看法。主公还是走大道。毕竟主公的年纪大了一点的。”

    刘备为了保护庞统,他还是争走小路,他说:“我虽年大一些。但是我从小就熟悉弓马,从军几十年来,摸爬打滚,走过很多的小路,很有经验。还是让我来走小路,军师走大路吧。”

    庞统说:“大路必定有敌军的埋伏,主公就走大路迎敌吧。让统走小路为好。”

    刘备说:“不行!军师不能走小路!”

    庞统问道:“为什么呢?主公。”

    刘备说:“那我就如实的告诉军师喽。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里被一个神人用铁棒敲打了右膊。醒起来觉得很疼痛。这不是很不佳的吗?而军师就是我的左右手呀。”

    庞统这时才知道,刘备的脑里还受诸葛亮的话影响。他必须把话讲明白了才行。于是庞统就说:“壮士上战场,不死即伤,这是理所当然的。主公你何以一个梦来产生疑心的呢?”

    刘备还是忧心忡忡的说:“我之所疑心的就是孔明的话。要不军师你就不去雒城。留守涪城算了。”

    庞统听了这话就哈哈大笑起来说:“主公你被孔明所迷惑了。他孔明不想让统独揽大功,才造出这样的言论来的。而主公又被此言所迷惑,才生出怪梦来的。日有所思,也有所梦梦。哪有什么凶兆之说的呢?统就是自愿走小路,即使有了什么不测,肝胆涂地,也心甘情愿!主公不要多虑,赶快发兵进攻洛城吧。”

    就在庞统骑在马上生气讲话的时候,他的脚不经意的踢了马肚一下。吓的战马惊跳起来,讲庞统掀翻下地来。

    刘备连忙跳下马,跳将过去。捉住了那匹马,对庞统说:“军师你怎么骑这样烈性的马?”

    庞统为了消除刘备的顾虑,就说:“这匹马骑久了,它从来没有闹发过这样的脾气呢。”

    刘备出于关心,就说:“马儿临阵眼生不认主人,是误人生命的。我的坐骑很通人性。我就把这马儿跟军师换坐吧。我已经骑过很多的烈性马,这匹劣马就留给我骑喽。”

    当下不由分说。刘备就自主的跨上那匹劣马,叫庞统骑他的那匹白马。庞统受宠若惊的连忙说:“统深谢主公厚爱恩德。此恩就是统万死也不能报得了的!”

    闲话不多说。单说庞统骑刘备的白马从小路向雒城进发。

    西蜀善于带兵打仗的张任将军,早就带兵在小路上埋伏,等候荆州兵的到来。张任见到荆州兵走来了,他就叫部队放过荆州兵的一半,再拦腰杀起敌人来,叫敌人首尾不能相顾。他放过了荆州军队的魏延。远远见到有个大将的摸样的人骑着一匹大白马而来。张任早就见过刘备是专门骑白马的。于是张任就命令部下的兵说:“大伙儿隐蔽好,要看清楚。前面而来的,骑着白马的敌人将军就是那个大野心家刘备,大家要集中弓箭一齐对准刘备放箭!务必把刘备射死!”

    张任的兵都把箭搭上了弓,静悄悄的等候着,只等大将一声令下,就放箭射那个刘备。

    再说庞统带着长长的队伍,沿着山间小路,像一条蛇似的迤逦前进。突然间,庞统抬头仰望了山势,只见到两旁的两座山紧逼山谷,山谷变得很狭小,而且路的两旁,树木杂草丛生。时又是夏末秋初,枝叶茂盛。庞统心里不由生疑,这处地这么的险峻,如果中了埋伏计,那就麻烦得多的了。于是庞统就勒住马,问跟前的士兵说:“此处地名叫什么?”

    士兵里头有新投降过来的雒城人指着前面的山坡回答说:“此处地地名叫落凤坡。”

    原来此处是无名坡。因此法正和张松所画的地图上,都没有标出地名来的。如果两张地图上都标有了地名的话,刘备肯定不让庞统走小路的,庞统也不敢走小路的。而那个士兵就是张任派来的奸细,专门来搞心理战的。当庞统要问地名的时候,他就按照张任所教的话说了,是落凤坡。因为张任早就懂得庞统的名字叫凤雏。他原来就是认为刘备会派庞统走有危险的小路来攻打雒城,所以他就先设计把庞统擒拿俘虏过来,让刘备失去了军师,然后在把刘备赶出西蜀去。不料刘备今天却亲自带兵走这条小路来找死。射死了刘备,西蜀就除掉了大患。

    早说庞统一听到此处的地名叫落凤坡,心里不大吃一惊,心想,我的道号就是叫凤雏,此处地名叫落凤坡,这对我太不利的要赶快走开才。于是庞统就下令后撤。

    就在庞统转身后撤之际,张任立即下令射箭。只听见山炮一声轰响,西蜀的箭就如飞蝗般的向白马射来。

    可怜的庞统就死在万箭之下。

    后来诸葛亮分析讲,要是庞统不后撤的话,也许还有部下的士兵奋勇保护他的,他可能之受伤,死不了,但是正是由于他心里一慌,就下达后撤命令,让身边的士兵乱成一团,没有抵抗决心,才导致他死于乱箭之下。再另一原因,就是刘备跟庞统换了战马。要是没有换马的话,也许张任没有下令士兵专门射白马背上的将军,那样的话,庞统还有逃生的机会。可是,正是白马的标志,害得庞统死于万箭之下。

    当然也有诸葛亮散布谣言在其中产生一定的效应。

    过后,诸葛亮私下跟马良说,庞士元虽说满腹学问,满脑计谋,但是他在东吴,多年只做谋士,没有带过兵打仗,根本上他就没有实战的经验。到了荆州集团,主公就器重他,让他独当一面,带兵上前线。他一遇到突发事件,就不能镇定应对,因而他遭到身败名裂。

    诸葛亮又私下跟妻子说,主公跟庞士元换马,目的就是要换掉他进川已经骑了多年的白马,不让西蜀人再知道他坐骑是怎么样子的。其实就是一条诡计。可怜的庞士元,却不知临战之前,跟主帅换马就是等于身份去代替受攻击的危险。太笨了!

    黄硕笑了说:“庞统不笨,怎么轮到你进西川去立大功的呢?”

    诸葛亮又讲,庞统之死,说明了他就是一个还没有成熟的带兵将领。

    后人有诗云;

    庞统争功心切切,

    刘备换马意如铁。

    张任射王指白马,

    庞统替死身名裂。(未完待续)

第257章 庞统惨死之后() 
庞统一死,使得刘备的军队损失严重。而张任又派兵来挑战。魏延、黄忠等将军都要想出阵应战。这些武将,并不是军师死了,他们就闲呆下来不去杀敌立功。在他们心里,军师你死就死,我们可不能因你的死,就中断立功的,只要有敌人来了,我们就出战,唯有出战,我们才能立功,才能得到行赏的。

    然而刘备因失了庞统,又失去了好多的兵马,心情好悲痛,无心应战。于是他召集部下来开会,对部下说:“我们的锐气受挫折,不宜出战,等到诸葛军师从荆州来了,再算吧。”

    刘备就写了一封信,叫关平快马赶回荆州,调诸葛军师来西川,共谋取川的大计。刘备以前就是没有军师帮出主意,他才屡战屡败。自从得了诸葛亮来当军师,他每仗都要依靠军师来出计谋才行。现在他身边没有了军师,他的心就空虚起来了,生怕一出战,就中敌人的计,又要折兵损将。

    一想到需要别人来帮出计谋的事,刘备又埋怨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不用功读书,才不会看兵书,才不能像曹操那样的会带兵打仗,但是现在后悔也迟了。没办法,为了实现当皇帝的理想,他只能重新起用诸葛亮了。

    关平多嘴的问:“大伯,军师带兵来西川了,那留谁在守荆州的呢?”

    刘备说:“这不用我讲,诸葛军师他自懂得安排的。”

    关平走后。刘备心想,我已经派关平回去了,诸葛亮他应该懂得我的意思的。

    会议散后。众将都会自己的住处休息了,议事大厅里,只剩下刘备一人,他觉得大厅非常的空旷,心里非常的寂寞。平时,会议散后,庞统军师没有马上走开。还陪在他的身边,跟他聊天。或谈军机情报,或谈天下的形势等等。现在庞统军师没了,他心里很寂寞。

    如今庞统一死,刘备就觉得他一失去了庞统。就好像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