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色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渔色大宋- 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背锅也未必都是背黑锅,象这样的好锅难得背背也没什么嘛。

    就在这时掌柜的跑了过来,陪着笑道:“几位公子,莫谈国事,莫谈国事,还请包涵!”

    两个书呆子已经喝了不少酒,要不然也不会在这么公共场合抒发情绪,掌柜的这话一说,郁书生就一瞪眼:“莫非我兄弟说错了不成?如此乱臣贼子杀都杀得,还说不得么?”

    冯书生稍好些,没那么醉意朦胧,但也附和道:“郁兄所言甚是,何况此地早已非我大宋国土,我便骂了那些狗官又有谁来管我?”

    兀术早几年时退入中原,占据了大幅土地,后来被完颜薊完颜昂的金政府抛弃,又被韩世忠宗泽等名将围剿,如今的地盘已经大大缩水,原本的版图上缩到了北至真定东到大名府西到京兆庆阳两府的大小,而华阴县自然也暂时算是他的地盘。

    掌柜的一脸苦笑,求助的看向了徐子桢。

    徐子桢暗自摇头,他和读书人打交道不少,知道这种书呆子平时孔孟之道倒是奉行得挺好,有礼有节的,可一旦辩论出了兴头,尤其是喝了酒后,那就基本没什么能制得住了,平时也就算了,可现在徐子桢不敢让人发现他,万一招来金兵就麻烦了。

    他一把拉住冯书生,低声在他耳边说道:“掌柜的是为你们好,二位可是读书人,将来要为百姓谋福祉的,而且我观二位兄台儒雅大方器宇轩昂,品行必为上乘,万一在这破地方弄出点意外坏了你们的将来,那不是百姓之大不幸么?”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好话谁都爱听,冯书生也不例外,这话让他听得很舒坦,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就见陆薄言开口对掌柜的说道:“好了掌柜的,他二位知道了,你去忙你的,顺便结账吧,咱们也差不多该散了。”

    掌柜的如蒙大赦,赶紧赔笑道:“无妨无妨。”说话的同时让小二去把账单拿了来。

    陆薄言干净利落的结了帐,把这俩书呆子的帐也顺手结了,虽然也没几个钱,等结完了帐悄悄给了徐子桢一个眼色,就此跟两个书生作别,告辞而去。

    出了客栈大门,天色早已经黑了彻底,徐子桢看了一眼天,问陆薄言:“咱们现在怎么办?露宿街头?”

    “少爷说笑了,自然是回少爷自己家去。”陆薄言说话间已朝着街道西边而去,徐子桢愣了一下,刚要问自己什么时候在华阴县有家,却发现陆薄言借着天色昏暗在客栈大门外的墙边画了个符号。

    徐子桢顿时闭嘴了,看了一眼四周后什么话都没说,跟上了陆薄言。

    长街寂静,少有行人,两人在月色下一路走着,陆薄言一路在多处留下了刚才客栈门外的那种符号,小半个时辰后两人来到城西一条僻静的巷子里,转入后进了一所破败的宅子。

    关门,入内,屋内点起了油灯,徐子桢扫了一眼屋子,问道:“老陆你什么时候置办下的这破宅子,接下来咱们是不是就住这儿了?”

第1071章:吃饱饭是天大的事() 
陆薄言用手比划了一下他自己和门外,又比划了一下他和徐子桢,说道:“是我和他们,不是咱们。”

    徐子桢一怔:“什么意思?我不住这儿?”

    陆薄言点头:“宝儿林芝和苏主母与家主分头而来,咱们先去那家客栈是为了留下记号好让他们寻来,至于家主你……”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韩大人来信,官家已被他救下,官家说想要见你。”

    赵构到了韩世忠那儿了?速度还挺快。徐子桢倒也不奇怪,点了点头转身就要拿包袱走人,被陆薄言叫住。

    “哎,家主你要去哪?”

    “不是去找官家么?”

    陆薄言哭笑不得:“不急在这一时半会,睡一晚等天亮再走也不迟,家主还是先与我合计合计各路人马的事宜吧。”

    徐子桢又放下包袱:“对对,把这事给忘了,别回头我赶回来时你和小四都开打了。”

    陆薄言摇头道:“打不了,兀术眼里只有你,你不在他哪肯理会别人?”

    徐子桢一头黑线,这老陆是越来越污了,就差直说基情俩字了。

    正说着,忽然外边有人敲门,先是一下,再连着三下,陆薄言眉头一挑,出去把大门打开,一个穿得破烂但身上拾掇得挺干净的农家小伙子跨了进来,徐子桢愣了一下还没说话,却见那小伙子先咧嘴一笑:“叔,我来了。”

    本来不认识,一开口就听出来了,这个小伙子竟然是宝儿,徐子桢大乐,一把将他拉了进来,问道:“事都办了?老家伙没为难你吧?”

    宝儿摇头:“没有,老吴挺干脆,听我把意思一说就直接掏印盖上了。”

    陆薄言在旁听得莫名其妙,问道:“有何我不知道的故事么?”

    徐子桢脸一黑,还是赶紧跟他解释吧,不然他又得往基情方面想去。

    宝儿看上去心情很好,看了一眼徐子桢后答道:“回陆先生,我叔让我回了趟耀德城找吴乞买,请他在一份公示上用个印。”

    用印自然就是盖吴乞买那个金国皇帝大印,这个陆薄言是知道的,然后问道:“什么公示?”

    宝儿说道:“哦,我叔以官家的名义起草的东西,就是告知百姓,如今盘踞在永兴军路与两河路的金军乃大金国叛军,我大宋不日将与金国联手剿灭之,让百姓知晓。”

    陆薄言一下就乐了,转头看向徐子桢:“家主,这是你的主意?”

    徐子桢干笑一声:“我就想给小四添点堵,其实我也知道没什么用……”

    话没说完就被陆薄言打断道:“谁说没用?有用,很有用!家主你可知道京兆府有多少百姓?整个永兴军路又有多少百姓?以前那几年里兀术占了那些地方,对百姓并无袭扰,百姓慢慢也就习惯了,要知道百姓大多愚昧,能吃饱饭就是天大的事了,所以这几年对兀术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心,但如今却不同了,兀术与那十几万大军身上贴了反贼二字,在百姓眼里反贼都是要杀头的,他们岂还能顺从?”

    徐子桢愣了一下,他本来还真的没往深处想,就是打了赤奴儿的屁股后起了个恶作剧的念头,就想弄个这样的公示恶心一下兀术而已。

    “你的意思是……那些地方的百姓就会造反?啊呸,是起义?”

    “那倒未必,无人带领之下百姓也没那么大胆,毕竟那是十几万大军。”陆薄言笑道,“但就是因为这许多人马,若是百姓不配合,明的暗的不再给他顺利征粮了,你看他那些人马吃什么?十几万啊,人吃马嚼的可不是个小数。”

    徐子桢道:“哈!这意思我还不小心蒙对了个好事?”

    宝儿插嘴道:“是好事,我出来时让天机营用飞鸽将这公示的拓印件分传去了大宋各州府,各地配合得挺快,我来的一路上都已经在城门口贴上了,百姓们对此早就议论开了,说叛军人人得而诛之,何况是当年诬陷徐大先生的小人。”

    “我去,哈哈哈!”徐子桢忍不住乐了,这不一小心又绕到自己身上了,这份公示上有两个印,一个是吴乞买的金国帝印,还有一个是他手上的大宋兵马大元帅印,结果不知道被谁传了出来,这事又和自己有关了,一不小心自己又背了口好锅。

    陆薄言神色一正道:“既如此,家主你需速去速回了,正值秋收,兀术如今地盘大幅缩减,若这些地方的百姓再明里暗里抵抗,他或许会用些非常手段出来,还是速战速决将他解决了吧。”

    徐子桢一惊,想想确实如此,老百姓吃饱饭是天大的事,对兀术来说同样如此。

    “好,我天亮就走,尽快回来,来,我先把约好的那些人跟你交代下。”徐子桢拉着陆薄言来到桌边坐下,一灯如豆,映得墙上影影绰绰。

    ……

    入秋的太原,从远处看带着几分沧桑,几分晦涩,天空碧蓝如洗,天空下城墙高耸。

    徐子桢已经很久没回到这里了,临近城门时他收住了马,深深的吸了口山西的空气,干燥的,微凉,透着股秋天独有的清爽味道。

    从华阴到这里他足足用了两天时间,路上没敢多停,也亏得小白菜神骏,长途奔袭也不在话下,要是换了寻常驿马,怕是早就累趴了,但即便如此,在来到太原时小白菜也已经气喘不已,一身白毛下的皮肤已隐隐泛红,鼻子里喷着零星的白沫。

    徐子桢定了定神,下马来到城门口,一队官兵当值,认真查视着城门口进进出出的各色人等。

    小白菜的风采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不光往来的百姓注目,门口值守的官兵也看了过来,徐子桢还没开口,就听人群里有人惊呼:“那不是徐子桢徐先生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无数人叫道:“真是徐先生!”

    “徐先生!”

    “徐大先生!”

    徐子桢早就对这样的场景习惯了,也不尴尬,笑着对四下里抱拳,那边值守官兵互望一眼,忽然齐齐奔来,持刀枪将徐子桢围了起来。

第1072章:七爷,我来了() 
“呃你们这是?”徐子桢被吓了一跳,却发现他们似乎对自己并无恶意。

    为首一名将领模样的上前来行了个军礼,笑道:“徐先生,知府大人等你已久,吩咐小的们见到你就赶紧迎你进去,不过近来不甚太平,先生安全为重,还请见谅。”

    妈的,原来是保护自己来着,吓老子一跳,徐子桢腹诽归腹诽,还是挺感激的,点了点头道:“多谢多谢,不敢当,大人在衙门吧,我自己去寻他便是,不必劳烦各位了。”

    那将领凑过来低声道:“城中混入了叛军,应该还有天罗余孽,张大人特别关照小的,等先生来了要好生护住你周全。”

    叛军?苗傅的人追赵构都追这儿来了?至于有天罗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兀术针对自己的心不死,太原算是自己的第二根据地,安排些细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人家都说到这份上了,徐子桢也没再坚持,点头道:“那就有劳了。”

    那将领大喜,一挥手喝道:“兄弟们,走,送先生入城!”

    旁边分来一队军士,约有二十来人,在太原城里有这么多人保护已经足够了,一群人前后左右围着徐子桢往城里而去,惹来无数人的目光。

    徐子桢无奈摇头,本来还想低调来着,这么一来反而成了众人的焦点,不被人发现都难,于是这一路上不时有人跟他大声招呼,或叫徐先生,或叫战神,或者直接叫名字的,一直到府衙大门外时才算停。

    那将领和他的兵用一种崇敬加羡慕的目光看着他,这一路上跟徐子桢打招呼的人就没断过,可见他在太原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了,而徐子桢则一直笑眯眯的挥手示意,只是这其中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也就小半个时辰的路,他的脸都快要笑僵了。

    “先生,我们就送到这里了,告辞!”那将领就此作别,拱手后转身而去。

    徐子桢使劲揉了揉脸部肌肉,再笑下去他怕脸会抽筋,还好这算是到了地方了。

    衙门口值班的衙役也同样涌了上来,几个人护着他进了大门,然后才由一人引他往里而去,直到书房门外时停下。

    书房外站着几个穿着便衣的汉子,目光锐利身形魁梧,一看就是那种身手不凡的高级护卫,离门口最近处站着一人,正直直地看着徐子桢。

    燕赵!

    三年前赵构将燕赵放到了张叔夜麾下,毕竟他的身手很好,入行伍之中也能借军功博个官阶,但是徐子桢却明白,当时的赵构正是忌惮他和燕赵的私交太好,不愿让自己知道他太多的私密之事,而现在燕赵又回来了,显然是赵构被苗傅这么一叛后心里也慌了,燕赵再怎么跟自己关系好,可毕竟他的那份忠心是绝对的。

    徐子桢和燕赵的交情已经可算是兄弟般了,这三年里他也一直没断过和燕赵的书信往来,可今天两人见面时徐子桢却察觉到了燕赵的眼中似有几分意味深长,或许是因为赵构就在屋内,两人只是眼神的对碰,没有任何语言交流,连个招呼都没打。

    燕赵沉默了片刻,对门内轻咳一声:“启禀官家,徐子桢求见。”

    里边安静了几秒,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准。”

    徐子桢眉头微微一挑,里边那声音是赵构无疑,只是他应该知道自己来了,可从语气中听得出似乎情绪不太高,甚至隐约有点不快,他略作思忖,差不多猜到赵构为什么不快了。

    他对燕赵点点头,正要推门而入,却听远处一阵脚步声传来,扭头看去,只见几人快步而至,徐子桢笑了,来的又都是熟人,当先而行的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穿着便衣,眼神犀利头发花白,那是曾经的大名府知府,如今的大宋宰相李纲,而在他旁边的正是这太原府的知府张孝纯,这更是徐子桢的熟人,在其后则还有个老熟人,那位正直倔强的马春林马大人。

    李纲远远看见徐子桢,急忙招手,象是要和徐子桢说些什么,可惜他就来晚了那么一步,徐子桢苦笑摇头,指了指书房,然后转身推门而入。

    书房内朴素雅致,摆设不多,是张孝纯的风格,里边书桌旁坐着一人,脸色憔悴,眼中隐见血丝,正是赵构,徐子桢一眼就看见他的额角上还带着伤,象是磕在哪弄破了的,已经结痂。

    徐子桢在门口停了下来,看着赵构。

    赵构抬头,同样看着徐子桢,目光深沉,看不出是什么情绪。

    两人都没说话,就这么安静的对视着,空气中似乎有种怨恨的情绪在慢慢凝聚,而这股情绪的来源显然是来自赵构的。

    三年了,两人已经三年没有见过面了。

    这期间徐子桢一直关注着应天府,关注着赵构,而赵构也时常能得到徐子桢在耀德城的情报,和燕赵一样,徐子桢也时常给赵构写信,两人还象是最初相识的那样,就象是单纯的朋友,君子之交,互有问候。

    可正因为这样,赵构心中才异常愤怒,在他心里徐子桢是先知,是能预知天下事的,可这次兵变他却从没有在书信里提及哪怕半句。

    安静的气氛保持了不知多久,还是赵构先开了口:“子桢,你,终于来了。”

    你终于来了。

    这五个字可以看做是期待,也可以看作是愤恨,徐子桢却只作听不懂,微微一笑道:“七爷,我来了。”

    赵构眼角一跳,七爷,多么熟悉又似乎很陌生的称呼,整个天下只有徐子桢会这么称呼他,而且也一直是这么称呼他,哪怕他成了大宋的皇帝,成了至高无上的天子。

    又是一阵沉默,赵构深吸了一口气,问道:“兵变之事你已知晓了?”

    徐子桢点头:“知道了。”说完顿了顿,又补了句,“三年前我就知道了。”

    砰!

    赵构似乎等的就是他这句话,猛的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吼道:“我当然知道你早就知道了,你是谁?你是名满天下的徐子桢,你是无事不知的徐子桢!你能早早知晓耶律延禧亡国身死,你能知晓我会前往真定大营为质,甚至你还能知晓汴京将破二帝将被掳,可你为何从未对我说过会有此兵变?莫非你就等着看我这般模样,等着看我如此狼狈么?”

    乓啷!

    桌角处一个翠玉笔筒被震得掉落在地,变成了无数碎片。

第1073章:三年前的谶言() 
徐子桢的目光盯着那一地碎片,不惊不惧。

    砰!

    燕赵和另几名护卫听见响动;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