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现代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求巴权。美应加强与其盟国以及有关国家的磋商,协调处理由于相互依赖关系引起的多种新问题。③新现实主义学派Neorealism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和补救”,其“新”主要表现在对70年代以来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新的理论认识和应变对策。它主张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在方法论上互相渗透,取长补短,融合为一,学术界有时称之为后行为主义或后传统主义。其代表人物有肯尼思·华尔兹(1979,《国际政治理论》)罗伯特·吉尔本(《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1981、《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等。其理论特征是:在承认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及国际关系仍以国家为中心的现实的同时,强调国际关系的秩序和限制,重视包括东西南北关系的全球系统研究,给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因素以更多的注意。
新现实主义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基本内涵,如国家中心思想。利益驱动理论、自助学说,权力平衡和权力争夺概念等等。同时,新现实主义根据时代特点和新的变化,补充、修正和充实了原有的现实主义思想和学说,提出了许多引起广泛重视和应用的观念,其主要观点是:1、新现实主义承认,当代国际关系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和深刻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们所了解的相对稳定的国际体系,正在进入充满不确定的政治变革时期,这些深刻变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由于核武器的出现而发生的技术革命;国际经济之间的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全球社会的出现,并伴随着人类觉悟的转变以及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出现。2、但对这些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新现实主义者认为,首先,虽然核武器的确使全面战争变得成本高昂,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战争现象,国际社会仍然将继续目睹形式不一、强度不一的各种形式冲突与战争,它们继续威胁着国际的和平与人类的安全。而且,核武器的发展又造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如它加强了把战争威胁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加以使用的可能;它令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了谋求核武器的行列,从而加大了核扩散的阴影等。其次,“有关目前的经济相互依存已经改变了世界政治的观点,也必须打上一个问号”。实际上,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既没有消除国家之间的竞争和不信任,也没有减少一些国家以牺牲别国利益和全球经济整体利益的做法来增加自身利益的行为,更没有根除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富裕一贫困”的鸿沟。再次,关于人类思维转变同一个全球性社会的同步出现的理论,也有很大局限。实际上,世界的政治分裂在最近几十年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3、相互依存理论以及类似的学说“包含了真理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却不能导致作出人类已经超越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性质的结论。世界政治仍然以政治实体的争斗为特征,它们在一种全球无政府状态下为权力、声望和财富而争斗。……当今国家关系的基本问题仍然是对国家之间权力发展不平衡的后果进行和平调整的问题”;所以,国际政治的特征仍然像修昔底斯概括的“自然力与伟大领袖人物的相互作用”。技术、经济和人口因素既可把国家推向战争边缘,也能够将之推向和平方向;明智的领导者可以引导国家之舟朝着选择的方向前进。在国际政治条件下,外交便是任何领导者的必然选择,好的外交则是好的领导者的选择。(王逸舟:“不管人们承认与否或者喜观与否,现实主义永远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一支主流学派。只要国际政治存在,只要有国际政治的理论研究,这种局面就不会消失。”) 
④世界体系理论World…System theory:70世纪中期美国出现的一个新学派,代表人物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新左派”或“新马义”学者,他在《现代世界体系》Modern World System; 1974,一书中首次提出该论。他认为世界政治是发生于全球资本主义逻辑支配下的世界体系的范围之内,必须从世界体系的范围内分析国际政治。沃勒斯坦认为,从历史上来说存在过两种体系;一个是世界帝国体系,另一个是世界经济体系。现代的世界体系是世界经济体系,它出现于16世纪的欧洲。就这个体系而言,它有空间和时间的特征。空间特征是世界体系在地理上的划分,包括核心、半边缘与边缘三部分,它们自要起着不同的经济作用,并在一种剥削关系中联系在一起。在这种关系中,富者变得更富,而穷者变得更穷。时间特征表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变化,长期趋势以及内在的矛盾和危机,世界经济中反复出现的扩张与收缩,以及它的最终灭亡。自16世纪以来,世界体系一直是稳定的,但它已进入了最终的危机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持续25年到50年。至于危机之后将出现一种什么样的世界体系,沃氏未作出明确回答,认为这将是一种新的体系,也可能是多种体系,而社会主义秩序的出现也是可能的。他认为占人类1/4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中起重大作用。
4、80年代末到今。新现实主义继续流行,又出现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文明冲突论等。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西方关系缓和,冷战和两级格局结束,但民族冲突地区冲突加剧,新自由主义再次复兴,文明冲突论应运而生,对新现实主义发生挑战。①新自由制度主义学派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形成于80年代中,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他在1986出版《霸权之后》、《国家制度与国家权力》两书,系统提出该理论,冷战结束后该理论已成为新自由主义各流派中最有系统的体系,在政策上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产生巨大影响。该理论并不完全否认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但得出不同结论。认为,首先,无政府状态是国际关系的特征,但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世界没有一个共同的政府,但存在一个国际社会。既然存在国际社会,就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况且,无政府状态虽然是与主权国家共生的现象,但在同样的无政府状态下,国家有时冲突,有时合作,这说明无政府不是国际冲突的主要条件。国际社会可以是一个无政府的有序社会。其次,国家是国际社会中的主要成员,是单一的、理性的行为体。正是因为国家的单一性和理性,它才需要国际秩序,才需要合理的解决冲突,才能够考虑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第三,国家是自私的,是将本国利益置于对外关系首位的。但自私行为体之间的交往不一定只是冲突。自私的国家考虑到各自的比较优势,才进行互惠合作。当然,由于国家寻求国家利益,国家之间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以武力解决冲突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是,这种解决方法的代价往往是极高的。作为自私的理性的国家首先考虑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解决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合作的方式很可能是效益较高的实现国家利益的方式。因此,国家需要合作,国际社会也存在合作的条件。在无政府国际社会的有序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才是国际关系的实质。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实质,但合作并不是国家间关系的和谐状态。合作情形的基本特征是利益冲突和利益趋同并存。国家之间有着利益冲突,但调整各自政策之后,相互的实际或预期效用相吻合,从而克服利益冲突,达到实现共同利益的结果。世界的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增加,各国交往的频率也就不断增加,合作和冲突的可能性都会随之增加。如果在同样既有利益冲突又有利益趋同的情况下,国家拒绝政策协调,结果就是国家之间的争端。所以,既存在利益冲突又存在利益趋同的情况可以导致合作,也可以导致争端。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合作的这种定义实际上具有两重含义,既承认了国际合作的困难,也指出了合作的可能。这种既困难又可能的状态构成了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其核心部分是利益趋同,即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趋同的情形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②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冷战结束以来在欧美国家国际关系研究中凸显的一个重要学派,形成于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约翰·拉格、弗雷德里克·克拉托奇维尔(现代主义学派),理查德·阿什利(后现代主义学派)、罗布·沃克、斯派克·彼德森、安·蒂克纳等(女性主义学派)。建构主义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社会建构对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它认为物质世界并不决定或构成行为者所从事的行为,还存在一个意义(meaning)与知识的世界。这个世界包含了行为者对其周围世界的解释和理解。国际结构不是物质现象,而是观念现象,这种观念建构的结构,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结构,其本质是知识(或观念)的分配。在这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对行为体来说,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共有的知识。所谓共有的知识,就是行为体共同具有的理解与期望。这种共有的理解与期望能够建构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如在安全关系的问题上,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共同期望使行为体具有高度的猜疑,使它们总是对对方作出最坏的估计,那么双方就会形成相互感到威胁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相反,如果行为体之间的共有知识使它们能够建立高度的相互信任,那么它们就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它们之间的问题,这就会形成所谓的安全共同体(Security munity)。因此,按照建构主义的阐释,国际生活的特征取决于国家之间相互存有怎样的信念和期望。这是一种强调观念的理论。着重从观念的角度来阐释国际关系。但它并不否认物质性因素,而是认为物质因素只有通过社会性结构,才能对行为体的行为起到有意义的影响。例如,军事力量是一种物质性因素,但这种物质因素只有在考虑到行为体的不同期望或不同的共同知识时,才能对其影响作出正确判断。如在核武器问题上情况就是如此。英国拥有核武器和朝鲜拥有核武器,对美国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美国肯定认为前者不是威胁而后者是威胁,并因而采取不同的政策。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物质性因素,而是它们的共同期望以及由此而建构的关系的性质。③“文明冲突论”1993《外交季刊》夏季号,刊美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1927…)《文明的冲突?》一文。作者是美当代政治发展理论权威。自50年代起即在哈佛大学任教。目前为该校奥连战略研究所(John M。 Olin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所长。全文约2万字,发表后引起全世界强烈反响。1996年又出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中文版第三版,2002新华出版社,第1版1997)文章主要观点是:1、今日世界里,文明差异明显存在,文明意识与日俱增,文明是人类历史的主线。冷战期间,世界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现已没有太大意义。今天以文化和文明来区分国家,要比以政治、经济体制或者发展水平来区分,更有意义得多。文明的相异不单真实而且基本。文明被历史、语言、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所分隔。不同文明对上帝与人、个体与群体、公民与国家、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的种种关系有不同的观点,对权利与责任、自由与权威、平等与阶级的相对重要性也有迥异的看法,这些差异在历史上产生,不会立即消失,比政治意识形态及政权的差异更深刻。世界的距离拉得愈来愈近,民族的互动日趋频繁,不仅加强了文明意识,亦加强彼此的差异性和内部的共通性。全球经济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的历程,既使人超越长期以来的本土认同,也使人超越曾经独一无二的民族国家认同,与此同时,宗教以原教旨主义形式填塞这个真空,宗教复兴提供了认同与委身的新的基础。此外,成功的经济区域主义也强化了文明意识。西方人总认为民族国家是国际政治的要角,可是这状况只维持了几个世纪。长远来说,人类历史的主线还是文明。2、文明的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的和其他形式的冲突,成为未来左右全球政治的最主要的冲突: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原因。在世界事务中,民族国家仍会举足轻重,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世界形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七八种主要文化的互动:它们包括西方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拉美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也可能包含非洲文明等。未来最重要的冲突将发生在文明间的断层线上。同政治及经济上的差别不一样,文化的物质与差异更难改变,也更不容易妥协与解决。就阶级与意识形态冲突而言,关键问题是:“你到底站在哪一方”。人们可以,并且事实上会选择或改变立场。而文化冲突的问题是:“你是哪种人”?这是既定且不能改变的。宗教歧视比种族问题更为尖锐而排他。由于人们以种族及宗教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因而往往认为他们与不同种族或宗教的人之间,存在一种“我们”与“他们”的对立关系。文化和宗教的差异亦令政策分歧:从人权到贸易,从商业到环保等等。政府与集团愈不能用意识形态来寻找支持与联盟,它们便愈发诉诸共同信仰与文明认同来达到其政策目标。对不同文明而言,差异不一定意味冲突,冲突亦不一定隐含暴力。但长久以来,由此引起的冲突往往最持久,最暴虐。3、与冲突情形对应,将出现文明内部的结合;成功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制度的发展,多半会在同质文明内发生。相同文明的不同集团或国家与异质文明发生战争时,很自然会凝聚一块相互支援。正如冷战后世界所揭示的:“亲族国家”(Kin…country Syndrome)之文明共通性,取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传统势力平衡的考虑,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这可以从冷战后的波斯湾战争、高加索及波黑地区日渐升级的冲突中得到印证。冲突与暴力亦会发生在相同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但这些冲突跟相异文明间的冲突相比要来得缓和,也较不易扩大,俄罗斯同乌克兰近年来关系的演进曲线为此提供了依据。成功的发展多出现于同质文明国家或区域内。比如,尽管目前世界各区均有经济区域主义抬头,只有当经济区域主义植根于共同的文明内才能取得进展:欧洲共同体以欧洲文化及西方基督教为共同基础;北美自由贸易区能否成功,端视当下美、加、墨文化的汇合进程;未来最主要的东亚经济集团很可能以中国而不是日本为中心。4、文明的冲突是近代世界冲突演化的最新阶段,从现在起国际关系将日趋非西方化。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产生的近代国关体系出现后的一个半世纪,西方世界的冲突大部分发生在试图扩张其官方机构、军队、商业力量和领土的君主之间。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民族国家。自法国大革命起,冲突主线就从君主转移到民族国家之间了,它一直持续到一战结束。然而,由于俄国革命及引起的反应,国家的冲突让位给意识形态的冲突。君主、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