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和英法发生对抗,那时它必然要同德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英法,这也将使德摆脱孤立状态。这样希向墨表示,他对埃不感兴趣,只要意愿意,完全可以把它吞并。意埃战争的结果,果然如希所料,英法对意半心半意的制裁和本质的纵容并未使墨感激,反而激怒了墨。墨真正感激的是希。从此德意开始勾结。丘吉尔也说:“德国已不再孤立。欧洲四个强国,从前是3:1,现在却变成2:2了”。
第二步:德意法西斯的进一步联合,是在1936武装干涉西班牙中实现的。30年代,西班牙国内阶级斗争非常激烈。1931爆发资阶革命,推翻君主制度,成立了共和国。1936。1西班牙共产党、社会党、左翼共和党、共和同盟、劳工联合总会等党派组成人民阵线,2。16成立了以左翼共和党为首的政府,采取了一些诸如释放政治犯、解散一些反动组织等革命措施。1936。7。18西班牙法西斯分子发动了反对政府的叛乱。西班牙发生内战。西班牙内战发生后德意很快介入。意成立“赴西作战委员会”,德成立“W”司令部,两国给叛军运去了大批坦克、飞机、大炮、武器弹药,同时派去大批军队。德意为何武装干涉西班牙?有共同的战略目的:
①西地处欧洲西南的伊比利亚半岛,北隔比利牛斯山,背靠法国,南临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望,扼大西洋和地中海航道的咽喉。这样一个战略位置,对德国来说,一旦控制西班牙,就可摧毁英法的侧翼,形成对英法的战略包围,切断英法同它们的非、亚殖民地之间的交通线,使法国腹背受敌,两面作战。对意来说,也是它争夺地中海霸权不可缺少的。②西和西属摩洛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西的水银产量占世界第一位,黄铁矿的开采量占世界50%以上,此外还有大量军事工业必需的矿物,如铁、钨、铅、锌、钾盐等。③德意法西斯把武装干涉作为今后势必要采取的大规模攻击战的“总演习”。可乘机把西作为一巨大试验场,在西进行法西斯军事战略、战术的演习和新式武器的试验。如德一将军说“西对德来说是战争的高等学院”,它“比在和平条件下训练10年”更有益处。法西斯分子在西战场上试验了自己的军事理论,特别是进行总体战的方法,如毁灭性的轰炸,空中扫射等。④从政略上来讲,帮助西班牙法西斯分子取胜,可在法西斯营垒中再增加一个法西斯伙伴。同时防止西班牙革命蔓延到本国,引起连锁反应,危及自身的统治。在这些问题上,德意的想法是相同的,有共同的基础,因此它们从一开始就给西法西斯以支持。1934西法西斯分子到意寻求支持时,墨满口答应支持他们,必要时提供武器援助。1936春,西法西斯将领又在德获得了支持,和德法西斯头目建立了联系。在支持西法西斯叛乱分子过程中,德意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实现了进一步的妥协,开始了进一步的勾结。第三步: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36。10。24意外长齐亚诺和德外交牛赖特在柏林签订秘密协定,主要内容是:德承认意兼并埃塞俄比亚,德意两国在重要的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的方针;双方承认佛朗哥政权,并对“不干涉”政策采取共同的立场;双方采取切实措施,发展两国空军;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划分德意两国的势力范围。11。1墨在米兰发表演说,说“罗马和柏林之间的垂直线是轴心”,欧洲各国可以围绕这个“轴心”进行合作,从此德意实现了正式的联姻。第四步:建立“钢铁同盟”:1939。5。22德意在柏林又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明确规定两国互相承担军事义务,在缔约一方同一个或几个国家发生敌对行为时,另一方“将立即作为盟国,以其全部军事力量从陆上、海上和空中予以支持”。并公开宣布,两国“决心并肩协力行动,以取得它们的生存空间”。该条约被称为“钢铁盟约”,可见勾结的更紧。
(3)、德意在发动战争上的矛盾:军事政治同盟的建立并未完全消除双方的矛盾。随着战争的日益临近,两国在发动战争的时间表上发生了尖锐的分歧。关于发动战争的时间表,希墨曾多次商定在1942,认为届时双方都将完成备战工作。但当希看到英法对德意扩军备战和已采取的几次军事行动表现得软弱无力、妥协退让时,便以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到,急欲提前开战。意则由于意埃战争和对西班牙的干涉遭受巨大损失,国内经济困难,人民反战,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备战工作还未完成,希望按原计划进行。1939。8中旬,时正值德积极准备对波战争,齐亚诺多次会见德外长和希特勒,反复劝说德不要在意尚未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发动战争。8。25墨写信给希,说德进攻波若遭到英法反击,意不参战,除非德能向意提供军事物资和原料。这显然是为意临阵脱逃寻找借口,对此希极恼怒,骂意大利人又要玩1914年的那一手。
当时德本已准备26日晨进攻波,但意的态度以及随之传来的英波签约的消息迫使希取消了这一命令。为了争取意履行盟约,希很快给墨写信,问意需多少物资。第二天意送来清单,包括:700万吨石油,600万吨煤,200万吨钢,100万吨木材以及一长串其他物品,并说这仅仅是作战12个月的最低需要清单,如得不到这些物资,意很难参战。这份清单连齐亚诺本人认为“足能气死一头牛,如果牛认得字的话”。至此希对意立即参战彻底失望。26日深夜,希给墨写信,表示尊重墨作出决定的“理由和动机”,但又要求墨不要将不打算卷入战争的态度泄露出去。同时用报纸和其他手段在心理上支持德的斗争。对此墨满口答应,但在8。31德进攻前夕,齐亚诺约见英国大使,说意永远不会对英发动战争,泄露了意将不卷入德波战争的天机。之后,意一直坐山观虎斗,直到1940。6,希横扫西欧的时候,才乘火打劫,投入了战争。
2、德日的矛盾与勾结:(1)德日的勾结:德日与德意关系不同,德意是先冲突后勾结,德日则相反:先勾结后冲突。
日、德在政、经、军等各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国都是通过向上而下的改良主义道路进入资义行列的,都保留着封建土地制度,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比较软弱,军人对国家政治拥有很大的支配权力,军国主义传统根深蒂固。它们都对凡一华体系不满。同时两国相距遥远,天各一方。但两国同样存在着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一战后日占领了德在太平洋的几块属地,德不甘心白白丢失,总想寻机夺回。②日加紧侵华也触犯了德在华利益。德国同蒋介石政府的关系密切,德派了2000多人来中国,在蒋军中担任教官、顾问培训官兵,帮蒋对红军作战。但无论对于德还是日来说,当时的主要对手都是英法美,德意同英法美争夺的重点在欧洲,其次是在中东和非洲,它们需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个同伙,使英法美陷入两面受敌的不利境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妄图独巴中国,称巴亚太地区,把英法美的势力排挤出去,也希望在欧洲找到盟友,来牵制英法美的力量。于是,早在1935。5-6月间,日本驻德大使馆武官大岛浩就和希特勒的顾问里宾特洛甫开始举行缔结同盟的谈判。1936。5德向日建议建立反布尔什维克的共同战线,双方经过谈判,1936。11。25日代表武者小路同和德代表里宾特洛甫在柏林签订“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协定对共产国际大肆污蔑,规定日德双方将交换关于共产国际的情报,并为采取反对共产国际的措施而进行协商和“紧密合作”。该协定名为反共产国际,实为发动侵略战争的勾结,如秘密附件中规定缔约一方与苏发生冲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足以减轻苏负担的措施。同时协定也是在反共产主义的幌子下掩盖德日的侵略计划和扩军备战的行动,如希对其亲信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他们相信,德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约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反共产国际协定》是德日两国法西斯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协定,标志着两国开始勾结。一年后,1937、11、6,意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从此,三个法西斯国家在外交上紧锣密鼓,互相配合,沆瀣一气,在国际上掀起阵阵腥风浊浪。日追随德意承认西的佛朗哥法西斯政权,意、德、佛朗哥则承认日本一手扶植的“满洲国”。(2)德日的矛盾:但随着德日对外侵略扩张活动的发展,德日在对外侵略的目标、方向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首先在缔结三国军事同盟条约时表现出来:反共产国际协定仅仅是德意日的政治同盟,并没有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随着对外侵略活动的发展,三国都感到应结成更紧密的军事同盟以对付共同的敌人。为此,1938。1德日首先开始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双方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①德要求日本在中国提供给德较任何第三国更为有利的地位,日不答应,因日在占领区排挤其他所有外国企业,德国也不例外。②德不断扬言要收复一战中失去的殖民地,日本的态度是决不退出太平洋岛屿,那怕冒着失去德国友谊的风险。③关于军事同盟的矛头所向,德主张当前的主要敌人是英法,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倾向于同苏缓和关系,但日由于海军方面对同美英作战还有顾虑,感到日的海军力量尚不如英美,主张三国军事同盟应只针对苏联。当时德急于要签订军事同盟,对日作了些让步,从中国撤走了德的军事顾问并停止了对蒋的军事供应。但日坚持要求条约签订和公布后应向美英法声明,条约只是《反共协定》的发展,是针对苏的,不是针对英美法的,而德要求日无条件加入军事同盟,谈判一年多无结果,德只好同意结成两国军事同盟。1939。8正当日军和苏军队在外蒙古诺门坎激战的时候,德背着日本突然同苏签约,这对日侵苏计划,不啻是沉重的一击。日外交大臣有田当即指示驻德大使向德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认为这是对《反共协定》的严重破坏,表示中断军事同盟的谈判。日报刊激烈批评,谴责德背信弃义。当时日平沼政府本来是积极主张德日结盟的,德的背叛使它身败名裂,不得不宣布集体辞职。二战爆发后德在一年时间里征服了大半个欧洲,使日本看的眼红手痒,急于在亚洲扩大战火。日本这时已确定了“南下战略”,而占领中国后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这就要求和德意加强合作,协调行动、共同对付英法。德也希望日能在亚洲发动攻势,牵制英美,以利于它在欧洲战场的行动。为此,两国重开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1940。9。27三国在柏林缔结军事同盟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德意在建立欧洲新秩序事业中的领导权,德意承认日在建立东亚新秩序中的领导权。当缔约国同其他国家发生战争时,彼此以政、经、军之一切手段互相支持。至此,酝酿了近三年的三国军事同盟总算建立起来了,三国结成紧密的军事政治同盟。但矛盾并未就此消除。1941。4,就在德积极准备进攻苏的时候,日外相松冈在访问德后返回途中在莫斯科同苏签订了中立条约。条约规定双方承担义务,维护彼此之间的和平和友好关系,互相尊重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如果缔约一方成为一个或几个其他强国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严守中立。日签该约的目的是,既已确定南进,在北方就应暂时和苏保持相安无事。同时,也可削弱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并对美施加压力,迫使美在美日谈判中作出让步。但该条约显然与三国军事同盟条约相矛盾。因根据三国军事同盟条约,德苏发生战争,日应全力支持德,苏日条约则是日表示中立。这使德大为不满。因德当时已制定巴巴罗萨计划,准备攻苏。但又有口难言。对此日枢密院顾问质问松冈外相,后者承认“在法理上是发生矛盾”,“但日本将以自主的立场作出决定”,这就暴露了三国军事同盟的裂痕。6。22德在对日完全保密的情况下改变了三国公约的既定原则,突然发动了对苏战争,又使日本十分震怒。认为这是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的第二次背叛行为。之后,德多次催促日本参战,从背后迅速袭击俄国,但日因一心要南下,始终未履行三国军事同盟条约,参加对苏战争,使德两面夹击苏联的战略破产。可见,德日始终在对外扩张的方向上有矛盾:先是德要与苏和解,全力对付英法;日要北上攻苏,不敢触动英法,导致军事同盟条约迟迟不能签订;后是德要攻苏,日则要与苏和解,南下争夺英法殖民地,导致德国两面夹击苏的计划落空。上述分析表明,德日尽管同为法西斯国家,而且结成军事同盟,但彼此之间存在尖锐矛盾。正是这些矛盾使它们在二战中各行其是,没有联合作战,兵力分散,战线漫长,成为它们注定要失败的一重要原因。如果说苏美英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配合行动是它们取胜的一重要原因的话,轴心国集团未能紧密配合,共同行动是它们失败的一重要原因。这是从战略角度考虑的。这些事实也说明,国际事务中任何同盟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是铁板一块的,而矛盾则是绝对的,并最终将导致同盟的破产。三、关于绥靖政策:绥靖(appeasement ):姑息、安抚。绥靖政策是3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它集中体现了英、法等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关系,也折射了英、法等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和苏联的关系,是近年来史学界争论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一)、西方学术界关于绥靖政策的研究:西方学术界对绥靖政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此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经久不衰,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的一个“热门”。主要观点有以下6种。
1、“维护和平说”。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观点。如惠勒-贝内特在其专著《慕尼黑-悲剧的序幕》(北京出版社,1978)中说:“历史的悲剧性的讽刺在于:正是这种和平意志成了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英、法因为害怕想到以战争作为最后手段,于是裁减了军备,忽略了国防。……它们以和平的名义、绥靖的名义宽恕德国的不义和侵略”。另一位学者大卫·狄尔克斯说:绥靖政策是“企图通过让步维持和平的政策”。2、“军事力量软弱”说。这种观点强调英、法由于军事力量软弱,不能不对德妥协。绥靖是唯一出路。如惠勒-贝内特在同一本书中说:“慕尼黑协定是无法逃避的。那时,英国的军备和防务都缺乏准备,国内和英联邦又不够团结,法国人的土气低落,俄国人的作战能力不能肯定。张伯伦先生面对这种形势,除了像当时那样做以外,别无其他办法”。3、“舆论反战”说。这种说法认为,英、法在一战中伤亡惨重,战后人心厌战,和平主义盛行。在这种情况下,英法政府只能采取绥靖政府。如哈德利在《慕尼黑前后》一书中说:“舆论不会赞成一个使我们置身于战争,以抵抗苏台德区转移给德国的宣言”。另一位学者麦克劳德在《内维尔·张伯伦》一书中说:“无人能够反驳的是:在1938年避免战争,是符合英国舆论的压倒情绪的”。4、“反苏反共”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少,主要是一些进步史学家。如英国学者罗恩坦著《慕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