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当然想控制赵曙,可问题是他们忘了,禁军是皇帝的禁脔,而王宁安又统帅过几乎所有的禁军人马,还有禁军的教材也是王宁安参与编撰的。
种种的这些决定了,皇帝出事,要找保护神,禁军只相信王宁安,其他别人,一点机会也没有!
禁军安,枪杆子安,天下就不会乱到什么地步!
这也是给赵曙一个宽心丸。
果然,皇帝平静了许多。
“总算不会太糟……”赵曙嘟囔了一句,又苦笑道:“师父,弟子曾经说过,羡慕冠军侯霍去病,没想到一语成谶,果然功成身死……上天何薄于我啊?”
王宁安狠狠瞪了赵曙一眼,“陛下,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你瞧瞧,臣还抱着殿下呢!你现在是父亲,是一国之君,是天下苍生之主,那么多百姓,都盯着陛下呢!如何能够自暴自弃?不就是一点病吗,又能怎么样?在刀枪阵里冲杀,还会被区区小病打倒?”
王宁安语气有些重,但赵曙很受用,就仿佛回到了少年时候,师徒两个,愉快相处的日子……赵曙越发回味那段的时间。
他沉吟了一会儿,“师父,弟子会努力撑住的,但有些话不说出来,弟子也没法安心养病——咳咳咳!”
赵曙努力压抑着,还是控制不住,咳嗽的声音越来越大,仿佛要把肺子咳出来。赵顼惊醒了,他看到父皇如此难受,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王宁安连忙招呼太医,又亲自把赵顼送到了一旁的房间,让他先休息。
总算有师父在,小家伙不再闹了。
回到赵曙的病房,王宁安嗅到了淡淡的血腥气,赵曙咯血了!
王宁安的脸色阴沉,几个太医退出去,就只剩下师徒两个。
赵曙仰望着天棚,神色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赵曙念叨了两遍,突然苦笑道:“就冲这句话,也是生死之争,没有半点可以妥协啊!”
师徒都是聪明人,实在是没必要绕圈子,赵曙前些日子读了一大堆书籍,虽然是带着怒气读的,但是他也明白那些人的想法。
大宋的确富了,强了,不会受欺负了,但是人心也变了。
目前的大宋,超过100万以上家产的,不计其数,过千万,过亿,甚至更多的豪富,也所在多有。
后世,王宁安就听某位有钱人说过,当财富过了一个亿,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只是一串数字,多多少少,无所谓的!
其实这话只是对了一半。
的确,当财富多到一定程度,就不必一心追求财富数量增加,而是要追求财富的安全和传承!
所有人都是如此,没有半点例外。
这也就是理学为什幺要高喊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因,这个口号太有号召力了!
那些富翁迫切把钱塞给他们,为的就是理学能发展壮大,让所有人都接受这个观点,这样一来,他们的财产就能得到永远的保护!
人们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向来是不遗余力的。尤其是那些财富超多,行动能力极强的富豪。
这些人在保护自己的道路上,很快发现了一个最大的绊脚石。
那就是皇帝!
上天之子,万民之主,九州万方,亿兆生灵。
皇帝简直有半神之体,能主宰一切,当然,这是理论上的。
但是,一个皇帝,如果态度坚决,并且愿意站在大多数老百姓的一边。他足以收拾任何的利益集团,至少能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
而赵曙恰恰就是这么干的!
可那些人的反扑,也超出了赵曙的预计。
三言两语,将其中的关键说清楚,赵曙就一阵阵眼前发黑,支持不住。
他用尽全力,拉着师父的手,几乎哀求道:“师父,皇儿要托付给师父,求师父好好,教他,让他,让他做,做个好皇帝!”
赵曙断断续续,把话说完,就昏过去!
王宁安的心好像被掏了一把,疼!发自肺腑那么疼!
他的眼前又出现赵曙小时候的样子,怯生生的,软软绵绵,一点不像个太子,跟在自己背后,一起骑马,酿酒,抓蛐蛐……赵祯年纪大,虽然疼儿子,但毕竟有隔阂代沟,而赵曙只比狗牙儿大几个月。
王宁安不但是他的老师,也是半个父亲!
这么多年,亲眼看着一个小家伙,成长为一个英睿之主,王宁安的成就感,甚至比自己当皇帝还要高兴!
他选择辞掉首相的位置,选择退出朝堂,除了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之外,还有重要一层原因,他不想破坏和赵家父子两代人的感情!
赵祯提拔过他,给予他几乎无限的信任。
赵曙依赖他,把他视作父亲一样!
不管别人怎么想,王宁安都不会破坏心中的那一点坚持!
只是王宁安没想到,他的退出,却让赵曙直接面临风霜雨雪,自己的徒弟就像是很多英雄人物一样,他们面对敌人,所向睥睨,开疆拓土,战无不胜。
可是面对自己人,却总是吃瘪,他们不相信,也料不到,那些人居然会丧心病狂,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
从赵曙的病房退出来,王宁安去看了下赵顼,小家伙已经睡熟了,嘴角上还带着口水泡泡。
“我就是欠你们赵家的!照顾了小的,又要照顾更小的!”
说完,王宁安一扭头,仿佛变了个人!
他直接到了军营打仗,一口气把几个禁军的将领都叫了过来!
“说吧,你们都查到了什么?那一天到底是怎么回事,陛下的船只怎么会漏水?”王宁安轻笑了一声,“你们要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本王现在就把你们挨个扔到长江里喂鱼,禁军不需要你们这样的饭桶!”
“啊!”
几个禁军的将领互相看了看,全都脸上通红,吓得手足无措。
军中最是讲究上下规矩的地方,他们几个在当年打横山,战西夏的时候,还是指挥,十将一类的小官,而王宁安已经是三军统帅,堂堂的王爷。
王宁安不认识几个人,但是他们心里不能不尊着王爷!
更何况这一次陛下出了事情,他们禁军也难辞其咎。
“回禀王爷,当天其实没有风浪!”
“没有?”王宁安提高了声音。
另外两个一起躬身,“王爷,的确没有,我们已经询问过所有周围的渔民,他们都说,那一天比起平时,还要风平浪静!”
“那怎么会漏水的?是龙船造的不结实,还是有人下手了?”王宁安又追问了一句。
“这个,这个末将们不清楚,因为当天将陛下救上来之后,船只就散了,我们只抢到了一些木板,本来还想着调查原因,谁知道半夜竟然有乞丐出现在沙滩,把船板捡走,给烧了取暖!”
“呸!”
听着他们的话,王宁安狠狠啐了一口,愤怒之下,伸手就给了这几个人一顿嘴巴子,打得他们牙都松了!
打完王宁安也无奈了,这几个都是打仗的人,所谓术业有专攻,遇到了突发情况,他们能全力保护好皇帝,已经算是不错了,很多细节,不是专业的人,哪里能顾及到,等想到的时候,一切都晚了……看起来,这次的对手,真是滴水不漏啊!
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
赵曙落水的事情,还是有不少人看到,当时禁军果断将陛下保护起来,并且给王宁安送了消息。
王宁安第一个到了不假,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彻底封锁消息。
其实就在王宁安离京不久,许多人就已经知道陛下性命垂危,到了生死边缘。
落水虽然不致命,但是之前连续两次疟疾,已经弄掉了赵曙半条命,现在又是落水,旧病加新患不能不让人心惊肉跳。
怕是皇帝闯不过去吧?
假如那样,赵曙一旦有闪失,就只有让赵顼继位,可是他只有七岁啊!
一个七岁的孩子,怎么治理天下?
还不是要依赖朝廷重臣,那样一来……
“哥,我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说话的男子叫吕升卿,是吕惠卿的弟弟,他笑嘻嘻问着,迎来的却是吕惠卿吃人的目光!
吕升卿还不明白,大哥为什么这么生气,可吕惠卿却炸了!
“陛下是天子,是万民的君父,你说出这等话来,就不怕天打雷劈吗?”
吕升卿吓得缩了缩脖子,却还不服气道:“我这算什么,哥,你没见,东南好多人都嚷嚷着,不要皇帝,说皇帝是天下大害……”
“你也是这么觉得?”
“不敢不敢!”吕升卿连连摆手,“小弟只是觉得大哥接掌首相在即,这时候陛下如果有个三长两短,主少国疑,真是大哥匡君辅国,一展才华的好机会!”
吕家兄弟9个,吕升卿和吕惠卿的关系很不错,这小子大老远跑来看兄长,恰巧遇上了这件事,他越说越眉飞色舞,难以掩饰的兴奋!
“哥,咱们家就你最会读书,也最聪明,运气又那么好,小弟算是服了!”
“你给我闭嘴!”
吕惠卿突然怒了,而且是怒不可遏!
“你给我说实话,是不是有人给你什么消息,你小子才跑到京城来的,你给我说!”
吕升卿不停摆手,“大哥,小弟就是想你了,真的没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啊!”
他不停辩解,吕惠卿看了他好半晌,没有发现什么破绽,转而深深叹口气。又过了一会儿,吕惠卿才缓缓说道:“你也读过书,陛下身边都是禁军,岂会轻易落水,连这么点事,你都想不明白?”
吕升卿惊讶道:“大哥,你的意思是……有人弑君?”
说出此话,吕升卿都吓傻了,顿时手足无措,十分狼狈。
吕惠卿没好气哼了一声,“不管如何,肯定有人动手脚!”
想到这里,吕惠卿变得很烦躁。
他好不容易扳倒了司马光,后来居上,只差一步就能成为首相,吕惠卿是很有野心和抱负的人。如今万事俱备,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陛下生死不知,板上钉钉的事情,瞬间多出了许多变数。
吕惠卿能不生气吗?
而生气之后,吕惠卿更多的则是恐惧。
那可是皇帝啊!
居然也被暗算了,藏在背后的黑手究竟有多强大啊?
哪怕他这个次相,也心惊肉跳,不寒而栗。
当下最好就是陛下能够康复,一切照旧,假如陛下真的有了闪失,那可就不只是血雨腥风那么简单了!
偏偏兄弟突然来了,这小子虽然咬死了不承认。
但是吕惠卿隐隐能觉察到,应该是有人把主意打到了他的身上……真是不能不防啊!
想到这里,吕惠卿猛地转向兄弟,厉声警告!
“从现在开始,你就在府中,一步也不许卖出去,更不许和任何人接触,我会安排好人员照顾,总而言之,从现在开始,你必须闭上嘴巴,什么事情都不许参与,不然就连我也救不了你!”
说完,吕惠卿直接让家人看好了兄弟,什么事情结束再把他放出来,不然就算把这小子关到死,也不能放出来!
当年一个王雱,胡作非为,几乎把王安石给害死了,吕惠卿可不想折在自家人手里。
他处置了吕升卿之后,就火速去了政事堂。
……
有人害怕,可就有人快乐。
比如议政卿领班文彦博,他老人家重返京城,站稳了脚跟,就把几个儿子,还有家人从儒州接了过来。
如今的文相公,那是咸鱼翻身,不同凡响。
这位都成了打不死的灰太狼。
跟他同时期的老臣几乎凋零殆尽,唯独他,越活越滋润。议政会议在他的控制之下,除了新政学会的人马,老文已经暗中联络几个,虽然没有恢复势力,但至少耳聪目明,非比寻常。
陛下病了,要死了,如果不出预料,大宋朝就要再出现一个小皇帝了!
赵祯是少年继位,结果一度受太后刘娥的控制,好不容易熬死了刘娥,才能顺利亲政。接下来就是赵曙,他继位的时候,也只要十几岁,王宁安辅佐了五年,赵曙才顺利接掌了各种权力。
如今皇帝刚刚进入状态,就要立刻换人,而且还要换上一个十足的奶娃娃!
这可就不是5年的时间了,是需要10年,15年,甚至更长时间!
老文很有觉悟,议政会议,说穿了是要和皇帝唱对台戏的。是面对一个英明睿智的成年君主,还是面对一个远远没有成年的孩子?
选择实在是太容易了。
文彦博的第一个判断,假如赵曙真的死了,那么大宋的文官就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
他们很强大了,偏偏又遭逢皇权最衰弱的时候,简直是天赐良机,要是抓不住,实在是对不起老天爷。
文彦博甚至能想到,接下来百官执掌朝廷,按照自己的想法,仁义施展,彻彻底底改造大宋。
就算有朝一日,赵顼长大了,也无力扭转,只能默默接受!
而在这一场的变革之中,他统领的议政会议,绝对能发挥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会获得非常大的权力。
道理很简单,他们代表着百姓,也只有他们,能让皇帝低头!其余都是大宋的臣子,名不正言不顺!
真是想不到,被王宁安压制了这么久,我文彦博还能东山再起,怕是姓王的都要气死了!
老文高兴了一阵子,当很快又平静下来,貌似不妙啊!
不管想得多美好,那都是以后的事情。
眼下赵曙是怎么死的,是病了,还是有人暗害?假如有人暗害,会不会有证据出现,又会把矛头指向谁?
而且以老文的功力,他很快看出,这个案子怕是不会有结果的——可越是如此,就越是可怕。
王宁安他能不报复吗?那小子万一杀红了眼,把老夫也卷进去怎么办?
咱文相公是被整怕了,他觉得机会难得,可万一让王宁安盯上,扣上弑君杀父的罪名,那才是祸及满门九族呢!
终于,文相公也学聪明了,他没有急着兴风作浪,而是选择躲在暗处,默默观察,没有看清楚风向,他是绝不会出手!
文彦博可以忍,但是有人却忍不住了,那就是曹太后!
也不知道多久之前,人们就忽略了这位皇帝的亲妈。
赵曙在宫里的时候,还是每天问候,绝不怠慢,但是因为之前的经历,他和曹太后总是亲近不起来,而且母子两个也不能细谈,一旦谈到了朝局,他们的看法就是两个极端简直水火不容。
好在赵曙也大了,曹太后除了吃斋念佛,退避三舍,半点主意也没有。
就拿这一次来说,赵曙病了,王青甚至得到了消息,而曹太后还是听宫女议论,她才知道。
虽然知道的晚,但是曹太后却动作惊人,她怒不可遏,直接杀到了皇后的寝宫。曹太后脸色阴沉,见到眼圈泛红的王青,厉声道:“陛下呢?陛下怎么样了?”
王青迟疑,曹太后就骂了起来。
“我是他的娘,儿子如何了,我不能知道吗?”
王青无奈,“母后,此事媳妇也是刚刚得知,燕王殿下已经南下处置……”
还没等她说完,曹太后大拍桌子!
“燕王,燕王!就是他鼓动圣人出征,又是他先回到京城,结果圣人就出了意外!”曹太后痛骂道:“就是这个人,他的嫌疑最大?怎么还能派他去?”
王青更加无奈,“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