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将门- 第6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是吹捧王宁安,这些年一路走来,王宁安始终站在了大多数人的一边,你可以认为他的手段残忍,不留情面,但是每一次的变革,都是把最大的利益释放给了百姓,比如均田令,比如兴学令,比如修建铁路等等,数之不尽。

    其他人则是把目光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怎么也跳不出来。

    哪怕是王安石,苏轼都有意见,他已经是国丈了,赵曙专宠皇后,如果王安石再当了首相,这天下是赵家的,还是王家的?

    而且到了那时候,就算王安石能约束自己,那王雱呢?

    大宋会不会冒出一个王莽来?

    种种担忧,让苏大才子都瘦了一圈,吃东西都没胃口了。

    直到王宁安选择了苏颂,苏轼才长出一口气。

    他本想去找姐夫,赞美王宁安几句,但是又担心弄巧成拙,惹得姐夫不高兴。偏偏又忍不住,就直接去了欧阳修的府邸。

    醉翁也是他的师父,苏轼一见面就笑道:“您老可真高明!苏子容是稳了!”

    醉翁年纪越来越大,消渴之症虽然竭力控制,但是也日渐沉重,他的视力很差,眼前灰蒙蒙的,看不清人影,但是苏轼大喊大叫,聋子都能听到。

    “子瞻啊,你还是老实一点吧!”

    欧阳修道:“你知道这一次推苏颂出来,是谁授意的?”

    苏轼惊住了,“怎么,不是老师?难不成是我姐夫?”

    欧阳修连连摇头,“不是,可二郎也应该有这个心思,出来跟我谈的是你爹!”

    “我爹?”

    “没错,就是老泉公!”欧阳修道:“前段时间,还在和契丹打仗,你爹就到了京城,他跟我聊了很多。”

    “我爹说了什么?”

    “他说了很多,其中最重要就是一条,他担心二郎退位之后,朝堂会立刻乱斗,如果继任首相非人,大宋朝的盛世可能就此瓦解!”

    “啊?有这么严重?”苏轼不相信。

    欧阳修却说道:“我看老泉公的见解不差……二郎知道自己不能一直留在首相的位置上,这是没错……可是有一点他没有想到,一旦他离开了,满朝悍臣,全都不是吃素的……这帮人谁会甘心,屈居人下,即便暂时选定了首相,也会乱起来!”

    欧阳修掰着手指头分析,文彦博背后站着残余的旧派官僚,新兴的殖民势力,以及以西京银行为代表的一部分金融集团;司马光呢,他背后则是金融势力;吕惠卿在西域多年,章惇负责经略日本,这两个人都会军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再说王安石,他是新学的领袖,推行过变法,又协助王宁安推行均田令,在朝野都有很强的号召力。

    王宁安在,这些力量都不敢怎么样,可王宁安离开了,他们都会趁机兴风作浪,谁也不服谁!

    “变法至今,旧派是没了,可新派也是四分五裂,除了二郎,无人能统御全局,偏偏二郎又要退下来,真是难死人了!”

    苏轼吓了一跳,“师父,照这么说,不能让姐夫下来了。”

    “不下来能行吗?且不说先帝和二郎的约定,光是当今圣人,一心要有作为,天子锐意进取,首相权柄滔天,你让他们师徒如何自处?”

    苏轼真的吓坏了,饶是他脑袋够大,也想不出办法!

    “师父,你推苏颂出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局面吧?”

    “解决谈不上,缓解而已。苏颂无党无派,又一心做事,有他在,政事堂不会乱……或许过些时候,二郎,还有这些人,能想出一个相处之道来,不然这么多人,整天在朝廷厮杀,绝对比当年热闹多了!”

    ……

    苏轼从醉翁那里出来,整个人都晕乎乎的,前面姐夫说自己玩不了政治,他还不服气,现在一看,他连素来白目的醉翁都比不上!

    他娘的,还真是险恶啊!

    幸好姐夫英明,老师一心谋国,才推荐了苏颂,没有让大宋立刻乱起来!

    大苏觉得自己该做一点事情,他本来就支持苏颂,现在就更不用说了,要帮着苏颂拉票,辅佐他上位!

    还真别说,大苏在六艺多年,很是有些影响力。

    他首先就找到了兄弟苏辙,这没说的,既然是兄弟俩,当然同进退,随后苏轼又去找了范纯仁。

    眼下这个关头,作为天官,范纯仁是轻易不见外人的,但架不住苏轼和他关系好啊,两个人在六艺的时候,就一起喝花酒,惹恼了范仲淹,还是苏轼替范纯仁背锅呢!

    “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担心,咱们六艺是人才辈出,可也有一堆心术不正的,让子容先生上位,我是赞同的,只是我现在身为天官,没法直接站出来说话。”

    大苏很满足,笑道:“你只要能站在子容先生这边就够了,其他人我去联络,奶奶的,我就不信,他们不听我的,会听章惇的话!”

    大苏是行动派,他下一个目标就是韩宗武。

    “一句话,你支持谁?”

    “我,我叔叔是站在文相公……”

    “呸!”还没等韩宗武说完,苏轼就啐了他一口,“别以为我是傻瓜,文彦博什么德行你清楚?让他接首相,无非是能把你们韩家从西夏弄回来!我问你,当年读书的时候,你是心怀天下,还是只想着韩家?我苏子瞻自信,没有看错朋友,你自己说,该怎么选?”

    韩宗武别弄得哭笑不得,你都替我选了,我还说什么!

    “这样吧,如果文相公一开始就被刷下去了,我一定投票苏先生!”

    从户部出来,苏轼很满意。

    六部之中,已经拿下了三部,剩下的三部,章惇不用说了,曾布也是个有主意的人,还剩下贾章,要想说动他,就要走特殊的路子,对了,正好两天之后,王宁泽要回京述职,让他去说动岳父,保证能成功。

    都察院不要想了,那是王安石和吕惠卿的地盘,还剩下一个大衙门,那就是御史台,眼下的御史中丞陈希亮和苏家是同乡,还是苏老泉的好朋友,他也是个正直的官。

    苏轼决定去找自己的死党,怕老婆的陈慥,让他去说服老爹。

    这样一来,在京的官吏中,至少一半站在苏颂背后,加上欧阳修和姐夫王宁安的青睐,谁也挡不住苏颂了!

    真是想不到啊!

    有朝一日,我苏子瞻也能左右朝局,干得不错!

    苏轼心情好了,胃口大开,当天弄了两只烤鸭,一边吃,还一边诗兴大发,写了好些诗词,高兴的要飞起来了!

    只是苏轼想不到,他的举动惹恼了那几位同样要角逐首相的人选!

    你小子替苏颂拉票,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是王宁安授意的?

    这样一来,苏颂岂不是无人能阻止吗?

    燕王啊燕王,你一直没有什么动作,看似中立超然,居然到了最后关头,也撕下了公正的面具,真是让人好生失望!

    “大公子,动手吧,不然什么都晚了!”蔡确咬着牙建议道。

    王雱小脸铁青,他为了老爹上位,费了多少心思,本来还以为王宁安欣赏老爹,会站在老爹一边,真是想不到,半路冒出一个苏颂,这个燕王,用心还真是够深的!

    “你不仁,我不义!”

    王雱道:“我爹现在还心存幻想,不愿意放手一搏,顾不了他了,我们必须发动……只是一旦让王宁安知道我们算计他的小舅子,他会如何反应,不得不防啊!”

    蔡确笑嘻嘻道:“大公子请放心,我联络了一个人,他曾经是文彦博的门下,后来才投靠咱们,让他上书,王宁安必然疑心是文彦博干的,让他们闹去,正好坐收渔人之利!”

    “嗯!”

    王雱想了再三,“成,就这么干了!”

    ……

    转过天,一篇弹劾奏疏,就被送到了皇帝的面前,写这封奏疏的人是监察御史何正臣……他连着弹劾苏轼几项罪状,他说苏轼身为朝廷官吏,却行为不检,出入青楼,题写匾额,出售唱词,索取回报,殊为牧民之态,败坏官箴,影响吏治。

    其次,苏轼写文章发牢骚,诽谤朝廷,目无尊上,还有,他借着诗文,讥讽朝局,他煞有介事,列出了不少例子。

    比如朝廷开秀才科,苏轼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朝廷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朝廷查禁私盐,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是国政于无物,如此朝臣,岂可留在京城!

    他恳请赵曙,立刻罢免苏轼,把他逐出京城!

    紧随其后,又有几个人相继上书,都是类似看法,他们翻出了好多的诗词,一股脑扣在大苏的脑门上,其中有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他们就说,陛下是飞龙在天,苏轼偏偏要找蛰龙,其心可诛!

    大哥被弹劾,苏辙哪能不送信,面对一大堆的罪状,苏轼迷糊了,他傻傻道:“子由,我是那个意思吗?”

第1004章 苏轼的新工作() 
是不是那个意思,根本不重要了,有人想拿这事做文章,就跑不了!

    “哥,说实话,你真不该跳出来的。”

    苏轼很懊恼,他抱着脑袋,“我,我也是想帮姐夫一把。”

    “可你不但没帮上忙,还给姐夫添了乱。”苏辙缓缓道:“就算姐夫要提拔苏颂,那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否则让司马君实,还有吕吉甫怎么看?他们可都是正儿八经的学生,辛苦了这么多年,结果这种关头,被师父抛弃了,岂不是让他们怨恨师父?你就是太急躁了,非要满世界拉人,还不知道收敛,难怪会惹来大祸。”

    苏轼的脸更难看了,“你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干嘛不早点说?”

    苏辙嘴角抽搐,“我这也是刚想明白!”

    “哼,就会事后诸葛亮!”

    苏轼气呼呼的,却也很沮丧。

    他抓起了人家罗织罪名的那些诗词,仔细看去,有些真不是他写的,但有几句确实出自他的手笔。如同兄弟所说,人家想做文章,有一句和有一百句,能有多少差别?

    总而言之,是说不清了!

    “我对不起姐夫,也对不起子容先生啊!”

    苏轼悔恨抱着头,恨不得把脑袋塞到肚皮里,那个郁闷劲儿就不用说了。有个人比苏轼还要郁闷,那就是八娘!

    她坐在床边,眼中的泪直打转儿,想控制,却又控制不住!

    “真是气死人了!”

    苏八娘狠狠捶床,“这个子瞻啊,他怎么这么糊涂!都是当爹的人了,还口无遮拦,什么话都说,他是嫌自己命长是吧?这是什么时候,他有几斤几两,也敢掺和!”

    越骂越生气,苏八娘恨不得把兄弟叫来,好好揍他一顿才解气。

    “行了,都是一家人,还真成了仇敌?”萧观音劝解道:“我还挺羡慕的,瞧瞧我,连个亲人都没有!”

    苏八娘恨恨道:“这样的亲人,你想要我现在就送给你!”

    萧观音咯咯一笑,“那可就说定了,我还真想有个才华盖世的兄弟呢!”

    “屁!”苏八娘都不顾优雅了,她怒冲冲道:“什么才华?我看是惹祸!首相之位,何等重要!京城上下,都盯着呢!他跳得那么欢,不是找倒霉吗?这回好了,言官弹劾他,连京城都住不了,没准脑袋还要掉了,你说我可怎么跟父亲交代啊!”

    “不至于!”

    萧观音连连摆手,“子瞻还是老爷的小舅子,谁敢对他下死手啊,活得不耐烦了?”

    “那……那就算不死,也打乱了老爷的部署,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面对老爷了!”苏八娘一急,真的哭了出来。

    萧观音平时和苏八娘斗嘴,这么多年下来,两个人的感情还愣是给斗出来了。她主动坐在苏八娘的身边,按着她的肩头。

    “别胡思乱想了,老爷能处置的,他是咱们的男人,不给咱们撑起一片天,凭什么让咱们给他生儿育女,变成黄脸婆啊?”

    苏八娘终于被逗笑了,“话虽如此,可老爷也是为难。”

    “错了!”

    萧观音哼了一声,“咱们老爷什么德行你还不清楚?他肚子里早就有主意了……现在是在演戏!”

    “演戏?”苏八娘脑袋转不过弯儿。

    萧观音呵呵一笑,“庙里的和尚找个徒弟还要考验几年呢!首相那么重要的位置,能轻易让出去吗?让他们折腾吧,我敢打包票,谁暗算了子瞻,一定吃不了兜着走!要十倍百倍偿还!你瞧好吧!”

    ……

    皇宫大内。

    赵曙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弹劾,才看了一半,就气得暴跳如雷!

    “荒唐,实在是荒唐,我大宋几时以言获罪?更何况当年就有人编排醉翁,先帝已经降旨,再也不许用这些下三滥的手段攻击朝臣!苏学士乃是大宋有名的才子,写诗填词,偶尔有讽喻之词,那也是正常的,拿这个定罪,简直荒唐可笑!”

    赵曙怒吼之后,立刻让人,把师父请来。

    见面之后,赵曙就抱怨起来。

    “师父,瞧瞧吧,这帮东西有多恶心下作!你老还一心求去,这朝堂还不知道要成什么样子?”赵曙就想劝说王宁安留下来,还没等开口,王宁安先伸手拦住了。

    “陛下,臣查过了,这里面的诗句,造假的不少,可也有几句,确实出自苏轼之手。”

    “怎么会?”

    赵曙不解,“师父,前些年的时候,苏学士给我们讲过课,那时候他就说不再作诗填词,免得落人口实,难道苏学士没管住自己?”

    王宁安摇了摇头,苦笑起来,“陛下,说起这事情,其实怨我!”

    “怪师父?”

    王宁安颔首,“陛下还记得修铁路的时候,漕帮作乱吧?”

    “记得,当时江北的漕帮,好像就是苏学士摆平的!”

    “嗯,当初我派遣苏轼,去了解脚夫苦力的情况,他为了让这些人接受,在码头上煮肉卖酒,有空的时候,还大肆议论朝政,骂了很多人,包括臣在内!”

    “啊!”

    赵曙张大了嘴巴,半天才合上!

    “原来如此啊!”

    赵曙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

    面对一群力巴,讲什么皇恩浩荡,鬼才听呢!苏轼为了和这帮人打成一片,自然要说他们喜欢听的话,当然无可厚非。

    而且苏轼的确立了功,他拉来了大批人手,解决了江北漕帮,朝廷釜底抽薪,快速疏通漕运,论起来,苏轼还是大功臣!

    可谁能想到!

    当时苏轼留下的诗词,写的东西,居然被人家拿出来,当做攻击他的罪证!

    “无耻!”

    赵曙怒气冲冲,“好啊,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些弹劾的人,还要不要脸了?来人,立刻把他们抓起来,都给扔到天牢,严刑拷问,朕倒要看看,他们是什么心肝肠肺!”

    “且慢!”王宁安拦住了赵曙。

    “师父,这事你不用管,弟子来处理!胡说八道,一定要付出代价!”

    王宁安道:“陛下,请听臣把话说完。”

    赵曙终于压住了怒火,耐心听着。

    “陛下,人各有志,苏子瞻才情过人,更兼着一个宽广胸怀,不重高门,同情困苦,是难得的慈悲之人。把他放在官场上,对他,对朝廷,都未必是好事。”

    “可,可要把苏学士放在哪里啊?”

    “以往臣也没有想通,不过有了这次教训,我想子瞻回答应的!”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