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将门-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也是必须要走的一步棋。

    丝绸、棉花、羊毛,哪怕到了后世,这也是最关键的天然纺织原料,纺织业能带来众多的就业,还能促进技术发展,要知道工业革命就是从纺织开始的,这是必须要发展的,可问题是,不能按照钱家的设想来。

    做生意将本求利,一切都按照规矩,老百姓种棉花,卖给作坊,织成棉布,商人销售到各处……每一个环节,大家都有利可图,自然皆大欢喜。

    可问题是一旦每年拿出两万匹,无偿给宫里。

    其他的各级衙门也想要,你伸手,我伸手,都当成一块肥肉,没准就能吞了数十万匹棉布。

    拿走了这么大的一块,纵然棉纺利润大,也会入不敷出,还能怎么办呢?就只剩下低价收购棉花,压榨棉农这一条路。

    而且改种棉花之后,粮食需要外调,纵然老百姓能多赚一点,也可以通过粮价都给轻松剥夺了,别忘了,钱家也是东南最大的粮商。

    想到这里,王宁安突然想起了明清时期的江南织造局。

    要知道,明清时候,中国的纺织业冠绝世界,每年海量的白银涌入,可问题是为什么没有发展出工业,一直都在萌芽状态呢?

    问题就在织造局的运营模式上面!

    每年都要拿出一部分的产品,满足各级衙门的无底洞。

    按市场规矩办事的商人,根本就维持不下去,只有那些特殊的关系户才能吃香的,喝辣的。这帮人上下勾结,权势滔天,压榨桑农棉农,肥吃肥喝,宁可拿着大把的白银,去寺庙买平安,也不愿意做技术革新,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如此畸形发展,哪怕再繁荣,也架不住一顿大炮轰击。

    很显然,钱家就想要做那种官商,靠着老赵家给的特权,做舒舒服服的吸血鬼……王宁安显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他这次认真了,回家之后,就找到了苏八娘。

    “我本以为钱家就是个土贼,现在才发觉,我低估了人家,钱家的野心大着呢!”

    苏八娘一阵轻笑,“那可不,老爷准备对钱家下手了?”

    王宁安道:“该让皇家银行去苏杭一代,开设分行,让他们仔细研究一下,制定扶持纺织业发展的优惠利率,我们用贷款引导棉纺发展,走阳光大道,钱家的小人伎俩休想得逞!”

    ……

    “他们肆无忌惮,肆无忌惮了!”

    从早朝下来,钱暧就发了疯,把屋子里的瓶瓶罐罐,都砸了一个遍儿,这还不罢休,正好赶上他的儿子进来,钱暧一看他,气不打一处来,一挥手,给了小胖子一个嘴巴,把这小子都打蒙了。

    愣了好半天,突然咧嘴,哇的一声,就哭了。

    一转身,往外面跑。

    迎头正好撞上了钱夫人,钱夫人一把楼主了自己的儿子,也红了眼睛。

    “老爷,你要杀要打,冲着妾身一个人就是了,何必打孩子,你想断了钱家的根儿吗?”

    钱暧没有再迁就这个女人,而是冲过来,左右开弓,给了她四个嘴巴子,打得女人脸都肿了,顺着嘴角流血,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钱暧还怒气不息,“头发长见识短的东西!谁让你乱嚼舌头根子?你可知道,儿子就是你害的,连伴读都当不上了?你还有脸和我大呼小叫?”

    钱夫人被宠得有些昏了头,竟然不服气道:“你敢怪我?那些话不都是你说的,你说王家狗屁不是,你说他们的儿子不配当伴读,只能给咱儿子当垫脚石,你还说……”

    “闭嘴!”

    钱暧疯狂大叫,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

    “你没长脑子啊?那话背地里能说,可是能让孩子听到吗?”想到这里,他又指了指小胖子,气不打一处来。

    “还说聪明呢?你的聪明劲儿哪去了?不知道给嘴上安一把锁,什么混账话都敢说!你们害死了钱家,知道吗?”

    钱暧当然有理由发怒,如果不是这娘俩坏事,儿子顺利成了伴读,他在赵祯的眼睛里,形象就不会那么差,也不会和王宁安爆发冲突,而且两家孩子都成了伴读,他就能想办法和王宁安和解,给他一点好处,也就不至于坏自己的事……从钱暧的想法也看得出来,难怪夫人和儿子不成器的,他也是一路货色,目光如豆!

    正在钱暧怒不可遏的时候,突然有人送来了一封族侄钱明逸的信,钱暧展开一看,上面只有五个字:欧阳修盗甥!

第501章 流言杀人() 
钱暧看到了这五个字,立刻喜出望外,好一个道貌岸然的欧阳修,居然和外甥女有染,简直无耻透顶,丢尽了人臣的脸面。如此作为,还怎么立身士林,还怎么继续当宰执?

    钱暧仿佛看到了报复欧阳修和王宁安的最好借口,把这个消息散布出去,闹得天下皆知,沸沸扬扬,不愁欧阳修不完蛋!

    让老东西身败名裂,新仇旧恨,一朝得雪!

    钱暧十分兴奋,他浑身都在战栗,恨不得立刻发动攻势。

    只是他多了一个心眼,不得不承认,欧阳修门人弟子众多,声望极高,无论在文坛还是士林,都人人称赞,冒然散布这种消息,不但不会伤到欧阳修,还只会惹恼了老家伙。

    钱家没有如愿得到圣上的宠幸,和欧阳修对拼,丝毫胜算都没有。

    钱暧总算没有傻透腔,他想了半天,直到黄昏时分,才让人去把侄子钱明逸叫来。钱明逸是御史言官,他乐颠颠找到了叔叔。

    “你给我送来的信是怎么回事,是真的吗?”

    钱明逸连忙道:“叔叔,侄儿也是刚刚得到消息,这不一直在找真凭实据。”

    “你可找到了?”

    “找到了,叔叔请看!”

    说着,他拿出了一张纸条,送给了钱暧。

    钱暧展开,见是一首词,不由自主念了出来,“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微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是一首《望江南》。

    前半阙写的是柳岸莺啼的美景,下半阙写的是人,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抱着琵琶。“簸钱”是一种打钱的游戏,比赛谁的正面多,谁就获胜,通常是六七岁的孩子玩的。

    下半阙的意思很明白了,看到现在抱着琵琶,娇媚的样子,想起当年还小,就已经心动,更何况长大成人……

    “叔叔,你看,这首词还不明白!欧阳修真是不要脸,从小就惦记上了,他和外甥女有染,是板上钉钉!”

    钱暧的文化水平到底比侄子高一些,他反复看了看,还是摇头。

    “这诗词一道,本就当不得真,很多东西都是虚写的,如何作数?”

    钱明逸想了想,建议道:“要不给加一个序,就说是给外甥女写的?”

    “呸!”

    钱暧张口啐了侄子一眼,见过蠢的,没见过这么蠢的,明摆着此地无银三百两,能骗得了谁啊?

    钱明逸被骂得不敢多嘴,钱暧却背着手,来回走动,思索半晌。

    “你知道欧阳修的外甥女是谁吗?人怎么样?”

    提到这里,钱明逸立刻露出猥琐的笑容。

    “叔叔,他的外甥女是张氏,她的丈夫欧阳晟不行的,张家又是个顶尖儿的富户,故此张氏很是招蜂惹蝶,和醉翁搅在一起,正合适!”

    “呸!”

    钱暧又啐了他一口,蠢货,编故事也不是这么编的……张家有钱,和丈夫又有矛盾,欧阳修趁虚而入,贪图钱财……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思路。

    “你去找到张氏,告诉她,我们可以帮她脱离苦海,和丈夫离合,还能给她无尽的财富,只要让她咬死了,说欧阳修贪图她们家的财产,你再去安排,让张家买一块地,写上欧阳修的名字,越快越好。”

    钱明逸激动地一拍大腿,可不是,西京寸土寸金的地方,寻常官吏,哪怕位列宰执,也未必买得起房子,张家给欧阳修,买房子,本来就不合理,如果把流言散播出去,那就合适了……

    人心向来龌龊,尤其是欧阳修年纪不算太老,早些年又是名教班头,斯文领袖,出入青楼,留下了无数名篇,现在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他出韵事,一也不奇怪。

    这对叔侄,又商量了许久,发现没有漏洞,终于长出口气,定下了毒计!

    ……

    和钱暧在金殿上吵了一次,欧阳修并没有当回事,他借阅了《竹书纪年》,又依照出土的竹简,互相对照,还真让欧阳修发现了许多东西。

    原来所谓尧舜的禅让并不存在,就连伊尹也有了问题。

    按照儒家的说法,皇帝太甲不准法度,肆意胡为,权臣伊尹放逐太甲,三年之后,太甲幡然悔悟,修文讲武,勤勤恳恳,国势大兴。

    整个一个完美的故事,伊尹更是贤臣的代表,活了100岁,被尊为“商元圣”,总而言之,就像童话故事一样美好,历代都深信不疑。

    可根据《竹书纪年》上却说,伊尹放逐了太甲,自立为皇帝,太甲从桐宫潜出,杀了伊尹,重夺王位。

    根本就是一场血淋淋的仇杀,什么君臣和睦,中兴国家,什么寿高百岁,根本都是骗人的……

    可想而知,如此颠覆性的东西,该多冲击既成的儒家理念。

    欧阳修也相当震撼和激动。

    好在他和王宁安已经确定了思路,要先撕开三代之治的口子,打破既有的一切,然后再重塑儒家的核心。

    只是从《竹书纪年》得到的信息太颠覆了,欧阳修以为要放弃一下子全抛出来的想法,应当改为循序渐进,一让人们接受,避免冲击过大。

    欧阳修显然比以往更加智慧,他知道尧舜禅让,伊尹和太甲君臣相得,这都是儒家创造出了的好故事。

    是维系君臣纲常的榜样,如果弄得太过,让皇帝感到了威胁,大臣也不愉快,没准就把《竹书纪年》给毁了,那可就不妙了。

    听完欧阳修的担忧,王宁安深表同意。

    要知道在历史上,《竹书纪年》传到了南宋之后,就彻底消失了,后世能看到的,也只是零星记录。

    在南宋遗失,偏偏南宋又是理学一统天下,这里面有什么鬼,想必聪明的朋友已经猜到了。

    无非就是理学彻底站稳了脚跟,可以根据他们的想法,肆意修改历史,看不顺眼的,就给消失了呗……

    商量妥当之后,欧阳修便按照计划,将《竹书纪年》,还有幽州发现的竹简,向世人透露出风声。

    这一下子可不得了,哪怕老夫子小心翼翼,结果也是天下沸腾,大家原来都在等着六艺能拿出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憋了这么长时间,居然憋出了一个超级大招!

    三代之治都是假的,贤君名臣都是骗人的。

    上古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什么礼乐崩坏,原来古人和今人一样,都是争权夺势,都是残忍杀戮,丝毫没有情面可言!

    如此颠覆,绝对是天塌地陷级别的。

    很快在京的士子,还有各路鸿儒,全都动了起来,有人要求一起破译《竹书纪年》,有人则是痛骂欧阳修,胡作非为,诽谤圣贤。

    还有人站出来,指出如果《竹书纪年》是真的,那么历代圣贤说的就是假的,我们都被骗了,读了假的故事,上了当……儒家的学说,不能建立在撒谎之上好吧,如此激烈的言论正是出自苏轼的嘴,本来苏轼就性格乖张,又十分天才。

    别人跟着王宁安,或多或少,都变得更厉害了,唯独他,越跑越偏,在离经叛道的路上,一骑绝尘,几乎没什么不敢干的。

    反正惹了祸也不怕,有姐夫给他擦屁股。

    面对苏轼的无赖做派,王宁安脑仁都疼。

    好在这种热闹是他想要的,只要不停讨论,不停激荡,就会产生新的理论,这是个破坏重组的过程,只要控制好度,就没有问题。

    正在激烈讨论的时候,离着科举会试越来越近,谁是主考官,越发引来关注。

    终于,赵祯召开了御前会议。

    “朕近些年来,光复幽州,整饬吏治,裁撤厢军,稳固西北……不敢说有所作为,但天下大势,在改变之中。千头万绪,首重得人!朕每念及此,又不免胆战心惊,朝廷设立科举,乃是为了网罗英才,辅佐圣朝。奈何近年科举益发流于形式,所选人才务虚者多,务实者少。这一科,就必须扭转局面,真正给朝廷选拔几个贤才。”

    赵祯说着,看了看欧阳修,笑道:“欧阳爱卿办学成绩斐然,有目共睹,朕想要让爱卿担任主考,真正为国选材,爱卿以为如何?”

    欧阳修早就和赵祯沟通过,他立刻站出来,当仁不让道:“启奏陛下,老臣愿意一力承当!”

    “好,那这样,今科的主考就是……”

    赵祯刚说到这里,突然从御史堆里站出一个人。

    “启奏陛下,欧阳相公不能担任主考。”

    赵祯一愣,心中不悦道:“为什么?”

    这个御史挺起身躯,看了看欧阳修,又立刻躬身道:“欧阳相公人品不佳,不能为人师表!”

    欧阳修的老脸瞬间沉下来,他轻轻一笑。

    “是吗?老夫自问,没有干过见不得人的事,倒要听听,你是怎么穿凿附会,诬陷老夫!”

    御史天生就是找宰执麻烦的,固然不怕欧阳修,朗声道:“说就说,欧阳相公,最近坊间流传,你和外甥女张氏暗中有染,悖逆人伦,行如禽兽,如此作为,还有脸为人师表吗?”

    欧阳修一听,浑身一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你说什么?”

    “欧阳相公,你气急败坏了吧?看起来我说的就是真的!”御史一转身,立刻对赵祯说道:“请陛下明察,欧阳修道貌岸然,衣冠禽兽,根本不配列在朝堂之上,恳请陛下,立刻罢黜了欧阳修,免得脏了官场仕途。”

第502章 阴险的杀招() 
有人出来弹劾欧阳修,还是拿如此不堪的事情,王宁安瞬间就感到了不妙。

    十年之间,王宁安算计过别人,也被算计过,练就了野兽一样的本能,这是针对欧阳修的阴谋,而且还是最下作,最无耻,最不要脸的污蔑!

    老夫子虽然有些士人的通病,但是绝对为人正派,如何能干出私通外甥女的勾当,简直胡说八道。

    不只是王宁安这么看,在场的几位相公也都怒了,首相贾昌朝,枢密使庞籍都站了出来。

    贾昌朝手指着弹劾的御史,怒斥道:“你好大的狗胆,竟敢在金殿之上,公然诋毁欧阳老大人,用心歹毒,不可不罚!朝廷虽然准许你们风闻言事,但却没有准你们凭空捏造,无中生有!”

    “来人!”

    贾昌朝怒吼道:“把他拖出去,重责20,以儆效尤!”

    庞籍也说道:“老臣附议贾相公,陛下,言官素来猖獗,只是没有想到,竟然卑劣到了令人发指,人神共愤的地步,不处理朝廷纲常,宰执体面何在?”

    其余的几位相公,包括唐介、包拯、张方平、还有老夫子赵卞,全都站了出来,替欧阳修鸣不平。

    那个御史见到这种场面,自然害怕,可他也深知既然敢弹劾,就必须死扛到底,这时候认怂了,不但坐实了诬陷重臣的罪过,而且名声也回来,这辈子就算完了。

    他因此大声狂笑,“陛下,您看到了吧,这些宰执重臣,他们已经勾结在一起,互相联手,上下相蒙。微臣不过说中了他们的痛处,便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