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将门-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草原上,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反正满世界转悠,任凭中原王朝派出多少人马,都奈何不了他们。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优势所在!

    当多了燕云十六州之后,契丹就没法这么潇洒如意,进退自如,他们也变得必须像汉人一样,固守城池。

    赵二两次北伐,辽国就不得不集中大军,在幽州和大宋拼命。

    当然了,赵二的运气不好,惨败收场。

    到了他孙子这里,有王宁安辅佐,赵祯侥幸拿回了幽州,对大宋来说,当然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值得好好夸耀。

    但慕容轻尘说得对,必须看到,失去了幽州的羁绊,契丹人快速恢复祖先的状态,他们化整为零,多路齐出,不停袭扰长城沿线,肆无忌惮,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反观大宋呢,必须守卫疆土,保护百姓。

    选择不多,只能和辽兵死拼到底。

    被弄得战战兢兢,夜不能寐。

    所幸顺州大战,宋军打出了赫赫威风,尤其是王家铁骑,更是契丹人的噩梦。他们还不敢大举入寇,幽州处在微妙的平衡当中。

    “以往,大宋对付大辽,主要是防备大举入寇,故此修建雄城,囤积人马军械,摆出层层接战的态势……可从此之后,就要更加广泛布置防线,建立情报预警体系,还要准备精干的野战军团,随时支援各方,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调整战略!”慕容轻尘断然说道。

    他的发言得到了大家伙的一致拥护,包括从居庸关赶来的杨文广也是频频点头,十分满意。

    “天佑大宋,良将辈出,纵然我们这些老的退了,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了。”

    根据慕容轻尘的建议,大家积极商讨,终于拿出了一套方略。

    分成两部分,首先是整军。

    王家铁骑大显神威之后,赵祯仿效王家铁骑,也组建了3000重骑兵,随身护驾,由杨文广负责统帅。

    赵祯前往洛阳巡视,带走了两万捧日军,3000重骑。

    幽州还剩下王家的3000重骑,近20000轻骑,以及十万步兵,他们的背后还有庞大的河北军团,以及众多的厢军。

    很显然,目前的兵力配置,是为了和辽兵主力决战,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调整之后,王家的3000重骑,分成了三个千人队,分别由梁大刚,李无羁,王宁宣统帅,分为左中右三方,应付辽兵入寇。

    在重骑之下,轻骑兵也进行调整,分驻各州,加强戒备。

    ……

    最后就是步兵集团。

    “这就是我们整顿的第二部分,要重修长城,每隔三里设置一个烽火台,每隔五里设置一个墩,每十里设置一个堡。这样层层递进,派遣步卒守卫,只要辽兵出现,立刻点燃烽火,全军戒备。军民百姓,都要退入城堡之中,严防死守。每一个堡,至少要容纳3000人,其中可战之兵要有500,依靠城池,能抵挡5000辽兵攻击,要能防御一天到两天时间,为援兵争取时间。”

    慕容轻尘说得头头是道,引来大家一阵赞许,真的能按照他所说的,长城一线,势必固若金汤,谁也别想攻破。

    可是慕容轻尘把手一摊,“要想做到这件事,只怕不容易。”

    赵宗景好奇道:“为什么?”

    “辽兵不会让我们如愿了。”慕容轻尘无奈道:“要修那么多的墩台城堡,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假如辽兵不时入寇,骚扰破坏,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好!”

    赵宗景沉默了好半天,突然怪叫,“你不知道说得这么热闹干什么?你小子到底有没有办法对付辽兵?”

    慕容轻尘脸也红了,“小王爷,要想防止辽兵袭扰,就要先打掉他们的主力,然后才能安心修城。当年秦始皇就是这么干的,先重挫匈奴主力,然后才让蒙恬将军修长城,防备匈奴。”

    柳羽道:“慕容兄,我没理解错,你是说要打败了辽国主力,才能修长城?可问题是,我们有本事打败辽兵的主力,还修长城干什么?干脆杀进草原,灭了辽国算了!”

    慕容轻尘也反问道:“你说的轻巧,我们现在能劳师远征吗?耶律洪基都不用和我们对拼,他只要不停攻击我们的粮道,就足以打败我们了。”

    说来说去,这事情竟然成了一个死结。

    要修长城,是为了对付辽兵,可是要想成功修长城,就要先排除辽兵干扰,灭了辽国主力,可是眼下修长城,进行防御,就是没有能力对付辽兵,更遑论灭了辽国主力……

    大家伙最后的目光都落在了王宁安身上,心说王大人,你给我们做个决断吧!

    王宁安这个气,你们这帮兔崽子,遇到了事情就知道找我,那我找谁去?王宁安想了半天,突然看到了欧阳修,他眼前一亮。

    “我说醉翁,那东西研究的怎么样了?”

    欧阳修还糊涂着,“哪件东西?”

    王宁安更糟心了,“在几年前,我们不是让百工院研究新的防水建材,主要是为了应付黄河水患,修筑堤坝之用吗?他们有没有成果了?”

    欧阳修老脸一红,为难道:“这个吗,你还是要问苏颂,毕竟老夫不擅长……”

    显然,为了解决长城工期和辽兵袭扰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快速造成,不给辽兵反应的时间。

    但是要用以往的建材,打磨石料,烧制砖头,拿糯米和蛋清调制粘合剂,修一座小堡,没有几个月完成不了,而且还需要时间,等待城墙彻底干透,才能固若金汤。

    这么长的时间,辽兵足够杀几个来回了。

    可是如果有了水泥,就能大大缩短工期,没等辽兵反应过来,大宋这边就修好了坚固的城堡,可以大胆御敌。

    唯一的问题……就是千百年后,人们会挤在水泥长城之上,怎么想都有点破坏文物古迹的味道……不过王宁安已经下定了决心,担上了骂名也无所谓。他要立刻行文苏颂,要是他还没弄出水泥来,王宁安就亲自插一脚。

    那么多位穿越前辈都成功了,老子没理由做不到啊!

    ……

    王宁安发愁,洛阳那边,也有人发愁,那就是文彦博文相公。他也肩负着兴修新都的工程。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皇宫,被列为重中之重。

    文彦博很有经验,他指挥若定,所需的木料砖瓦迅速筹备妥当。

    可是刚开头之后,一件事情就出现在了面前。

    开封皇宫因为用了铅管,不得不废弃。

    洛阳皇宫就不能用铅管了,那用什么?

    铁管?

    很快就烂了。

    铜管?

    也不成啊,造价太高,而且铜也会生锈的。

    石头?

    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实验之后,文彦博也摇头了,假如一块完整的石头,中间掏空,做成一个水管,难度太大,稍不留神,石头就会坏掉,速度慢得令人发指。

    如果是用两半的石头,拼在一起,做成水管呢?

    外面的泥水又会顺着缝隙渗到管道里面,用不了多久,就会堵塞。

    是想一下,大雨倾盆,下水道堵了,宫里成了无敌海景房,那可就热闹了。万一皇帝发怒,还不人头滚滚啊!

    文彦博总算是明白过来,难怪前人用铅管排水呢!

    或许人家真不是使坏,而是迫不得已。

    当赵祯驾临的时候,首先就去勘察皇宫的进度,文彦博老脸通红,下水不做好,怎么起上面的宫殿,因此偌大的工地,一片狼藉。

    “陛下,老臣以为,是不是继续用铅管,可以深埋……”

    没等他说完,赵祯两眼吃人一般,一甩袖子,怒斥道:“文相公,朕已经失去了那么多的孩子,你还嫌死的不够吗?谁要是再敢和朕提铅管,杀无赦!”

    皇帝陛下厌恶铅管,已经成了病态的执着,气哼哼道:“材料必须安全,进度不准拖延,办不成,国法伺候!”

    说完,赵祯转身就走,把老文晾在了一边。

    果然功劳不是好立的!

    文彦博五官都愁得缩成了包子,满心委屈,打赢了大战,皇帝脾气也大了,越发不好伺候了。不能用铅管,那要用神马啊?

    老天爷,你快点告诉我吧!

第438章 文彦博沦陷了() 
文彦博一筹莫展,他那个倒霉儿子文及甫倒是主动找来了。

    自从上次铜价之战后,文及甫操盘,结果败得裤子都没了,王宁安没有找他麻烦,可文及甫宁愿王宁安把他抓起来,甚至杀了都行!

    要知道文大少爷借了那么多钱,哪个债主是好惹的,王宁安最多砍了他的头,可让债主抓到他,那才是掉到后妈手里,生不如死!

    幸亏了文彦博手段够高,把儿子弄到了庙里,一住就是好几年,文及甫为了装得像,连头发都剃了。

    天可怜见啊,堂堂相爷公子,居然成了秃瓢和尚,文及甫那个憋屈就不用说了。

    知道文彦博接了新都的工程,手里操纵着数千万贯的巨款,曾经的债主也想走文彦博的门路,拿到一些工程,这才放过了文及甫。

    文大少爷总算能回家了,可是他爹根本不待见他,弄得文及甫不尴不尬,跟鬼似的。

    这不,为了见老爹,足足恭候了两个时辰,腿都站麻了。

    文彦博看了他一眼,就腻歪的,尤其是脑袋上面,不大的发髻,更是耻辱!

    “你来干什么?没有事老实读书,等头发长到了二尺,再来见我,去吧!”文彦博简直像是赶苍蝇一般,文及甫诺诺低头,仗着胆子道:“孩儿没有事情,不敢搅扰父亲大人,孩儿听说父亲大人因为宫殿排水的事情发愁,孩儿正好有一个主意,要进献父亲。”

    “哦?”

    文彦博终于来了兴趣,“你说说看。”

    “父亲大人,孩儿在庙里的时候,发现一座唐代时候的古塔,年久失修,把地基都冲刷出来,孩儿发现,土里面有破碎的陶器,本以为是瓮,缸一类的东西,结果挖出来,拼好之后,居然是个陶管。”

    文及甫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图纸,送给了文彦博。

    文相公看了看,顿时眼前豁然开朗!

    这个陶管有三寸直径,二尺多长,文彦博惊问道:“这可是排水的管子?”

    “没错,孩儿询问过了,的确陶管可以用来排水。”文及甫笃定说道。

    “这可太好了!”

    文彦博一挥拳头,显得非常高兴,再看他的儿子,也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

    “既然是你发现的,就交给你,为父要尽快看到结果。”

    “遵命!”

    文及甫欣欣然下去,时间过了半个月,文彦博又找到了儿子,询问进展,可是结果却是喜忧参半。

    陶管的确能烧得出来,也能用来排水,但问题是,以洛阳工匠的水平,最多能烧出直径5寸的陶管,再大一些,就容易崩坏。

    拿着粗粝的陶管,文彦博不停摇头。

    “小,太小了,偏殿尚且可以,但是正殿绝对不够,要一尺五的管子才行!”

    文及甫很为难,“爹,只能如此了,要不多加一些?”

    “这倒是个办法,只是增加了排水管,只怕造价又上去了。”

    文及甫小脸更愁苦了,用陶管本来就不便宜,再多增加几倍,工程预算就控制不住了……好不容易找出来的路子,居然还是不行!真是气死人!

    文彦博倒是没那么沮丧,好歹有了主意。

    “就先从周围的宫墙偏殿做起,让工匠继续弄……你小子也累坏了,回家陪爹喝点酒。”

    文及甫听到这话,简直如蒙大赦。

    我的亲爹啊,都好几年了,总算是舍得和孩儿喝酒了!

    重新得到老爹关爱,文及甫心里跟着了火似的,别提多高兴了。他没直接回家,而是找了个浴室,舒舒服服泡去了浑身的泥垢,又把不到一尺长的头发好好梳了梳,盘在头顶,头发不多,就用个大帽子遮上,文及甫很用心,打扮完了,正准备回家,突然有人把他给拦住了。

    “文公子,小的等你很久了。”

    文及甫一愣,他欠的钱太多了,仇人也多,突然冒出一个人,把他吓得够呛,“你,你是什么人?”

    “哈哈哈,您是贵人多忘事,在几年前,开封一场厮杀,你我可是冤家对头!”

    文及甫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露出惊骇的表情。

    “你,你到底是谁?”

    对付把斗笠摘下来,笑嘻嘻道:“小的姓吴,叫吴世诚,是王相公派我来的。”

    文及甫这才想起来,的确,当初铜价大战的时候,吴世诚就是王宁安手下的干将之一,做了不少事情。

    他有些心虚,可是重新得到了老爹的欢心,文及甫胆子壮了一些,挺着胸膛,怒斥道:“怎么,你还想寻仇吗?”

    “哈哈哈!文公子,你也太小觑王相公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咱们是不打不相识,王相公让小人给你,还有文相公送来了一份重礼,还不请握去贵府坐一坐吗?”

    ……

    文家花园,牡丹盛开,富贵繁华,宛如仙境。

    吴世诚让人抬来了一个大木箱子,打开之后,里面尽是稻草,把稻草拿出来,渐渐露出了真容。

    文及甫凑到近前,这是一个青灰色的管子,看样子足有二尺直径,三尺多长,人在里面都能爬来爬去,一点没有阻碍。

    “这,这是什么?”

    吴世诚没说话,而是让人拿来一把锤子,示意文及甫,让他砸几下试试。

    文及甫抡圆了锤子,砸在管子上。

    砰!

    一声响过,迸溅出一些碎屑,但是管子还算完好。

    “继续!”

    文及甫连着抡了十几下,把胳膊都震得酸疼,才勉强砸出一个缺口,这玩意可真硬,跟石头似的!

    见文家父子还有些迟疑,吴世诚笑道:“文相公,文公子,这是六艺百工院最新研究出来的东西,叫水泥。”

    “要怎么用?”文彦博好奇道。

    “很简单,比如这种管子,先用铁筋做出一个框,然后用水泥搅拌砂石,灌注进去。等半天的功夫,水泥干了,就能造出一个坚硬如石的管子。这东西用来排水,引水,甚至充当桥洞,都是绝佳之选。最妙的是还能用来砌墙,做水泥柱,比木头的可结实多了,而且还防火……”说了一大堆,吴世诚斜着眼睛,看了看听得入迷的文家父子,笑嘻嘻道:“文相公,您知道用途了吧?”

    咕嘟!

    文彦博吞了一下口水,眼睛离不开有些破损的水泥管,“这么好的东西,肯定不便宜吧?”

    “当然不便宜!”

    文彦博的心砰了一下,果然,这是来敲竹杠了,他咬了咬牙,“要多少钱?”

    吴世诚用手指着这根管子,伸出了一个巴掌,来回翻了四次。

    “二十贯?还是两百贯?”

    见吴世诚摇头,文及甫更是惊道:“莫非两千贯?”

    吴世诚轻笑了一声,“又不是金玉的,哪来那么贵。这么一根管子,要用水泥20文,当然了,只是水泥而已,如果算上里面的铁筋,价钱就要50文了。”

    啊!

    文家父子一起惊叫,不是被吓到了,而是觉得太便宜了!

    一截二尺长的陶管,也有三五十文,这么大的一截水泥管,只要50文,已经算是白菜价了。

    便宜,太便宜了!

    而且吴世诚还说过什么……不但能浇筑水泥管,还能浇筑柱子!

    我的老天爷啊!

    要说修建宫殿,最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