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将门-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自从澶渊之盟以后,大宋和辽国的国书都是客客气气,甚至说是卑微!唯有这一次,从里往外,透着硬气。

    不但如此大宋方面还有行动,赵祯将驻扎京城的5ooo静塞铁骑调到了雄州,交给了老将军王德用。

    同时赵祯任命河间知府王宁安出任河北东路安抚使,王德用出任河北招讨经略使,统御河北各路人马。

    另外赵祯还调次相曾公亮进入西府,担任枢密使,和狄青同掌军务,换句话说,狄青这张王牌,随时可以打出去。

    辽国有多少本事就使出来吧!大宋等着呢!

    王宁安刚从海上回来,就接到了旨意,升不升官他倒是无所谓,只是赵祯突然霸气外漏了,让王宁安大吃一惊。

    王良璟十分得意,“陛下果真振作起来了!大宋什么都不用怕了!”

    “有那么大的作用吗?”王宁安还在怀疑。

    王良璟哼了一声,“傻小子,几十年前,先帝到了澶州,哪怕萧太后都要退避三舍,只要圣人有决心,何惧辽寇百万兵!”8

第357章 王家武士团() 
一个帝王的意志究竟有多重要,王宁安终于有了切身体会。老爹神采飞扬,恨不得立刻上阵杀敌,仿佛多少辽兵都是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光是他这样也就算了,河北的各路人马全都气势如虹,一个个摩拳擦掌,激动无比。

    老将军王德用接到了圣旨之后,更是老泪横流。

    他年纪太大了,当初年轻的时候,他就参加过澶渊之战,当时辽国正赶上百年国运的巅峰,萧太后,韩德让,萧挞凛,全都是千年一遇的英才,手握着几十万重兵,一路南下,直逼黄河沿岸。

    当时大宋人心惶惶,兵无斗志,甚至许多人主张避其锋芒,退到江南,甚至有人打算往四川跑。

    倘若当时大宋的君臣真的跑了,或许又一个五代十国的乱世就不可避免了。

    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几乎是押解着宋真宗,来到了前线,当皇帝出现的消息传开,几十万的宋军立刻打了鸡血,全都来了劲头儿,不但万众一心,更是开挂了一般,击毙萧挞凛。

    如果真宗能更加坚决一些,或许澶渊之盟的条件能更好也说不定……

    几十年过去了,换成了真宗的儿子,赵祯能拿出多大的勇气对抗辽国的兵锋吗?

    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任命了河北担负作战的官员之后,赵祯又下达旨意,拨出2oo万贯,偿付历年拖欠之军饷,凡是参战之兵,不管老弱,一律粮饷。

    除此之外,赵祯又拿出1oo万贯,前往岭南采购o万石占城稻,分批起运,支援河北中战场。

    不得不提,王宁安在岭南的经略是有效果的,庞大的军屯建立起来之后,每年岭南加上交趾,能给大宋贡献7oo万石粮食,8o万石白砂糖,虽然占城稻不好吃,但怎么也是大米,而且价钱比江南的粳米便宜一半以上,算上运费,还是便宜一大块。

    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才能放手和辽国一搏。

    平县的船队南下,把粮食,兽皮,牛角,牛筋,生漆,木材,铁矿石运到了平县,这里的作坊全面开动,昼夜不停赶工,把这些原材料变成致命的床子弩,打造成铠甲刀剑,火药作坊,猛火油作坊,同样加紧生产。

    整个平县几乎成了一个大工厂。

    屈指算来,平县也建立了五年的光景,相比别的地方,平县拥有高的动员能力,还有疯狂的生产能力,三十万百姓,差不多有十万工人,其中有一万多名大匠,这是汴京城也没有的恐怖数字。

    而且这些大匠可不是弄艺术品,奢侈品的,他们有炼铁的、木工、锻造的、造船的、营建的、家具的……全都是实打实,能转换成战斗力的那种。

    朝廷订单下来,半个月的功夫,就提供给河北各军oo架床子弩,还拿出了2oo万斤火药,15o万斤猛火油……

    面对着海量的物资,老将军王德用是信心百倍。

    来吧,不管多少辽寇,都把他们送进地狱!

    王德用的心气很高,可是真正把人马拉出来,老将军的脸就黑了,心更加凉了。

    目前大宋的禁军数量在四十万左右,其中一半多驻扎京城,约有二十几万,王宁安搞了一次裁军,京城周围的厢军和禁军都裁了,厢军直接裁光了,禁军也减少了3万多人,可以说是历年少有的成绩。

    在京之外的禁军,主要是分成两大集团,一个是对抗辽国的河北军团,一个是对抗西夏的西北军团,其余各地的驻军非常有限,且战斗力下降得更加惊人。在澶渊之盟以前,河北是主战场,禁军最多,战力最强。可是随着西夏崛起,主战场变成了西北,河北驻军的战斗力就呈现自由落体般滑落。

    哪怕王德用花了几年的功夫整顿,可是积重难返,想要扭转颓势,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这次为了备战辽国,各军不得不拉出来溜溜儿。

    王德用先检查的就是大名府的天雄军,全盛时期,天雄军共有一百多个指挥,人马五万人,堪称大宋第一能战军团。

    可是这几十年下来,天雄军已经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五万人,能拉出来的不足三万,王德用亲自清点,其中步军指挥也就是营,满编是五百人,可实际人数普遍在o以下,个别甚至不足2oo人,其中的老弱病残就更多了。骑兵比步兵还要惨,人有一半的缺额不说,马匹的缺口更是多达七成,很多把驴子,骡子都算上了,也不够一半之数。

    再去看看刀剑兵器,王德用更是想哭,他仔细清点,很多刀都生锈了,烂了,铠甲也满是窟窿,杀不了敌人,也保护不了自己。令人指的是许多士兵用的都是真宗时候留下的武器,已经几十年了,也舍不得扔掉。

    这些老古董制作的时候,是为了对付辽兵的,故此真材实料,非常结实,这几十年送来的武器多数不堪用,刀非常脆,砍几下就出了缺口,根本没法用,弓也是粗制滥造,名义上的一石弓,实际只有8斗……总而言之,一句话,什么都是糊弄的。

    面对如此人马军械,王德用眼珠子都红了,开什么玩笑,凭着他们,如何跟辽国拼啊?

    这些年实在是太混账了!

    承平日久,文贵武贱,武夫想要升官,就要巴结文臣,拼命送礼送好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各处贪墨。

    吃空饷,喝兵血,军械武器,什么都能打折扣,只要有钱,就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情!

    大家伙都在赌,赌自己任内不出问题,然后拍拍屁股走人,把麻烦留给后继者。

    说句不客气的,每个人怀里都抱着一颗炸弹,只盼着能顺利传给别人,不要在自己手里炸了就好。根本没人想过去解决问题,也没有勇气解决。

    面对这样糟糕的局面,坦白讲,谁都有责任。

    皇帝不作为,文官揽权,武夫贪墨,士兵懈怠……从上到下,全都烂了!

    王德用无比悲愤,“弟兄们,不能这么下去了,再醉生梦死,辽国的人马就要杀来了!你们所有人,还有家眷,亲属,朋友,谁都跑不了!”

    王德用苦口婆心,教训了一顿,他立刻下令,所有人马立刻整编,把不能出战的老弱病残统统裁掉。

    幸好赵祯给了钱,王德用也能大方起来,把这些人能遣散就遣散,不能遣散就编入民夫之中,等到日后安排到大名府做物流工。

    这样一番整顿,天雄军五万人,只剩下一万五千人,战马也不过oo匹。

    王德用看着可怜巴巴的部下,老脸通红,指着这点人马,什么也干不成。

    无奈何,老将军只能去找王宁安。

    从大名府到沧州,王德用一刻不停,跑了两天多,老爷子年近古稀,就算身体再硬朗,也是承受不住。

    到了沧州的时候,嘴角干裂,嘴唇上都是水泡,显得格外憔悴。

    “二郎,老夫来求帮来了!”

    王宁安对这位忠勇的老将军还是非常尊重的,将王德用请到了府中,让人准备了参汤,王德用喝了半碗,总算是喘上了气。

    老将军脸上烧,将天雄军的情况说了一遍,王宁安听在耳朵里,心里不停乱跳,他知道大宋的人马烂,却没有想到,竟然烂到了如此地步!

    “天雄军尚且如此,其余保定军,信安军,乾宁军、安肃军,广信军,静安军,情况只怕更糟。”

    王德用点头,“二郎,老夫给你交个底儿,我估计整个河北能拿出来的可战之兵,不会过五万,很有可能只有四万多人。如果辽兵真的大举南下,我们未必挡得住。老夫只能找你想办法,如果不成,就只能请陛下兵了。”

    “很难!”

    王宁安很干脆摆手,“老将军,京城的禁军如何,我心里有数,虽然狄帅用心整顿,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指望着他们不现实。”

    “那二郎一定是有办法了?”

    王宁安道:“老将军,沧州紧挨着辽国,又工商繁荣,聚集了那么多的财富,没有足够的武力是行不通的,这些年沧州,平县,都组建了不少弓箭社,河间府也招募勇士,充当效用,可以说小有成绩。如果老将军同意的话,可以把这些人充入军中……但是他们必须参照禁军的待遇,而且不能刺字,还要签署约书,最多从军五年,除非自愿,到时可以解甲归田。”

    王德用寿眉紧皱,他在河北多年,当然知道王宁安都干了什么,只是王家有多厚儿的家底儿,老将军并不清楚。

    “二郎,你看能补充多少人?”

    “两三万总是有的,不过要留一半在沧州,毕竟也要严防辽国从沧州南下。”王宁安干脆回答道。

    王德用眼前一亮,这么说能拉走一万多人了,加上现有的兵力,未必不能一战!

    “二郎,能让老夫看看吗?”

    “老将军先休息一个晚上,明天再去吧。”王宁安见老爷子疲惫不堪,故此建议道,哪知道王德用一摆手,“不用,现在就去,见不到人马,老夫这心一刻也放不下来!”

    王宁安也不好拒绝,带着王德用到了最近的一处校场,见王宁安来了,李无羁急匆匆跑过来。

    “见过大人,我们正在征召人马,附近十几个弓箭社的汉子都来参加考评了。”

    王宁安点头,陪着王德用走了过来,站在营门口,惊天动地的鼓声震得耳朵生疼,这时候一个中等身材,赤着上身的汉子抓起了一张弓,眯缝着眼睛,在八十步左右,连射了三支箭,全都命中靶子,更有一箭,正中靶心。

    王德用眼前一亮,“不错!放在天雄军,也是响当当的好汉子!”

第358章 经济制裁() 
王家的武士团最初源于弓箭社,经过多年的发展,王家手上的武力已经颇为不俗。

    首先是王良璟手上的三千骑兵,这是目前为止,王家最精锐的一支力量,其中半数以上老兵,参加过攻辽作战,平灭过侬智高,杀进交趾也是他们,可以说是功勋赫赫。

    重建静塞军之后,他们又是核心力量,其中有一千重骑兵,两千轻骑兵。

    不是王宁安不想全部配成重骑兵,实在是骑兵太烧钱了。

    重骑兵要保证人马都有铠甲,从上到下,完全是个铁人,光是这一套铠甲,至少要300贯以上,加上各种武器,护具,马鞍,马镫,统统算下来,一个重骑兵的装备要500贯,还不算日常的维护和战斗损耗。

    拿西夏的铁鹞子来说,举全国之力,也只能养三千人,凡是铁鹞子重骑兵,铠甲都是父子相继的,祖祖辈辈流传,说得好听是延续勇武,说句不好听的,实在是囊中羞涩,不敢浪费。

    光是装备这么多钱,还有,每个骑兵至少要配3匹战马,这样才能保证连续作战,拥有强大的机动能力。

    哪怕王宁安有了马场,能培育战马,可是能担负起重装的良马数量也不是很多,目前为止,只有不到5000匹堪用。

    这也是限制王家重骑兵的最重要原因。

    王宁安和老爹研究过,王良璟认为北地马虽然是比较优秀的战马,但是体型不够大,承担重装备还有难度。

    拿西夏的铁鹞子来说,他们的核心良马是来自西域的好马,至于辽国,他们也会从西域,甚至更远的地方弄到良驹。

    老王很感慨,大宋不但丢失燕云,河套,连西域也丢了,算想买战马,也无路可走!

    听着老爹的感慨,王宁安突然打了个激灵!

    “西夏和辽国能弄到,咱们也能弄到!”

    王良璟好奇道:“怎么弄,你还能飞到西域吗?”

    “哈哈哈,孩儿说句不客气的话,你该把宁泽的地理图册找出来,好好看看,能找出办法了。”

    老王迟疑了半晌,他还真把小儿子的图册找出来。

    仔细研究了半天,北边的路都被大辽,西夏,青唐三方给封死了。王良璟曾经琢磨过攻打青塘,把河西走廊都拿到手里。

    可问题是青唐人势力不弱,西夏攻击青唐,都被杀得狼狈逃窜,大宋的机会不大,而且攻击青唐,难保西夏不会趁机出兵,到时候腹背受敌,搞不好又是一场雍熙北伐。

    王良璟彻底放弃了陆上的希望,把目光转到了海上,顺着茫茫的大海,王良璟看了许久,突然眼前一亮!

    他发现从岭南沿着海图南下,经过一个细细的海峡,进入了一块辽阔的海域,有个三角形的半岛横在眼前,这里是天竺,经过天竺,是一片广袤的沙漠区,这片区域正好和西域相连!

    “天啊!”

    王良璟惊呼起来,“宁安,你的意思是从海上,用船只运输战马回来。”

    “嗯!”

    王宁安用力点头,他努力回想,能承担重骑兵的战马必须是重型战马,最容易拿到的阿拉伯马还不够雄壮,如果越过阿拉伯半岛,进入西域,去弄汗血宝马,只怕比起经过西夏还要困难。

    想来想去,王宁安挖空了心思。

    突然他想起一件事,在印度有一种重型战马马瓦里马,据说这是一种非常雄壮矫健的战马,深受三哥的喜,甚至被奉为神明。

    只是这种战马在英国佬占领印度之后,大量阉割,马瓦里马几乎消失了……眼下英国人还在追着驯鹿跑呢,也是说三哥那还有很不错的战马!

    看起来,大宋只有勉为其难,充当一回殖民者的角色,把文明和开化送给三哥了……王良璟在旁边看着,突然发现儿子的脸上露出一种饱含着阴险、狡诈、贪婪、猥琐的笑容,王良璟的心是一缩,不用问,又有人要倒霉了!

    ……

    虽然有了思路,但是想要弄到马瓦里马,并且组建程军,还要一段时间,王家军只能忍耐中。

    除了这三千正规骑兵之外,王家还有多达5000人的效用。

    这些人除了不是正规编制之外,几乎和骑兵差不多,一样训练有素,一样精通骑射,只是缺少实战经验,也没有进行过大军团作战训练,火候差了很多。

    再往下,是多达三四万人的弓箭社和各地的民兵,他们的训练和骑兵大同小异,包括体能,队列,箭术等等。

    平县每年拿出不下一百万贯,支持弓箭社,给他们提供优良的武器,还购买大量的鲸肉,补充士兵营养。

    单论身体素质,这些士兵像王德用说的那样,丝毫不比天雄军的人马差。

    老将军亲自测试,士兵的箭术都相当不错,在60步到80步之外,射箭命中率都在七成以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