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栖梧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雀栖梧枝-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二太太又狠狠剜了杜栋几眼,还是不说话,杜太太对朱愫道:“愣着做什么?还不让你五叔叔坐下?”朱愫忙在下面安放座位碗筷。

杜二太太见儿子坐下,又要发作,杜太太忙道:“三侄,你今儿一早就去接二婶,回来又忙碌了,只怕饭也没好生吃,快些喝点鸡汤。”朱愫已打了一晚汤《奇》放在杜栋跟前,杜栋端起碗《书》来喝了一口,又瞧了眼《网》杜二太太,把勺重又放下。

杜二太太用帕子蘸蘸唇角,终究还是心疼儿子,冷哼道:“你大伯母的好意,你还不快些领了?”杜栋这才端起碗把汤喝了干净,端上来的饭吃了两碗,这才放下筷子。

杜二太太早就不吃了,见他这样,指着对杜太太道:“大嫂你瞧瞧,定是媳妇不会服侍他,瘦了这许多。”其实杜太太瞧着杜栋不仅没有瘦,气色比原先还好,听了这话,只是笑着。

杜二太太见自己说的话没人应,气哼哼的起身:“大嫂,我先去歇着了。”杜栋忙又站起:“娘今晚还是过去罢。”杜二太太一甩手:“那边你们小夫妻亲热去吧,我一个老厌物还是在这里。”

说着扬长而去,杜栋无奈的站在那里,杜太太示意他快些追出去,杜栋又作个揖,这才追出去。吴妈扶起杜太太,叹道:“听说王亲家太太,也是个极有谋算的,就不晓得日后怎样。”杜太太只一笑,随它去吧。

目的

王氏有孕的喜信也传到雀儿耳里,她挺着肚子在找些东西,该拿去送给王氏。杜桐回来时候,见她在翻箱倒柜,笑着问道:“要找什么,让丫鬟去找,何必要你亲自动手?”雀儿把从箱子里面寻出来的东西整理一下,这才把箱子盖上笑着道:“三婶有孕了,我想着这里还有些娘送过来的补品,给三婶送去。”

杜桐抱着杜琬把她拉了坐下:“你现在也有了,这些东西留着自己用就好。”雀儿白他一眼:“你啊,只想着自己,我瞧着二婶子那样,三婶只怕没好日子过。”杜琬在杜桐怀里直蹬腿,想下地上走。

杜桐刚把她放下来,杜琬就蹬蹬走到雀儿跟前,用手拉着雀儿手里的纸包,奶声奶气的说:“给三婶,给三婶。”雀儿一下乐了出来,伸手捏了捏女儿的脸:“好大姐儿,这么小就知道心疼弟弟了。”

说着把手里的纸包递给她:“明儿一早就拿去给三婶好不好?”杜琬的眼睁的大大的,使劲地点了点头。这下杜桐也笑了起来,夫妻俩逗着女儿玩了一会,杜琬哈欠连连,杜桐忙把她抱在怀里哄她睡着。

看着女儿甜甜的睡颜,雀儿想起今日杜二太太做的事情,不由连连摇头,只是这总是他家的家事,自己又是做晚辈的,哪好插嘴的?

杜桐把女儿放到床上,自己也困了,歪在床上抓着女儿的手,望着雀儿道:“方才三弟着我,诉了无尽的苦,只是子难言母过,他也够难说的。”雀儿躺到他身边,给把被子往杜琬身上盖好,摇头不说话。

杜桐一支手搂住她的肩,自己的眼已经闭上了:“哎,那些事也难管了,我现时只要想着你肚里的孩子平平安安,到七月间时,能提名就好。”杜桐眼里心里全是憧憬,得不到妻子的回答,睁眼看看,她已经睡着发出轻微的鼾声。

杜桐把手从妻子的肩膀下面抽出来,把杜琬放平,自己也躺平,一床被子盖住一家四口,安心睡去。

次日一早,雀儿带着杜琬前去给王氏送那些补品,刚走到半路,就见到王氏带着人过来。雀儿忙停下脚步,王氏已经走上前:“大嫂好,这是要上哪去?”雀儿拉着她的手站到一边:“本来预备去找你,我那里还有些补品,想着给你送去,谁知这半路就遇到你,这一大早的是要上哪里去?”

王氏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婆婆回来,不能住到那边,已是我的不是,哪敢再不去伺候呢。”雀儿心里明白这是必然的事,伸手拍一拍她的肩,什么话也没有说。

王氏脸上的无奈瞬间收起,笑着道:“昨日的事还没和大嫂道谢呢。”雀儿伸手拉起她的手:“我们都是杜家的媳妇,日后还要做一世的妯娌,说什么谢不谢呢?”王氏的裙子被人扯了下,她低头去瞧,扯她裙子的是杜琬。

见王氏低头瞧她,杜琬踮起脚尖,把手里拿的纸包递上去:“给弟弟,给弟弟。”这话让王氏从心底开出花来,蹲下身看着她的眼睛:“大姐儿真乖。”杜琬毕竟年纪还小,踮脚尖时候长了就撑不住,扑通一声坐了个屁股墩。

慌得奶妈丫鬟们忙上前扶她,王氏倒有些不好意思,雀儿噗嗤一声笑出来,点着杜琬的脑门:“谁让你装小大人来着,瞧,现在就坐下去了吧?”杜琬的小嘴瘪一瘪,但还是没哭出来。

雀儿又和王氏说两句,王氏把雀儿带来的东西交给丫鬟,两妯娌一起往里面走去,经过方才,王氏心情好了很多,和平时一样有说有笑起来。

走到杜二太太住的院子里面,院子里面静悄悄的,从屋里走出一个丫鬟,见到雀儿和王氏,忙笑着上前:“大奶奶三奶奶是来给太太请安的吧?方才太太去大太太那里了。”见她有些眼生,说话时候又是这样称呼,雀儿就明白这是杜二太太从京里带来的丫鬟了,并没往杜太太那里走,而是微微一笑:“我倒不明白了,这谁家的丫鬟见到正经少奶奶,不行礼的?”

王氏一愣,雀儿平时待人是宽厚的,今儿怎么挑起礼来了?那丫鬟是个聪明的,知道雀儿这一说,是要自己重新见过王氏,明白谁才是正经儿媳妇,急忙跪下道:“大奶奶说的是,奴婢的确疏忽了。”

说着对王氏磕了个头:“奴婢是太太身边的,名唤绿佳,还望三奶奶多提点提点。”她这一跪下,屋里屋外旁的丫鬟婆子也跟着出来给王氏磕头。是虽突然,王氏却没有慌乱,亲手把绿佳扶起:“你是伺候婆婆的,平日多有劳了,哪还敢提点呢。”说着就回头吩咐自己的丫鬟几声,这才笑着道:“大嫂,我们先去瞧婆婆吧。”

里面的丫鬟婆子此时对王氏恭敬许多,绿佳已经上前扶住王氏:“三奶奶,由奴婢送您过去。”王氏感激地瞧了雀儿一眼,这才和她一起往杜太太那边走。

走到台阶下面,王氏停了一步,雀儿伸出手扶她一把,王氏用手理一理本就一丝不乱地头发,缓步走上台阶,丫鬟已经打起帘子,高声通报:“大奶奶三奶奶来了。”

屋里除了杜太太和杜二太太,杜三太太也在,听到王氏来了,杜二太太本来笑着脸又是一沉,杜太太瞧见眉头不由轻皱一下。进来的王氏面上笑的和颜悦色,和雀儿双双上前给她们三位行礼。

杜太太和杜三太太都示意不必了,只有杜二太太看着她们,鼻子里哼了一声,杜太太笑道:“大奶奶,三奶奶,你们都有了身子,快别这么多礼,都坐下吧。”

雀儿大大方方地坐下,王氏还瞧一眼杜二太太,杜二太太从她进来就没正眼瞧过她,此时手里拈着块点心,眼望着杜太太笑道:“大嫂,也不是我恭维你,还是你的福气好,旁的不说,二奶奶刚进门就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况且二奶奶的为人,那大方劲是谁都瞧得出来的,这京城里的大家闺秀,果然不是我们这种地方的小户人家可比的,可惜的是,你三侄子没这个福气。”

这大篇话拉拉杂杂,不光是把王氏,还把杜三太太和雀儿全都骂进去了,杜太太的脸色没有变化,杜三太太的脸色可就有点变化。雀儿是习惯了的,不由瞧向王氏,王氏还是那样笔直地站着,脸上的神色虽没有变化,但抓住帕子的手指关节都有些发白。

雀儿低下头在心里暗叹一口气,怎么去了一趟京城,这杜二太太不说多见些世面,脾气比起原先更古怪了,难道真的是有了依仗,就更加目空一切起来?

杜太太的眉只一皱,已打断了杜二太太那滔滔不绝的话:“二婶,三奶奶方才有孕,还是让她先坐下吧,总这样站着,传出去倒没人说你刻薄,反有人说我粗心了。”

杜二太太还是横眉竖目地看着王氏,鼻子里面哼出一声:“大嫂这么说了,你就坐下去吧。”吴妈早把一个锦墩放在王氏身边,王氏又告过座,这才坐了下来。

除了杜二太太兴致勃勃地在那里讲些京里的见闻,话里话外不外就是真要开了眼界才晓得什么样的姑娘才是好媳妇,哪像以前只见了几个乡下的姑娘,就真以为这是天上地下没有过的好媳妇了。雀儿的眼一直没离过王氏的手,见王氏的指关节越来越白,不由伸手握住她的手,王氏回头对雀儿笑了笑。

这个动作根本就没逃过杜二太太的眼睛,她把手里那杯热茶重重地放在桌上,对杜太太道:“大嫂,不是我说,当年我们做媳妇的时候,别说刚怀身孕,就是快要生产,还要挺着大肚子在婆婆跟前伺候,哪像现在的少奶奶们,刚怀了不知是男是女的,就要坐下了,不在婆婆跟前服侍,真是好大的架子。”

这话明明是刺着王氏,雀儿把王氏按了坐下,自己也没起身,笑着道:“二婶子这话说的对,这是婆婆的恩典,只是我听的旁人说,当日祖婆婆是出了名的善心人,对媳妇视若亲女,别说是怀孕将生,就是稍有不适,都唤医调治。”

杜三太太用帕子捂住口微微咳嗽一声,杜二太太的脸色变了下,雀儿淡淡地继续道:“二婶子见多识广,规矩自然也是清楚明白,平日也该教导教导我们这些晚辈,只是做侄媳的想请教一下,这背后说过世的长辈,不晓得是哪家的规矩?”

杜二太太的脸刷地白了,杜太太已经忍笑开口:“大奶奶,你来了一上午,想必累着了,先回去歇着吧。”雀儿起身要走,杜太太又淡淡地加了一句:“我们老妯娌们还要说一些话,你们小妯娌也下去说说话吧。”

王氏跟着雀儿行礼起身,杜二太太再怎么生气,也晓得这时不是发火的时机,只是又用眼剜了王氏几眼。

横竖也没什么话说,雀儿和王氏说了几句也就各自分开,杜琬走的很慢,雀儿跟在她的身后慢慢地跟着她,见她不时去路边掐花拔草,脸上的笑容又加深些,哎,如果杜二太太不在,这个家该多么和美,也不晓得她这次回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要到什么时候才回京去?

杜二太太回来的目的,不过数日就知道了,时日渐暖,雀儿依旧坐在院里做针线,刚把肚兜上的花绣了半朵。一个丫鬟就匆匆忙忙跑进来:“大奶奶,乱套了,亲家太太和二太太打起来了。”

亲家太太,雀儿一瞬之间还以为是自己母亲,但一听二太太,才晓得是王太太,急忙站起道:“怎么回事?”

这丫鬟急得一时说不出话来,问了半日才道:“奴婢也不晓得,只是往前面院子去,结果就听她们说亲家太太来了,还和二太太争吵起来,结果就打起来了,奴婢一时没了主意,才来请大奶奶的。”

见她说不清楚,雀儿吩咐奶娘把杜琬抱回屋里,匆匆往前面来,离杜二太太住的院子还有一些路,就听到里面传出怒骂声,雀儿走的急了些,慌得小冬忙扶住她:“大奶奶小心。”

雀儿此时哪还顾得上自己的肚子,已经走到了院门口,丫鬟婆子们都在那里站着,除了手足无措,就是看好戏的样子。雀儿顾不上斥责,忙忙上前,打起来是没那么夸张,不过杜二太太脸上的怒色是显而易见的。王氏站在一边哭的可怜,杜栋在一边跪着,对面站着王太太,被两个丫鬟紧紧搀住,浑身气得发抖,杜太太想是在那里劝她。

为媳之道

雀儿定一定,缓步走上前,还没行礼下去,杜太太已已止住她:“大奶奶,你来的正好,把你三婶婶带下去好生安慰着些。”雀儿还没说话,杜二太太听了这话又是一阵冷笑:“大嫂这话是说给谁听呢?还要好生安慰着,我倒不晓得,谁家的媳妇冲撞了婆婆,娘家妈来呵斥了亲家,还要这家人去好生安慰着,长此以往,大嫂难道不怕这份家当都被她搬到娘家去?”

杜二太太这话一出口,王太太暗咬银牙,正欲开口反驳,被杜太太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胳膊,王太太这才忍了下去。雀儿忙过去扶住王氏,王氏听了杜二太太那些话,本已停了的泪水又扑簌簌的落了下来。

当着众位长辈,雀儿不好多说,只示意王氏随自己出来,见王氏真的要走,杜二太太上前一步又要拦住。杜太太放开王太太,拉住杜二太太的胳膊:“二婶,不喜欢媳妇,这做婆婆的也是常事,只是我瞧着侄媳并无不到之处,你又何必再苦苦相逼?”

杜太太历来都是和颜悦色的,就算杜二太太屡次挑衅,不过就是淡淡笑了而过。哪见过像这次一样脸色都变了,杜二太太顿时委屈万端,更是把所有的事都推到王氏身上,眼圈一红就道:“大嫂,这媳妇没入门前,栋儿听话,你是极疼我的,这才几个月,你们一个个都向着她了,你还说这不是她的不是?”

说着就大哭起来:“我的命真苦。”王太太冷眼瞧着,方才渐渐熄了的怒火又涌上来。当日杜家来求亲,自家晓得杜家家风甚好,虽则也听说过杜二太太有些不到处。不过这婆婆刁难媳妇的事,说来也是常事,再则杜二太太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再刁难也刁难不到哪里去。

自己的女儿又是一手教出来的,心眼口齿,都是上上的,到时候再刁难的婆婆只要多在她面前说些甜话,得了骂就当耳边风,横竖伺候都有下人们。到时婆婆跟前打个转,回到屋里只有夫妻两口,没个通房侍妾给她添堵,这样的日子岂不快哉?

谁知这杜二太太不回来倒罢,一回来口口声声只要休了自家女儿,王太太知道信的时候心里的怒火已经开始升了,不过晓得这休妻是件难事,就算是小门小户,也没有空口白牙休妻的理。

故此把家里的事都料理的差不多了,这才带着东西来瞧有孕的女儿,见了这亲家母,刚说了几句呢,杜二太太又旧事重提,要休了自己女儿。忍不住回了几句,谁知她竟打儿子,骂媳妇闹个不住,别说是熟识的大家太太,就连家里的管家娘子们也没这么无赖,纯是那市井泼妇一般。

若不是杜太太得了信来劝,自己还真有心就此把女儿带走,在市面上再宣扬宣扬,瞧他家还能娶到什么样的人?

见王太太的脸色又变了,杜太太搀住她的手,也不去瞧正哭的伤心的杜二太太,只是对王太太道:“亲家太太,还请到我的屋子里面坐坐,咱们好好说说话。”说着就带着人往外走。王太太一愣,随即瞧杜二太太一眼,就随着她往外走,见杜太太不理自己,杜二太太擦擦眼泪就冲到杜太太跟前:“大嫂,别一口一个亲家太太叫的甜,我的儿子,我的媳妇,自然由我做主,这谁是亲家还不定呢。”

杜太太停下脚步瞧着杜二太太:“二婶这话原本是没错的,你的儿子,你的媳妇,自当由你做主。只是二婶别忘了,栋侄是你的长子,长子之媳,那是何等重大之事,岂能是你想休就休,想娶就娶的?”

杜二太太见杜太太的脸沉了下来,说出的话也一句是一句的,不由往后退了一步。杜太太微抬起下巴,说出的话不光是给杜二太太听的:“婚姻大事,本是结两姓之好,当日你千挑万选,选的现时的侄媳妇,侄媳妇过得门来,上到公婆,下到侄子,没有半点不妥。休说今日是你说要休,就算它日二叔和你都说要休,也要开了祠堂,请出长辈,论个是非曲直才是。”

杜二太太被杜太太的话说的愣在当场,杜太太说完这话,又瞧着她:“二婶,你进杜家门时,婆婆自然和你说过,我们杜家素来宽厚待人,要的是家和万事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