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挥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武挥鞭- 第2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汉在河西走廊中部兴建的张掖城即将完工,正筹备着在祁连主峰北麓兴建酒泉城,扼守河西走廊的西侧咽喉。

    日后待酒泉城也兴建完成,三座坚城足以牢牢控制住整个狭长的河西走廊,届时大汉只需在酒泉城屯驻边军骑营,便足以震慑得西域诸国不敢起半分不臣之心,而非如过往般要劳师远征。

    羌骑将士也不傻,若老老实实呆在军镇安家落户,吃穿住用,器物美女皆可向西域诸国索要,还可从大汉边市换到不少好货;若是领兵叛逃,怕不得被大汉精锐骑营万里追杀,六七十万乌孙人都被屠绝了,遑论他们这区区六万骑?

    何况六万羌骑分驻三大军镇,由卑禾部族的不同将领统御,彼此互不隶属,若是齐心协力反了大汉,日后谁来做王?

    三角架构往往是最为稳定和坚固的,刘彻上辈子将机械设计学得不错,自是深谙个中道理。

    朝臣们对陛下想兴建酒泉城也是认同的,毕竟过往关中乃至中原的世家大族多已在武威,西宁和张掖三城的兴建过程中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现下各大世家已熟悉了皇室实业的各项章程,晓得自家只要老老实实依照契约,按时按质按量的供应物资,皇室实业就绝不会拖欠半分货款。

    大农府也已习惯了将修筑新城的物资筹集和调配交办给皇室实业,各项账目清清楚楚,干干净净。

    尤是兴建这酒泉城,将尽数靠西域征发来的役夫修筑,朝廷无需再额外调派奴隶,只需在关中郡县征发监役,征募些精壮男子去做监工即可。

    大农令东郭咸阳已粗粗估算过,西域诸国缴纳的什一税除去划拨给三大军镇羌骑的粮饷,剩余的也足以供应筑城所需,粮食刚好就地养活役夫,赀财则调拨给皇室实业预作货款,待岁末依来往账目再行多还少补,也免得尽数押运到长安,徒耗人力物力。

    江都王刘非自是乐得眉开眼笑,筑城虽算不得一本万利,但毕竟是动辄数亿乃至十数亿钱的大生意,即便仅获利一成,那也足够皇室实业吃得满嘴流油。

    倒是北方大道的修筑有些缓慢,足足花了两年有余,投入数以十万计的奴隶,短短千里沥青大道竟尚未完工。

    这不是在崇山峻岭修筑关墙,而仅是在地势平坦的河朔之地将原有的秦直道拓宽平整,再铺上砂石和沥青。

    这北方大道是从上郡往北修筑,途径西河和五原两郡通往朔方和云中两郡的郡治,大汉的大部分的石油工坊和沥青工坊皆设在上郡高奴县,沥青运送省时省力,几乎是铺到哪运到哪,本应是能提早完工的。

    之所以会延误工期,主要是这北方大道中途被大河隔断,只得先在大河两岸分别兴建水陆码头,再将沥青从南岸通过渡船运往北岸。

    北岸需铺设的沥青大道不足二百里,尚未占到整条北方大道总长的两成,反是比南岸的八百余里大道耗费更多工期,可把江都王刘非急坏了。

    依着原先的规划,待北方大道竣工后,朝廷将以十年为限,每岁从国库调拨拨五十万金治河,皇室实业自也想从中分润一杯羹。

    大河的中上游每岁约莫有两次枯水期,一为四月至六月,一为冬月至次年正月。

    (避免抬杠预注:黄河中上游所谓枯水期是相较春夏两次汛期而言的,持续半年,不是真会枯竭干涸。)

    冬日天寒地冻,部分河段更有不短的冰期,治河不易,故若想要对河道清淤和加固河堤,多会选在四月至六月这段枯水期进行。

    现下已入四月,北方大道尚未完工,数以十万计的奴隶无法调去治河,这意味着今岁皇室实业应是无法吃到那块大肥肉了。

    五十万金!

    哪怕稍稍分润些许,就能挣得钵满盆满。

    刘非光是想想都觉着肉痛不已,好在皇帝陛下也没太急着推动治河大计,说是多等一年也无妨,正好让新任的大农令东郭咸阳先熟悉大农府的事务,再多些富余时日去筹措治河所需的赀财。

    刘非虽是松了口气,却仍有几分懊恼,本是今岁就可开始入账的巨额收益,偏是拖后了一年。

    俚语有言,世事难料,落袋为安。

    这赀财在未真正挣到前,说甚么都虚的,自然愈早落袋愈早安心。

    四月下旬,大汉皇帝下旨,依张掖城设郡,辖河西走廊中段,并破格拔擢年近六旬的公孙弘为张掖太守。

    朝臣闻得此诏,尽皆哗然。

    公孙弘仅是个入仕待诏的太学博士,没有半日在朝从政的经历,怎的就突然得以出任郡太守这等封疆大吏?

    刘彻晓得群臣会是这般反应,故此事他压根没在朝堂上与大臣们商议,而是径自颁下旨意,颇有些独断专行之意。

    不过为避免群臣太过反弹,刘彻特意与丞相袁盎商量,由公孙弘自行从公府待诏名簿中择取合宜人选,以填补张掖郡的部分官吏缺额。

    消息传出,出身世家大族的朝臣们皆是闭嘴噤声,皇帝陛下摆明是要替公孙弘撑腰,若他们再闹腾,张掖郡新出的官缺怕是就没他们族中子弟的份了。

    公孙弘更是受宠若惊,颇有些不知所措。

    他少时曾在家乡薛县做狱吏,后触犯律法而被免职,因家中贫寒,只能替人牧猎为生。年逾不惑方始学《春秋》杂说,拜得齐人胡毋生为师。

    朝廷兴办太学后,胡毋生被召为太学博士,公孙弘亦随之入京,成为年岁最大的太学生。

    后因刘彻要扶持公羊学派,使其执儒家牛耳,以便从内部分化儒家,故拔擢胡毋生为太学的博士仆射,地位仅次于太学祭酒卫绾。

    其弟子淄川公孙弘、兰陵褚大、东平嬴公、广川段仲、温之吕步舒更是一步登天,尽皆从一介布衣被破格录为太学博士,谓之公羊五士。

    近年胡毋生屡屡以儒学宗师的身份批驳腐儒那等孔夫子独圣的狂妄论调,更竭力将公羊春秋与韩非子中的刑名之学加以糅合,求同易异,以韩非子为根基,公羊春秋为佐辅,撰写了不少新着,造成儒家颇为僵化的学派架构产生了稍许松动。

    便连向来极度厌恶儒生的太皇太后都对胡毋生颇是赞赏,盖因他先前出言支持窦氏私学让家奴受教之事,并撰文批驳腐儒浅薄。

    刘彻此番重用公孙弘,正是想让天下儒生看清楚,想要入仕为官就得老老实实抛弃过往的陈腔滥调,识时务些,跟着公羊学派好好学做人。

    何况据史籍记载,公孙弘确有治政之才,且节俭廉洁,然为人处世颇是矫情做作,甚至有些妒贤嫉能,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然而因他才干出众,在人才匮乏的武帝朝,终是得以拜为丞相,位列三公之首。

    刘彻已培养了不少靠得住的重臣,袁盎等诸多能臣又未如史书所载般不幸身死,自然不会再让公孙宏做上丞相的位置,但让他做个张掖太守试试,倒是一举两得。

    以数十年光阴,用石碾子满满研磨,就不信不能将儒学外头那层又臭又硬的腐儒论调研成齑粉,撒茅坑里去。

第三百六十五章 离京出狩() 
皇后阿娇近日颇是闷闷不乐,楋跋子诞下男婴,她虽为这好闺蜜欣喜,却也难免为自身感伤。Ωヤ看圕阁免费槤载ノ仯紗d閲读网メ。。n。u。

    她与刘彻成婚已近三载,尚未怀上身孕,对极为重视子嗣的天家而言,这是悠关社稷的大事。

    来年刘彻就已虚年二十,若阿娇今岁再无法有孕,太皇太后和太后怕是将亲自出面,替皇帝主持纳妃了。

    刘彻也晓得自家婆娘的心思,既心疼又颇是无奈。

    他向来是个理智到冷血的人,惯于权衡利弊得失,为了大汉富强昌盛,他已苦心筹谋了数年,日后更会继续呕心沥血数十年。

    大汉是他的事业,阿娇是他的女人。

    对男人而言,女人固然重要,但事业也不能轻易舍弃。

    两者放在天平之上,孰轻孰重,总是不断权衡,每每皆需做出些无奈的选择。

    要美人不要江山,刘彻自认是做不到的,千古帝皇也鲜少出得这般情种,倒是有因耽于美色而败了社稷的。

    盖因男人自个昏庸无能,却硬要将黑锅甩到女人头上,妲己,褒姒,杨玉环,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又有甚么能力祸国殃民?

    难不成她们真是会将百姓剖胸挖心,鼎沸而食的狐狸精么?

    华夏史家们,为咱男人要点脸吧,事事怪罪女子作甚?

    帝皇若无子嗣,臣子必生异心。

    史上的汉武帝亦深受其扰,国舅田汀拇ρ约傲⒋⒅拢值弥疃嗔跏贤鹾罱陨霾恍〉囊靶摹

    现下大汉虽是朝堂稳固,众位亲王也没显露出对帝位的觊觎,但刘彻可忘不了,昔年父皇刘启膝下已有十个皇子时,太皇太后仍想让梁王刘武成为储君,继承帝位。

    若刘彻常年无子,要面对的状况怕是会比刘启当年更为棘手。

    刘彻现下还年轻,又身体强健,倒不担心刘氏宗亲乃至群臣早早逼着他过继宗亲子弟为嗣,但他也无法动用强硬手段去镇压这类想法。

    诛人易,诛心难!

    阿娇身为大汉皇后,本就要承受不少压力,且比起出身卑微的太皇太后和太后,她的境况无疑要好上千百倍,至少无需在残酷血腥的宫斗中挣扎求生。

    说句难听的,若这道坎她都跨不过去,也着实不宜做母仪天下的皇后。

    日后若刘彻突是有个三长两短,她又如何能以太后的身份出面安定局势,保得社稷稳固?

    刘彻晓得自家婆娘是憨直爽朗的性子,索性就将心中想法坦言相告,没半分隐瞒,愈是藏着掖着,反倒会让这傻婆娘胡思乱想,整出甚么浑事来。

    阿娇的反应倒是没教刘彻失望,虽难免有些沮丧,却也没对刘彻的袖手以对太过埋怨。

    天家自古多薄凉,既是无奈亦是必然。

    刘彻至今都未生出纳妃之心,她已是颇为知足,也无法再苛求更多。

    “不若朕带你前往上林苑出狩,暂且离了长安,好生散散心,如何?”

    刘彻见她蔫头蔫脑的模样,不禁有些心软,晓得楋跋子诞下子嗣着实让她太过羡慕,留在长安怕是免不得忧思,倒不如出城走走,转换心境。

    阿娇惊喜道:“当真?”

    帝皇出狩本多选在仲春时节,趁着动物冬眠过后,且已外出觅食了月余,既容易捕捉又尤为肥美。

    现下将入五月,离六月中旬的初伏也就约莫月半光景,再加上筹备的时日,着实有些紧迫的。

    刘彻颌首笑道:“三伏休朝已近,索性到得末伏开朝再回长安吧。”

    阿娇不禁瞪大双眼,若依着刘彻的意思,那此番离京可不得将近三个月。

    她端是又喜又忧,迟疑道:“初伏休朝前政务最是繁忙,陛下若不返京,怕是要惹人非议。”

    刘彻抬手胡乱揉着她的小脑袋,故作讶异的出言打趣道:“咱家皇后何时变得这般懂事,莫不说错吃药膳,魔怔了?”

    阿娇翻着白眼,拨开他的魔爪,娇嗔道:“臣妾在说正事,陛下休要说笑。”

    刘彻瞧着她那双明澈的眸子,意味深长的轻笑道:“初伏休朝前,朕打算烦劳父皇临朝视政。”

    阿娇闻言,霎时惊得瞳孔微缩。

    她虽蛮憨,然自幼长在天家,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的道理还是懂的,太上皇都已禅位,还出面临朝视政,这可就颇是耐人寻味了。

    阿娇稍是回神,便急忙问道:“陛下不怕传出甚么不好的谣言,闹得朝野不宁?”

    刘彻摇头笑道:“朕还道你有甚么大长进,岂料说话还是这般毛躁。也罢,你还是继续做个没心没肺的傻婆娘吧,朝堂之事就别掺和进来了,也无需多想,万事皆有朕呢。”

    阿娇倒是有自知之明,分外乖巧的点头应下,没再多问。

    刘彻最是喜欢她这点,皇帝尚值春秋鼎盛之际,后【宫】干政着实不是甚么好事,娶个傻婆娘为皇后也没甚么不好,至少不用太过提防外戚做大。

    史上的汉武帝对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及卫青等卫氏外戚,也是从宠信到忌惮,直至出手灭杀。若非霍去病早逝,汉武帝只怕更要提早痛下狠手。

    刘彻觉得自个身强体健,史上汉武帝都能活到七老八十,他怎的也还有数十年的寿命。

    就怕日后的储君熬不住,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啊!

    只要阿娇不拼命作死,刘彻是绝不会生出废后之心,哪怕她真无法诞下子嗣,日后也可将其他妃嫔生出的皇子过到她膝下,由她代为抚养。

    对陈须和陈蟜那两个废材,刘彻还是很放心的,陈氏外戚闹腾不出甚么大动静来。

    翌日,刘彻前往太寿宫,恭请太上皇老爹在他离京后临朝视政。

    太上皇刘启可不似阿娇般憨直,刚听得这话,便是扬眉问道:“这般着急出手,只是为了阿娇么?”

    刘彻耸了耸肩,轻笑道:“他们太过贪得无厌,只怕日后胃口会愈养愈大,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是早做防备为好。”

    刘启微是颌首,仔细嘱咐道:“下手切勿太狠,世家乃朝堂基石,尤是关中大族更乃大汉根本,若尽皆溃散没落,那些中原世家无人制衡,怕是难以压制的。”

    刘彻点头应是,复又道:“儿臣也没想着要血洗朝堂,只是近来传闻四起,皆是论及宫闱禁事,应是有世家大族在背后煽风点火,不管他们是存着甚么心思,都是犯了天家忌讳,自当以死赎罪。”

    刘启凤眸微阖,意有所指道:“皇亲苑可有动静?”

    刘彻出言宽慰道:“父皇无需多虑,众位皇兄还是明事理的。”

    刘启眼睑尽阖,微叹道:“如此便好,但若真有人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你也无需顾忌太多,该如何便如何,不必手下留情,更切勿留下任何后患。”

    “儿臣醒得!”

    刘彻躬身应诺,心下感叹不已。

    刘启昔年逼得皇长子刘荣投缳自尽,三皇子刘阙于纵火焚身,二皇子刘德则终身圈禁宗正府,无非就是为了刘彻得以坐稳储君之位,绝了旁人对帝位的觊觎之心。

    现下刘彻已登基为帝,若众位亲王胆敢生出异心,更是难逃一死。

    因临近初伏休朝,朝堂国政繁忙,故此番出狩不似过往春狩,没弄出大阵仗,百官及刘氏王侯皆无需随行。

    皇帝和皇后只打算带诸郎官和六千郎卫离京,卫尉公孙贺则留在京中,继续领着羽林卫镇守宫城。

    不少元老重臣皆觉着皇帝陛下不够谨慎,现下大汉京畿可还驻扎着好几支骑营,尤是三万细柳和两万中垒,若李氏或秦氏生出不臣之心,皇帝可就危险了。

    刘彻对这等想法压根不屑一顾,莫说李广和秦勇不至得失心疯,便是真要造反,能歼灭这六千郎卫,并在诸多死士眼前取他小命的人,大汉怕是找不出半个。

    左右中郎署的四千郎卫皆是昔日羽林卫中最精锐的老兵,殿内中郎署的两千郎卫更是过往郎中令吴成精心挑选和培养的,数十万正规军就挑出两千人,实打实的百里挑一,再投注大量的资源装备和操练,自是精锐中的精锐。

    六千忠心耿耿的郎卫,必能护得刘彻和阿娇的周全。

    五月中旬,帝后离京,太上皇临朝视政。

    不出刘彻所料,长安城的坊间巷尾传出更多风闻,言及皇后难以孕育子嗣,皇帝情深义重不肯纳妃,引得太皇太后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