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农业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农业霸主-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四大南药之一的益智,其利益不可能不被人看到。所以,国家确实曾经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之下拨付了一千万的资金用于扶持益智的种植以便用于出口。

    八十年代中后期,益智的价格一度高涨到四十多近五十元一斤。在这种情况之下,国家投入了一千万扶持琼岛农户对益智进行种植。一方面可出口创汇,另一方面则是可以扶贫。

    于是在琼岛的琼钟、万城、凌水、五指山、勒东、穹海、顿昌……等市县大面积种植;据当地扶贫办统计:截至八十年代末年全琼岛的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

    如灌溉得好的,每亩可产20…25公斤;如不到位,亩产只有8…10公斤。故1990年产新,益智仁总产量达1万吨左右!

    而此时的总需求量在700…750吨,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导致货源被积压,库存高企,市场价格突发跳水行情,1990年最低跌至1。8元而无人问津的烂市局面……

    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1990…1993年,由于益智仁超低的价格,精明的药商和各大医药公司吸货囤积。这样拉动行情逐渐回升至3元多。

    由于长时间的低迷行情,产地农户已无心,任其自生自灭,由家种逐渐轮为半野生状态;又因益智仁经常受台风、暴雨的影响,产量逐年下降,库存同时也得到减压,市场行情呈逐步回暖。

    1997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益智仁市场价格同时涨至1998年的17…18元。由于在低价位压货的部分商家已获利较丰,开始抛货,1999年益智仁又出现震荡小幅下滑。

    但在当时大部分商家和医药公司坚守,当时货币流通宽裕,在外围资金的参与下,2000年最高涨至40元。

    但是在低价入手的商家和医药公司开始出货,行情急转直下。2002年产新后又跌至14…15元,大批在高价位跟进者被深套其中。

    因当时大部分商家还未完成原始资金的积累,大部分资金依靠贷款,所以这部分商家不得不忍痛割肉,将货物销售出去来偿还贷款。

    2000年以后,信息已经开始逐渐普及。又有庄家大户利用信息渠道兴风作浪,说什么产地把益智仁斩草除根来改种橡胶,库存已显得空虚,社会需求量又逐年上升等等,预计近年益智仁大涨在望。

    一时间人气聚集,上次做益智仁赔钱的商家也想从中将赔的钱赚回来,于是你争我抢,又把益智仁价格推涨至25…26元,但终究库存丰厚,行情难以维持。

    又因受2008年欧债危机影响,益智仁最低跌至13…14元,所以当时参与的商家赔得很惨。因此益智仁成了参与者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而这些震荡所导致的是,从前公路两边和山脚下全部都种植有益智仁的地方,后来90%以上已经被砍掉改种橡胶、槟榔。再也不见当年益智盛产的情形。

    曾经这样真实发生的实例,如何能不让梁三平心惊胆战?!刚性需求市场没有培育起来,盲目的进行大面积种植最终却导致投入资金全打水漂,行情烂市。

    “我们首先要调查的是益智的刚性需求是多少,然后才能够进行种植驯化并限定种植产量。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根据益智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产品,保证益智在我们手里的需求不会减弱……”

    梁三平感慨,如果没有完整的市场调研和产品规划。轻易的踏足一个产品,那无异于自杀啊……(。。)

第二百二十七章 山中一夜() 
琼岛曾经就是因此而吃了不少亏,后来痛定思痛才由政府出面协调建议。》  '将种植片区和农产品进行全面的规划,形成供求产业链这才解决了问题。

    后世每年琼岛都会由省级领导专门带队,前往全国各省会城市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大力的对琼岛的农产品进行推销,甚至带队领导不惜载歌载舞来帮忙销售。

    而梁三平现在做的就是避免走这些弯路、付出这样的代价。而他的观点也让陈卫平等人点头赞同。的确,整个市场需求就那么多。如果没有估算到市场需求而盲目种植。

    最终只能是跌价卖不出去。那时候,谷贱伤农的情况就会出现。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几人考察到了晚上,直接就在山上露宿而没有回到村里。

    好在琼岛的老百姓们一直就有在山上种植山兰稻的习惯。山兰稻,是仅琼岛特有的一种干旱地带种植的稻种。这是琼岛的黎族先民们,根据琼岛的地理特点经过许多年培育出来的一种琼岛特有的稻种,基本上离开琼岛你找不到一样的稻种。

    1932…1933年,中山大学农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崖县发现了“庞粒”的野生稻种,在宝亭亦有类似的野稻栽培种发现。

    史书曾有记载:“山稻,种于内图及黎山中,燔林成灰,因灰为粪,不需牛力,以锥土而播种焉,不加灌溉,自然秀实,连岁有收,地乃去之,更择它处。”

    山兰稻虽好,但种植却不易。需经过砍伐树木、焚烧、下种、看护、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属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利用焚烧的方法。

    首先需要将地面的草木烧为灰烬,随后才能开耕撒种。草木灰则是作为作物生长必需的肥料,同时燃烧也使地表接近10厘米的土壤变得疏松,有利于耕作,而且也能烧死地表的害虫。

    哪怕是直到后世。琼岛很多地方的黎族同胞依然保持着这种习惯。在山上直接烧开一块空地,然后下撒山兰种。待得数月后,边直接收获。其中不用太多。

    仅仅是需要在山上搭上一个毛寮,收获季节看管着不让山猪、鸟雀来偷吃便是。而现在梁三平和周捷等人,便是住在了用来看山兰的毛寮里。

    带着梁三平他们上山的是村里的老猎手了,却见几个年轻的汉子嘻嘻哈哈的在丛林里转了一圈。随即便抓来了几条河鱼,摘来了些野菜。

    村里带来的腊肉也被拿了出来,新砍下来的竹子被灌山兰米、腊肉。而一个汉子则是把竹子劈开,装上河水便在已经用石头垒好的火堆边上烧了起来。

    水滚之后。便把一些抓来的小鱼、采来的雷公根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菜往里放。没一会儿,这毛寮里边香气四溢。鱼汤的鲜香和糯米腊肉的醇香,随即弥漫开来。

    嗅着这香味,不由得让人胃口大开。竹筒里装着的水咕嘟咕嘟的冒开了,几个黎家汉子则是忙着做现成的竹筷子。这可真是现做的,却见他们把背在身后的砍刀拿下来。

    随意的把竹节削了几下,便出来了几副筷子。这一手倒是让周捷很新奇,他虽然也在野外采集过药草。可基本上他都是和同事们带着一堆的锅碗瓢盆。

    像这些个黎家汉子们这样,直接就地取材连煮带炖的却是没有见过。这还不止。不知道这些汉子从哪里摸出来一张张芭蕉叶,在略平的大石头上一扑。

    好嘛!这就是一张桌子了,而一张张的芭蕉叶还被他们折成了一个个的小碗。把炖好的汤直接就盛了上来。几个竹勺子也被做了出来。

    没一会儿,却见有人扛着几个椰子过来了。三两下的就把椰子去皮留下了壳。上面打开个眼,笑着摆在了周捷等人的面前。梁三平和陈卫平倒是见怪不怪了。

    琼岛的黎族同胞们经常需要跑山打猎,如果没有这手就地取材的本事。早就死在山里了。而他们上山的时候。这些个黎家汉子们还给他们抹上了一些嗅起来味道古怪的野果。

    这些野果的浆抹上以后,却没有蚊虫和山蚂蟥前来骚扰。这时候杀好用竹签串起来的鱼,也传来了阵阵香气。却见那带头的汉子笑呵呵的招呼着大家开饭。

    “你们这手本事可真好啊!基本带点儿盐,就能够在山里活下去了……”周捷感慨着道,而领头的那位叫做黄伟奇的汉子却是哈哈一笑。

    “今天是陪着你们上山来考察的。不然我们带着猎枪来。现在都能吃上山猪了!”黄伟奇在村里是最好的猎手,早年间还曾猎到过熊呢。

    当年这事儿可是整个宝亭地区都轰动了,这可是在宝亭地区收获到最大的猎物。而黄伟奇当时也很得意,直接把熊皮剥了下来硝好放在家里。轻易不给人看。

    此时的琼岛农村,依然保持着几位淳朴的状态。一家得猎物,全村案板响。谁打到了猎物都会给整个村子的人们一起分享,自己拿去一部分剩下的都给村里的人们分。

    而黄伟奇作为禾口村的第一猎手,自然是有信心能打到条山猪的。再说了,山猪他不是没打过。陈卫平闻言则是哈哈一笑道:“知道小黄你的本事,可这次我们来是来考察的哪!”

    “等下次吧!下次我肯定跟你来打一次猎,到时候你打只山猪记得把猪牙送给我啊!”陈卫平的话叫黄伟奇爆发了一阵大笑,却见他对着陈卫平道:“行!您老放心,我到时候送您一只两百斤大猪的牙,绝对漂亮!”

    说笑间,那竹筒饭已经咕嘟咕嘟的煮好了。却见黄伟奇抓过还在发烫的竹筒,扒开那塞住了竹筒的芭蕉叶,从后腰抓出砍刀轻轻一磕、一撇,那竹筒便裂开来。

    随即糯米和腊肉混合的喷香,在毛寮里弥漫开来。而此时鱼也烤好了,直接被端上了桌子上来。竹筒装着的鱼汤被盛出来,或直接倒到没烧过的竹筒里去。

    周捷可是第一次吃这样的饭菜,不由得很是新奇。他用竹勺子打起一勺饭来,放进嘴里咀嚼着。却见他一口嚼下去,顿时眼睛就亮了起来。

    山兰稻本来煮起来就很是喷香,现在混合了竹子的芬芳和腊肉的香气味道更佳。有着竹子的芬芳,这糯米起吃来没有那么腻。而腊肉的油渗进了饭里则是依然喷香。

    “好!真是不错啊!”梁三平见周捷吃的开心,不由得笑着将一块烤鱼夹到了他的面前道:“周老师,您试试这烤鱼。这烤鱼的手艺可不一般哪!”

    周捷点了点头,夹起了块烤鱼吃。这烤鱼确实不错,加了丛林特有的野沙葱,没有腥味儿。而由于是野生河鱼,那肉质也是极好。烤鱼的技术更是不错。

    外焦里嫩,且带着野沙葱的清香去腥。这时候陈卫平笑着对周捷道:“老周啊,别光顾着吃烤鱼了。这汤得喝,这汤是用雷公根煮的。目的是清热祛毒,这丛林最怕病。雷公根哪,还有祛瘟、祛湿的作用……”

    边上的黄伟奇听得陈卫平的话,不由得咧嘴笑开了。他没想到这位老教授懂的那么多,他还以为这是黎家人才会懂的草药。孰不知陈卫平教授已经在琼岛呆着超过二十年了。

    这些药草他可都是研究过的,只不过他从前主要踏足的地方在白纱、琼钟一块儿。较少来宝亭地区,否则的话他们早就认识见面了。

    “其实啊!这雷公根不止这些效用。它还能利尿、促进伤口愈合、强化血液循环、滋补神经……等等,算下来也是一种多用途的好药。但方子有待开发哪!”

    周捷哈哈一笑,道:“我们来这琼岛的意义,不就在此么?!好好的开发利用好琼岛的南药,一方面可以让老百姓致富。另一方面还能做好药造福大家呢!”

    便在这笑闹中,众人结束了晚餐。黄伟奇在毛寮里燃上篝火祛除湿气,随后更是摘来些不知名的果实与树叶,在周边撒下来。嘴里还念念有词。

    周捷看了也没有多说什么,梁三平和陈卫平则更加不会说了。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习惯,一些习惯你或许可以看作是封建迷信。但只要没有对你造成伤害,那么你需要尊重他。

    这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而且,在这丛山峻岭中谁敢保证这些手法就完全没有作用?!这些能够流传下来的手法,肯定是有着自己的效用的。只可惜很多时候使用这些手法的边民们也不知道到底它的内核中哪项起了作用。

    当你没有弄懂这些看似老旧、封建的手法中到底是那一段在起着作用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的去否定事情,轻易的放弃某些坚持很可能带来的就是灾祸。

    这样的例子不再少数,梁三平也不想轻易的去做什么反封建先锋。周捷和陈卫平就更不会了。这一夜,过的很是平静……(。。)

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项目竞争() 
考察很快的便结束了,两天一夜。'。。当梁三平带着周捷等人下山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黄国文笑呵呵的在村里等着他们了。

    此时的村里,已经为他们备好了上好的山兰酒。这是黄国文自己埋在了老树头里,准备将来给自己女儿成婚用的。但此时他却心甘情愿的拿出来,招待梁三平。

    不为别的,只梁三平这个人黄国文就觉得他值得自己拿出这坛子好酒来招待他。这一坛子酒,来之不易啊。那还是当年困难时期,黄国文的老婆给他带来了一个闺女。

    按照黎家的习惯,这个时候需要专门的埋上一坛子山兰稻酒。而当女儿出嫁的时候,这坛子酒,就是给她庆祝用的。但那个时候,大家都极为困难。

    哪怕是平时吃饭,都成问题了。家里一个个都饿的两眼放绿光,如果不是黄国文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个好猎手,或许家里连饭都吃不上。

    可哪怕是这样,黄国文依然是咬着牙从自己的口粮里抠出来能酿成一坛子山兰酒的糯米。冒着巨大的风险给自己的女儿酿了一坛子酒,为的就是让女儿出嫁的时候能够有这么一坛子酒。不让夫家那边看轻,也让夫家知道自己对女儿的疼爱。

    但今天,黄国文却是真心实意的拿出自己埋在树下的好酒来招待梁三平。不为别的,就为这梁三平肯宝亭、禾口的老百姓们跑到山里考察。

    就是这点,黄国文也愿意拿出自己的好酒来招待他。每个人都心里都有一杆秤,谁做了什么、谁值得什么。大家心里其实都有着衡量。

    有些人你不喜欢他,但他却绝对值得你的尊重。有些人不符合你的价值观,但他的作为却会让你敬佩。或许有人会觉得梁三平古怪、笨蛋。

    以着他的本事,足以发家致富。哪怕是他从事其他行业。凭借着他先知先觉的优势也能够挣的满嘴流油。而现在,他就在这琼岛、就在这宝亭窝着。

    他带着宝亭的老百姓们,一批批的富裕起来。他带着万城、文长的老百姓们,走出来一条不一样的路子。这便是他的价值体现。

    “三平!来来来……尝尝这酒,我可是埋在土里十五年了。好酒呢!”黄国文杀了自家的肥鸡,笑呵呵的给梁三平他们倒上酒。

    而梁三平则是笑着给老人敬了一碗酒。却见黄国文直接抓起酒碗一饮而尽:“今天这肥鸡,是我家自己的。你们吃就是了,三平!不许再掏钱给我!”

    听得黄国文的话,周捷等人不由得一愣。而梁三平却是不好意思的笑了,没有去解释。倒是黄国文嘿然道:“三平这小子,就是担心我们吃亏了。上回吃饭,还给我掏钱补偿……”

    事实上,在梁三平上山后。黄国文就想了很多。这些包括了梁三平在宝亭做的点点滴滴,自己和这位安天民公司的主事人。接触的情况。

    他想到夏振东塞到自己手里的钱,也是从那会儿起。他觉得,梁三平这个人值得他挖出自己埋下的好酒来招待。所以,他挖起来了好酒。

    他也知道,如果是自己拿来村里的肉、菜。梁三平依然会塞钱给自己——他不开这个口子。所以他做了一个选择——把自己家的肥鸡,宰了来招待梁三平。

    我家的东西,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