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志》中,陈寿将法正比作曹营中的两个人:程昱和郭嘉,这两个人正好偏向的专精很明确。程昱偏于战术,郭嘉偏于战略。荀攸也是更专精战术,荀彧则多着眼于战略的布置。其实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战术家必须亲冒矢石,督军前线。战略家则要陪伴主君左右,剖析利弊取舍。法正也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但他更为人所看重的,或者说他表现出来的,则是战术天赋。
原本的历史中,法正最出名的战绩,便是在定军山夏侯授首。
在刘琮看来,法正非常现实,和贾诩一样现实,深明人心的脆弱所在。他不相信虚名,鄙视普通人,就像一切愤世嫉俗的天才。他从来不追求道义上的最优解决,而是给出最现实而有效的方案。刚烈,狠辣,豁得出去,现实,残忍,精确,睚眦必报。这样的人用好了,便是一柄绝世利剑,神鬼辟易……
见刘琮眯着双眼若有所思,张松便不急着说什么了。他很清楚刘琮是个爱才的主公,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有着同龄人所不具备的沉稳和老练,相比之下,刘璋简直让人失望到家了。
“如今袁绍病重,也许撑不过多久,他若一死,则北方必乱。”刘琮稍一沉吟,对张松说道:“北方乱,则曹操必会出兵以谋冀、并等地。彼时我方便可趁机西进……”
张松皱眉道:“如此一来,岂不是陷于被动等待之中?”
其实刘琮也不能完全肯定袁绍就会在今年病死,毕竟这已经不是他原本所知的历史了,不过既然刘备跑去青州,即便袁绍不死,也一定会将北方的水搅得更浑。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曹操断然不会南下和自己死磕,那么他就只能北上,先扫平北方壮大实力之后,再来与自己决一死战。所以在曹操北上的时候,就是自己吞并西川的最佳时间段。
至于张松所担心的被动,刘琮倒不觉得。哪怕北方不乱,只要在南阳放一支劲旅,凭借天险还是可以抵挡住曹军可能的进攻的。所以现在的主动权,其实完全掌握在刘琮手里。只是眼下才刚进入夏天,各方面的准备尚未完成,因此出兵的具体日期并没有确定而已。
张松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思忖片刻,对刘琮说道:“既如此,松愿先回益州,以联络志士,待将军领兵入蜀之后,好于暗中策应将军。”
“现在还是太早。待过些日子子乔再返回益州也不迟。”刘琮笑道:“也许不用太久,再有两三个月即可。”
虽然不知刘琮为何会这么说,但张松还是隐隐从中感到有些事,是自己所不知道的。不说既然刘琮不说,他便也不好直接问起。
然而没等到两个月,在五月中旬的某一天,张松便突然得知,汉中张鲁发兵猛攻,庞羲不敌,兵败之后几乎将巴西郡给整个丢了。和这个消息一同传来的,还有刘璋遣使往荆州求援之事。
第311章 亲率虎贲蜀中行
庞羲这次没玩好,原因在于他玩的过头了。其实以东州兵的实力,对付张鲁的汉中兵并不是完全处于下风,奈何庞羲本意是想让益州官员知道惹恼自己大伙儿都不好过,但放水之后没能收住,被汉中兵撵着屁股一直打到了阆中,这下不光是刘璋,就连庞羲自己都急眼了。
他没想到事情竟然会演变成这个样子,本来只是想给刘璋以及那些益州大族点颜色看看,却没想到最终把自己给弄的如此被动。所以当有人提出请荆州兵入蜀中相助时,庞羲虽然表示反对,却因未能坚持而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意了、至于黄权、王累等人,虽然也同样反对,但刘璋却不知为何,一再坚持,最终派了法正前往荆州,以求刘琮出兵相助。
其实这一切都在法正的算计之中。他只是在关键时刻,对刘璋说了几句非常关键的话而已。让张松欺骗庞羲,以换取庞羲对张松出使许都的支持,在张松促成结盟之后,庞羲必然会因此气愤,觉得受到了愚弄和轻视。那么以庞羲一贯的手段,肯定会在与汉中的战争中放水,好使益州震动,他才能拥兵自重。
而以庞羲的实力,本来就与汉中兵在两可之间,佯装失败变成真正的溃败,并不难以预料。于是在法正的授意下,有人便向刘璋进言,可向荆州求援。对此一直担忧荆州入侵的黄权等人必然会加以反对,所以法正便对刘璋说,庞羲、李异等将领玩寇自重,心怀异志,而荆州刘琮乃是明府宗亲,犹如兄弟一般,再者曹操远而刘琮近,何必舍近而求远?
这些话中,最打动刘璋的,其实是关于庞羲和李异等将领的内容。
刘璋虽然性格懦弱,但绝不是傻子。他清楚自己没有能力约束庞羲,就连赵韪以前的部将李异,都难以控制。和他父亲刘焉不同,东州兵当初可是刘焉手中的一把钢刀,谁不听话就砍谁。为此也给今后益州内乱埋下了许多隐患,而刘璋也很清楚,虽然自己一直在努力,但益州还有很多世家大族对并不忠于自己,甚至对自己颇为冷漠敌意。
老子造的孽便只能由儿子偿还,对此刘璋也非常无奈。他讨厌东州兵,怨恨庞羲,却又离不开他们。对于世家大族,他极力拉拢,却始终无法获得他们的全部忠诚,所以刘璋一直是在夹缝中,艰难求存的。
庞羲等人指望不上,便只能依靠外援了。潜意识里,刘璋害怕张鲁,更甚于刘琮。也许法正说的没错,刘琮毕竟和自己同样是汉室宗亲,而张鲁的母亲兄弟,却是自己亲自下令斩杀的……
毕竟张鲁在汉中所搞的那一套,在刘璋看来完全不可接受,他很清楚若是被张鲁攻入成都,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相比之下,刘琮的威胁反倒显得不那么严重了。
因事态紧急,法正在受命之后便立即出发,自长江顺流而下,不过十几日便到了襄阳。
在法正还未到荆州之前,刘琮在得知益州内发生的诸多事情后,便觉得很有些奇妙。之前刘琮派遣特卫营潜入汉中以及庞羲军中,所行之事,便是要促使两者相争的更加严重,并伺机造成庞羲战败,好使刘璋不得不向自己求援。没想到这个计划还未完全实施,法正便因势利导,促成了自己所想要达成的效果。
这种未曾相接一语便形成的默契,让刘琮对于法正的到来更加期盼。他很想看看这个在历史上虽然名声不大,但实际上却非常顶尖的谋士,到底还会给自己带来多少惊喜。
此次出使荆州,法正已是益州牧参议,不过这种临时提高的官职对于法正来说,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他的抱负,他的出身,都使他不能甘于沉沦下僚。然而在益州世家大族的打压排挤之下,他看不到在益州自己能够有施展才华,实现胸中抱负的任何机会。
见到刘琮的那一刻,法正并没有任何激动的情绪,虽然在此之前他已经从张松和其他人口中,听到过太多关于刘琮的事情,但此刻在他眼前的刘琮,同样年轻,但却又如此真实。
因张松的关系,法正并没有虚言其他,直接便对刘琮分析了当下益州的局势,并对刘琮说道:“将军欲取益州,如今正是天赐良机。若迁延不取,必为人所乘,实为不智也。”
刘琮颔首道:“吾正有此意,现已调集各部人马,不日便可入蜀。只是吾军以相助为名,如何谋取益州?”
见刘琮如此坦诚相对,法正便有种被信重的感觉,关于这个问题法正早有预计,当下便回答道:“将军遣军入蜀,可先攻张鲁,若能破其军而入汉中最好,若不能,则可诛杀庞羲,再收其众!”
他这个回答,并没有直接指出如何谋取益州,而是分析了荆州军进入益州之后可能面对的两种情况。第一种如果能够打败张鲁,那么顺势攻入汉中。如果不能将张鲁一举荡平,就转而对付庞羲,将东州兵收入麾下。
刘琮听了之后微微颔首,法正果然很凶残啊。
“克定汉中,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地,控遏巴蜀,进退自如。”法正接着说道:“诛杀庞羲,则益州大姓必为将军所用,彼时迁季玉于荆州之地,何人敢不从之?”
关于汉中的重要性,法正之所以一再强调,正因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而对付庞羲的用意,也是出于益州内部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无论如何,刘琮派大军入蜀,都不会空手而归。
不过刘琮稍一思忖,说出的话却让法正楞在当场:“吾欲亲领虎贲入蜀,未知孝直以为如何?”
正因为并西川在刘琮的战略构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刘琮从一开始,就决心要亲自领军。关于此事贾诩、诸葛亮等人自然知晓,不过法正却是头一次听到,闻言不禁皱眉思忖,片刻之后再抬起头,望向刘琮时,眼神中才有了一丝了然。
对于益州,刘琮志在必得,这一点法正已经毋庸置疑了。他现在所考虑的,是如何为刘琮出谋划策,顺利地吞并益州。
反正那里只是自己暂时栖身之处,他对刘璋又谈不上多少忠心,一点心理障碍也无。
第312章 内政外交皆已备
刘琮之所以要亲自领兵入蜀,并非要效仿原本历史上刘备并西川。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的确很像,但两者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刘琮这么做的主要原因,除了益州和汉中的重要性之外,便是为了要凝聚荆州军各部人马,使之能够发挥出更加强大的战力。
就两者的形势而言,也大不相同。原本历史上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只有荆州四郡做为他的根据地,但荆州当时被曹、刘、孙三分之后,这块根据地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刘琮则跨有荆、扬,最为关键的是将南阳宛城牢牢的控制在手里。如此一来,曹军若想南下,则必然要先解决南阳。假如弃南阳于不顾,从舞阴直扑襄阳,那么这种军事上的冒险只能遭致惨痛的失败。
既然无后顾之忧,那么刘琮亲领大军入蜀,便几乎无人反对了。当然此次出兵的目的,是为了顺势吞并益州,但这个目的却不能提前加以宣扬。除了极少数的核心成员之外,大部分将领都不知道,或者说至少明面上不知道刘琮的谋划。
为了不过于刺激刘璋同学紧张的神经,此次入蜀的军队刘琮打算陆续进入,先期在一万人左右,后续将投入两万到三万人马。如果还是不能顺利拿下益州,恐怕就要动用到五万大军左右。
和这个时代大多数军队不同,荆州军中多以职业战兵为主,那些放下锄头就拿起刀枪的所谓部曲私兵,在荆州军中几乎已经绝迹了。这也是为什么刘琮经过数年发展之后,军队的数量并没有太大改变的原因——士卒的素质已经大为提高,单纯的人数多少并不代表战力的高低。这一点在荆州军中几乎已经成为共识。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个时代就没有职业军人了,事实上曹操的虎豹骑等军队,都是非常精锐的,但总体而言,所占的比例远不如荆州军。
军事上的准备,自从去年平定交州之后便一直在进行。经过为期一年的大练兵活动,荆州军的战力又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刘琮在打破了各部固有的军种模式,但保留了各军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之后,混编而成的各部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即便是号称长枪营的张泉部,也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骑兵、弓弩手等部队,不过长枪营的主力仍然是长枪兵而已。
为了加强各部之间,尤其是各军将校之间的配合,刘琮特别狠抓了旗号、通讯、地图等方面的统一和规范。他并没有别出心裁的搞什么密码本,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整理,以确保军令规范无误,地图统一。
军学中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本就是军中的中下层军官,所学的除了兵法之外,便是这些内容。许多军学的房间都内挂着刘琮的一句话:“不识舆图,何以为将?”
除了从荆州入蜀之外还将有一路偏师,自南阳沿伏牛山和秦岭南麓之间的狭窄通道,走南乡,攻西城,牵制和骚扰汉中,当然如果这路人马进展顺利,也可以直扑汉中。至于这路偏师应选何人为主将,率领哪些人马,刘琮现在尚未决定。其实如果从汉水逆流而上,也可以。但是如此一来兵力过于分散,所以刘琮在这路偏师的进军路线上,也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而要想从荆州大规模的向蜀中投放军队,陆路自然不是最佳选择。唯有借助水军,走长江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运送大量人马入蜀。非但军队主要用水军运送,后续的粮草辎重,也将从水路逆流而上。
针对益州多山的情况,刘琮此次出兵并不打算过多使用重骑兵明光骑,而是要用轻骑、长枪兵以及弓弩手为主。如此一来不但能够减少对粮草的依赖,也更利于发挥各军的战力。
除了军事上的准备之外,政治上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刘琮都有所安排。所谓外交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获得道义上的正确。虽然刘琮来自后世,但这些年来他已经深刻意识到,师出有名是多么的重要。否则当初何必费事去给庞羲暗中使坏?直接出兵强攻益州不就成了?
这和当初刘琮出兵江东是不同的。江东孙氏与荆州可谓世仇死敌,两者相争谁也说不出什么,无非是看谁实力更强,谁获得了最后的胜利都不会让天下人指责。所以即便刘琮出兵伐丧,大伙儿也只是说了几句便罢。然而刘璋却与孙权不同,无论怎么说好歹也是汉室宗亲,虽然不知道他和刘琮差没差辈分,但两者同为皇室贵胄却是不争的事实。
原本的历史上刘备顶着刘皇叔之名,到了益州是怎么做的?刘胖子亲自出城迎接,庞统劝他纵兵击杀刘璋,他没做。与刘璋欢饮数日之后,领兵去镇守葭萌关。其实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到益州不是真的帮刘璋打张鲁,最终的目的是谋取益州,结果呢?庞统数次献计,他都不采纳,迁延了一年之久,忙着“广树恩德,厚结士民”。若非张松泄密被杀,刘璋和他翻脸,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都说兵贵神速,难道刘备不知道速攻成都的好处吗?然而他又为何会如此拖延呢?在刘琮看来,这并非是刘大耳惺惺作态,而是他很清楚,贸然翻脸出兵攻击刘璋,很可能会造成益州本地人对他产生敌意和抗拒。所以才会在镇守葭萌关之时“广树恩德,厚结士民”,说白了就是要拉拢人心。其实这也和刘备出身太低,有着密切关系。即便如此,在刘备和刘璋矛盾激化的时候,原先被刘璋送给刘备的许多士卒,都弃之而去。
毕竟“刘皇叔”这个名号,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加忠诚度的效果的。
那么现在换成刘琮,又该如何做呢?对于益州本地人士,刘琮虽然并不担心他们的实力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困难,但如果能够在吞并西川的过程中,少一些杀戮,对于以后治理益州是很有好处的。
所以刘琮的战略构想是速攻,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内拿下益州,则自己的大后方便稳固下来,从此便能专心对付北方。
在内政方面,刘琮就更不担心了。虽然去年因为水灾的原因而造成粮食歉收,但得益于荆州良好的基础,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而且通过新政的推行和深入,荆、扬二州将会给此次出征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粮草军械。至于交州方面,只要不趁着自己发兵益州搞叛乱就行。关于这一点刘琮也认为,应当不会发生。毕竟即便自己领兵出征,荆州还有大批人马驻守,想造反的话谁不得掂量掂量?
如今的荆州内部各阶层,被刘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