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媳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媳妇-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唐朝初期,男尊女卑的思想没有那么厉害,尤其是平阳公主,不仅是李渊最疼爱的公主,更在李家皇朝定鼎关中的时候,发挥了莫大的作用,其夫柴绍亦是当世名将,在军中声威甚隆。因此,但凡有点儿身份的,只要有时间,都会来凑凑热闹?

    送礼的人前几日就络绎不绝,今天天还没亮,迎客的爆竹就已炸响,小婉清楚的很,不折腾到天黑,只怕这些爆竹是再也不会停了。

    懒洋洋的起身,只见洗漱用具、清水,甚至早点也都准备好了,屋子里一片寂静,紫鹃和雪雁二人想来一定是跑出去看热闹了。

    院门口传来腾腾的脚步声,小婉抬头看去,却是雪雁急急火火地跑回来,老远都招呼道:“小姐,小姐——”

    小婉失笑道:“干什么那么急?难道前院还走了水不成?”

    这话有些不恭,不过小婉在这方面一向大大咧咧的,虽然公开场合很注意,但私下里说一说还是无妨的。

    雪雁吐了吐舌头,道:“别说,厨房里还真是差点儿走了水,幸亏发现得及时,一桶水扑灭了,否则今天可就是个大不吉利。”

    毒舌啊!

    小婉吓了一跳,不敢再乱说话,问道:“什么事跑得那么急?”

    “哎呀,”雪雁拍了拍头,“瞧我这记性,雯姑让我喊你过去,说是忙不过来了。”

    忙不过来?

    公主府别的事物不知道多少,就是不缺人,除了公府府原本的一些侍从外,还有她以往军中的女兵,哪里没人手?

    心里嘀咕着,跟着雪雁去了寿堂……所谓缺少人手,其实就是公主身旁少了一个跟班的。不过,小婉的身份比较特殊——临时女官、裴夫人的义女、两位少爷的西席,因而她也有了一席座位。

    公主殿下的生日……尤其是这个生日还有着死里逃生的喻义,当然不可能是草率为之,虽然驸马爷在外领军作战,但场面还是要做的,李渊甚至特地放大假,给群臣们祝寿贺生的时间。

    作为皇帝,他并没有亲自到场,而是备了一份重礼,由太子李建成代表送过来,齐王李元吉尚在返京途中,秦王李世民和赵王李元霸也在战场上,能来的不过是李渊几个尚幼的儿女,也是满堂的热闹。

    其余的客人主要是一些够得上品流的命女及宫员……小婉坐在平阳公主一侧没有注意到,在堂上的那些酒桌之间,还有一位她见过一面的客人——薛万彻。

    薛万彻是跟着太子李建成过来的,虽然他也是一位将军,只可惜大唐朝官员太多,他这个将军……说实在的,在这种场合,他还真上不了堂面。

    不过,他在堂上看得很清楚,当小婉站在平阳公主身旁的时候,他便认了出来,当时他还以为小婉不过是公主府的女官或者侍女,但看到她在平阳公主旁边有坐位的时候,便知道小婉的身份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尤其是太子李建成对小婉也是和颜悦色的,这就更令他惊讶了。

    这时,一个侍女过来为他的桌上添酒,被他喊住问道:“女官,那位坐在公主殿下身旁的女官是什么人?我怎么觉得有些面生?”

    侍女撇撇嘴……面生,我看你想混个脸熟才是!

    虽然公主府的人不必顾忌太多,但能够过来庆生的人,都是大有来头的,也犯不着得罪,便答道:“婉小姐是两位郎君的老师,公主上次得病就是她给治好的,而且还是卢国公夫人的义女,你可不要乱打主义喔!”说完,轻笑一声,娉婷而去,留下一个惹人遐思的背影。

    “我呸!”

    薛万彻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过来那个侍女误会了,不禁呸了一声,但他旋即想起一件事,他交待侄子给小婉一点儿颜色看看,现在显然是不合适,如果继续做下去,恐怕太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见鬼!希望那小子现在没有动手!”这个时候不能离开,薛万彻也只能希望侄子这次能够行动慢一些。

    在众宾客贺寿完毕,开始觥筹交错之际,小婉见平阳公主的兴致比较高昂,便向柴氏兄弟递了个眼色。

    柴氏兄弟立即起身来到平阳公主面前,祝寿的吉利话当然要说,然后柴哲威道:“娘,为了祝贺您的生日,孩儿和弟弟各写了一张字,给母亲贺寿。”

    “哦?”

    平阳公主眉头一光,大为动意,旋即对旁边的长孙无垢道:“无垢,自从让小婉教这两个小调皮以来,不仅课业大为长进,据说字也写得越来越好了。”

    长孙无垢笑道:“哲威和令武两兄弟从小聪明伶俐,夏先生教得用心,当然会进步了,只不知写得是什么?”

    当母亲的,最受听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平阳公主眉眼带笑,道:“且把你们的字拿出来看看,是否入得眼?”

第一卷 乱世 第一百一十三节 考较(一)

    第一百一十三节 考较(一)

    柴哲威和柴令武对视一眼,将请人装裱好的礼物取了出来,刚要递给平阳公主,却被小婉递了个眼神阻止。

    “娘,这是我的礼物!”

    柴哲威明白小婉的意思,向旁边的一名侍女招了招手,那名侍女立即上前接过字轴,将它展开,向四周的宾客展示。

    “好字!”

    “好诗!”

    在场的武将也就罢了,那些文官还有那些出身大家的贵妇们,多少对诗词歌赋或者书法都有涉猎,其中不乏高明之人。

    柴哲威兄弟和李承乾所习的字是瘦金体,仿宋体字其实就是模仿瘦金体字的神韵而创,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

    近观者赞叹不绝,远观者亦见其形。此时,在座的一名少女起身款步上前,于字前曼声吟唱:

    “三十阳春岂等闲,

    几多辛苦化甘甜。

    曾经沧海横流渡,

    亦赖家中手足贤。

    连日凝神新墨劲,

    五更着意旧诗鲜。

    如今但祝朝朝舞,

    当信人生二百年。”

    柴哲威向歌者微微一礼,以示谢意,然后向平阳公主微微一礼道:“孩儿祝母亲年年有今朝,岁岁有今日!”

    平阳公主开心至极,连连点头:“好,好,字好,诗好,宁儿唱得更好!”

    那起身吟唱的正是殷开山的女儿殷玉宁,听得平阳公主夸赞,微微一礼,便要回座。

    “宁儿姐姐好偏心,我的还没有展示呢!”旁边的柴令武顿时暴露出小孩脾性,上前拉着殷玉宁的袖子不依,殷玉宁的小脸儿登时红了起来。

    “呵呵,”平阳公主笑道:“那宁儿就勉为其难吧。”

    这时,早有侍女上前将柴令武的字轴打开,虽然他的字比乃兄稍显稚嫩,但在这个年龄写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宾客们亦是大为赞赏,殷玉宁开口吟唱道:

    “诚祈晨阳喻春暖,

    祝词恳切表心间。

    文韬武略划蓝图,

    雅致靓颜心高远。

    生诞六月夏暖时,

    日逢亲朋献寿礼。

    快燃生日寿火烛,

    乐者前程星光路。”

    席筵间一片掌声,平阳公主眉开眼笑,连旁边的长孙无垢都有些嫉妒了,低声道:“秀宁好服气,我若有女儿,一定要嫁给他们其中的一个。”

    “王嫂,那可就说定了喔!”平阳公主笑道。

    殷玉宁诵完后,起身回座,两名侍女正要将字画卷起,忽然从旁边一个席位上站起一个老者,喊了一声道:“且慢!两位小郎君的字挺拔不凡,容老夫一观!”

    两个侍女愣了一下,目光看向平阳公主和柴氏兄弟。

    柴氏兄弟对视一眼,忙上前行礼,口称‘先生’,那老者脸色稍霁即敛,摇头道:“老夫愚钝,这‘先生’二字,再体提起!”

    座中平阳公主微笑道:“一列门墙,终生弟子。小儿不才,无福终日在先生的门下听从教诲,但这尊师之道却是万万不可违悖的,正要先生指点!”

    “这位是谁啊?”

    小婉纳闷,回头正看到李素妍在旁边看热闹,连忙问道。

    李素妍掩口失笑,轻声解释道:“这位是翰林院的侍读蒋少文大人,他曾经是两位小郎君的先生,被捉弄之后,生了一场大病,结果就再也不来了,今天……我估计他是有些气不顺了。”

    气不顺?

    应该和我没关系吧,小婉下意识地往那边看了一眼,正看到一双老眼正目光炯炯地看过来,四面相对,都跟触电似的收了回去。

    “咦,看起来真是要找麻烦呢!”小婉撇撇嘴……这个冤家结得可真是无谓,有本事你找平阳公主啊,又不是我顶了你的位子。

    小婉却是有所不知,那蒋少文是前朝的遗老,道德文章都不错,否则也不会选他给柴家兄弟当兼职老师,这本是李渊对女儿的爱护,大体上有爱屋及乌的意思。只是这蒋少文为人有几分迂腐,脾气又大,被柴氏兄弟捉弄之后,生了一场大病,气得他痛斥两兄弟……说是‘顽劣不可造就’。

    平阳公主当时虽然尚在病中,却知道这件事情是自己的儿子理亏,蒋少文说话虽重,却也还可以理解,便没有多理会,却也熄了将他找回来的心思。

    而蒋少文事后也知道自己说话有些孟浪了,但毕竟年纪老大,抹下脸来赔礼道歉也有些不好意思,而且也担心再去公主府上,会惹来更大的难堪……却是在前几日,有同僚在他眼前提及平阳公主病体已愈,而且两个孩子都有了新西席,学业大有长进,连秦王的世子都在那儿听课。文人的攀比之心远比武者更甚,这蒋少文也不知道是哪根神经不搭弦,便觉得心里这感觉吧……酸酸的。

    恰好这次平阳公主寿筵,考虑他也是柴氏兄弟拜过师的,便也发给他一张请柬,这老头儿上了拧劲儿,倒要来看看昔日那两个顽劣的学生能够长进到什么程度……他其实也不是坏,或者瞧不起小婉,总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刚才柴氏兄弟的字他也看了,书法不错,但字体显得几分稚嫩,确实是兄弟俩写的没错,两首诗,一个词藻华丽,另外一个就相当朴实,他也是个爱好书法的人,目光和小婉触碰了一下,便凝神看那两幅字,一边看,一边还频频点头。

    “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有几分小褚的痕迹,却又绝不类似。”蒋少文猛一抬头,看向柴哲威,眼神中颇有些热切:“大郎,此字体何人所创?”

    柴哲威虽然还不脱孩童天性,但此时确实不像以前那般顽劣,闻言恭恭敬敬地答道:“回禀先生,此字体为‘瘦金体’,为夏先生所创!”

    蒋少文的眉毛微微一耸,看了小婉一眼,忽然道:“诗词,小道也。治家理国,孔圣先师所传,方为正道,不知二位郎君现在所习何书?”

    戏肉来了,小婉持箸的手轻轻放下,抬头看了过去。席上平阳公主和长孙无垢对视一眼,心中也已经明了,知道是这老头儿开始捻酸了,她们倒是知道这老头儿的为人,也不怕他做出格的事情,而且两人也都有意看看柴氏兄弟近几个月来有没有成长。

    蒋少文的问题一直由柴哲威回答,听了他的问题,柴哲威不由看向小婉,却见她微微点头,目光中露出鼓励的神色。

    “回禀先生,学生和令武目前正在学《论语》。”柴哲威答道,站在他身后的柴令武此时很是乖巧,也跟着点头,似在证明乃兄所言不虚。

    “《论语》乃我儒门第一经典,你兄弟二人可将平日所学诵一遍?”蒋少文目光不由自主地瞟了一眼小婉,却见她正瞪着自己,目光似有几分嘲讽,倒看得老头儿自己有几分尴尬,收回了目光。

    “这老儿,竟然也不看看今天是什么场合?”长孙无垢低声道。不管怎么说,今天是平阳公主的生日,当着众宾客的面前,万一两个孩子答不上来,固然是臊了小婉的面皮,但平阳公主的脸上也是不好看,这蒋少文确实是太不通人情事故了。

    “无妨。”平阳公主却有几分信心。自从小婉来后,好转的不止是她的身体,两个孩子的言谈举止也渐有风度,不似过去跳佻,小婉的功劳是不容抹杀的。

    “谨尊先生之命。”

    兄弟二人躬身一礼之后,齐声朗诵道:“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小婉在传授论语的时候,不是像过去私塾中授书那样,背完一篇之后,在逐句解释,而是背一段,解释一段,等一篇结束后,再融会贯通。兄弟俩不是第一次背诵,虽然刚开始的时候还免紧张显是有些磕磕绊绊,越到后来熟练之后反是愈发自信,仅**如流水一般汤汤而出,声音也是越来越高,兄弟俩的声音抑扬顿挫,颇符音律之道,在座的一些人竟然有了乐感。

    “好,好,可以停住了。”蒋少文眼中露出惊讶的神色,还带着些许的赞叹:“章句熟记,若不知其解,终归无用。哲威,我且问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其义何解?”

    见两个儿子今天都如此争气,先是献了两幅好字,又将《论语》背得如此通畅,平阳公主也自是满心欢喜,听蒋少文要考较经义,既有些担心,又有几分期盼。

    只见柴哲威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先生所提,出自《泰伯》篇,其义为,士子应当坚定的相信儒家之‘道’,努力的学习它,并誓死保全它。不要进入危险的邦国,也不居住在祸乱的邦国。当天下太平的时候,就出来做事;不太平,就隐居。如果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这是耻辱;反之,如果政治黑暗,而自己却富贵了,这也是耻辱。”

第一卷 乱世 第一百一十四节 考较(一)

    第一百一十四节 考较(一)

    一时堂上堂下,一片寂静,只有柴哲威的琅琅声音,蒋少文愣了一下,微微点头道:“说得好。那‘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则,其为人之本与?’作何解?”

    蒋少文提问的跨度很大,这就保证了被询问者提前专注某一篇而碰巧答对的侥幸了。因而,众人都看向柴哲威,看他如何回答。

    柴哲威见众人都看着自己,微微有些紧张,略一思索,回答道:“这一段出自《学而篇》,孝弟,就是上对父母孝顺,下对兄弟友爱。一个人如果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姐妹、朋友友爱,这种人是不会犯上作乱的,因为这种人有分寸、懂尺度。而学问之道,在于一个人作人的根本上,而这个根本,就是孝弟。”

    柴哲威说完,蒋少文默然无语,柴哲威怔了一下,问道:“先生,可是我答得错误?”

    拍了拍客头,蒋少文闭目片刻之后,再次睁开眼睛看向柴哲威,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个昔日的顽童不仅能够轻松的背诵**,而且还能够释时经议,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听到柴哲威的问话,蒋少文嘿然摇头,目光转向小婉,微微一礼道:“夏先生高才,老夫眼拙!”

    嗯,竟然就是有眼不识泰山,这老头儿倒是个挺单纯的人,小婉可不好坐着受礼,连忙起身还礼,道:“蒋大人言重了,小婉愧不敢当!”

    “当得,当得!”蒋少文喟叹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