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毕竟是江东军,数量又占优势,一旦稳住阵脚,谁胜谁败还在两可之间。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为将须得当机立断,严只是略一沉吟便应了下来“你可在后阵挑选敢死之士一同前往,务必一击必杀”。
卫十八扬了扬手中的巨斧,“哈哈”大笑,道“某家的斧子早已经按捺不住了,兄弟们,谁有胆气陪我去贼阵之中走一遭?”
将为兵之胆,卫十八如此豪气自然是激的乡民士气大振,跟随卫十八南下的三百名青州军更是人人争先。
厮杀至今,严峻只是让乡民待在后阵,并没有让他们参与阵前厮杀。
这番作为早已经让揭阳百姓放下了心,不管怎么说,官军没有不战而逃的意思,这对于揭阳是一个好消息。
电光火石间,卫十八从军中中挑了十八个悍勇之士,这些人个个手持长刀,只是没有甲胄,少了几分勇武。
目光在众人身上兜了一圈儿,卫十八“嘶”地一声扯碎了身上的衣衫,露出巴掌大小的护心毛,黝黑健壮的肌肉毫无遮挡地显露了出来。
乡民相顾骇然,不知道卫十八要做什么,只有严沉吟不语。
“穿着这身衣物凭白多了些累赘,现在就好多了”,卫十八龇牙大笑,忽而转身大步离去。
其余十八个敢死士也是人人效仿,他们扯下上身衣物,裸着胸膛,跟着卫十八的脚步,绝然离去。
坦露上胸,这不但是对江东军的侮辱,更是己方强烈的自信昭示,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军中缺乏足够的甲胄。
北方的铁甲穿戴不便,严并未携带。
卫十八能否一击必杀?这些敢死之士又有几人得还?
这时节,没有人迟疑。
没有战鼓,没有号角,只有连绵不绝的喊杀声,以及大口大口的粗气声。
卫十八就这么迈着一成不变的步子,双手持斧,头也不回冲下了山坡。
兜头冲来的那个江东军没想到这么快便有人冲了出来,心中大惊的同时顺手就是一记凶狠的劈砍。
卫十八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是横冲直撞的蛮熊。
抬手举起五十多斤重的巨斧,轻而易举地挡下迎面一击,卫十八右手持斧,一招横扫千军,“嗤”利斧划破布衣,在对方下腹开了条长长的口子,开膛破肚。
血流了满地,江东军歇斯底里地嚎叫了三声,方才力竭而亡。卫十八继续往前,他身后,鱼贯而出的精壮都是些见过血的汉子,他们能够从军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其过人的身手。
“噗,噗”,刀刀见血,“铿铿”招招致命。
由于事出突然,江东军根本没想到竟然会有人从山上重新,一时间竟然被卫十八打的方寸大乱,进而深入阵列近十丈。
这个距离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江东军将脸上恼怒交加的表情了,卫十八依旧不急不缓地收割性命,浑然没有将四周的兵马放在眼中。
在大阵后方,手持圆盾长枪的军卒正匆匆地赶来。
江东军将扯破了喉咙大喊“谁给老子干翻了这黑厮,老子重重有赏!”
几个小有地位的军将闻言之后非但没有群起攻之,反而微不可见地往阵中退缩了几步。
开玩笑,能够混到头目这种地步的,多数都是些脑子里有料的老滑头,眼下不是吃大户抢女人的时候,万万不能抢着出风头。
有人胆怯,一样有人悍不畏死,相比这些已经有些地位的小头领,反而是那些一无所有的军卒更放的开,为了许诺的赏赐,三个血气方刚的江东军围着卫十八冲了过来。
围来的家伙仗着人多势众,彻底将卫十八的队列围拢起来,这些军卒相互壮着胆子,他们大声诅咒着,蜂拥而至,就好像一群饿昏了头的野狼,而卫十八就是一头冲入狼群的黑熊,熊入狼群,要么狼死,要么熊亡。
步军乱战,手里又持着最顺手的巨斧,卫十八没有丝毫惧意,他闲庭游步一般带着身后的青壮们左冲右突,每一次挥斧,都会带起一片残肢断臂。
不知不觉间,卫十八距离敌将的位置又近了几分。
为了吸引江东军的攻击,以便让卫十八取得斩首的最佳时机,严下令军卒出击。
第700章 调动()
“杀,杀,杀!”
数百名军卒的呐喊声直冲云霄,江东军闻声色变。x——
“左将军,可要避让一番?这黑厮太过悍勇,避之锋芒徐徐图之方为良策呀”
江东军将微微有些意动,可眼光瞥到后方的盾手正在急速赶来,而正前方的锋线正在渐渐稳住,这时候可不能泄气,心知士气不可衰的他当下也只好故作恼怒地喝道“闭嘴,我此番授命而来,弟兄们更是骁勇善战,又岂能让这黑厮猖狂?”
嘴上说的大义凌然,其实左直心中恨不得马上掐死卫十八,这不知道哪里蹿出来的黑厮已经杀了十多个军中好手了,要是再没人扼制住他,只怕待会儿真得躲上一躲。
“啊呔”,就在左直萌生避意的时候,战阵之中的卫十八陡然一声暴喝,他一记力劈华山,轻而易举地把面前的军卒劈作两半,然后“嗖”的一声掷出手中巨斧,磨盘大小的斧子在空中犹自滴着鲜血,它划着一道美丽的弧线,“呼呼”作响着往下坠去。
没有人知道巨斧要飞落何方,但下一刻,所有人都知道了答案。
十丈,这是卫十八与左直之间的距离,巨斧只飞了小半会儿就到达的目的地。
“将军小心”,耳畔传来数声惊呼。
左直眉头紧皱,冷不防听到身边传来又惊又怒的声音,下意识地抬头张望,便见到一个黑黝黝的东西疾冲而来,当即吓的六神出窍,也不顾什么“威仪”了,一个懒驴打滚就要从马上滚落倒地。
可卫十八的力气实在是太大,那飞斧来的又实在太快太突然,等到左直翻身下马的时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噗哧”,巨斧由上而下,将左直开膛破肚。
卫十八猖狂大笑:“贼将已死,顽抗者,杀无赦!”
“贼将已死,顽抗者,杀无赦!”
严身旁,青州军大声呼喊。
江东军心惊胆战,他们本为揭阳而来,谁曾想,半途间就遇到袭杀。
如今军将已死,是战,还是降?
留给江东军的时间并不多。
没多久,青州军便杀破敌阵。
江东军转身欲逃,却惶然发现,数百名青壮已经堵在了路口。
若是平时,江东军哪会将这些泥腿子放在眼中。
可是,如今江东军心胆俱裂,再也没有亡命搏杀的勇气。
当严与卫十八一道喊出“缴械不杀”的口号之后,江东军终于降了。
对于江东军而言,这场厮杀很没道理。
敌人是谁?从哪里来,要往何处去?
江东军一无所知。
连敌人都谁都摸不清楚,这败的也太冤枉了。
事后,清点战果,五百江东军,当场斩杀一百二十八人,余者尽降,无一遁逃。
面对降卒,卫十八一筹莫展,“严先生,这与计划不符呀,抓了这么多人,万一走漏了消息,那该如何是好?”
严同样有些迟疑,原本按照计划,来犯的五百人应该赶尽杀绝,如此一来方可清除后患。
可是,俘虏既降,一旦贸然杀之,只会引起恐慌。
毕竟,这里是交州,青州军不可能将消息完全封锁住。
思来想去,严只得宽慰卫十八,道:“不妨事,这伙江东军摸不清我们的来路,只要出言讹诈,再将他们运到别处,应该不会出事”。
“运到哪里?”
“南澳岛,我们正缺些人手,有这些俘虏,正好一举两得”
卫十八眼前一亮,“先生果然大才,十八佩服”。
“既然如此,为防节外生枝,这些俘虏还是不要让他们入城了”
“万一县令问起来呢?”
“就说我们另有大用,想来他不会多问的”
卫十八略一犹豫,嘴里道:“那县令奸猾的很,先生,还是你去对付他吧,这些俘虏我来看押”。
“也好,昨日我已派人顺流而下,用不了几日咱们的船就来接应了”
卫十八大喜:“终于来了吗?这鸟城虽然吃喝不缺,也很安逸,可是呆的久了,我总觉得浑身不爽,还是像今日这般厮杀来得爽利”。
严笑道:“咱们的根基在海上,这里只是补给地,日后有你厮杀的日子”。
“那感情好,现在想想,还是海上的日子适合我”
严不置可否,南下揭阳,为的是在交州打下一根钉子。
如今已经在这里耽误了很长的时间,是时候尽快出海了。
商议妥当之后,严、卫十八兵分两路。
卫十八押运着俘虏,往河口而去,而严带着乡民径自返城。
初见严,揭阳县令很是惊讶,“贼寇呢?”
“尽数歼灭”
“卫将军呢?”
“为防贼寇饶命,卫将军将俘虏押到别处去了”
县令松了口气,“严将军有何打算?”
江东军没来之前,县令巴不得卫十八一行早点离开,可现在,“贼寇”来袭的消息传来,县令又有些舍不得他们了。
这一次幸亏有官军在此,否则的话,仅靠那百余郡兵,谈何守城?
严知道县令在担心什么,他宽慰道:“县尊不必担心,贼寇若来,自有我们去抵挡,不过,我们只是在揭阳休整,不能久驻……”
县令很是不舍,“不能多留一些时日吗?”
“军令难违呀”
“可否变通一番?”
严故作难色,片刻之后方道:“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县尊配合一番”。
“严将军直说便是,需要我做些什么?”
“此番遇匪,幸赖军民合力,我想奏表叙功,又怕上官不信,不知县尊可否与我一同署名?”
“这是份内事,张某责无旁贷”
严又道:“粮秣一事……”
“将军宽心,张某必定竭尽全力,绝不让军马饿了肚子”
严摇头说道:“县尊能有此心,自然是极好的,不过,眼下又多了几百俘虏,这粮秣,于情于理都不应该由你来承担,我琢磨着,可否由军中出钱,购买一些粮秣自用呢?”
“这怕是不妥吧,哪有让将军出钱的道理”
严笑道:“县尊不知,孙使君在会稽广兴海路,我心痒难耐,此番南下,也想在这揭阳收些皮货、药材,县尊若是让百姓白白出粮,日后谁肯与我做生意?”
揭阳县令一琢磨,确实是这个道理。
交州虽然闭塞,可是,中原总有消息传来。
据说,那青州李贤就是因海贸而兴,眼下,严峻想要做海贸,县令倒是不觉得意外。
只是,揭阳可以从中取得多大的好处?
似乎看穿了县令的犹豫,严笑道:“县尊宽心,只要赚了大钱,我绝不会独吞”。
县令涨红了脸,“这是哪里话,只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又何求?”
严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县令欲盖弥彰的说法令人遐想。
这世道,严不怕县令有贪欲,就怕他无欲无求。
无欲无求的人,很难有什么可以打动他。
可是,有贪欲的人,只要投其所好,自然可以得到回报。
严要的不多,只是想要一处稳妥的销赃地而已。
徐州毕竟太远,海岛又过于荒芜,离开内陆的支持,船队绝难长久。
现在,只要稳住揭阳县令,南下的目标便有了成功的把握。
交州卫十八只是李贤布下的闲子,真正让他大伤脑筋的却是兖州、扬州的战事。
曹操也好、孙权也罢,他们都是难得的枭雄。
除非像刘备那般,从**上将其彻底消灭,否则的话,他们不会轻易罢休。
兖州,濮阳城一役过后,曹休失败被俘,并州军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高顺的陷阵军即使出现,张辽的并州军甚至有全军尽墨的危险。
究其原因,关羽、五溪南蛮,这是最关键的两点。
武陵南蛮怎么会出现在兖州?
事发之后,张绣、李典自请责罚,他们认为,是荆州防区出现漏洞,所以才让关羽伺机北上。
李贤思来想去,觉得此时不宜处罚,于是他写下批复:荆州山民彪悍、山地极多,南蛮北上一事,尔等虽有疏忽,却无大罪,只要戴罪立功,拿下武陵,此事便一笔勾销!
拿到批文,张绣、李典、徐盛当即有了主心骨,他们商议再三,决定采取“以夷制夷”之策分化南蛮。
刘备虽死,可是,荆州势力众多,局势复杂,要想将荆州彻底收入囊中,没有三五年水磨工夫,难见成效。
荆州暂且指望不上了,那么对付曹操,只能寄希望于臧霸、高顺、赵云等人。
张辽麾下折损过多,只能留守濮阳,以防曹军反扑。
赵云所部兵马俱是骑军,他们的长处在于平原对决,攻城作战,实在不是他们的强项。
高顺的陷阵营也是如此,他们俱是重装步卒,如果用来攻城,显然有些大材小用。
并州军骑军、陷阵军都指望不上,神机营又用光了火药,仅靠臧霸一路兵马,显然难以成事。
难道真要从幽州抽调兵马吗?
李贤思虑再三,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他不敢草率决定。
“请元直、公台、元龙、元皓入府议事”
“喏!”
须臾,徐庶、陈宫、陈登、田丰四人来到郡府。
李贤直入主题,道:“兖州兵马不足,我想抽调幽州兵马,你们觉得怎样?”
徐庶略一沉吟,道:“袁氏势力已除,草原各部人马虽有异心,却不敢放肆,唯一可虑者,唯有公孙度一人而已”。
李贤微微颌首,“元皓,你在幽州多年,你觉得公孙度是一个怎样的人?”
“此人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严刑峻法,是一个枭雄!”
李贤没想到田丰给公孙度的评价竟然这么高,“那你觉得公孙度会出兵幽州吗?”
“不会”,田丰斩钉截铁地回答。
“这是为何?”
“公孙度与使君一般,俱是小吏出身”,说到这里,田丰看了看李贤的脸色,确定并无不虞之色之后方才继续说道:“辽东豪门对其多有刁难,公孙度掌权后,对其痛下杀手,不出数年,辽东令行政通,羽翼渐丰”。
李贤自行脑补:“也就是说,公孙度的敌人是豪强大族,不是我?”
“正是如此,公孙度不是鲁莽之人,使君兵锋已至新罗,又与高句丽交好,公孙度如何不知?”
李贤笑了起来:“看来,兵出新罗也不是一无所获嘛”。
众人相视一笑。
一开始,李贤出兵新罗,一众谋士都不以为然,他们没有意识到管亥的危险,甚至觉得在中原未曾平定的时候,抽兵外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只不过,李贤执意出兵,而高句丽又再三恳求,众人无法阻止,才使得甘宁顺利出征。
如今,李贤旧事重提,自然有他的用意。
“公台,幽州、并州可有异常?”
“虽有袁氏余孽图谋不轨,却不妨大局,使君轻徭薄赋,尽收民心,宵小已难成事”
李贤正色道:“锦衣营近来多有失职,公台,你得多用心呀”。
陈宫额头生汗,“下官明白”。
略一敲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