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都督的意思很明白:西州没有权限升一个从五品的官职,而太宗皇帝除了高大人之外并没有提出给别的人加官。如此一来就算柳中牧已经达到了上牧的规格,吏部那些看着皇帝眼色行事的官老爷们也不会欠欠儿的再提这件事。
第二个心里晃上忽下的是陆牧监,他眼下就是中牧副监,从六品下阶,很明显柳中牧和交河牧合并之后一定就不会再是中牧了,怎么也会是实打实的上牧规模。那自己这个副牧监会不会按正常的路子上升到正六品下阶呢?
陆牧监想,如若这样提升自己,并不会触碰到从五品这道线,西州是有权利的。那样一来自己岂不是与岳大人平起平坐了!可是一想这未免太让岳青鹤难堪了。因此他伸了脖子想听王别驾的下文。
还有一个就是交河牧的王允达,他最关心的是自己在这样的变革中会捞个什么样的位置。如果两座牧场不合并,那他几乎就是面临着降职一条路了。现在合并了,又是他大哥亲自来传达郭大人的这个安排,这里面莫不是自己的大哥从中使了什么力气?
几个人中最是心里踏实的就只有两个人:高大人已经听出来,不论怎么样变化他这个唯一的从五品是不会这变的,谁让皇帝陛下特意下达了旨意呢?今天就是自己与岳青鹤牧监在职务上划分清楚的日子,因而他不着急。
再一个不着急的就是牧丞刘武了,不管怎么变动,只要高大人稳坐最高处,他刘武就永远只须踏实做事,自己最烦的那些欺欺诈诈、勾心斗角的事情就不会找到身上来。
众人等了一会也不见王别驾再有下文,首先是王允达憋不住劲了,“哥你倒说呀,郭大人是怎么安排我们这些人的?”
王允达瞪了他兄弟一眼让他住嘴,掐住后半截话不谈,反而训斥起他兄弟来。“你不好好地在牧场里做你的事,跑到人家工地上捣乱!若不是我一步赶上,谁知道你是在做这些无关紧要的事!”
又对高大人道,“我这兄弟心眼不多,就是个傻实在,以后他有什么做得不到的地方你尽管替我抽他!”又说,“牧场村里面旧房子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总归大家要拧成一股绳嘛,总这么两半着怎么行允达,你从此后一切要听高大人的,绝不能再顶牛。”
王允达还是第一次有大哥在身边,心里的底气也足,大哥的意思他懂,明着是说自己兄弟,实际上是做给另外的人看的。
王别驾又问,“不知高大人你对旧村到底是个什么打算?如果事情做不妥当,就成了我们从兜儿里掏银子,帮那些村民们买新房了。”
高峻还未说话,罗得刀接着说,“别驾大人,郭都督让我陪你来这趟,实是还有另外的事情。就是牧场村山北那大片的荒地,郭都督已经同意给牧场做自种的草场了,今天州里的批文我都带来了。”
罗得刀的话让高峻心中有了底,他对王达说道,“这件事我二哥高峪也损失了不少的银子。要是从我这里说,绝不会为了自己兄弟的银子就改变原来的规划。既然郭大人已经同意了自有草场用地的批文,那旧村子的地址还是准备要用来做晒草场的。”
王别驾一听,心说我那两万两银子算是让风吹走了,他心中虽有不快但还忍住了不表现出来。但是王允达立刻就跳了出来,“那怎么行?我们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便宜了那些村民!”
高峻也不理会,心说是我让你来的?你银子烧手关我屁事。本来高峻还有些不忍,现在却是一点都不可怜他了。只是问王别驾,“牧场中的职事安排,我郭叔叔到底有没有什么话?”
王达清了清嗓了才说道,“郭大人说,高峻大人是皇帝亲封的从五品,职位在两座牧场中又最高。郭都督说这件麻烦事他也懒得理、一时也理不清。因此说自高大人以下所有人的使用都交由高大人决定,事后只须把人事情况报给西州府备案即可。爱怎么办怎么办。”
他的声音不算大,王允达立刻就安静下来。敢情他哥王别驾此次到牧场里来,一点作用都不会起,他只是个传声筒!王允达偷偷看了一眼这位高大人,就见他眨着眼睛,似乎也被这个消息惊到了。
除王达以外的几个人瞧着高大人,试图由他的脸上看出自己的身家性命一般。想不到在场的这么多人,竟然要看一个年轻人的脸色。他可千万、千万、千千万万别不高兴了,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把哪个人撵到马厩里去添料。
“高大人,你是怎么想的?”王别驾试探着问。
半晌,高大人才说道,“郭叔叔倒会省心,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也得好好地斟酌一下一时间恐怕拿不出个像样的主意。”
王别驾道,“那你总得给我个准信让我回去向郭大人复命吧。”
高峻说,“这好办,大人你自管回去,待我和岳大人、陆大人、刘大人商量过后,会派人把最后的决定送到州府。”
王别驾起身告辞,他也看出今天是等不到高峻的准信儿了。临走时又厉声训斥他兄弟道,“莫再给高大人添乱,小心我收拾你。”说罢,在众人的拱送下,跨了马带了随从走了。罗得刀心中想着夫人一人在家,本来有好多话要对高大人说,此时也没有功夫,就与王达一同回了西州。
这时在柳中牧场里就只剩下了王允达一个外人,有心趁着人不注意悄悄地溜出去,心里又有不甘。于是就半推半就地留下来,想听听这班人是如何研究的,因而意意思思地有些尴尬。
高峻也不理他,与自己这边的几个人只拣些无关的话来闲聊。这些人都看出了高大人的意思,一齐将后脑勺儿对了王允达副牧监。这更让王允达感觉自己的前边漆黑一片,找个由头告辞,也听不到有谁对自己客气两句。出了门上了马,寻思了寻思,就往西州追他哥去了。
高峻的心里当真是一团乱麻,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件事,瞧着王允达走了,高大人只是对剩下的人说,“既然是郭都督的意思,我就不能草率,容我回家好好想想。”于是众人散了各回各家。
刘武临走时对高大人讲,他中午时已问过刘采霞,刘采霞说她女儿今年四岁半,样子和甜甜长得差不多,不过在左耳垂背后有个红痣,就是姑娘大了扎耳朵眼的位置。
高峻道,“要找到她也只有靠这颗痣了,那么小的女娃长得都差不多。”又说,“本来想给你和刘采霞放假去找女儿,可是又来了这么件事情,那些人各怀了心思,怎么也不能放你出去,只好再忍耐些日子。”
高峻回到了家,看到家里的大半家当已经打包装柜,只留了夜里必要的铺盖,这是紧等着搬家的架势。看到高大人回到家后总是若有所思的样子,柳玉如问他有什么事。高峻说,“我与你打赌已经输了,才三天不到郭叔叔就传过话来,说打算将两座牧场合并。”
高峻把让他难办的地方详细一说,柳玉如一时也拿不定个主意。这里面最难的就是四位牧监该怎么处置,交河牧那两个牧监本来差事未做好,牧场面临着降格,他们的期望也不会有多高,只是那个王允达有别驾的关系会不好安排一点;最难的就数岳牧监和陆牧监两人。柳玉如分析道,“柳中牧日子蒸蒸日上,这些人都有个盼望,要是安排得不妥当,反到把人心搞散乱了。”
高峻说,“正是,看得出郭叔叔已经觉察到我在柳中牧的为难之处。但是似乎他也没有个好办法给我。他这样做,就是把主动权都交给我了。我有什么办法?夫人你晚上不睡觉也得帮我把主意拿定。”
樊莺、思晴和谢氏听到此话,也知道自己绝想不出什么好主意,只要不来添乱就行了。因此那几人吃过了晚饭早早的去休息,养足了精神天亮搬家。
而高峻就拿柳玉如做了智囊,眼巴巴地瞧着她,恨不得立时就把主意给他拿出来。
一开始柳玉如坐在桌边,拄了腮微蹙着眉去想,觉着不论怎么安排,总不能把那些能做些事的人冷落了。这样一想就觉得交河牧那两个废物就该有多远踹多远。
但是她又琢磨:如此一来也是不妥,无形中就为高峻竖了两个敌人,她可不希望高峻刚刚升了官就有人做对。可是不这么着又能怎么办?
高大人看柳玉如想得辛苦,亲自去厨房倒了水、沏了茶,毕恭毕敬地端到桌上,也不敢出大动静,就敛了声在长椅上坐着。后来柳玉如似是想得累了,也靠到了长椅上来。她说,“最好的办法是让所有人都至少做到不降职,然后再把高大人你希望重用的人提上来才行。”
高峻说,“我正是此意,不知你有什么好主意?不要有什么拘泥,郭叔叔说了,只要是从五品以下,我们怎么扒拉怎么行,他不管。”
柳玉如掰着手指头,把四个牧监、三个牧丞——刘武、王喜柱、还有交河牧一个,从头想了一遍,刚说“有了!”又马上觉着还是不妥,又接着陷入沉思。
高峻看看时间已晚,不禁有些着急,从长椅上站起来在屋中转了个圈子。柳玉如道,“高大人你不要拉磨,都把我转晕了。”高峻听了,乖乖了坐下。明天一早那些人就会伸了脖子来听他的安排,而他的所有计策全部都在柳玉如这里。
直到夜深时,柳玉如才长出口气道,“你去研墨。”
高大人手脚麻利,不一会弄好了,恭恭敬敬为柳玉如把纸铺好,笔尖上蘸好了墨,双手托了笔杆子送过去。柳玉如一见“噗嗤”一声笑道,“高大人你以后不做官,去给人做个书童也会合格。”
不大一会,柳玉如就写好了。高峻拿过一看,白纸上清清秀秀地用小楷小了半篇儿,他看后一拍大腿道,“嘿嘿,连我都想不到,夫人真有你的且看我明天怎么拨啦他们。”说罢,两人心满意足爬到床上睡下。
第81章 暗中挑拨()
第二天天一亮,高峻心里面有事牵着,早早地就醒了。他歪着脑袋一看,柳玉如还睡得正香,许是昨夜里她因为牧场里的事情有些思虑过度,此刻对身边高大人的动静丝毫未知。
只见她呼吸平和,鬓角一缕乌黑的长发已经搭到了口鼻之间,左边一只胳膊正搭在她的胸口上,丝质睡衣的袖子自然地褪回到腋窝处。高峻看她那条胳膊细腻如瓷、圆润似玉,高大人忍不住瞎想,“一条胳膊就像是无价,不知”
他在床上愣愣地坐了一会儿,伸出手掌在自己的脸上狠劲拍了两下,晃了晃脑袋。将她那缕弥漫于唇边的头发轻轻理到一边。
临下床时高大人又觉得她这样捂了胸口会不会做恶梦,又小心将那条胳膊移到身侧,这才蹑手蹑脚下了床,在桌上把柳玉如昨晚写好的那张纸小心叠了一折往怀里一揣。只在厨房里找婆子要了些吃的,胡乱地往嘴里一塞,就往牧场里而来。
王达别驾由牧场村回到西州,去向郭都督回复。看到郭都督的脸色平静如常,也揣摩不出他是个什么想法。他深知自己在操办郭都督援兵一事上做得确实是过分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涉及大唐整片西部边陲形势。别说一个别驾,哪怕连一个刚懂事的孩子,都不会如自己这样马虎。
因而王别驾见到郭都督这样的不温不火的态度,越发的心里打鼓不停,像是有口刀悬在自己的脖子上,总觉得后脖颈子那块老是像得了风湿一样。
他兄弟王允达随后就跟了上来,眼巴巴瞧了他。王别驾由桌边踱到窗前,王允达也跟过去,王别驾再踱回来,王允达也跟在身后。别驾大人气急败坏地道,“你别跟块绊脚石似的!绊脚石还知道老实呆着。”
王允达委屈地说,“哥,在西州这里我不找你还能找谁,眼看我的小命都攥在高峻那小子手里,你务必不能见死不救呀!”
王达忍着焦躁的情绪,用尽量柔和的语调对王允达说,“兄弟,你哪里知道哥哥眼下也是笼子里的蚂蚱,说不定什么时候大巴掌就拍下来了!”
他对王允达说,“眼下牧场里那么多的事,人人眼睛盯在那边,你怎么就只会盯了我?就不知道回去与他们把面和在一处?你这么大的块头难道肚里只是食包,心眼儿长在哪里了?”
把兄弟这尊大神请走后,王别驾稳了稳心神,刚刚损失的那两万银子一点都占据不了他的心思。有官职在,银子自会再来。他姓王的拼了性命挣得的这份差事绝不能就这么不疼不痒地黄了。是人都得未雨绸缪,不能事情到了临头再干瞪眼。他在屋里转了一百圈儿,最后下了决心。
王别驾仔细掩了书房的门回身在桌边坐下来,也不用人磨墨铺纸,一切都亲自动手。不论是银子还是官职,都是高峻这小子在威胁,自他腊月十五那天一出现,自己就再也没有痛快过。
他知道高峻这小子能这样硬气,除了他家里后台硬以外,最主要的还是有个郭都督给他撑腰。他家里的势力再大,多数事情也是鞭长莫及,而他来自于郭都督的支持简直就是顶门杠,那可是硬邦邦、实打实的。
王达对兄弟王允达几个在高峻背后使的那些坏十分的清楚,这小子能够一路坚持着走下来,连王达都很佩服。不过那些人的能量又怎么能与自己相比!他知道,除了从郭家与高峻的中间用力之外,还要在上头动动脑子。这么里外加攻才够他受。
上次郭家二公子回来成亲,王达只拣没人的时候凑过去,端了酒杯与郭待封碰掉,说,“高峻高大人怎么没有来呢?真羡慕你们兄弟能像高小姐这样与兄弟、弟妹们打成一片、时不时送饭到牧场里给高大人吃,混得简直像一家人似的真是让下官佩服呀,整座西州又能找出几个?在我们大唐又能找出几个?”
当时郭待封什么都没说,但是王达知道他吃进心里去了。王达想,你郭都督不是待高峻如亲儿子似的么?那好,让你两个儿子闹起来,看你向着谁。
王别驾收回思绪,他觉得自己的策略是非常正确的,自己虽然无法郭都督,不代表不能把一团烂絮投到高峻身上,让他少有些精力给自己填堵。
王达在纸上刷刷点点,不一会就写成了,又觉得还差了些素材,想着等兄弟再来了,也许能补充上一些。因此,他小心地把书信压在一摞书下,只等这材料里再添些肉,看起来就有理有据地就丰满了,然后他就要找个心腹送往长安,他总感觉时间太不够用。
至于这封信送往哪里,他也早算计好了。
大唐行政体系内部有两个垂直监察部门,一个是官吏的考核,另一个是官吏的经济审核。都隶属在尚书省所属的吏部之内,专门有考功郎中一职负责考核全国官吏政绩。王达知道吏部正是高峻祖父高阁老的大本营,他才不会把信送到那里。
监察制度中规定了由给事中、中书舍人监督对官员考核,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实极重要。考功郎中属吏部、吏部属尚书省,而给事中属门下省,中书舍人属中书省,与尚书省是不同部门,这样就可避免尚书省一家独断,收相互监督之效。
恰巧他有位世交就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虽说职位不高只是个正五品上阶,说话也不一定管用,但总得试试不是?现在,王别驾倒盼望起他兄弟王允达赶紧快来。
高峻一出大门,就看到街上已经有人家在趁着早起人少搬家了,看到有的人家连个车都雇不起,只是由家里的男人担了担子,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