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马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马王爷-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白满心欢喜地应道,“我懂,高大人!”高峻相信他是发自内心的,便对他说,“高白,你除了爱贪点小便宜并无大毛病。不过那件事你也不必总放不下,要不是你的话,我夫人也得不到那只价值连城的指戒有些小错不怕,你把它晾在明面,不过就是这么大一点!”他冲高白比划了一只指戒大小的手势。

    看高大人话说的自然,脸上的笑容也极自然亲切,高白心头一热,就听高大人又问,“万一李大人问我做什么,你怎么说?”

    “大人我就说没看见你干啥。”

    高峻摇摇头,“不,你该实话实说。”看着高大人和李夫人提着药走进了刺史府,高白若有所思。

    李夫人悄声对高峻道,“哥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高峻说,“本人虽然时常撒谎,却不教唆自己人撒谎,再说我和他在大街上说了这么多的话,汪氏兄妹岂会没有个把的耳目?”

    “你在药铺说谎连眼都不眨,我都让你骗过了你怎么知他是自己人?”

    “他不傻,不然怎么在高府混那么久。”

第506章 中流砥柱() 
雅州刺史李道珏在荣经县的动作不小,他大笔一挥,从荣经县每年的公事银中砍下去两千五百九十四两八的事情,严d县和百丈县不到一天就知道了,随后离着较远的ms县和卢山县也得到了消息。

    随后,荣经县马夫打伤了县丞之事也像是长了翅膀,很快飞到了这些县太爷们的耳朵里。而安国镇方面也传出了消息,据听说的有将领已经放出话来,“是不是也要裁减军队上的银子?那好,要裁多少随便,大不了不再放哨巡逻”人们背地里嘀咕道,“要乱!”

    各县里都地背地里商量——我们怎么办?李道珏刺史看来这一次是下了大决心了,绝对不会只拿荣经县一县开刀,那么接下来就该轮到其他四县了。

    有人说,“我们先看看再说,如果、也许、可能雅州府会知难而退,恢复荣山县的公事银,那我们就躲过了。万一雅州的大刀还要砍下来,就算是真砍到我们的头上,我们不吱声也就是了。”

    卢山县县令最初也是这种打算,但他与县里几位大人私下里商量的时候,县丞王问臣对他说,“马大人,依我看事情不会不了了之的,你不知道是谁在李道珏的身后边。”

    马县令问,“是谁?”

    王问臣道,“西州的别驾——高峻,这个人可了不得,有他在,李道珏不大可能半途而废。”

    马县令说,我知道这个人不含糊,但这里又不是西州,而是雅州,他二十来岁的一个人单枪匹马在这里,又能掀起多大的浪来?

    王问臣道,“大人差矣,乙吡咄陆部是西州吗?辽东是西州吗?还有鄂州、郎州。别的不说,就说西川院的李绅,在雅州被压制了那么久,不也让他一把就拽到郎州去了?雅州司马汪大人那么大的能量,连句话都没说上。”

    马县令问,那我们该如何行事?

    王问臣道,“大人,要是听下官的,不如我们就来个反其道而行之——别的县不动,我们动。不等雅州来砍,我们自己砍自己。不但要主动砍、而且还要狠砍、不给自己留情面!”

    马县令听了,浑身上下不由得一紧,“怎么砍?”

    县里的情况比其他县也好不了多少,多少年来卢山县里的官员乃至夫役都环环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虽说不至于出现马夫打县丞的笑话,但是细想此事一起,杂事、乱事也一定少不了。

    王问臣道,“大人,你该亲自去雅州府一趟,当面向刺史大人探问一下,如果此事非做不可,那么与其等着挨刀,就不如自己挥刀好了!”马县令连连说妙,起身往雅州府而来。

    在雅州府衙,李道珏刺史正与西州别驾在一起。昨天晚上,李道珏从汪夫人的屋子里出来后,也没有回李夫人的房间,他又钻到了地下酒窖里,喝了半夜的酒。等他早上出来已经日上三竿。

    他看到二夫人李珏铃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神神秘秘地往后宅去,问她手里是什么,夫人不好意思,说,“去问我别驾哥哥。”

    高峻正在前边等他,李道珏问别驾,别驾只是不经意地道,“是一种很特别的酒,到时候你只管去李夫人屋里喝就是了,”他不在这方面多说,却告诉李道珏荣经县的事情。李道珏当时就火了,“这些人,只顾了自己碗里那几两饭,谁知道我的日子有多难过!我看,荣经县的县令也不要干了。”

    高峻问,那你打算让金县令干什么去?李道珏说,“他连找个好马夫都找不到,马夫捅了这么大的喽子,他连个事情都压不住,干脆让他去顶替马夫!”

    随后又不夫担心地问,“舅子,你说这件事是不是不大稳妥?”

    高峻知道他心里有些打鼓,“不这么做,刺史大人还有一个好法子——去到cd府找剑南道的那些官老爷们,让他们照顾你一下。在下看李大人的理由还是有很多的,比如你的雅州地处剑南道的外围,担负着诸羌、六诏、吐蕃方面的防务、民风又彪悍——女马夫都敢打县丞了,别的县谁敢?只要你放低了身架,求他们不裁你雅州的公事银,还是很有希望的。”

    “然后呢?真有这么简单?”

    高峻怀疑李道珏的脑子是不是叫酒给泡坏了,正话反话都听不出来,他说,“就这么简单。然后你只须跑到长安或是鄂州,到你的皇兄或是王兄那里哭一鼻子,然后就万事大吉。”

    李道珏想了想,默默地说道,“算了,雅州裁撤公事银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废。天塌下来用腰顶着、总比用脸顶着仗义!”高峻道,正是此理,腰杆子越顶越硬气,脸面越用越不值钱啊!

    但是,这件事情连军方都惊动了,会不会闹起什么哗变?李道珏刚刚信心满满的脸上再次露出了愁容。身为雅州刺史,雅州地面上的军、镇、关城、戍镇、守捉,按理说都是归他这个刺史节制的,军饷也是雅州方面供给。

    但是他自到雅州以来,这方面的事情都是交由司马汪衡来做,到现在雅州的那些城、镇守军将领的名字,他都有一大半叫不上来。

    高峻听了,暗道李道珏真是心粗的可以,以为长安让他到雅州来当这个刺史,就是叫他喝酒来了。哪有一位刺史把军务大权统统交到了舅子手里的?

    他对李道珏说,“既然如此,那安国镇军营方面出现的风言风语,你就交给汪大人去疏通,出了事情唯他是问。”

    李道珏说好,此时,卢山县县令马大人求见。他一进来,看到李道珏正与一位年轻英俊的男子在一起,心想他就该是西州的别驾了。马县令正听李刺史问道,万一军队上的某些将领闹出意见来该怎么做。

    只听这位高别驾轻描淡写地说,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县民们一定是拥护的、长安也必定不会反对,他一个小小的军镇能闹起多大的浪头?“再说,我天山牧的野牧队伍马上就到了,我还怕一个小小的军镇!”

    李道珏不理会马县令,有些急切地问道,“舅子,那可太好了!天山牧的牧群也到雅州来了,护牧队大名鼎鼎啊!不知你让来多少人?”

    只听高别驾胸有成竹地道,“三十人”

    李道珏泄气地道,“才三十,舅子你知道一座安国镇就有多少人吗?两千人呢!”

    马县令听高别驾说道,“那就太好了我们手里可支派的力量就更充足了!我们还是商量一下,下面要去哪一县办事?”

    马县令连忙插话道,“刺史大人,下官的卢山县是这么打算的:正如别驾大人所说,这样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县不能落到别县的后边。下官出来之前,王县丞已经在着手清查冗员、冗职,要主动把这件大事做起来!”

    李道珏大手一挥,对高别驾道,“舅子,我们就去荣经县边上的百丈县,也好就近看看他们能闹出什么花样来,立即出发!!”

    他对马县令道,“马大人,我今天才看出来你才是堪称中流砥柱!”

第507章 荣经县里() 
李珏铃把那些草药按着方子上说的法子,用开水泡过、放凉,沥干了水,再亲自去酒窖里提了好白酒上来,用五只大白瓷罐泡好了塞到床下。她刚刚把这些做好,贴身的侍女进来说,“汪夫人来了。”

    话音未落,汪夫人就一步迈了进来,笑着问,“妹子在忙什么?”

    李珏铃一面应着,一面往床下瞟了一眼。还好床单子垂下来,床底下那些瓷罐子一只都瞧不见,她笑着说,“能忙什么?才刚刚起来。”

    汪夫人刚刚听高白说过西州别驾是陪着李夫人上街买药的,她这会如何说是刚刚起来呢?她在屋里撩了一眼,床上整整齐齐的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便道,“府中上下连妹子都在陪着刺史大人忙,就剩下我一个闲人了!”

    又问,“咱家夫君也不知道歇歇,这么早就起来了?”

    李夫人说,“我不知他有多早啊,他晚上去了姐姐那里就再没有回来。”

    汪夫人就是来探听虚实的,听了这话就放了心。她抬脚往外走,恰好一个人跑过来回禀道,“李夫人,刺史大人让来叫你,说他和别驾大人马上要去百丈县,还说让你快一点儿过去。”

    汪夫人已经转身,听罢这话头也不回地回她那边院子里去了,但是心里却酸溜溜地哼道,“看把她能的!”汪夫人到了自己屋子,看到自己贴身的侍女雪莲回来,便问她有什么发现。

    雪莲回道,“夫人,他他让我焐被窝,还说凉一点都不行。”

    汪夫人道,“这不正随了你的意,嫁不了刺史,能跟个别驾也是不错的。”雪莲道,“夫人你知道我没有这个意思!”

    汪夫人说,“这件事情你不能违拗着他。还有什么事?有没有人到他那里商量啥大事?”

    侍女说,“他只是说和李夫人去药铺子里买什么补肾气的药”汪夫人听了大笑道,“这下子更让我猜着了,你晚上时就等着有好事吧!到时候不要忘了是我把你送过去的就行了。”

    雪莲更是听出了汪夫人语气里酸溜溜的味道,她知道在汪夫人和李夫人之间面和心不和的那些事,也知道这位驿馆里的西州别驾,是与李夫人站在一起的。那么自己去到驿馆之后更要小心行事,万一有个做得不好,那便是两面都不待见了。她见汪夫人没别的事,便辞了夫人,再一步三停地往雅州驿馆来。

    而在荣经县衙,金县令正在与雅州司马汪大人诉若,他手里摊开着一本册子,那是全年荣经县粮租收缴的记录。册子上记载着,今年税粮共收上来一千六百七十二石一斗四合一勺四抄。李弥暗道,“难道县里的帐目真有这样精准?”

    只听金县令道,“二位大人,荣经县没有上田,只有中田一百六十七顷零七十五亩八分,下田共有一百四十九顷九十八亩八分,下地一百五十七顷九十九亩七分。一年地租的收入都在这里,折成了银子也就是两千零八十两出头了。”

    李弥道,“这么说,刺史大人减免你们两千六百来两的公事银是正当其时了,你们收上来的租子,连你们自己都不够花用,还谈什么输绢!!”

    金县令道,“李大人你有所不知呀,按理说输绢也轮不上我们荣经县。谁不知道荣经县三面与蛮荒交界?多半的力量和钱财都用在了防务上了,再说哪一位兵丁不要吃喝?”

    汪衡笑道,“这么说,刺史大人砍你们一刀也说得过去。你那些马夫、渡夫可不是兵丁。”金县令苦着脸道,“二位大人,可是我们也得吃喝呀!”

    李弥已经看到了金县令对于雅州裁撤公事银一事的抵触,只是他不敢当面和刺史大人顶撞罢了。这一次,有汪县尉在边上,借着他与雅州汪司马的关系,金县令正好把苦水倒一倒。汪司马是李刺史的舅子,也许他可以把县里的难处对刺史大人提一提。

    汪衡问,“县丞大人的伤势如何了?”

    金县令道,“看样子是内伤,表皮一点不红不肿,但是动一动就说胯骨疼得厉害。”李弥笑问,不知你的这位妻妹是下得什么狠手。金县令说,“我这位妻妹今年三十岁了,针织女工一概不知,但是力气却不小,我们那位瘦小单薄的县丞大人哪里是她的对手。”

    李弥冷笑道,“你还敢在汪大人的面前说起!且不说你拉亲戚到衙门里听差这件事可小可大,一个马夫、又是个女子,我听说竟然一年给四十两的公事银,一位正经的捕快能有多少?你也真是不糊涂。”

    金县令低声道,“不止是她一个人,还有另两位马夫的,在这件事上还算公平”

    汪衡道,一个马夫,打得县丞大人起不来床,这件事要是传到了刺史大人的耳朵里去,你以为你这顶官帽还能戴得稳妥么?要是传到了长安去,恐怕在整个大唐你都成了笑话本儿了,到时摸摸你的脖子,看脑袋还在不在?

    李弥道,“出事之后,你也只是把妻妹放回家去,就这么算了?如果她不是你妻妹,你又要如何处置呢?”

    金县令满头是汗,已经支持不住。李弥道,“汪大人,荣经县里的事情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依我看,还要低调一些,不要搞得人人皆知,刺史大人那里我们就先不要说了。”

    汪衡听了长史的话,眼珠子转了转说道,“长史大人说的有理,再说下官也要想一想,是什么事情把一位良家的女子逼到敢打县丞大人的地步?”

    金县令听了,又渐渐地缓过气来,“嘿,下官以为裁撤公事银一事是正当的,但是步子迈得有些大了,什么事情不得慢慢地来?底下的那些差役们毕竟不是我们这些官员,一个忍不住动了手也是可以谅解的。不过,两位大人,对于下官妻妹打人一事,下官是绝不会轻饶的,到底如何处置她,下官听两位大人的意思。”

    汪衡道,“又不是我妻妹,这是你自己的家事,又凭什么听我的?”

    李弥问,“我听说县里的阚捕头身子也有些不大妙?”

    金县令道,这怪不得别人,是他瞒了本官,弄虚作假欺骗刺史大人,挨一顿打就算是轻的了。李弥道,“只是县里拿盗辑凶之事就要耽搁下来了!”

    金县令道,“是呀李大人,好在秋粮收购之事已经告一段落。说心里话阚捕头的舅子在其中是出力不小的,谁知道秋粮入了库,他的姐夫阚捕头却被痛打了一顿、卧床不起!县里已经有人说,雅州这是卸磨杀驴呢!”

    李弥问,“这话是金大人的看法?”

    金县令连忙摇着手说,“不不不,下官已经讲过了,是有人这么私下里嘀咕。”

    李弥对汪衡道,“汪大人,看来荣经县里暗流涌动啊!”又对金县令道,“金大人你要好自为之,务必不要使事情闹大,真要是闹得不可收拾了,岂不是会影响到李刺史的大事?”

    说罢,长史和司马大人起身,“我们恐怕要去看看阚捕头了。”金县令连忙陪了两位大人一同出来。

第508章 丑话在前() 
李弥和汪衡两个人在金县令的陪同下,出了荣经县衙到了阚捕头的家里。在大门口看到两名唐军戳着枪、一边一个叉着脚、腆着肚子目不斜视。金县令抬腿要进,其中一个立刻把大枪一横,“没有我们安国镇笪将军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去。”

    金县令道,“我是本县的县令!”说着话抬腿就再往里走,没想到那个军士用枪杆将他再拦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