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刺史还是刺史夫人脸色都是一变,他们在这片土上哪里听过这样的话!刺史夫人板着脸,收拾着瑟琶起身就走。
李道珏说,“夫人你且等等,瑟琶我一定会给你弄来的,”但是她轻轻地“哼”了一声,回后边去了。
汪衡对李弥道,“我这位妹子,真是叫刺史大人惯坏了,让李大人见笑!”
李弥这才知道,这位雅州年轻的司马汪衡,原来正是李道珏的舅子。他对李道珏笑道,“这不正说明李刺史江山美人同爱、妙歌美曲尽收么?英雄本色,果不其然!”
李道珏摆摆手,“听李长史方才之言,本官以后可再不敢以此自夸喽——”他问,“这位西州的高大人到这里来,李大人可知他有何贵干么?”
李弥道,刺史大人还不了解你的这位王兄么?我家王爷忙于造船,没有时间来见你,抓了西州别驾的劳工了!
李道珏忙问,“不知鄂州工程进展如何呢?”
李弥道,“极为顺利,王爷得西州高别驾妙计,不但一应木材的输送不用半条船只、全凭江、汉水路顺流而下。而且我已听说,鄂、沔两州空闲下来的船只,此刻正满载了当地的物产,到长江下游去赚银子了!”
李道珏一边连连点头,一边不住声地说“好”,吩咐下人道,“把雅州最好的东西、最好的酒搬出来,我要好好地款待我王兄府中的来客!”
席间,李道珏再次问起了这位未曾见面、已经将他和夫人比在下风的西州别驾。李弥极尽吹捧、挑拨之能事,于不动声色之间,将李道珏内心的争胜之火吹拂得熊熊而起。
而他也有缘见到了刺史夫人口中的“李家妹子”。这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子,比起汪夫人来,她于清秀方面略胜一筹,不过李弥一眼就看出,这个女子在争宠方面是远不及汪夫人的。她没有多少话,头始终低垂着,只在李道珏有两次提到她时稍稍抬起下头。
李弥不忘将宏伟的刺史府夸赞了一番,李道珏高兴起来,说道,“本来,本官是不在意这些的,一座官邸而已,本不该着意在这上边。但是李大人你知道,在西南一隅,皇家的人在这里的只有我一个人,我是为着自己么?”
李弥一边附和,心思却不在刺史大人的话上,他暗暗想道,“高峻已然出来月余,怎么倒落在了我的后边?难道这小子知难而退,表面上应了江夏王,而半路上溜回西州去了?”
他想,还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李弥出来的时候也是与王爷这样说的,要替回高峻让他返回西州去。如此一来,自己的事情就有些棘手了——他没办法到江夏王那里说高峻的不是,而李道珏这样好的棒子却不能为自己所用、狠狠地打到高别驾的身上,他不禁暗暗地希望高峻马上就来。
饭后,李弥就在刺史府住下,躺在舒适的客房里,李弥仍然在估计高峻眼下所处的位置,认为高峻回西州是很有可能的。如此一来,自己在李道珏面前挑拨的那些事情,就都成了自己下一步的障碍了。
王爷在鄂州忙着,李道珏不知道鄂州、沔州的这些事、还想再去鄂州揩油,如今他什么都知道了,岂会轻易放过呢?
他想到了高峻,竟然在心里默默地祝道,“高别驾呀高别驾,你倒是快些来呀,也好救我一救!”
第478章 姗姗来迟()
第二天,高别驾没有盼来。第三天,高别驾还是没有踪迹。第三天,高别驾还是没有踪影。李弥几乎就要忍不住骂将起来。
李道珏怎么看李弥都是坐卧不宁的,心说你到我这里来,极力说自己的主子摊上多大的便宜,莫不是我那王兄有什么诳人之计,放你到雅州来做饵儿让我上钩?谁会这样傻、到处说自己占了大便宜?说不定我那位王兄正等着我一步踏入到那个烂摊子里去呢!
因而李弥再借机说起鄂州造船之事,李道珏反说,“那是不大容易的,多大的一片摊子!时间又紧,我是体会到我王兄有多艰难的。”
他不但从此不问鄂州的事,反而稳如泰山,提议道,“长史大人,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我帮不上我王兄什么忙,但乱是一定不会添的!你来了就安心玩上些日子,然后尽快回鄂州,去向我王兄多多转达我的关切之意不如我就陪李大人到各处走走玩玩,连带等着这位西州别驾雅州虽然地处偏僻,但可看之处一点不少!”
李弥只好从命。
雅州城城分两部,东部即雅州刺史府以及成片的州府各个衙门,而西半片便是严d县的县衙所在地。城东北三里是一座北坛,是李道珏主持秋祭的所在,同样也修的高大神圣,登之俯视苍生、顿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感觉。
李刺史对李弥道,“这座坛,一般人是不容登上来的,深秋致祭,除了祝祷五谷丰登之外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就是祁求西川盐业兴盛发达,为国效力!”李弥心道,一座破土台子也让你搞得神乎其神,你当我想上来!
李道珏却兴致很高,李弥越急,他越不急,亲自陪着长史大人又去了月心山南边的南坛、再游历了雅州城西二十里处的龙观山,又名万胜岗。有传说此山天设地生、胜过篷台仙境。李弥心中惦记着西州高别驾,一路上总显得无精打采。
龙冠山再往西有座悬空寺、东山脚下有雅州演武场。李刺史还像模像样的从兵器架子上摘下一柄九耳大环刀,给长史大人舞弄了一趟刀法。李弥虽然捏起鼻子也瞧不上刺史大人的功夫,但又不得不大大地将他恭维了一番。
刺史的兴致大好,要长史大人也选件兵器试试手。李弥只好抽了把片刀舞了一回,又不便舞得好过刺史大人。他一边舞刀、一边想到高峻可能已经在回西州的路上,将自己千里迢迢的追行甩在身后。他不禁后悔没在西州沉住了气多呆一阵子。
他想,那么他们夫妇三人一见到崔颖,八成会在一起访访古,而鄯州的事一定会提起来的。那么崔颖不但是人将会离开他大远、她的心也不要再想了——如果她本来对自己还有些心意的话。
李弥的内心已经有些像刺史大人的刀法那般凌乱,可又毫无办法。想着既然你李道珏都不急,我正好回去向王爷报功,然后再找个由头去西州看看虚实、另作谋算。
恰好在此时,有位雅州府的骑兵飞马赶来,向李刺史报告说有官员来访。李弥一阵心花怒放,心说你总算来了!但是骑兵随后说,是邛州刺史和眉州刺史到了。
在雅州刺史府,眉、邛二州的刺史先见过了李道珏、再见过李弥,当知道李弥就是江夏王府来的之后,就有些欲言又止了。李道珏对他们说,“两位拘谨什么?这是我王兄的人,有什么话尽管说。”
邛州刺史这才试探着说道,“李大人,江南造船、剑南输财,每艘船一千二百匹双线绢,邛州有些吃不住劲了,下边的各县已不止一次地叫苦!而下官有些什么办法,还不是要仰仗李大人往上说得上话。”
邛州刺史年纪要大出李道珏二十岁,但言语间对李道珏极为恭敬,边说边看李道珏的脸色。他发现李道珏的表情有些不大对劲,全不是前些日子三位刺史在一起商量时的态度。那时李道珏决心大得很,要为剑南三州争些好处的。
而这时就听李道珏打着官司腔道,“徐大人你的话差了!我的王兄——江夏王此刻正亲自在鄂州忙着,我们输些财产也是事先说好的,怎么出尔反尔!不都是为着大唐的基业?你们不要在我面前、在李长史的面前再说这话了,让人笑话我们只顾着自己!”
眉州的刺史姓彭,叫彭望海,本来想接着说说本州的难处,此时就将话咽回去了,不知道这位李弥长史是用了什么方法,让李道珏拐了这样一个大弯子。
李弥引导着问他们,“怎么,眉、邛两州有些什么难处么?不妨讲上一讲。”这二人倒什么话也不讲了。
正在此时,府外亲兵来报,“西州别驾、天山牧总牧监、丝路督监高大人到了!”李弥连忙问,“来了几个?”
“回大人,只到了一高别驾一人还有西川院李大人。”
李道珏连忙说请,破天荒带着两位刺史、一位长史,还有雅州别驾、司马、六部参军出府迎接。他第一次看到这位名冠南北的西州新任别驾,发现他就是一位二十左右岁的小伙子,而他眉宇间的英气说明了一切。
李道珏十分的客气,称赞高别驾轻车简从与众不同。而李弥问道,“在下听王爷讲过,别驾大人是携了两位夫人一同来的,她们呢?”
李道珏也问道,我听李大人说,高别驾家中七位夫人个个美貌无边,不知这两位是哪两位?高峻回复道,“是在下的大夫人和三夫人。本来她们是要一同来的,但是半路听说在下的六夫人在凉州,她们从八月至今已经许久未见面了,于是两个人就半路拐去凉州了。”
李道珏听了,脸上现出毫不掩饰的惋惜之意。因为他听李弥盛赞高峻的大夫人和三夫人有如天仙,想不到竟然无缘一见。这样的表情是极不礼貌的,李弥见了不禁奇道:这个高峻真是邪门了,怎么就想到放他两位夫人回去?
李道珏还在想着要一睹人家两位夫人的容颜,便问,“到凉州路途遥远不止千里,高大人就放心你两位如花美眷单独上路?”
第479章 何去何从()
高峻道,“不妨事,在下三夫人武艺不输于我,又有缠莺剑在手,我是一百个相信没有任何人敢在她们面前找麻烦的!”
李弥听了“缠莺剑”三字,止不住心中一阵刺痛,暗自恨得没法没法的。他笑着对李道珏说道,“高大人这位三夫人的本事在下是有所耳闻的,她年方二九,找遍大唐也找不见第二个了!不但品貌无双、武艺也好得很,高大人是不是直到现在也未舍得摘下她头上的红缨呢哈哈哈”
李道珏连忙道,“不说这个了,摆酒!”
借着三州刺史聚头,李道珏将这顿酒席办得风生水起,大、小夫人也都出来与众人见礼。高峻冷眼打量了李道珏的汪、李两位夫人,一下子就猜到了其中大概:
这位汪夫人一定善妒,而且在李道珏那里也说话算话,尽管当着眉州、邛州、雅州众多官员,她在席间也顾盼自如,偶尔眉飞色舞起来,总要压那位李夫人一头。
而那位李夫人,也就是李绅的妹妹就安稳得多,不大出风头的样子,在装扮上也低调许多。高峻从汪衡与李绅二人身上也得到了印证,两个人的年纪相差并不大,李绅比汪衡还大上一岁半岁,但是汪衡已经是一位从六品上阶的司马,而李绅只不过是西川院的一位不入品的录事。
大概李绅在外面吹嘘的多么牛气,是要汪衡不在场的情况下才行。高峻也看出来李道珏对两位夫人的态度,李夫人能在刺史府中立足,一定有李道珏看中的地方,但是他不敢拂了大夫人的意。而李绅被压住起不来,多半是这位汪夫人的力量。
因而,高峻也进一步体会到李绅想离开雅州的心意了,都是真的。
李道珏问,“我王兄把西州别驾都请来了,不知他可有什么话说呢?”李弥猜测,高峻一定会言及鄂州的事情有多难多难,好让李道珏打消了到鄂州揩油的念头,哪知高峻道:
“王爷托我临回西州前,从雅州拐个弯子。王爷对在下说过:剑南、江南两道合力造船,他让在下请刺史大人亲去鄂州一趟,商量一下怎么算帐的事情,要不是王爷的脚在辽东负了伤,他自己就要跑过来商量了!”
李道珏摇着手道,“此事不急,喝酒!!”
他问高别驾,“我听说高大人的五夫人瑟琶弹得极好,歌喉也妙,是也不是?”
高峻心说,“除了李弥不嫌事少,谁会说这个,”于是笑笑说,“大人过奖了,她不过只会弹两首曲子罢了,哪有那么好!再说琴曲之事,一人一个品味,在下听着像那么回事,别人听着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
汪夫人听了十分的入耳,便自靠奋勇地道,“那么宴罢,不知高别驾有没有意思听奴家为你弹上一曲呢?”高峻连声说好。
酒宴已至半酣,李道珏看出自己夫人跃跃欲试的样子,因而大手一挥,“我们各饮五大杯,随后听我夫人献技!”
高峻倒不怕什么几大杯,但是李弥就不成了。他本来烦闷,此前不等人劝,便已不让自饮,酒量本来不大的他已经晕头胀脸。此时李道珏眼睛盯着桌上的各位,看他们分毫不差五大杯一一饮下,自己捏着鼻子也只好灌下去,瞬间看所有的人都成了双影儿。
看着下人们过来撤去桌子,李弥极力辩认着大厅上有只空着的椅子,晃着走过去跌到里面。只是不大一会儿,一片瑟琶声就响了起来,而他竟然伴着琴音睡了过去。
汪夫人一边弹奏,一边偷眼看西州高别驾的状态。他发现高别驾已经听得两眼迷离、如醉如痴、摇头晃脑,暗道真是知音自远方来。一曲罢了,高峻第一个鼓起掌来,高声道,“妙极了!汪夫人的琴技出神入话,在下闻之如登篷台,与我那位五夫人就十分的不好比较了!”
李道珏听了心中大悦,连声叫下人们安排别驾大人的住处,汪夫人也极力挽留。但是高峻道,“在下一向是夫人不离身的,如今她们都不在身边,我就不便在府中住,去雅州驿馆睡下也就是了!”
于是诸人纷纷告辞,高峻临出来之前,恶狠狠盯了高白一眼,头也不回地独自去了。高白心中一阵哆嗦,把这位高阎王眼神中的意思琢磨了好几个来回,总是不大踏实。他在下人们的帮助下,将一摊烂泥似的李弥长史安顿着躺下,左思右想还是不大踏实。
他悄悄出了刺史府,摸着黑往雅州驿馆而来。而那个光头人也远远地尾随着高白,并不让他知道。他见高白进了驿站,在当值的驿卒那里看了高大人的住处,然后就走过去敲门。
高峻让他进去,笑着问道,“高白,你怎么与李长史在一起?是老爷让你来的,还是夫人让你来的?”
高白道,“回高大人,是李弥大人向老爷和夫人要的小人,让我跟着他。”
高峻一拍桌子喝道,“好驴不驾二磨,老爷和夫人就答应他了?”
高白又是一哆嗦,回道,“高长史倒没说什么,只是菊儿让夫人给留下了。现在我们夫妇一边一个,这些日子小人也不爽得很!”
高峻就知道他们已然成亲,心说崔夫人还有些心思,有菊儿在西州,高白还有些顾及。他说,“没有妨碍,等我回去之后,一定让菊儿追随你到王府去,你只须耐着心等就是了!”
高白怎么听都是反话,连声说,“高大人,你的意思小人十分明白,不过李弥大人倒没有问小的什么高府中事,即使问到,小的也不会什么都说的。”
高峻笑道,“李长史哪会如你所想,他难道不懂这里面的关节?除非与高府有仇,他再傻怎么会从高府挖人呢?你说说看,他与高府可有仇?没有仇要你做什么?”
高白道,“李大人确实没有问过什么!!”
高峻自语道,“那就怪了,不知道你在他眼里是什么异材!还是掏空了你肚中之货就一脚踹开?不能啊!那你不两头不是人了?我倒是听说这位李大人年过四十至今未娶我晓得了,我不管崔夫人是什么意思,回去就把菊儿给你们送过去,省得你从中间作难。”
第480章 好好想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